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天津研招网 > 南开大学 > 考研大纲

2015年南开大学020101政治经济学考研大纲

  第五章资本积累
  第一节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一、生产和社会再生产
  人类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消费,进而也不能停止生产,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地、周而复始地进行。这种周而复始、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社会再生产首先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的统一。再生产按照其规模特征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就是按原有规模不断重复进行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则是在不断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方式上可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外延扩大再生产主要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主要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的规模。
  二、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过程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雇佣工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的。工人不仅创造了可变资本,还创造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包括不变资本在内的全部资本,归根到底也都是由工人创造的。雇佣劳动始终是资本的附属物,工人的个人消费也从属于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工人进行着两种不同的消费,一种是生产消费,即在生产过程中消费生产资料和自己的劳动力,其结果为资本家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新产品;另一种是生活消费,即工人用工资购买生活资料以满足个人生活的需要。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了再生产被消耗的劳动力,从而保证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需要,甚至工人繁衍后代也成为保证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劳动力的再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的一个手段。雇佣工人无论在生产过程中或者在生产过程以外,同劳动工具一样始终是资本的附属物。
  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表明,资本主义再生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一方面,工人生产出各种各样的商品,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这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工人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从而不断地再生产出资本家;同时,每次生产过程结束,工人通过个人消费补偿劳动力的耗费,不断地再生产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继续向资本提供剥削的对象,也就是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生产出来了。所以,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第二节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一、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及其实质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将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来追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在扩大再生产的场合,不仅资本家的全部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从一开始就全部是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其次,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是进一步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第三,劳动力买卖的真实内容是,资本家用不等价物来占有工人的劳动的一部分,以换取更大量的工人的活劳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突出特点是剩余价值转化成了资本。因此,所谓资本积累就是资本家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没有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生产规模就无法扩大。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这由两方面的原因决定。一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无限贪欲,是剩余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二是资本主义竞争规律,资本家之间因利益关系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是迫使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二、资本积累量的决定因素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数量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第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越高,同量的可变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资本积累的数量就越多。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大资本积累的数量。第三,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所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全部投入使用并发挥作用的资本;所费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实际耗费掉的资本。第四,预付资本的大小。资本积累不仅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结果,反过来又成为资本家扩大剥削的手段。剥削越多,积累越多;而积累越多,剥削也就越多。这是一个规律,即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第三节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趋势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不仅会在数量上增大,而且在构成上也会发生变化。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从物质形态来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它们之间应当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一般是由生产技术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技术水平越高,每一个劳动力所支配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就叫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态来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可变资本(劳动力的价值)构成的,它们之间也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就叫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同发展时期,资本的有机构成是不同的。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主义生产以手工劳动为基础,扩大再生产一般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因而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很缓慢。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出现,资本的有机构成开始不断提高。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就表现为不变资本的增大和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从而导致了资本的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
  二、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而个别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这两种形式来实现的。所谓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也就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追加资本投入到生产过程,使个别资本的总额不断增大。资本积聚受到两方面的限制:(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积聚的增加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2)受社会资本分散程度的限制。
  资本集中,是指把若干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成为少数规模较大的资本。它既可以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把原来分散的较小资本联合起来,组成新的更大规模的资本,如股份公司等。资本集中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过剩人口
  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不断进行的资本积累,造成了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亦即失业人口。相对过剩人口的经常存在,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之一。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表现为过剩的人口。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日益增加,而可变资本的比重日益下降(尽管资本总额的增长也包含着可变资本绝对量的增加),从而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就会日益相对减少。既然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在绝对地增加,而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却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失业人口,即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产物,它反过来又成为推动资本积累的杠杆,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条件。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经常存在三种基本形式:一是流动的过剩人口。二是潜在的过剩人口。三是停滞的过剩人口。
  四、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一方面,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却生活极不安定,工作没有保证,失业人数不断增加,许多人陷于待救济的贫困境地。马克思正是从资本积累对无产阶级命运的影响所作的详尽考察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1)资本的数量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大,从而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2)产业后备军越大,经常的失业人口也越多。工人失业时,虽然不受劳动折磨了,却陷入了贫困的境地;(3)产业后备军越大,需要救济的贫民就相应越多。
  尽管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生活状况,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善,但这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当代资本主义借助金融资本和信用制度,利用各种手段,使资本积累的范围已经越出国界,积累规模空前扩大,其结果必然造成资本主义世界的两极分化:一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与财富的积累,另一极则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贫穷和苦难的积累,这是资本积累在世界范围内作用的总趋势。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由于资本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客观上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社会共同占有,以便对社会生产实行有效的管理,并根据社会需要分配劳动产品,只有这样,生产关系才能适应生产力的社会化性质,社会生产力才能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生产资料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这表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积累过程,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它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之间在根本上具有对抗的性质。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可以说,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三篇资本的流通过程
