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师范大学 > 导师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导师介绍:伍新春


  研究成果
  一、学术刊物论文

  2015
  1. Li,L., & Wu,X.* (2015). Effects of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the mediator role of reading fluency from grades 2 to 4. PloS ONE (accepted)
  2. Zhou,X.,Wu,X.*,Fu,F., & An,Y.(2015). Core belief challenge and rumination as predictors of PTSD and PTG among adolescent survivor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Psychological Trauma: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and Policy (accepted)
  3. Ying,L., Chen, C.,Lin, C., Greenberger, E., Wu,X., &Jiang, L. (2015).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and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child survivors follow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accepted) DOI: 10.1111/sltb.12118
  4. Jia, X.,Ying,L.,Zhou,X.,Wu,X., &Lin,C*.(2015). Effects of extraversion, social support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on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adolescent survivor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PloS ONE (accepted)
  5. 高欣羽、程亚华、李虹、张洁、丁凤姣、Kim Nguyen-Jahiel、Richard C. Anderson、舒华、伍新春、郑明璐、崔彦梅(2015):小学生领导力自然萌芽与发展的实证研究。《心理科学》(已接受)
  6. 陈杰灵、伍新春*、安媛媛(2015):创伤后成长的促进:基本原理与主要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已接受)
  7. 周宵、伍新春*、袁晓娇、陈杰灵、陈秋燕(2015):青少年的创伤暴露程度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核心信念挑战、主观害怕程度和侵入性反刍的作用。《心理学报》,47
(4)(已接受)
  8. 伍新春*、周宵、林崇德、陈杰灵(2015):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反应的影响机制及其干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31(1)(已接受)
  9. 伍新春*、周宵、陈杰灵、曾旻(2015):主动反刍、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一项来自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的长程追踪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31(3)(已接受)
  10. 周宵、伍新春*(2015):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对睡眠问题的影响:积极认知的调节作用。《心理与行为研究》(已接受)
  11. 周宵、伍新春*、陈杰灵(2015):青少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复原力的调节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已接受)
  12. 齐亚静、伍新春*、胡博(2015):教师工作要求的分类:基于其对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的影响。《教育研究》(已接受)
  13. 齐亚静、伍新春*、胡博(2015):中国内地与香港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特征。《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已接受)
  14. 刘畅、伍新春*(2015):协同教养的研究缘起、结构与评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3(1)(已接受)
  15. 伍新春*、刘畅、胡艳蕊、郭素然、陈玲玲、郭幽圻(2015):父亲教养投入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已接受)
  2014
  16. Ji,J., Anderson,D., Wu,X.,& Kang,C.(2014). Chinese family groups’ museum visit motivation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eijing and Vancouver. Curator: The Museum Journal,57(1),81-96.
  17. Zhou, X.,Wu,X.*, & An,Y.(2014).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and sleep problems in adolescent survivors follow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PLoS ONE,9(8): e104470. doi:10.1371/journal.pone.0104470
  18. Ying,L., Wu,X., Lin,C*., &Jiang,L.(2014). Traumatic severity and trait resilience as predictor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adolescent survivor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PLoS ONE, 9(2): e89401. doi:10.1371/journal.pone.0089401
  19. Ying,L., Lin, C*., Wu,X., Chen, C., Greenberger, E.& An, Y.(2014). Trauma severity and control beliefs as predictors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adolescent survivor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Psychological Trauma: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and Policy,6(2),192-198.
  20. 伍新春(2014):学习的本源与真义。《人民教育》,(11),8-11。
  21. 郑明璐、伍新春*、李虹、程亚华(2014):协作推理讨论——培养“集体智慧”的课堂教学模式。《教育学报》,10(2),58-64,84。
  22. 董琼、李虹*、伍新春、饶夏溦、朱瑾(2014):语素意识、语音意识和快速命名对学前儿童言语能力发展的预测作用:来自追踪研究的证据。《心理与行为研究》,12(2),
207-211。
  23. 陈钰、李虹*、张洁、阮晓彤、饶夏溦、伍新春(2014):书面字形在汉语低年级儿童口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30(6),616-623。
  24. 伍新春(2014):汉语字词学习与阅读能力发展——了解“字”理,把握“学”理;掌握“词”法,讲求“教”法。载郭华主编:《文化与教育》(P.145-171),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5. 伍新春、Jie Zhang、李虹、董琼、张艳(2014):小学生汉语词语结构意识测验。载申继亮、陈英和主编:《中国教育心理测评手册》(P.154-158),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6. 季娇、伍新春、张军(2014):学生对科学家形象的认知:测量方法与影响因素。《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96-102。
  27. 季娇、伍新春*、燕婷(2014):探索职前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非正式学习情境的促进作用。《课程?教材?教法》,34(3),106-112。
  28. 安媛媛、伍新春*、陈杰灵、林崇德(2014):美国9?11事件对个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的影响:灾难心理学视角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5-13。
  29. 周宵、伍新春*、安媛媛、陈杰灵(2014):青少年核心信念挑战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反刍与社会支持的作用。《心理学报》,46(10),1509-1520。
  30. 伍新春*、周宵、刘淋淋、陈杰灵(2014):青少年的感恩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社会支持与主动反刍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37(5),1148-1153。
  31. 周宵、安媛媛、伍新春*、陈和琼、龙超敏(2014):汶川地震三年半后中学生的感恩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30(1),68-74。
  32. 陈杰灵、伍新春*、曾盼盼、周宵、熊国钰(2014):PTSD与PTG的关系:来自汶川地震灾区教师的追踪研究证据。《心理发展与教育》,30(1),75-81。
  33. 陈红敏、赵雷、伍新春*(2014):生活事件对情感和行为的影响:理论比较与启示。《心理科学进展》,22(3),492-501。
  34. 吴玉飞、安媛媛、伍新春*、林崇德(2014):谨慎性人格对青少年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2(4),663-667。
  35. 姜帆、安媛媛、伍新春*(2014):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治疗:干预模型与实践启示?。《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2(4),756-760。
  36. 周宵、伍新春*、陈杰灵(2014):汶川地震四年半后青少年的感恩对学业卷入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2(6),1082-1086。
  37. 伍新春、吴玉飞、安媛媛(2014):创伤事件反刍问卷。载申继亮、陈英和主编:《中国教育心理测评手册》(P.394-398),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8. 伍新春*、齐亚静、吴亮、张迪(2014):中小学教师工作特征问卷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12(1),67-73。
  39. 齐亚静、伍新春*(2014):影响汶川地震灾区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的工作特征因素:跨时间的比较。《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2(2),301-305。
  40. 陈玲玲、伍新春*、刘畅(2014):父母的婚姻满意度对父亲教养投入的影响:父母协同教养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30(3),268-276。
  41. 邢学玮、伍新春*、侯建芳、刘畅、陈玲玲(2014):父亲的角色态度对其教养投入的影响:母亲态度类型的调节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30(4),387-395。
  42. 刘畅、伍新春*、陈玲玲(2014):父母协同教养问卷中文版的修订及其信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2(4),727-730。
  43. 伍新春*、陈玲玲、刘畅、邢学玮(2014):我国父亲教养投入的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88-95。
  44. 伍新春、刘畅、胡艳蕊、郭素然、郭幽圻、陈玲玲(2014):父亲教养投入问卷。载申继亮、陈英和主编:《中国教育心理测评手册》(P.546-554),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5. 伍新春(2014):角色扮演是联结故事角色与儿童的桥梁。《学前教育》,(6),12。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