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天津研招网 > 南开大学 > 考研大纲

2015年南开大学020101政治经济学考研大纲

  二、古典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
  (一)企业制度的含义
  企业制度是指企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是调节企业内部工人与工人、工人与资本所有者、工人与管理者、管理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关系的各种社会规则。企业制度是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它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等内容。
  1.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基础,它表明了企业资本财产的来源归属及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反映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2.分配制度是支配企业收入分配的具体规则,它是企业产权制度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有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3.管理制度也是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它表明了企业内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权力安排。
  企业制度分为古典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古典企业制度包括业主制和合伙制,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公司制。企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
  (二)古典企业制度
  1.业主制企业
  业主制企业是由单个个人出资,完全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的企业,它在法律上被称为自然人企业。业主制存在三个缺陷:
  (1)企业的信用和资金来源有限,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来实现企业的扩张,因而发展速度和规模十分有限。
  (2)承担无限的清偿责任,如果企业经营失败,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业主要用全部财产包括家庭财产来清偿债务,因此这种企业的经营有较大风险。
  (3)企业的寿命有限,这种自然人企业随着业主退出经营、死亡或家庭无人继承而中止,缺乏连续性和自身独立的生命基础。
  2.合伙制企业
  合伙制企业是由多个作为自然人的资本所有者共同投资,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收益的企业。合伙制企业的特点是:
  (1)合伙人要承担无限的连带法律责任,即每一个合伙人对整个企业的债务均具有无限责任,而且彼此连带,随着合伙人的增加,这种无限清偿责任所固有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这就限制了合伙者的范围,从而也限制了企业的资本规模。
  (2)合伙制企业中个人的所有权(股份)无法实现自由转让,因为他们全体共同承担着一切经营责任,包括债务。如果遇到任何一个合伙人死亡或退出,合伙企业就可能自动解体,或者是必须重新组合,因此合伙制企业还是没有独立的生命基础,缺乏连续性和长久的生命力。
  (三)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也称公司制,其基本形式是股份制。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
  1.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与直接融资功能。股份公司是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募集资本金而组建的企业,投资者就是股东,享有作为投资者的法定权益。这种投资主体多元化结构的首要功能是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这种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业主制、合伙制企业融资有限的缺陷。
  2.债务的有限责任制与投资风险的锁定功能。股份公司的两种基本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具有法定债务有限责任的性质,即投资主体--股东的债务责任只以他的投资额为限,在公司资不抵债时,股东不负连带清偿责任,这就锁定了股东的投资风险。
  3。股票的流通机制与风险的转移功能。在公司制度中,股票所有者与公司的实际资产相分离、投资人与企业法人相对分离,既保证了公司资产的稳定性,又使得投资人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流通机制转移风险。按法定程序通过发行股票设立公司后,公司的资本金决定了公司股东,但股东一旦人股,就不能直接支配他已人股的那部分股金及其财产,因为他的投资已与其他的投资主体的资本金融为一个整体,形成了独立于股东的法人财产权,但股东持有的股票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转让(当然,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在股票转让上存在着差异)。
  4.层级式的企业治理结构与专业化经营管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组成企业治理结构,各个层级具有明确的职责和权益,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相互制衡的运作机制。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司制的经营管理权与投资主体相对分离,使得专业化的经营管理者有权支配营运资产,实现经营管理的专业化、职业化,使专有的人力资本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第二节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机制
  一、企业经营目标
  企业经营目标是指在既定的所有制关系下,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在其全部经营活动中所追求的、并在客观上制约着企业行为的目的。这一定义的特点是:
  1.整体性。企业经营目标既非简单地等同于企业经营者的目标,又非简单地等同于企业职工的目标,而是作为一个统一实体所构成的整体目标。
  2.终极性。企业经营目标不是指在某一阶段上生产某一产品的具体行动目标,而是贯穿于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的支配着企业经营的深层目的。
  3.客观性。企业经营目标并不属于主观范畴,而是由企业全部经济关系决定的客观存在。
  二、现代企业中的委托一代理关系
  现代企业中存在着多层级的委托一代理关系。投资主体作为委托人将企业的控制权委托给董事会,董事会便成为代理人,但董事会只是一个决策机构,并不具体经营管理企业,于是它又将具体经营管理权委托给总经理,总经理成为这一层次的代理人……如此这般地结成多层次的委托一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因此,在委托一代理关系中内生着"代理问题"。
  所谓代理问题,就是代理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侵害委托人的利益。代理问题的根源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种分离产生了经营者或代理人的特殊利益。代理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委托人的利益,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行为主体,二者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目标。由于公司产权结构显现出的不同于业主制、合伙制企业的特点,公司制企业的不同利益主体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例如,作为最终委托人的投资人(股东)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因为公司的可分配利润越高,每股收益就越高,在股票市场上该公司的股票市值也越高,反之则相反;而作为股东代理人,也是经理层委托人的董事会成员,虽然作为股东与其他股东在利益上有一致性的一面,但也有可能存在不一致的一面,作为大股东,可能实施有悖于中小股东权益,而有利于大股东利益的决策;经理层的目标与以上两类主体的目标也存在不一致的方面,经理层可能通过背离利润最大化原则而实施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的措施,例如盲目扩大企业规模、任意扩大在职消费等。
  两权分离使代理人有可能利用对公司的管理控制权,以权谋私,损害公司利益,从而侵害委托人的利益。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有关企业运行方面,代理人具有信息优势,凭借这种信息优势,代理人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委托人的利益。
  三、企业经营机制和公司治理
  (一)企业经营机制
  企业经营机制是指在基本经济制度既定的前提下,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运行规则。企业经营机制包括:
  1.决策机制。企业经营的关键在于决策。所谓决策就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根据市场信号,在可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多种可行方案中进行分析和抉择。这一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其主要内容可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等。所谓决策机制是指企业在享有充分的法人财产权的情况下,对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作出分析和决断的机制。这种机制包括决策主体的确立、决策组织和决策方式等。
  2.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企业激励者和被激励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它是激励者根据自己的目标刺激被激励者采取某种经济行为和不采取某种经济行为的机制。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有激励主体、激励对象、激励目标、激励的内容及手段等。激励机制涉及的行为主体有投资者、管理者和企业员工。他们在一定场合是激励主体,在另一场合也是激励的对象。激励机制的本质是要解决企业的动力问题。
  3.约束机制。企业决策要面临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制约条件。它的约束机制就是企业在追求经营目标过程中受到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牵制和制约的机制。实际上它是从反面刺激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使之保持合理的经济行为,并对自己的经济行为承担全部风险的机制。
  4.创新机制。企业的创新机制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过程中将各种经济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的机制。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必然要求作出相应的变革,因而,从广义的角度分析,企业创新机制也包括为形成新的组合而引起或促进变革的机制。企业创新机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