  本篇主要阐述资本循环运动的规律及其实现条件。首先考察单个资本的运动,包括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然后考察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即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实现问题。
  第六章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
  一、产业资本及其三种循环形式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阶段与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是指投在工业、农业、运输业、建筑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产业资本最本质的特征是生产剩余价值,它的存在和运动决定着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产业资本的循环指资本的价值从货币资本形态出发,顺序经过购买、生产和售卖三个阶段,相应地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实现增殖后又回到原来出发形态的运动过程。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货币资本在市场上通过购买转化为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
  G-W不是一般的商品流通,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的商品是生产剩余价值所必需的物质要素,即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且所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量上二者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量的比例关系是由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条件和剩余劳动时间长短所决定。因此,货币成了为获取剩余价值而预付的货币,成了货币资本。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作为属于资本家的资本结合而进入生产领域,生产出包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转化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这个阶段在资本循环的全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通过出售商品,资本又重新回到了货币形式。但这个货币与开始预付的货币相比,在数量上发生了增殖。这里商品的职能在于实现剩余价值,所以是商品资本。
  以上三个阶段构成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全过程,用公式表示为:
  (二)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
  产业资本的运动是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从这个过程看,循环中的资本不仅具有三种不同的职能形态,而且三种不同的职能形态都有着有各自的循环,即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货币资本循环
  货币资本循环是以货币资本为出发点,用货币购买生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然后进入生产过程,生产出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最后出卖商品,又回到货币形式,取得比预付的货币更多的货币。用公式表示为:
  货币资本循环有以下三个特征:首先,它是产业资本循环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它把产业资本循环中价值增殖的目的和动机表现得最为明显、醒目,最为典型;其次,它是产业资本循环最一般的表现形式。货币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是价值独立化的一般形式,所以以货币为起点和终点的货币资本循环,就成为资本价值运动的一般形式;第三,货币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最片面的表现形式。货币资本循环是把资本价值增殖的本质特性表现在金光闪闪的货币形式上,好像货币自身就能带来更多的货币。
  2.生产资本循环
  生产资本循环是以生产资本为出发点,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然后通过出售,使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然后再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使货币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资本,使生产重新开始。用公式表示为:
  生产资本循环表示生产资本职能的周期更新,表明资本的生产过程是增殖价值的再生产过程。在生产资本循环中,流通过程居于两个生产过程的中间,充当再生产过程的媒介。
  生产资本循环直接体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在生产资本循环中,货币只是转瞬即逝的因素,资本只有抛弃这种形式再转化为生产资本的形式,才能执行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但是,生产资本却又带有另一种欺骗性,这就是,生产资本循环把资本主义生产表现为为生产而生产,似乎再生产本身就是目的。
  3.商品资本循环
  商品资本循环是以商品资本为出发点,经过出售阶段转化为货币资本,然后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进入生产过程,重新生产出带有剩余价值的商品。用公式表示为:
  商品资本循环是从增殖了的资本价值开始的。这使它与前两种循环形式相区别。商品资本的循环以W′为起点,它包括资本价值运动和剩余价值运动、资本运动和收入运动、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这些运动的总和构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因此,商品资本循环是体现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最适当形式。
  二、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实现资本循环的连续不断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空间上的并存是指全部资本价值必须分为三个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上,并相应地处在循环的三个阶段上,使这三种职能形式各自同时发挥作用。
  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在时间上的继起。时间上的继起是指处在三种循环形式上的资本,每个都要按照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依次变换它们的存在形式,实现自身的循环。产业资本不在任何一个阶段非正常地停留,否则整个循环运动就会中断。
  产业资本必须使它的三种职能形态在运动中保持空间上的并存和时间上的继起。这两个方面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只有把产业资本按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个部分,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存,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才能顺次继起。另一方面,三种职能形式的同时并存,又只能是三个阶段顺次继起的结果。产业资本的循环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的三个循环形态的统一。
  第二节资本的周转
  一、资本周转与周转速度
  资本反复不断的循环运动形成了一种周而复始的周期运动。这种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运动,就叫做资本的周转。
  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同是对资本运动的考察,但是着眼点不同。资本循环的着眼于资本运动过程所经历的阶段和与各阶段相适应的职能形态,以及资本循环运动连续不断的条件。资本周转的着眼于资本周转运动的速度与影响周转速度的因素,以及周转速度对价值增殖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反映一定时间内预付资本价值周转的快慢程度,用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来衡量。
  资本周转时间指一定量的资本价值完成从预付到如数流回一次周转所需要的时间。它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一年内)资本价值的周转次数,它等于一年的时间除以资本价值周转一次的时间。用n代表资本的周转次数,U代表资本周转时间的计量单位(年),u代表一定量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那么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是:
  资本周转时间与周转速度成反比,周转次数与周转速度成正比。资本周转时间越短,年周转次数越多,周转速度越快;反之,资本周转时间越长,年周转次数越少,周转速度越慢。
  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资本周转时间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长短;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一)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直接因素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生产时间是产业资本处在生产领域的时间。它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生产时间两部分。
  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有用产品的时间。非劳动生产时间是指生产资料处在直接生产领域,但不与劳动力发生结合的时间。它包括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以及正常的生产停工间歇时间等三部分。
  流通时间是产业资本经历流通领域的时间。它包括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两个部分。影响流通时间的主要因素是商品的市场供求状况、流通组织的发达程度、产地与市场的距离、交通运输和信息条件等。
  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构成资本周转的时间,即:
  资本周转的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劳动时间+生产要素储备时间+生产设备维修时间+自然力作用的时间)+购买生产要素的时间+销售商品的时间
  (二)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按照生产资本价值的周转方式,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那些使用价值整体地、连续地加入生产过程,而价值则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磨损的程度,逐次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使用价值经过一次生产过程就改变形态或消失,价值也一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本。
  表现为劳动力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本,其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重新生产出来。但从价值周转方式上看,工人每次在劳动过程中再生产的劳动力价值,也是一次全部加入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而全部收回。在这一点上和原材料等是一样的,所以也列入流动资本的范围。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之间的不同:对生产资本的这两种划分存在以下区别:首先,划分的目的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目的,在于揭示剩余价值来源于可变资本,来源于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目的,是为了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第二,划分的标准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标准是资本价值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则是依据资本价值不同组成部分的不同周转方式。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决定了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较慢,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较快;在预付总资本中如果固定资本的比重大,就会延缓总资本的周转速度;如果流动资本的比重大,总资本周转速度则会相对加快。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个独立运动的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要受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尽管资本家为了提高利润率而想方设法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但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会有许多无法克服的障碍,周转速度必然呈现缓慢的趋势。
  三、固定资本的磨损与折旧
  固定资本是根据它每次生产的平均磨损程度,把价值一部分一部分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固定资本磨损程度决定其价值转移的大小。固定资本的损耗,按原因的不同可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是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或自然力的作用所造成的磨损,也称为物质磨损。无形磨损是固定资本物质形态不变,由于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的贬值,也称为精神磨损。无形磨损的形成有两种基本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劳动生产力提高,生产同样劳动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而使原有的劳动资料贬值;另一种情况是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新的效率更高的劳动资料的出现使原有劳动资料贬值。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造成的资本价值损失,不能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补偿。
  固定资本在使用一定年限以后由于磨损而丧失使用价值,退出生产过程,这时需要对固定资本在物质形式上进行替换,在价值上进行补偿,这就是固定资本的更新。折旧是实现固定资本更新的基本途径,即根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把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价值,在产品销售以后提取并积累起来,以便固定资本全部价值转移完毕时,用于固定资本的物质更新。提取出的资金叫做折旧费或折旧基金。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价值的比率叫做折旧率。
  为了保证固定资本的正常使用,还须追加一定的维修费用,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支出,可归入流动资本。固定资本经过一定阶段使用必须大规模修理,这种大修理具有局部更新的性质,因此这种费用应属于固定资本的范围。
  四、预付总资本的周转
  预付总资本的周转是指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内的平均周转。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是由一年中各部分资本实际周转次数的平均数所决定的。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固定资本原值×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次数;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流动资本×一年中流动资本的周转次数。
  五、可变资本的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的决定作用上。
  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影响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在一年内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数量就多,推动的活劳动数量就越大,带来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与年剩余价值量成正比变化。
  用M表示年剩余价值量,m′表示剩余价值率,v表示年预付可变资本,n表示一年内可变资本周转次数,年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是:
  年剩余价值率反映一定的预付可变资本与它带来的剩余价值的关系,它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大,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低。年剩余价值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工人受剥削的程度。而年剩余价值率作为年剩余价值量与年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它只是表示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剩余价值率准确地反映出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反映的只是可变资本运动速度与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一般的情况下年剩余价值率高于剩余价值率。只有在资本一年周转一次时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才相等。
  区分年剩余价值率与实际剩余价值率,关键在于区分年预付可变资本与实际使用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较快的可变资本在一年内能够带来较多的剩余价值,是因为反复的周转过程中实际使用了更多的可变资本,从而推动了更多的活劳动,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六、资本周转速度与社会生产的结构
  资本周转速度还对社会生产的结构提出要求。在社会生产中,周转快的资本可以经常向社会提供产品,周转慢的资本则要在相当一段时间后才能向社会提供产品,而且在这段时间内还要不断地从社会产品中取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而,其他部门必须能够向社会提供足够的剩余产品支持资本周转较慢的部门的生产,才会使社会经济生活不受影响。
  现实经济生活中,基本建设部门是资本周转时间较长的部门,不同周转速度的产业部门的相互关系,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基本建设与当前生产的关系。保持它们之间的合理比例,必须要处理好基本建设规模与社会承受能力的关系,基本建设规模必须要与国力相适应。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及其周期性
  第一节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
  一、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在资本主义社会,每个在独立循环和周转过程中进行价值增殖、独立发挥职能的资本,是个别资本。个别资本在运动中彼此联系、相互衔接,构成社会总资本及其运动。
  个别资本的运动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的区别:个别资本运动不包含个人消费以及与此相关的简单商品流通。在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中,则包括了个人消费和媒介这种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括预付资本价值的实现过程,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不仅包括生产消费,也包括个人消费;不仅包括资本流通,也包括不形成资本流通的一般商品流通。
  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资本发挥职能的结果是生产出来的是用于满足生产与生活需要的社会总产品。社会总资本就是个别资本之间通过相互间的产品交换联系形成的,因此,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核心是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一)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和价值构成
  社会总产品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和,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总产品表现为社会总商品资本。商品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也包括个人消费;不仅包括资本的流通,也包括不形成资本的一般商品流通;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实现,也包括剩余价值的实现。因此,社会总商品资本循环公式是考察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最适当的形式。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就是分析社会总商品资本的运动
  社会总产品,从物质形态上看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组成,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Ⅰ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第Ⅱ部类生产消费资料。
  从价值上看,社会总产品由三部分组成,即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
  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部类和c、v、m三个部分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三)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
  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也就是社会总产品各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所谓价值补偿,是在价值形态上补偿已经消耗掉的资本价值;物质补偿则是实物形态上补偿已经在生产和生活中消耗掉的物质资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所以构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
  第二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一、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是指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没有资本积累、规模不变的社会再生产。简单再生产不仅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扩大再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如下:
  Ⅰ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
  Ⅱ2000c+500v+500m=3000(消费资料)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通过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来实现:
  第一,代表第Ⅰ部类内部不变资本c的产品实现,通过第I部类内部各部门之间交换。
  第二,代表第Ⅱ部类内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产品实现,通过第II部类各部门之间交换。
  第三,代表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产品和代表第Ⅱ部类不变资本的产品的实现,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
  三方面交换关系可以用图式表示: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三个实现条件:
  第一,代表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的产品,应该等于代表第Ⅱ部类消耗的不变资本产品。用公式表示为:Ⅰ(v+m)=Ⅱc(1)
  第二,第Ⅰ部类全部产品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消耗掉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Ⅰ(c+v+m)=Ⅰc+Ⅱc(2)
  第三,第Ⅱ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Ⅱ(c+v+m)=Ⅰ(v+m)+Ⅱ(v+m)(3)
  在上述三个条件中,第一个条件是基本条件,其他两个则是由第一个条件派生出来的。它们各自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所需的比例关系,反映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一般规律性。
  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固定资本补偿问题:现实中各个资本家的固定资本在实物补偿的期限上各不相同,一部分资本家在提取折旧基金和贮藏货币以便未来更新的同时,另一部分资本家已经到了用逐年积累的折旧基金进行固定资本更新的时候。为了实现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一年间在实物形态上更新的固定资本总额应该等于当年在货币形式上积累的折旧基金总额。
  二、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资本家要扩大再生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剩余价值不能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其中要有一部分作为积累追加资本。剩余价值就要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m/x)、追加的不变资本(△c)和追加的可变资本(△v)。二是社会总产品中必须有供扩大再生产追加的生产资料和追加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
  首先,第Ⅰ部类生产的产品在补偿了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以后,还要有用于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不变资本的产品,即:
  Ⅰ(v+m)>Ⅱc(1)
  其次,第Ⅱ部类生产的产品在补偿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资本家和原有工人的消费资料以后,还要有用于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追加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用公式表示:
  Ⅱ(c+m-m/x)>Ⅰ(v+m/x)(2)
  其中m-m/x代表供积累用的剩余价值部分。
  由上述条件还可以引出其它两个前提条件:
  Ⅰ(c+v+m)>Ⅰc+Ⅱc(3)
  Ⅱ(c+v+m)>Ⅰ(v+m/x)+Ⅱ(v+m/x)(4)
  扩大再生产的图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9000