  (二)公司治理
  1.公司治理的含义公司治理是一种制度安排,即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制衡关系的泛称。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约束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它通过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或权力制衡,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证公司目标的实现。
  公司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被看作是它和它的组成群体之间的一种契约,公司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利润只是实现公司利益的一种手段。在此背景下,在公司治理中存在一种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概念是从"股东"套用而来的。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或业主,股东拥有企业的一定份额的股份,因而股东(Stockholder)就是股份的持有者。利益相关者就是在某一企业里享有利益关系,并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有众多的个体或群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从企业资本来源多元化和企业本身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来看,对企业经营拥有法定的利益或权利要求的,一是内部相关者,包括股东和雇员,二是外部相关者,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成员和政府等。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意义在于说明管理层在作出经营决策时,除了保证投资者即股东的利益和投资回报外,如何充分考虑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和权利要求,以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
  2.公司治理原则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中的重要制度构架。一个现代企业能不能搞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治理是否有效。公司治理的框架应当确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并且鼓励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为创造财富和工作机会以及保持企业财务健全而积极地进行合作。公司治理的具体原则包括:(1)公司治理的框架应保证公司利益相关者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得到尊重;(2)由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应有机会得到有效补偿;(3)公司治理的框架应使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有助于建立提高公司经营绩效的机制;(4)当利益相关者在参与公司治理过程时,应当得到有关的信息。
  在现代企业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已成为一种基本趋势。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要求:(1)公司决策要考虑相关者的利益;(2)公司董事会要有一部分外部相关者进入;(3)各种代表相关者利益的机构在起作用;(4)促使企业建立一种新的商业道德。
  3.公司治理机制
  (1)建立和健全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对于规范公司运作机制,保护投资者及其相关利益者的权益,约束企业经营管理者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各国《公司法》对于公司的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其总经理的权利和责任都做了明确的界定,以规范企业的运作机制。
  (2)股东"用脚投票"的股票市场。资本市场的功能不仅表现在公司筹资和股票的转让方面,而且可以起到约束管理层行为的作用。如果由于管理的原因使公司的权益受损或使股东面对的风险上升,股东就会在证券市场抛售股票,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为股东向管理层投的反对票,如果公司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企业有被其他股东集团、公司或个人收购的危险,被收购的公司在收购者收购成功后必然会改组管理层。即使不被收购,股票市场的压力也会导致公司采取措施改组管理层,从而给管理层施加压力以约束他们的非利润最大化行为。
  (3)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经理市场的竞争压力也可以促使管理者在经营中以股东利益为重,否则,将存在被其他的职业经理替代的可能。
  (4)有效的激励机制。设计有效的长期激励计划,使得经营管理者的收益与股东的收益紧密相关,使经营管理者在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的同时,能够增加股东的收益。例如,有些公司实施的股票期权计划就具有激励相容的效果。
  (5)健全、严格的财务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制度。通过规范的财务制度及其信息披露制度,防止内部人暗箱操作,鲸吞股东权益。
  第三节国有企业改革
  一、传统国有企业的内在缺陷
  (一)产权不清
  虽然计划经济体制中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在宪法中明确界定为归全体人民所有,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具体由谁承担责任是不具体、不确定的。由于在这个基本层次上的产权主体不确定,没有得到具体落实,因而,就不具备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那样的投资主体责任,不能形成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也不能形成有效的克服代理问题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政企不分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应是自主经营的,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缺乏基本的经营自主权。企业的基本权利分散地集中在与企业发生直接和间接关系的各级政府部门手中。企业运营的行政化体现在各个方面:(1)要素供给的行政配给制。企业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由物资部门调拨,企业的用工指标需由主管的劳动部门决定,企业的资金由财政或行政性的银行拨付等。(2)经营管理者的行政任命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按行政级别享受待遇。(3)企业产品的调拨制。企业的产品一般不直接面向市场,而是由物资部门统一调拨。(4)企业利润的统收统支制。企业利润由财政部门统收统支。
  (三)责权利不明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不论是与政府之间,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尤其是企业内部的相关利益者之间,不仅责、权、利应该分明,而且对于每一主体,责、权、利既要具有统一性,又要具有对称性,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具有竞争动力和约束力。而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国有企业在各个方面的主体之间不仅权、责、利的界限不明确,而且不统一、不对称。普遍存在有权无责、有责无权或者有责有权而元利等情况。同时,在分配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四)管理不科学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在利润动力和市场竞争压力的双重驱动下,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加强管理。而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国有企业由于产权不清、政企不分和权责利不明,行政管理替代企业管理,尤其是企业缺乏进行制度创新和加强管理的动力,因而,不可能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
  二、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一)放权让利阶段(1979年~1983年)
  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政府对企业统得过死过多,致使企业缺乏应有活力的弊端,国有企业改革首先是从放权让利的改革开始的。所谓放权,就是主管政府部门向所管企业下放部分权力,扩大企业自主权;所谓让利,就是提高企业利润留成比例,以扩大企业自主支配的财力,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
  (二)税利改革和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83年~1985年)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和规范国有企业与政府间的利益关系,重点是"利改税",就是国有企业将原来的以上缴利润的形式改为上缴税赋的形式;所谓"拨改贷",就是企业资金来源由原来的财政无偿拨付改为向银行借贷。
  (三)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阶段(1985年~1992年)
  1984年10月召开党的十二届三中会会,提出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围绕着这一改革目标,按照当时理论界提出的"两权分离"理论(即在国家对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试图以此实现政企职责分开和促进国有企业向市场主体的转变。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1993年~1999年)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把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五)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1999年至今)。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要通过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三、国有企业改革深化面临的主要难点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艰巨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不仅要设计出一种可行的目标模式,而且要解决旧体制留下的一系列难题。其中最主要的有:
  (一)国有产权代理难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改制的核心。但首要条件是股东必须在位,统筹全局。由于国有成分在大公司资本总额中还占相当比重,因此,国有股权由谁代理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国有产权与企业经营之间,关键是解决政府与企业的"界面"问题。组织持股公司并没有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一级持股公司--二级持股公司--运作公司的"嵌套关系"中,持股公司的建立解决了运作公司的"业主在位"的问题,但是,持股公司作为一个法人制组织,也有一个所有者是否在位的问题。
  (二)现行干部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相冲突
  在国家控股和持股的公司解决了主要股东即国家股的产权代理问题之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本来是明确的:召开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由董事会决定公司高层经理人员的聘任,由高层经理人员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但是,这一习惯做法,同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矛盾,不少公司制企业的主要领导甚至中层领导,仍然由组织部门任命。不改变这种组织人事制度,整个公司治理结构就无法正常运转。
  (三)国有企业历史包袱重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有企业的离退休人员、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住房等支出是由企业负担的。如果不解脱由传统体制带来的历史性包袱,企业就很难搞活,难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国有企业冗员严重
  至今,国有企业中存在大量富余人员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这种状况与劳动人事制度相结合,导致企业经营困难重重。国有企业的过量冗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公司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把富余职工从经营项目中分离出来。但分离出来后的安置又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如果不解决国有企业的冗员问题,企业资源配置就难以实现。
  (五)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过高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国有工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很高,其中半数企业超过80%,甚至还有一些企业是全额负债经营。这一状况不仅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弱化了企业的偿债能力,还导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的居高不下。"债转股"的改革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
  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明晰产权,确保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出资人代表享有不可侵犯的所有权权能,包括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企业核心管理人员的任免、企业收益的分配等。
  (二)积极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实现股权多元化。积极引导和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具有长期投资需求的机构投资者,允许它们参股国有企业。
  (三)健全董事会制度,提高董事会的决策能力。
  (四)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公司经理人员应严格实行由董事会聘任的办法。积极通过公开招聘方式选择经理人员。有条件的公司可试行年薪制、持股分红制、股票期权制等。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如稽查特派员制度、由出资人委派财务总监等。
  (五)建立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及其他制度,试行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社会主义部分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
  第一节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一、经济增长及其衡量指标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
  衡量经济增长,通常主要采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国民生产净值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等总量增长率指标。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效率增长率指标,如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等。无论采用何种指标表示,一般都采用不变价格进行计算,以消除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
  二、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科技水平及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状况、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资本积累的规模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等。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进一步分为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首先,就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而言,以劳动要素为例,表现在: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就是这一时期所有部门的劳动就业量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乘积,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就等于劳动就业量增长率加上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劳动就业量的增长取决于对产品需求量的增长。从长期看,如果原有生产设备能力已经充分利用,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增长就必须增加投资,才能引致就业量的增长。投资就业弹性则取决于这一时期的技术条件所形成的资本一劳动比率,即劳动就业量的增长等于投资总额除以资本一劳动比率。
  劳动就业量增长率等于劳动就业增长量除以劳动就业总量,劳动就业增长量等于投资额除以资本~劳动比率。投资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称为投资率。这样劳动就业量的增长率就可以表述为:
  劳动就业量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劳动就业总量即为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上式则可写成:
  劳动就业量增长率
  这个等式表明,一定时期的劳动就业量增长率取决于三个因素:投资率、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一劳动比率。
  一定时期内的投资额总是有限的,因而就业量的增长也是有限度的。在无外资流入的条件下,投资只能来自国内积累。一般情况下,投资率不能超过积累率。如果投资率超过积累率,在现有生产设备已经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必将造成需求膨胀,影响经济的稳定;反之,若投资率小于积累率,经济将会趋于萎缩。从长期看,只有在投资率等于积累率的条件下,由投资引起的劳动就业量增长率才是稳定的。于是前面提到的等式就可以改写成。
  劳动就业量增长率
  这个等式表明,只有在投资率与积累率相等时的劳动就业量增长率才是稳定的。
  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不仅体现在劳动的量,而且体现在劳动力供给的结构和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劳动力素质的差异。
  其次,就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来说,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在微观上,取决于劳动者的积极性、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在宏观上,取决于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地区布局的合理化。随着经济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率的一般公式可以表述为:
  经济增长率
  除了以上两个重要因素之外,经济增长还要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主要有:(1)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2)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3)自然资源的数量和开发利用程度;(4)制度或体制,包括产权制度、市场制度、分配制度等;(5)一国参与国际经济的程度。
  第二节经济发展长方式及其转变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它可分为两种形式:粗放型和集约型。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扩大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的增长方式。由于不依赖技术进步,表现在投入一产出比上的效益指标没有明显的提高。集约型增长方式指的是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的增长方式,表现为投入一产出指标的不断提高。
  根据总量生产函数分析和资本产出弹性与劳动产出弹性的计算,可将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进行分解,即由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导致的经济增长和由要素生产率提高导致的经济增长部分。如果要素投入量增加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但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分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二者有时还是互相交叉的。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含义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这种转变是渐进的,需要有一个过程,是全局性的,不排斥某些地区、城市、企业在某些条件下实行粗放型增长。各地区和城市受其所处环境、市场条件、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就业状况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增长方式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增长方式的转变也不会步调一致。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应坚持以下三条原则:(1)是否有利于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2)是否有利于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3)是否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即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社会福利改善和使环境得到保护等。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