  Ⅱ1500c+750v+750m=3000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假定积累率为50%;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仍然是4:1,这样,第Ⅰ部类第一年的总产品的价值将有如下组合:
  Ⅰ(4000c+400△c)+(1000v+100△v)+500m/x=6000
  要实现扩大再生产,第Ⅱ部类也必须进行相应的积累,这样,第Ⅱ部类总产品价值的各部分将有如下组合:
  Ⅱ(1500c+100△c)+(750v+50△v)+600m/x=3000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需要两大部类之间三方面交换:
  经过交换,社会总产品全部得到补偿,第二年生产能够以扩大的规模来进行。剩余价值率仍为100%,第二年生产的结果是:
  Ⅰ4400c+1100v+1100m=6600
  9800
  Ⅱ1600c+800v+800m=3200
  第二年产品的实现以及以后各年度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扩大再生产情况,可以根据第Ⅰ部类的积累率(积累量占剩余价值的比重),按上述方法加以类推。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一,第Ⅰ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即:
  Ⅰ(v+△v+m/x)=Ⅱ(c+△c)(1)
  第二,第Ⅰ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即:Ⅰ(c+v+m)=Ⅰ(c+△c)+Ⅱ(c+△c)(2)
  第三,第Ⅱ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加上追加可变资本,再加上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即:
  Ⅱ(c+v+m)=Ⅰ(v+△v+m/x)+Ⅱ(v+△v+m/x)(3)
  上述三个条件中,第一个条件是基本的,另两个条件是派生的,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生产的较快增长:
  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伴随资本的积累,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考虑到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因素,可以看出,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情况下的扩大再生产,第Ⅰ部类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第Ⅱ部类;在第Ⅰ部类内部,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又快于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这是因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社会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例逐步增大,可变资本的比例相对缩小,因而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长得更快,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也必然比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增长得快。
  生产资料的生产归根到底要受消费资料生产的制约,生产资料生产的较快增长必须以消费资料的相应增长为条件,并且要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保持一定的比例。
  第三节经济危机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在经济危机时期,商品积压、企业破产倒闭、信用关系破坏、失业人数剧增,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混乱和动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所谓生产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些商品是过剩的。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有二:第一种可能性是货币流通手段职能发展,使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裂为两个独立行为,从而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出现购买力不足引起的商品过剩。
  第二种可能性是因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商品生产者之间赊购赊销活动形成错综复杂的债务链条的情况下,如果债务链条在某个环节中断,会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商品销售发生困难。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危机只是具有可能性,而没有现实性。原因在于:前资本主义社会以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只是整个经济的局部;第二,当时的商品经济规模以及相应的市场比较狭小;并且,手工劳动的技术基础止,劳动生产力不具备迅速扩张的能力,供求关系比较稳定。
  经济危机的现实性和根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使简单商品经济下的危机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对抗性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矛盾,因而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两个矛盾:
  第一,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社会化的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各个生产部门相互协作,生产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资本主义私有制使生产处于资本家的支配之下,虽然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对企业进行有组织的管理,但是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把客观上相互联系的各生产部门、各企业分割开来,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当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引起的比例失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使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遭到破坏,引起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第二,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贪欲与竞争的外部压力,促使他们不断改进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形成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生产的扩大要求人民的购买力有相应的提高。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对抗性分配关系,限制着广大劳动人民的购买力,使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引起社会生产与需要的脱节。当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发展到十分尖锐的程度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就要遭到破坏,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重复地出现的,具有周期性。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由它引起的一系列矛盾发展到极其尖锐的程度,使再生产的比例遭到严重破坏时,才会爆发经济危机。危机通过破坏社会生产力使资本主义生产与低下的消费水平暂时相适应,暂时恢复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使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又能够得以"正常"地进行。
  但是,危机只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各种矛盾的暂时的解决,它不仅没有消除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而且使它们不断加深和激化。随着危机过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各种固有矛盾会重新发展,各种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现象又会出现,又会导致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形成周期性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也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这一时期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一般来说,每一个周期通常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或决定阶段。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一定都经过四个阶段,但是危机阶段则是必经的阶段。
  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集中大规模更新,其原因在于:
  固定资本周转的特点决定了固定资本的更新呈现一种波浪式起伏的周期性形式。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又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从这一次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到下一次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主要基于固定资本的自然寿命或者有形损耗而形成的固定资本的生命周期。因而,固定资本的更新成了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危机、萧条期间资本家为了摆脱困境,除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以外,会利用经济萧条阶段的物价低迷,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来更新固定资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推动了生产资料部门的恢复和发展,进而带动消费资料部门的增长,为经济复苏和高涨提供了物质条件。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推动了新技术的广泛采用和生产规模的更大增长,使得整个社会生产扩大的速度远远超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从而为下一次经济危机创造了物质前提。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由失衡到强制性均衡的一种内在机制。社会总产品实现所需要的各种条件,社会总劳动的按比例分配,只能由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强制作用来维持。危机期间,工厂纷纷倒闭,大量生产资料被破坏,使两大部类之间、每个部类内部各生产部门之间失衡的比例关系,以及消费资料的生产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失衡的比例,强制地得到恢复。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不能自觉地保证社会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只能通过经济危机对生产力的破坏来调节社会总劳动的分配,实现比例的协调,说明这种生产方式已经从根本上阻碍着生产力发展。
  第八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第一节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一、成本价格和利润
  资本主义企业方式生产的产品,价值构成为W=c+v+m,它代表着生产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和全部活劳动。从资本家的观点来看,他是用资本来生产,因此,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只计算生产中资本的耗费,而不是劳动的耗费,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对他来说就是产品的实际生产费用,称为成本价格。成本价格是商品价值中c+v部分的转化形式。
  资本主义商品的生产成本只按照耗费的资本(c+v)来计算,是由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的。如以k代表成本价格,则商品价值W=c+v+m就表现为W=k+m。
  成本价格也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有重大实际影响的范畴:
  1、成本价格反映着再生产中补偿资本耗费的需要。
  2、成本价格是资本家为取得盈利的最低销售价格。
  3、成本价格与商品价值之间的差额决定着资本家在市场竞争中竞争能力。
  成本价格掩盖着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1、成本价格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模糊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源泉。
  2、成本价格还造成了剩余价值产生于流通中的假象。资本家把补偿资本耗费的成本价格看作是商品的内在价值,从而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商品加价出售的结果。
  全部预付资本尽管只有一部分被耗费形成商品的成本价格,但是作为生产的物质条件全部参加了商品的生产过程,所以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当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价值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利润就是表现为总资本的"观念上的产物"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和利润是同一价值实体的不同存在形式:剩余价值是事物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客观原因,一是成本价格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剩余价值的源泉就由可变资本转到预付总资本上;二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的价格表现为工资,似乎是资本家支付了工人的全部劳动报酬,所以剩余价值好像是预付总资本带来的。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的价值就等于成本价格加利润。如果用P代表利润,商品价值的公式变成W=K+P。
  二、利润率与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利润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来表示可以写作,其中C表示预付总资本。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以不同的计算方法而得出的不同比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即;而利润率则是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比率,即。
  因为c+v大于v,所以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即<。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区别,而且所表现的关系也不同:剩余价值率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则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掩盖了真实的剥削程度。
  如果以年为期计算利润率,以n代表资本的年周转次数,则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
  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
  第一,剩余价值率越高利润率越高;
  第二,如果商品按照价值出售,资本有机构成较低时利润率较高,而资本有机构成较高时利润率会较低。
  第三,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资本利润率就越高。
  第四,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也可以提高利润率。
  第五,降低生产资料的赎买价格,也可以提高利润率。
  第二节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与等量资本带来等量利润现象的矛盾
  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商品按照价值出售,有着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或不同的资本周转速度的资本会有不同的利润率。利润是资本运动的动机与目的,在资本主义经济表面,利润作为资本的产物,资本要求等量资本带来等量利润。因此,形成价值规律与资本要求的矛盾。
  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上述矛盾在现实经济中是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转移投资、相互竞争而解决的。不同部门的利润率差别,导致资本趋于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的转移造成不同商品的供求的变动,引起它们各自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动,使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平均化过程的结果,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各部门剩余价值通过资本竞争在部门间重新分配的结果,所以平均利润率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全社会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就是预付资本按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即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使各个部门的商品不再按价值出售,而是按照能够使资本获得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这样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就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相当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全社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全社会生产价格总额等全社会价值总额。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再由价值调节,而是由生产价格调节,价值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
  三、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
  影响平均利润率因素有两个,①各个部门资本有机构成高低以及由此造成的部门利润率的高低;②社会总资本在各个不同生产部门的分配状况。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并不排除各个部门内部少数先进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以后,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各部门内部个别资本家仍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不变资本等手段来降低成本,进而降低个别生产价格,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可以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三、生产价格规律
  由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为成为市场价格基础和波动中心,这就使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价值规律以生产价格规律的形式发生作用。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表现为:
  1.生产价格规格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
  2.生产价格规律调节着剩余价值在不同生产领域的资本家之间的分配。
  3.生产价格规律自发地刺激企业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
  生产价格规律是价值规律的转化形式,它的最终基础还是价值规律,体现在:
  1.生产价格只是在竞争条件下,各部门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手段。
  2.总生产价格等于总价值,所以生产价格的实体仍是价值。
  3.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是商品价值变化的结果。
  四、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阐明了利润率平均化和价值转化为生成价格的客观过程,成功地解决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所不能解决的平均利润规律和劳动价值论的表面矛盾,使劳动价值论更加科学准确。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于,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受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整个资产阶级和整个无产阶级处于对立的地位。因此,无产阶级要摆脱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就要与整个资本家阶级进行斗争。
  第三节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一、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根据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和决定因素,在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在长期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的提高,反映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向"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工人所受剥削程度的减轻,这是因为工人所受剥削程度是由剩余价值率决定的,而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可以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甚至提高的情况下发生。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也不意味着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量会越来越少。利润量不仅受利润率影响,而且也受资本总量影响。如果资本积累速度很快引起资本总量较大增长,有可能抵抵消利润率下降造成的利润量减少有余,从而使利润量增加。
  资本积累对利润量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产生出利润率下降趋势,另一方面,资本绝对量的增加又产生利润量增加的趋势。由于利润是资本积累的动力,所以资本不断积累与扩大的事实表明,利润的绝对量是在不断增加的。
  二、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资本主义经济中,除了引起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外,还存在着若干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主要有:
  1.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2.生产资料价值的降低和不变资本的节约。
  3.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压低了工资,一方面增加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延缓了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4.通过对外贸易输入廉价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降低不变资本和劳动力价值,从而提高了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和直接投资,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获得巨额利润,阻碍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三、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内在矛盾的展开
  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必然通过资本主义的一系列矛盾表现出来。
  1.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资本家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不断积累资本,改进生产技术,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从而又引起利润率下降。
  2.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剩余价值生产决定于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投资就可以增加剩余价值生产;但剩余价值的实现受到各生产部门间的比例和对抗性的分配关系决定的社会消费能力的限制。剩余价值生产的扩大同时也对剩余价值实现造成困难。
  3.人口过剩和资本过剩的并存。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形成大量相对过剩人口;而且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提高了开办新企业所需资本的最低限额,造成众多中小资本难以独立经营,形成过剩的资本。
  4.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资本主义国家国内与国际资产阶级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以上这些矛盾表现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对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阻碍。
  第九章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
  第一节商业资本
  一、商业资本的形成
  商业资本是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的职能资本。资本主义以前的商业资本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业资本有着本质区别。二者产生的经济条件和地位不同;职能不同;利润获取手段及利润来源不同。
  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形成源于产业资本循环运动中,商品资本转化为包含剩余价值的货币资本。商品资本职能的这种相对独立性,包含着它派生出商业资本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商业资本形成的标志有两个。一是商品资本的职能由一个和产业资本家不同的专门从事流通的当事人来承担;二是专业流通当事人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资本。
  二、商业资本的性质和职能
  商业资本职能,无非就是产业资本循环运动中的商品资本的职能,也就是使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最终完成产业资本的循环。
  三、商业资本的作用
  商业资本运动作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必要环节发挥着积极和消极影响。积极的一面体现在:第一,商业资本有利于节省社会总资本中用于流通过程的资本,增加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第二,商业资本有利于产业资本家集中精力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第三,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第四,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商品流转和缩短流通时间。