  在我国,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缓解我国经济发展资源约束的需要;二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三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注意的问题
  1.努力提高"要素生产率",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
  2.在积极推进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同时,在中国要继续开辟适合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便更多地吸收日益增长的劳动力。
  3.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
  4.协调要素在部门、地区间的配置,以便取得优化产业部门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宏观效益。
  5.防止经济增长率大起大落式的波动,使投入一产出效益逐步稳定提高。
  6.以体制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经济增长波动及其影响因素
  (一)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是相互联系的,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的差异表现为经济波动。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社会总供求及其他因素的变动,出现经济增长率的起伏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发生了大起大落的剧烈变动,这表明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相互适应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失调。这种表现为增长率大起大落的经济波动可称为失衡性波动。
  失衡性波动通常表现为:先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过度膨胀,经济过速增长,造成生产资源和消费品短缺,物价急剧攀升,达到一定程度后则转为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增加,消费需求不足,企业存货增加,市场严重疲软。失衡性经济波动会造成一系列的消极后果。
  (二)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
  1.与积累率相联系的投资率的变动。
  2.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
  3.经济体制本身的因素。
  4.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的变动和重要资源的发现,大范围气候条件的变化。
  四、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所谓经济增长,正如本章第一节表述的那样,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即物质产品和劳务生产总量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
  所谓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具体地说,经济发展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一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消费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各种经济结构的协调和优化;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效益水平、社会经济的稳定程度、居民实际生活质量、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基础,而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结果。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便失去物质基础;但经济增长不是根本目的,其结果是促进结构优化、居民实际生活质量提高和社会福利的增进。二者的区别是:一般说来,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窄,且偏重于数量方面;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既注重数量更注重质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而且还包括社会甚至政治方面的进步。
  (二)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是指经济在长期发展趋势上表现出向前发展和正增长的走势。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将当前的经济发展与长远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既要满足人们当前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只有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才能不断地增强综合国力,尽快地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因此,经济发展应放在中心位置。
  2.生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经济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因此,必须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持续地使用可再生性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
  3.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全面进步相适应。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贫困与不发达是造成资源与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只有消除贫困,才能产生保护和建设环境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三)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3.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第三节产业结构及其优化
  一、产业分类和产业结构
  (一)产业分类
  产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分工和专业化发展的产物。凡是在分工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各经济单位的集合,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产业。产业不仅包括各种物质生产部门,而且还包括各种非物质生产部门。
  产业分类,亦即国民经济部门分类,是指对国民经济各企事业单位,按其经济活动性质所做的部门分类。从目前的情况看,业已存在的产业分类方法有多种,较为流行的产业分类方法有如下几种:
  1.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具体内容是:
  第一产业,由广义的农业中的各部门构成,通常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
  第二产业,最主要的是制造业,也将建筑、煤气、电力、采矿等部门包括在内。
  第三产业,起初包括商业、金融业,后来则将保险、运输、狭义的服务业和其他各项服务业都包容其中。
  这一分类方法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柯林·克拉克首先提出来的。1940年,在他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首次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分析经济发展的某些条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初步揭示了经济的发展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此,三次产业分类法得以流传开来。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和国家所接受和采用。我国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三次产业统计。
  2.标准产业分类法
  联合国为了统一世界各国的产业分类方法,曾于1971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文献。标准产业分类先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个大项,每一个大项下分出若干中项,中项下分出小项,小项下再分细项。这样,全部经济活动按四个层次,层层分解,然后按系统进行编码,试图将全部经济活动准确、无遗地显示出来。
  其中的十个大项分别为:
  (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2)矿业和采矿业;(3)制造业;(4)电力、煤气、供水业;(5)建筑业;(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8)金融、不动产业、保险及商业性服务业;(9)社会团体、社会性及个人服务活动;(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3.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农、轻、重产业划分的思想和方法,是部分国家一度沿用的产业分类法,但现在已被大多数国家放弃。这种产业划分的方法在理论上是依据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思想,实践上则是前苏联物质产品管理和统计体系的衍生物。
  农、轻、重产业分类法,首先强调和突出了物质产品生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然而,这种分类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体系上不完备,在统计上不准确,而且也缺乏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的普遍适用性。
  4.两大部类的划分
  两大部类的分类思想首先是由马克思提出并做了详细分析的。两大部类分类的思想是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抽象。也正因为如此,它很难成为一种具有应用价值的分类方法。此外,由于这一方法也不将非物质生产部门包括进去,因而它同样具有不完整性。
  5.其他产业分类方法