  消极的一面体现在:第一,商业资本盲目扩展,流通费用特别是纯粹流通费用大量增长,导致生产资本减少,影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第二,商业层次和中间环节扩张,延缓了商业资本的周转速度,从而扩大了生产与流通、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第三,商业资本家为了获取暴利,往往在价格上兴风作浪,囤积居奇,待价而沽,扰乱商品的正常流通,在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上破坏了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所有这些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促使和加剧经济危机。
  第二节商业利润
  一、商业利润来源及本质
  表面上看,商业利润来源于商品的购买价格和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似乎商业利润来自商品价值以上的某种加价,是从流通中产生的。这种表象并不能说明商业利润的来源。
  商业资本家若以生产价格从产业资本家那里购买商品,并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就无利润可言。这有悖于商业资本的本质。所以,问题不会出在售卖价格上,因为作为价值转化形式的生产价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必须按照生产价格售卖。这样,问题就一定出在购买价格上,即购买价格一定会低于生产价格。实际上,商业资本家向产业资本家购买商品,正是按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买进的。产业资本家按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将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实质是产业资本家将生产价格中的一部分利润或剩余价值转让给了商业资本家。所以,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和本质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产业资本家之所以要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是因为商业资本分担了产业资本的一部分职能,专门为产业资本推销商品,可以促使产业资本从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这一最终形态的尽快转变。商业资本通过自己的活动,能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节省流通费用。因此,产业资本就不能独吞全部剩余价值,而必须给商业资本留一部分,使其得到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的本质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二、商业利润率
  商业利润率等同于平均利润率,这是由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也即平均利润率规律所决定的。
  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都得到平均利润,这是由商业部门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决定的,部门之间竞争通过资本转移来实现。如果商业利润率低于平均利润率,一部分商业资本就会转而去经营其他产业,致使商业资本减少,从而引起商业利润率的提高;反之,如果商业利润率高于平均利润率,则一部分产业资本就会转而去经营商业,由此造成商业资本的总量超过社会必要的比例,从而使商业利润率下降。可见,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都要得到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参与利润瓜分,平均利润率就不再是只按产业资本总量计算,而是按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合计的平均利润率称为职能资本平均利润率。
  三、商业资本家对商业职工的剥削
  商业职工所从事的商品买卖活动,是一种非生产性劳动,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商业利润,只是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但这是不意味着商业职工并不受商业资本家的剥削。这是因为:
  首先,商业职工和产业工人一样,也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力价值,同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商业职工的工资也就同样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
  其次,商业职工从事商品买卖的活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它却能够为商业资本家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职工在商业劳动过程中把商品转变为货币,从而把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间接地转移到商业部门。商业职工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商业职工在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用来补偿商业资本家预付的可变资本;在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则形成商业利润。只有依靠商业职工的劳动,商业资本家才能占有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职工和产业工人一样,也是被剥削的雇佣劳动者。商业剥削的实质就在于:商业资本家是利用商业职工的无偿的剩余劳动,来取得产业部门让渡给他们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第三节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一、生产性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生产性流通费用是与使用价值运动有关的费用,主要是指用于运输、仓储、保管、包装等方面的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同样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其中的不变资本价值,直接转移到商业资本所要实现的那一部分商品中去。可变资本在转化为劳动力后,在劳动过程中也会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新价值并附着于商品体中,从而使商业资本所经营的商品的价值量增大。这个增大的部分,不仅能补偿生产性流通费用,而且还能提供平均利润。
  二、纯粹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纯粹流通费用是与价值运动直接有关的费用。它是由商品价值的实现所引起的,纯粹为商品流通而支出的费用,主要包括广告费、通信、文具、簿记、商业职工工资等。由于纯粹流通费用是非生产性的,它的耗费既不转移价值,也不创造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无论其实物形态或价值形态,都被消耗掉,因此,只有从产业部门所生产的商品的剩余价值中扣除一部分,才能得到补偿。
  第十章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第一节借贷资本与利息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
  借贷资本是借贷资本家或银行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循环周转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转化而来的。
  二、借贷资本的特征
  借贷资本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征,体现在:借贷资本是一种资本商品;是一种所有权资本;是最具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
  三、利息与企业主收入
  借贷资本家将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收取的报酬即利息。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利息,源于职能资本家运用借贷资本从事商品生产或商品流通所获得的剩余价值。职能资本家由于借贷而使自己已获取的平均利润被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利息支付给借贷资本家,另一部分作为企业主收入归职能资本家自己。因此,利息的实质无非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它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利息只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它在根源上来自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利息的这一本质不仅包含着利息质的规定,同时也包含着利息量的规定。
  影响利息率的主要因素有:平均利润率。利息率通常要小于平均利润率而大于零;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借贷资本供大于求,会引起利息率下降,反之利息率就会提高;习惯和法律传统。
  第二节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一、银行资本的构成、职能及其性质
  银行资本是指银行资本家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所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它是银行资本家从事货币资本实际贷出活动的基础。
  银行资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银行资本家投入银行的自有资本,在银行资本中占很小比例,它是银行的股东对银行拥有的业主权益;二是借入资本,是从银行外部吸收的各类存款,在银行资本构成中占很大比例,是银行资本的主要部分。
  银行资本的职能是通过银行业务来实现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信用业务,它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负债业务,即吸收存款;另一方面是资产业务,即发放贷款和进行证券投资。银行除了经营存贷款业务外,还充当支付中介,即根据资本家的委托办理货币的收付与转账结算、贵金属的保管、货币的兑换等。
  二、银行利润及其来源
  表面上看,银行利润来自存贷利息差额,扣除经营银行业务的费用。职能资本家利用从银行取得的贷款作为资本,生产或实现剩余价值,便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以利息形式支付给银行资本家。因此,银行利润也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银行资本的构成中的自有资本不同于借贷资本家的闲置货币资本,与投资于其他部门的资本一样,是独立投资并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因而它也会像其他资本一样,要求获得平均利润。否则,银行资本家就不会经营银行业,而把资本转移到其他部门去。在资木主义竞争中,通过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转移,使银行获得的利润接近于平均利润。银行资本虽然是从存、贷款利息率的差额中获取银行利润,但由于银行利润率仅是利息差额与自有资本之比,这就必然使银行资本的利润率高于利息率,趋近于职能资本获取的平均利润率。当然,银行资本并不独立地参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因为银行资本家贷给职能资本家资本,由职能资木家使用这些资本参与利润率的平均化;银行利润只是放款利息的一部分。因此,虽然银行利润在本质上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但银行利润的形成要借助于银行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借贷关系来完成。
  第三节资本主义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业的发展
  一、资本主义银行体系及银行业的发展
  现代资本主义银行则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产生:一是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而转变为资本主义银行;二是按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制银行。后一途径是现代资本主义银行产生的主要途径。
  现代资本主义银行体系已发展为一个以中央银行为中心,商业银行为主体,辅以各种专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体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银行业不仅数量、种类、分支机构日益发展,而且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货币金融市场中枢,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社会范围的公共簿记和生产资料的公共分配形式。目前,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是:规模集中化;全球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证券化;工具电子化。
  二、非银行金融业的发展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那些经营各种金融业务但又不称为银行的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产生,一方面推动了金融创新,使融资机构、融资渠道及形式日益多样化;另一方面,非银行金融业的发展反映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资金越来越多地集中到了金融业,特别是金融业的垄断者手中,从而使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与金融货币资本形成了进一步的依赖关系。在当代西方国家得到了日益多样化发展。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业之间的业务相互渗透,二者的界限日益模糊。
  第四节资本主义信用
  一、资本主义信用形式
  资本主义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现代的国家信用是资本主义信用的基本形式。
  商业信用是职能资本家之间以赊销商品的形式彼此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资本家以贷放货币的形式提供给职能资本家的信用,实质上也是银行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之间结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家信用是以政府和国库收入作保证,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二、资本主义信用工具
  股票、债券是主要的资本主义信用工具。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所有权凭证。公司债券是股份公司为了筹集资金而按一定程序向社会公众发行的借款凭证。
  公司债券与股票的最大区别是:股票所体现的是持票人即股东与发行公司之间的所有权关系,而公司债券体现的是债券持有人即债权人同发行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股票持有者不能退股索回本金,必须承担企业经营风险,而债券持有者有权按期收回本金并取得利息,对企业经营不承担任何责任与风险。
  第十一章资本主义地租
  第一节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与地租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一)土地所有制
  在农业生产中,土地是最重要的劳动资料。地球上的土地是有限的,优良土地更是如此,它是稀缺的资源。正是由于土地的有限性,自生产资料私有制产生以后,就存在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和经营权的垄断。
  土地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人们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关系的总和。土地所有权的经济价值就在于凭借它可以取得地租。在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关系中,土地属于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租赁土地,农业雇佣工人垦种土地。
  (二)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特点
  由于各国的历史条件不同,在不同国家,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有各自不同的途径,主要通过两条道路即普鲁士式道路和美利坚道路建立起来的。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是一种建立在土地私人占有基础上的适应资本运动要求的生产关系,存在着三种收入形式。
  首先,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所有者阶级。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采取了地租这一收入形式。第二,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资本所有者阶级,在农业中即农业资本家。资本在经济上的实现同在工业及其他经济部门中一样,采取了利润的形式。第三,实际参加生产活动的劳动者阶级,它们的收入采取雇佣工人工资的形式。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农业资本家必须向土地所有者支付地租作为报酬,以换取土地的经营权。然而,土地所有权本身既不能创造使用价值,也不能创造价值。因此,作为农业资本家以地租形式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那部分收入,同利润、利息等形式一样,只能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农业部门经营的资本,必须能够在获得平均利润的同时还要能稳定地得到一个超额利润,才能向土地所有者支付地租。因此,从本质上说,地租是经营土地的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的经营权,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它是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为了准确地从理论上把握地租的本质,还必须区分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租金和真正意义上的地租。真正意义上的地租是指单纯为使用土地本身而支付的金额,它只是租用土地的资本家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租金的一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租金除去真正意义上的地租以外,还包括:(1)土地上的固定资本的折旧和利息。(2)租地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3)农业工人劳动力价值的扣除。
  第二节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
  按照资本主义农业地租形成的条件和原因的不同,它可以区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式。
  一、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是等量资本投在相同面积的土地上具有不同生产率的结果;土地等级的差别,是产生级差地租的条件或自然基础;土地的有限性引起土地经营的垄断,是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它决定了农产品的社会价值或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产品的个别价值或生产价格来规定;农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级差地租的源泉;土地所有权是这种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的原因。
  级差地租按其形成条件的不同,又可区分两种: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Ⅱ)。
  (一)级差地租Ⅰ
  级差地租Ⅰ是指投入到等面积的不同地块的等量资本,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技术条件下,不同地块的肥沃程度总是会有差别的。这就决定了投入不同地块的等量资本会产生不同的生产率,从而使不同地块的单位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有所差别。既然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以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为基础,那么,经营优、中等土地就会获得超额利润并转化为级差地租Ⅰ。
  土地的位置差别,也是形成级差地租Ⅰ的条件。距离市场远的或交通条件差的,所需运费就高;反之则低。运费是农产品的成本价格的一部分,运费不同,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也就不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营土地位置较优的农场,由于运费较低,个别生产价格也就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就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并转化为级差地租Ⅰ。
  (二)级差地租Ⅱ
  如果不同的等量资本不是分别投在不同的地块上,而是先后连续地投在同一地块上,只要不同的投资产生不同的生产率,那末,按照生产率最低但其产品又是为社会所需要投资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生产率较高的投资也会产生一个超额利润,它也就转化为级差地租。这种级差地租不是产生于投在不同土地上的资本的不同生产率,而是投在同一土地上的不同资本有不同生产率,称之为级差地租的第二种形式,或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之间存在着逻辑上和历史上的内在联系。级差地租Ⅰ的形成是由于资本在不同地块投资而出现的生产率差别,它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农业处于粗放经营阶段,即资本在不断扩大的土地面积上进行经营的阶段。从历史上看,这正是资本主义农业发展早期的情况;级差地租Ⅱ则是基于在有限土地面积上不断增加投资,由于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反映了资本主义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阶段,是资本主义农业发展了的阶段。不仅如此,级差地租Ⅱ还是以级差地租Ⅰ的存在为基础,在同一地块的连续投资正是与决定社会生产价格的劣等地上投资的生产率存在差别才形成了级差地租Ⅱ。因此,从本质上看无论是在不同地块上的投资,还是在同一地块上的不同投资,只要生产率出现差别都会产生形成级差地租的实体。
  (三)级差地租与虚假的社会价值
  在农业中,由于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是由平均的生产条件来决定的,而是由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而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高于优、中等地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因而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就会大于个别生产价格的总和。这个差额等于级差地租的总和。马克思把它称作"虚假的社会价值。"就是说,在价值关系中,农产品所体现的社会必要劳动总量大大超过了它所实际耗费的个别劳动总量,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它通过产品出售,使社会过多支付而实现。土地作为经营对象的垄断是农业中经常形成"虚假社会价值"的根本原因。而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则是其必要的条件。
  二、绝对地租
  (一)绝对地租的形成
  这种由土地私人垄断权所决定的,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叫做绝对地租。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构成是作为绝对地租实体的超额利润的形成条件,而土地私有权垄断是这部分超额利润形成并转化为土地所有者的绝对地租收入的根本原因。
  由于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绝对地租,因此,农业资本将更倾向于向已经租用的土地增加投资来扩大经营,而不倾向于通过扩大土地使用面积来扩大经营。在租用期限内向已经租用的土地增加投资,土地经营者不会受到土地所有权的限制,因此,绝对地租的存在又促使级差地租II的增加。
  (二)绝对地租的趋势
  绝对地租的数量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农业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水平。如果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当农业中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则农产品的价值就会降低,从而农产品价值和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就会缩小,绝对地租也就减少。反之,绝对地租就会增加。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于或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构成的情况下,绝对地租的来源,只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平均利润和工资的扣除。二是把农产品的价格提高到其价值以上。最终来源于剩余价值。
  三、资本主义地租的其它形式
  (一)垄断地租
  垄断地租是由垄断价格产生超额利润所构成的地租。这种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是某些土地具有特殊的自然优势,适合种植某些名贵而又稀少的产品,如质量特别好的水果、茶叶等。这种土地及其产品数量极为有限,社会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又大,这类产品可以按大大超过生产价值而且超过其价值的垄断价格出售。
  (二)建筑地段地租
  建筑地段地租是资本家租地建筑工厂、商店、住宅或其他建筑物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它同样有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与农业地租相比,建筑地租有自己的特征。第一,位置对级差地租有决定性影响。二,包含明显的垄断地租因素。第三,城市土地经营的巨资性和土地投机。
  (三)矿山地租
  矿山地租是采掘业里资本家租用矿山开采矿产而向其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地租。就绝对地租来讲,采掘工业劳动生产力一般低于加工工业,或者说,它的资本有机构成一般低于加工工业,因而矿产品能够在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出售,带来一份超额利润转化为绝对地租。
  就级差地租来讲,矿山的丰度表现在矿物蕴藏量上面,相对于已开采的最劣矿山,有较高蕴藏量的等面积矿山,等量资本会取得一个超额利润;或者是就位置来讲,距离市场较近的矿山比较远的矿山,因节约运输劳动也可以取得一份超额利润。这些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
  就垄断地租来讲,某些矿山藏有稀有矿产品(正如某些特殊土地能生产特殊农产品一样),由于产品奇货可居,产生了垄断价格,带来了垄断利润。土地产品的垄断利润因土地所有权转化为垄断地租。
  第三节土地价格
  一、土地价格的性质及其决定
  土地不是劳动产品,本身没有价值,从而也没有反映其价值的价格。但土地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买卖交易,也就有了价格。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资本化的地租,是以后每年土地所能提供地租的购买价格。具体来说,土地价格就是按利息率计算的地租价格,用公式表示为:
  土地价格=地租/利率
  二、地租、土地产品价值与土地价格
  土地产品价值与级差地租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正比或反比数量关系。这就是说,在土地产品价值不变、下降、提高等情况下,地租数量可以不变,也可以增加或减少。