  在产业经济理论文献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一些根据不同的标准和不同分析目的所进行的产业分类。如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为了进行工业化及其发展阶段分析所提出的产业分类;另外也有人根据要素密集程度进行产业的划分,如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当然也还有依据产业的生命周期所进行的划分,等等。
  (二)产业结构
  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每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和互为条件的关系。换句话说,它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质的组合和量的比例。比较流行的产业结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两大部类结构。它是指按产品的最终用途,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而形成的产业结构。
  2.农轻重结构。它是指按照生产对象的性质和生产方法,把社会物质生产区分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大部门而形成的。
  3.三次产业结构。它是指在产业部门分类的基础上,按照人类生产活动发展的历史顺序,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而形成的产业结构。
  .
  产业结构通常用各个产业部门在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也可用各个产业部门所占劳动力、资金的'比重表示。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调整社会供给结构使之与社会需求结构相适应,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实现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
  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所谓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在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要求下,实现供求结构均衡、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并取得较好结构效益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一个动态化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标志是:(1)生产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以取得较高的宏观经济效益。(2)与社会总需求的结构相适应,以实现国民经济较高的增长速度。(3)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在生产上相互衔接、紧密配合,以实现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行。(4)适合本国的基本国情,比较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国各种资源的优势和国际贸易的有利形势,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的结合。(5)有利于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现代化发展。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现代化的基础。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
  所谓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度水平向高度水平的发展过程,实质是产业的技术结构高层次化,产业结构不断向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演进,从而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趋势。
  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脱离合理化的高度化只能是一种"虚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过程,使结构效益不断提高,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可见,合理化和高度化是构成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基点。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从产业结构的结构比例看,高度化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次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即产业重点依次转移;(2)产业结构中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占优势比重演进,即向各种要素密集度依次转移;(3)产业结构中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即向产品形态依次转移。
  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程度看,高度化有四个方面的内容:(1)产业高附加值化,即产品价值中所含剩余价值比例大,具有较高的绝对剩余价值率和超额利润,是企业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2)产业高技术化,即在产业中普遍应用高技术(包括新技术与传统技术复合);(3)产业高集约化,即产业组织合理化,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4)产业高加工度化,即加工深度化,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3)有利于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4)有利于从物质上保证国民收入中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实现。
  (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2)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发展仍比较落后,局部仍有:'瓶颈"制约;(3)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并呈现出地区的不平衡状态;(4)产业结构的技术层次低。
  我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一是高度重视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及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走农、林、牧、副、渔与第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道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二是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突出重点,有进有退,努力提高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三是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扩大就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旅游、法律和居民服务等第三产业。四是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五是加强水利建设,健全综合交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布局和结构。
  三、产业的地区布局
  (一)产业地区布局的含义和条件
  所谓产业地区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要素、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和分布。它也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
  产业地区布局总是依赖一定的经济条件,总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布局。这些条件主要有: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等。
  (二)产业区域布局的规律和任务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产业区域布局状态,纵观人类社会产业区域布局发展变化的几个主要阶段,无一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产业地区布局带有明显的分散性和落后性;大机器工业的时代,在煤炭、钢铁产地和交通枢纽地区形成了一批现代工业城市,产业地区布局从分散走向集中;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产业地区布局同时存在聚集和分散两种趋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更多地集中于大城市,集中和规模化产生聚集效益,有利于经济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但是,过高的聚集又带来诸多弊端,城市病不断出现,并日趋突出,于是产业地区布局又要求分散。所以,既要聚集,又要分散,在聚集中有分散,在分散中有聚集,是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产业地区布局的动态规律。
  遵循产业区域布局规律要求,人为影响产业地区布局就形成了产业布局政策,它的目的是通过地区产业的合理布局,实现空间经济的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的统一。具体来讲,产业地区布局的任务有两个方面:(1)促使地区产业及企业的适度集中,以取得空间聚集的效益;(2)促进地区产业和企业的适当分散,实现空间经济的均衡发展。
  (三)产业区域布局战略选择的原则
  产业区域布局的一般原则是"全国一盘棋"原则、各个地区相互配合原则、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原则以及社会政治、国防安全原则等。但我们在这里主要针对我国产业地区布局的现实和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特点,阐述产业地区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几个综合性原则。
  1.公平与效率兼顾,以效率优先。
  2.产业政策的地区倾斜与产业倾斜相结合,以产业倾斜为重点。
  3.市场配置与计划配置相结合,以市场配置为基础。
  4.从全局利益出发,尽可能发挥各地区的相对优势。
  5.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我国产业地区布局的优化目标
  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我国经济发展中就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带,即东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部经济一般发达地区。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是始终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逐步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更加重视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各级政府要认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促进地区的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部分第七章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总量平衡与宏观调控