  土地产品价值下降时,地租量可能下降,也可能增加。如果原有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率不变,但由于生产率高于劣等土地的土地进入生产,从而将原劣等土地排除到生产以外,这时,新耕种的土地生产率就决定土地产品的价值。由于新耕种的土地生产率有所提高,所以,土地产品的价值就会下降。这时土地产品的社会价值与原来提供地租的各级土地产品的个别价值之间差额就会缩小,从而超额利润减少,级差地租减少。如果在土地产品的社会价值下降时,原来提供级差地租的优中等土地生产率有了进一步提高,从而产品的个别价值下降更多,这时会扩大这些土地产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超额利润和级差地租就会增加。
  三、土地市场与土地价格对经济的影响
  土地市场以土地作为交易对象,除了与一般商品市场有着共同的供求、价格、
  竞争等机制以外,由于土地本身的供给有限和不可移动,使土地市场又有着与一般商品市场不同的运动特征。
  首先,土地价格中的预期因素存在使土地价格变动比一般商品价格变动更加复杂。其次,土地价格的涨落对土地的供给调节作用很小。因此,土地价格并不能像一般商品价格那样刺激生产率的提高,调节土地的合理使用。
  从长期发展来看,土地价格有不断上涨的趋势,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价格有提高的趋势。
  第十二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自由竞争是指商品生产者为争夺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获取高额利润而进行的不受限制的竞争。这里的"不受限制",是指资本运动不受自然的和人为的某些外部约束力的限制。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必然引起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从而形成生产的集中。19世纪70年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垄断阶段。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使大企业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份额日益增大的过程。
  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首先,竞争的结果往往是大企业挤垮或兼并中小企业,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从而使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和大资本家手中。其次,股份公司和信用的广泛发展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第三,经济危机的频频爆发也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垄断是指少数大企业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控制或独占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
  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在竞争的性质、形式、手段和强度上有所区别。
  垄断组织是指控制某个或某些生产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资本主义大企业或大企业的联合。比较典型的垄断组织形式有短期价格协议、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和混合联合公司等。卡特尔是通过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之间通过协议形成的、在生产或流通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实行垄断的组织形式.辛迪加是把一些在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组织形式。托拉斯是垄断了某种商品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康采恩是以一两个特大垄断企业为核心,联合了各方面各领域一大批企业所形成的超大型垄断集团。混合联合公司是二战后新兴起的垄断组织形式,其生产经营项目已不限于同类或相关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而是跨行业跨部门进行混合生产与经营。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包括:
  (一)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
  (二)金融资本的形成与金融寡头的统治
  金融资本是由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一种新型垄断资本。金融资本的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彼此之间通过购买对方股票、创办新企业等方法进行资本渗透;二是通过人事结合互相制约。金融资本的形成及其统治,是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垄断资本主义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不是工业资本的统治,而是金融资本的统治。
  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庞大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即通常所说的垄断财团或金融财团。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即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来层层控制企业。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与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一方面通过收买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对政府的内外政策施加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指派亲信或亲自到政府部门担任要职等方式,来直接控制政府。
  (三)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为获得高额利润或利息,对国外进行的投资或贷款。资本输出有两种基本形式: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借贷资本输出即把货币资本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或企业,又称间接投资。生产资本输出即直接在其他国家投资兴办企业,又称直接投资。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大规模资本输出有其必要性。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积聚了巨额货币资本,国内有利的投资部门已被垄断资本分别占领,投资场所极其有限,生产过剩导致了资本过剩。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必然要将巨额过剩资本投向国外,并借以垄断原料来源和带动商品输出。大规模资本输出也有现实可能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许多落后国家被卷入了世界市场,这些国家的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设施开始兴建,初步具备了投资条件,为过剩资本输出提供了可能。
  (四)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分割世界
  国际垄断同盟是指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一些大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定而结成的国际性经济联盟。其本质在于分割世界市场,分享利益。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意味着各国的大垄断组织直接从经济上分割世界,它标志着金融资本的垄断统治已从国内扩展到国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出现了两个重要特点:一是跨国公司得到广泛而迅速的发展,并且取代国际卡特尔成为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二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缔结协定而结成国际经济联盟的形式,推进了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扩张,确保垄断组织直接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五)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从领土上瓜分世界
  三、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长期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自由竞争阶段,企业一般只能获得平均利润。在垄断阶段,垄断资本可以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长期获得大量的高额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和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制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获取垄断利润的一种价格。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价格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这是因为:垄断价格的确定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价值仍是垄断价格的基础;垄断价格的制定仍然会受到市场供求和成本的制约;垄断价格不能改变社会商品的价值总量,只能使剩余价值发生有利于垄断资本的重新分配,从全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仍然是一致的。
  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它是国家通过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使垄断资本获取稳定的高额利润。
  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能力巨大增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科学技术研究高度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利益狭隘性的矛盾。上述矛盾的激化促使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迫使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结合起来。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存在三种基本形式:"国营企业"是国家直接掌握和经营垄断资本。国有垄断资本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范围内生产资料社会化占有的最高形式;"国私合营经济"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调节经济"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即以私人垄断资本为主体,而国家垄断资本参与调节的结合方式。
  三、国家调节经济的手段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调节经济的方式包括经济手段、计划手段、法律手段和国际经济调节。
  经济手段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影响社会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以求得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影响利息率,进而通过利息率的升降影响投资和消费,最终影响社会总需求和社会再生产水平。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
  计划手段是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目标及相应的经济政策来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方法。计划调节是对经济的综合调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比较合理地实现生产力空间配置和资源利用。
  资本主义国家还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集中体现在反对垄断、保护竞争。此外,一些国家还以立法形式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在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通过立法对物价和工资实行冻结。
  国际经济调节是国家经济调节职能向国际领域延伸的产物,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垄断资本控制世界经济的必要条件。国际经济调节的形式大致有三类:一是国际经济组织;二是国家首脑定期会晤;三是经济一体化。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与局限性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阶段性和局部调整。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对科学技术、新兴工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资本的狭隘性和能力限制;国家干预调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私人资本运动的盲目性,减轻了经济危机冲击;福利和社会保障政策以及政府对劳资关系干预,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收入差距,缓和了劳资矛盾;国家出面进行国际间的协调,缓和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性体现在: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和复杂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终究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对生产关系进行的部分调整,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各种矛盾。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