  第一节国民经济总量及其平衡
  一、国民经济总量及其衡量指标
  (一)国民经济总量的含义和分类
  1.国民经济总量的内涵。国民经济总量是从社会经济总体进行考察的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活动,即社会再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数量指标。它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的标志。
  2.国民经济总量的分类。国民经济总量按范围可分为:综合经济总量和分项经济总量。综合经济总量主要有: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分项经济总量主要有:投资品总量、消费品总量、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信贷收入、信贷支出、进出口总额等。这里主要研究其中的综合经济总量。
  (二)衡量国民经济的综合总量指标
  1.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1)社会总供给及其构成。所谓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例如一年)可供全社会使用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所谓最终产品,是指所生产的产品不需要再加工和流通,可直接提供人们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它可分成两类:可直接用于投资的产品和可直接用于消费的产品。最终产品是相对于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而言的。所谓劳务,即劳动服务,它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在时间上直接结合在一起,提供的是没有实物形态的特殊使用价值。
  社会总供给是由国内供给和国外供给两部分构成的。从价值形态分析,国内供给是国内生产总值。所谓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居民和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国外供给,是指海关统计的进口总值。
  (2)社会总需求及其构成。所谓社会总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支付能力条件下社会对生产出来的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的总和。社会总需求由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国外需求三部分构成。投资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对投资品的需求,又称投资支出,包括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资需求和对流动资产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对生活消费品的需求,又称消费支出,包括公共消费需求和个人消费需求。国外需求是指海关统计的出口总量(以人民币为计量单位),它表明国外部门对本国产品和劳务的需求。
  (3)社会总供求分析的意义。对社会总供求的分析,有利于揭示并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规律,有利于观察、了解、掌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该指标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全面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结构状态。
  2.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是国际上通用的也是我国目前国民经济核算中采用的最重要的总量指标,二者反映社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指标。
  如前所述,所谓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居民和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它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即在本国经济领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不论由谁生产、归谁所有都要计入。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上是各单位或各部门生产过程中产出价值扣除中间投入后的"增加值"的总和,它反映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
  所谓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在国内或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它是按国民原则计算的,即只要是本国常住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论在国内生产还是在国外生产,都要计人。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国内生产总值包括非常住居民在本国从事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但不包括常住居民在国外从事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的"增加值"。而国民生产总值则相反,包括常住居民在国外从事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的"增加值",但不包括非常住居民在本国从事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的"增加值"。二者的关系是:
  GNP=GDP+常住居民在国外的要素收入-非常住居民在本国的要素收入
  =GDP+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式中的"要素收入"指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是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一般按当年价格计算,但为了正确反映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比例和效益,必须消除不同时期内的价格变动因素,一般应用综合价格指数予以剔除,以便进行纵向的比较。
  3.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生产一定的国民生产总值而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是一定时期的生产结果中扣除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后的净产出。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从其实物形式看,是这一时期生产的全部消费品和净投资品;就其价值形式来看,即为社会净产值,是新价值。也可以把国民收入理解为为了生产一定的国民生产总值而投入到生产中的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全部要素收入的总和。
  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的角度说,它们都是衡量国民经济总量的指标,核算的范围都是全社会;从区别的角度说,首先,二者的核算角度不同,国民生产总值是从生产角度而国民收入是从收入角度来核算的;其次,二者的核算内容在现实的经济统计中略有差异,凡是存在于社会总产品价值中却不形成任何要素所有者收入的部分,都不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往往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要大于国民收入的数字,其中比较突出的差距来自折旧。
  二、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
  (一)封闭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般条件
  1.封闭条件下,狭义的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条件
  在封闭条件下,社会总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由于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需求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而形成,因此上式可以改写成:社会总需求一投资支出+消费支出。
  在封闭条件下,狭义的社会总供给=投资品+消费品,其价值为:投资品产值+消费品产值=国内生产总值。
  将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分析结合起来,可以得出封闭条件下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平衡的公式:
  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投资品产值+消费品产值
  =国内生产总值
  这一平衡公式的实现条件是:(1)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的惟一资金来源是本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即c1+v+m,(c1=固定资产折旧);(2)固定资产折旧全部转化为重置投资;(3)v+m通过分配和再分配,全部转化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
  由上述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平衡的一般条件,还可以引出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平衡的其他条件。
  (1)引入财政收支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公式是:
  (c1+v+m)+净财政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2)引入信贷收支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公式是:
  (c1+v+m)+净信贷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3)同时引入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公式是:
  (c1+v+m)+净财政支出+净信贷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这时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是否平衡,同时取决于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两者之间是否平衡。
  (二)开放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条件
  在开放条件下,必然有国际间的商品或劳务流动和资本流动。国际间的商品或劳务流动即进出口,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即资本的流人与流出,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着的。因此把二者联系起来考察,分析它们的变动对总需求和总供给变动的影响,才能更好地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
  首先,看引入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人流出后的总需求。引入进出口贸易后,出口引起总需求的扩大;引入资本流入流出后,资本流人引起总需求的扩大,资本流出引起国内需求的减少。因此,发生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人流出后,社会总需求的构成变为:
  社会总需求=(国内资本-资本流出+资本流入)转化的投资
  需求和消费需求+出口(包括正常的出口和由
  资本流出带动的出口)
  其次,看引入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人流出后的总供给。引入进出口贸易后,进口引起总供给扩大;引入资本流人流出后,流入资本能增加进口,引起总供给扩大。因此,发生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人流出后社会总供给的构成变为:
  社会总供给=国内生产总值+进口(包括正常的进口和资本
  流入引起的进口)
  这样,同时引入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公式即为:
  (国内资本-资本流出+资本流入)转化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
  求+出口=国内生产总值+进口
  经过移项整理后为:
  (国内资本+资本净流入)转化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国内生产总值+净进口
  上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公式的实现条件也有两个:一是国内资本全部来自国内生产总值,并且在扣除资本流出后全部转化为投资度出和消费支出。这样,由国内资本转化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才能和国内生产总值相等。二是资本净流入=净进口,或资本净流出=净出口,即国际收支中经常性项目(贸易收支)的逆差(净进口)为资本项目(资本流出入)的顺差(资本净流入)所抵消,或前者的顺差(净出口)为后者的逆差(资本净流出)所抵消,这实际上是要求国际收支平衡。
  三、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失衡
  (一)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社会总供求不平衡甚至失衡的可能性:一是微观方面的原因。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都是分散进行的,他们按照各自的利益和目标进行分散决策,其活动不可能与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目标完全一致,由此便产生了社会总供求不平衡甚至失衡的可能性。二是宏观层面的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或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及人们处理信息能力的局限性,或者由于宏观经济运行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确定性及宏观调控不利等原因,都会造成社会总供求的不平衡甚至失衡。此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因素也是造成这一可能性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总供求失衡的表现形式
  社会总供求在总量上的不平衡甚至失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称为需求膨胀或供给短缺,表现为经济过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信用过分扩张和市场秩序混乱,作为以上几种状态的综合表现,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引发通货膨胀;二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称为供给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表现为增长乏力,投资不足,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下岗人员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严重时可导致通货紧缩。
  四、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
  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不仅要求社会总供求在总量上保持平衡,而且还要求二者在结构上保持平衡。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是结构平衡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其次,社会总供求的结构平衡是总量平衡的重要条件。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主要是价值平衡。社会总供求的结构平衡,则是从实物方面来考察的平衡。此外,相对说来,总量平衡侧重于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短期调节,而结构平衡主要涉及国民经济的中长期发展问题。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一)政府经济职能的依据
  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和调控者,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由社会化大生产的特性决定的。社会主义生产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需要由政府出面组织、引导和调控国民经济的运行,以弥补"市场失灵"所造成的缺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性决定的。从国家机器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它要借助国家的政权力量,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担负起经济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二)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
  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调控者,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是:
  1.经济调节。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主要是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一是对宏观经济总量的调节。二是对经济结构的调节,即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结构平衡的调节。三是对经济利益的调节。
  2.市场监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有良好的市场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监管职能就是建立和调整政府微观计划,促进市场正常竞争的职能:一是要明确政府与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的各自定位;二是简化市场准人,切实实行国民待遇原则;三是加强市场监督,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3.社会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还必须承担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职能:一是汇集和保护经济信息,掌握和运用经济调节手段,引导市场并通过市场协调地区、部门、企业的发展计划和经济关系,以保证国家重要经济决策和发展计划的实现。二是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公共服务,就是由政府提供重要的公共物品。所谓公共物品,按其严格的意义,是指那些用来满足公共需要的、每个人在消费它们时并不排斥其他人同时也消费的商品或劳务。公共物品一般是由政府提供的。
  此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还具有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国家对属于全民所有的资产拥有所有权,这就使得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具有了管理国有资产的经济职能。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素质,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协调国有资产内部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所谓宏观调控,是指政府按照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需要的基本要求和国民经济能以较快速度稳步协调发展的需要,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的调节与控制。
  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有其必要性。这是因为:
  1.实行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了将市场的自发调节纳入整个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轨道,实现社会主义预定的目标,政府自觉地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完全必要的。
  2.实行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觉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需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按比例地配置资源,建立起适合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总量关系和结构关系,保证社会各个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顺利进行。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单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同时,改革必然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为了协调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克服各地区、各部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必须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3.实行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需要。市场虽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但也有其弱点和不足的方面,即通常所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功能有缺陷;二是市场竞争有失灵的情况;三是单靠市场不能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四是因为市场调节是事后的调节,所以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第三节适应市场运行的宏观调控体系
  一、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
  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保持社会总需求及其结构与社会总供给以及结构的相互平衡、相互适应,使国民经济得以顺利运行,并在不断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持续、协调地增长。
  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或经济增长率,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率,就谈不上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是促进经济增长,还是提高居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因此,增加或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3.稳定物价。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和个人在较为稳定的价格预期下安排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前提。为使经济适度增长、就业率不断提高,必须保持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和结构上的大体平衡,避免出现价格总水平的大起大落。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外汇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总情况。在开放条件下,出口(国外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进口是社会总供给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外贸易的规模和结构,关系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以及对外收支平衡。在开放条件下,国际间的资本流出、流人也对社会总供求的内容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
  (一)宏观调控方式
  宏观调控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直接调控是指国家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直接对微观经济单位进行的调控。间接调控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宏观调控。两种宏观调控方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否通过市场机制这一中间环节来发挥作用。
  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以间接调控为主,但不否定直接调控方式。当然,这种直接调控也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和商品经济规律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特点。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是借助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来进行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经济计划、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1.经济计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计划主要是指建立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的指导性计划,是体现宏观管理目标、任务、各项宏观平衡和各种比例关系,并由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政策措施所组成的计划。这样的计划,是建立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并以指导性计划为主和中长期计划为主。
  2.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指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运用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经济杠杆调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以引导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调节手段。经济杠杆是国家掌握和利用的各种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它是和商品货币关系特别是和价值规律及市场机制相联系的范畴。经济杠杆影响着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促使各经济主体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自动地按照经济杠杆作用所引导的方向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向和规模,因而它能从经济利益上促使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大体上符合宏观经济运行目标。经济手段具有间接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中所运用的经济杠杆内容很多,主要有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工资、奖金等,它们共同形成经济杠杆体系。在社会主义经济杠杆体系中,价格杠杆占有重要地位。
  3.法律手段。法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依靠国家的法权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机构,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的手段。法律手段的主要职能是采取法律的形式调节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秩序要依靠法律来规范和维系,国家也要依靠法律调节市场的运行。法制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内在要求和有机组成部分。
  4.行政手段。社会主义宏观调控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行政调控手段。行政调控手段是国家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命令、指示、指标、规定和下达指令性任务等行政方式调节和管理经济。
  三、宏观调控的政策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还需要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来实现。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收入政策等。
  (一)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国家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确定支持、鼓励哪些产业,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和组织合理化的政策。它包括规划经济目标政策、完善要素流动市场政策、产业标准和技术进步政策、企业规模结构政策和企业集团政策等一系列具体政策。
  产业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政策目标,即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趋势及其某些特定的目的而确定的发展目标;二是政策手段,即为了实现政策目标,从实际出发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二)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根据财政政策对于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可以把财政政策区分为扩张性(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紧的)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运用财政政策,包括对财政收入政策的运用,对财政支出政策的运用和对二者的综合运用。
  (三)货币政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等。
  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存入或贷出本金的比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由法律所规定的商业银行存人中央银行的存款在商业银行存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在公开市场上中央银行卖出或买进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支付的利息率。
  (四)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进行调节的政策,它是指政府根据宏观调控目标所规定的个人收入总量和结构的变动方向,以及政府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收入政策旨在促进分配的公平和效率,避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调动劳动者劳动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收入政策是通过工资、财政预算、税收等手段实施的。
  (五)汇率政策
  汇率是指两国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汇率之所以能够成为开放条件下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主要是政府有可能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调整汇率的升降,以引起国际收支、国际贸易的变化,进而影响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关系。运用汇率政策调控就是指直接地运用汇率变动的效应,最终达到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预期目标。
  除上述宏观调控政策外,还有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等,它们共同构成宏观经济政策体系。

  点击【2015年南开大学考研大纲】查看更多考研大纲。
【相关阅读】
研究生招生专业索引
2015年全国各学校考研大纲汇总

  友情提示:
  考研信息数量巨大,整理过程中难免出错,欢迎广大研友指正。此外很多历史数据已无处查找,所以为保证考研信息的完整性,考研网真诚欢迎广大研友帮忙补充信息,可回复评论或发送内容至http://bbs.kaoyan.com/f3p1
  本文系考研网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