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天津研招网 > 南开大学 > 考研大纲

2015年南开大学020101政治经济学考研大纲

  第十三章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虚拟化与金融危机
  第一节虚拟资本及其新形式
  一、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并能为持有者带来收入的资本形式。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信用工具形式存在的有价证券,被持有者投入流通用来交易便形成虚拟资本,主要有商业期票、汇票和各种证券抵押贷款票据等等,它是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另一种是以资本所有权证书形式存在的有价证券,在流通中同一张所有权证书或债权凭证反复交易就形成了纯粹的虚拟资本,其主要由股票和债券构成,它是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
  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在买卖过程中,呈现出这样的情况:同一资本具有双重存在,一方面是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表现为厂房、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等实体资本;另一方面股票或债券等有价证券作为所有权资本取得了虚拟资本的存在形式。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是同一资本的二重形态,它们之间是统一的,实体资本是虚拟资本的运动基础;二者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构成相对独立的二重运动。由于有价证券又能像商品一样按一定价格在市场上出卖,并能给其持有者定期带来一定的收入,所以,对有价证券持有者来说,似乎有价证券本身就是资本。其实,有价证券只代表资本价值,它本身并没有价值,有价证券在交易中的价格只是其收入的资本化,即把有价证券的收入按一定的市场利息率换算成一个想像的价值量或资本额。
  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具有不同的属性。实体资本是指在资本循环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执行特定职能作用的各种职能资本形式(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完成资本购买生产要素职能的货币资本;进行价值和剩余价值生产,完成资本生产职能的产业资本;实现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完成资本的销售职能的商业资本)。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表现在质和量的两个方面:从质上看,虚拟资本没有价值,又不进入资本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发挥实际职能作用,只不过是"资本的纸制复本";从量上看,各种有价证券的价格总额,即虚拟资本的总量,总是大于实体资本总量,其数量变化,也经常与实体资本的数量变化不一致。正是虚拟资本这些不同于实体资本的特性,使得有价证券市场逐渐发展起来。一方面,有价证券在发行后可以流通,从而促进直接融资方式的发展;另一方面,虚拟资本运动与实体资本运动的不一致,加剧了证券投资与交易的收益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又会进一步诱发各种有价证券投机活动,既发展了直接融资方式,又带来了更大的不稳定性。
  二、虚拟资本的新形式
  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都直接代表一笔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执行实际职能的实体资本,它们可称之为"第一类虚拟的资本"。第一类虚拟资本是直接代表实体资产并始终与实体资本共存的各种证券,包括:公司股票、公司债券和公司的短期商业票据。第二类是用于非生产性的政府开支,它不是自行增殖的资本。它将成为总需求的一部分被花掉,不进入价值增殖的实际生产过程。这部分资金被政府花掉后就不再存在了,但政府债券却依然存在,并仍保持着价值增殖的外衣。这时,政府债券连同它的增殖就纯粹是一种虚构,政府债券比公司债券有更强的虚拟性。这种最初代表一笔资金,尔后这笔资金进入非生产性领域被花掉的证券可称之为"第二类虚拟资本",它包括政府债券的绝大部分和其他以非生产性开支为目的发行的证券。
  在原有证券的基础上新发行的证券,它们是虚拟资本的再度虚拟。这种虚拟资本的再度虚拟化的资本形式可称之为"第三类虚拟资本",它们与原有的证券一起代表同一笔货币资金。这样,一笔资产就有了三重存在。一是实际资产,它可能是生产性的也可能是非生产性的;二是被捆成一组的证券;三是以这组证券为抵押发行的新证券。在衍生物出现以后,虚拟资本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出现了诸如指数期货、期权等交易。交易的东西本身是什么已经不重要,甚至有无东西交易都无关紧要。这种无交易物的交易合同或凭证可称之为"第四类虚拟资本"。它们是始终无任何对应交易物的虚拟资本。
  三、当代虚拟资本迅速发展的内在逻辑
  在当代,货币已经被彻底虚拟化,资本虚拟化程度也不断提高,而且虚拟资本的交易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展。虚拟资本的这些变化本质上是商品内在矛盾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内在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产物。
  1、虚拟资本的社会属性
  虚拟资本在当代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列宁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日益社会化产生了现代银行制度,而银行作为社会化生产的产物又起着控制社会生产和社会薄记的作用。虚拟资本正是在资本主义信用的基础上发展的。这使它一出现就具有社会属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价值增殖的烙印。虚拟资本的发展过程是不断脱离实际生产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提高对社会经济整体状况依赖程度的过程。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性,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物质生产和价值增殖的二重性。战后在价值形式的独立化表现形式──货币不断发展的同时,价值增殖过程也在外化,它越来越与实际生产过程相分离。作为虚拟的价值增殖过程,也像虚拟的货币与商品家族的对立一样,它也越来越朝着与整个社会实际生产过程相对立的方向发展。价值增殖过程的外化和虚拟化是虚拟资本发展的本质和根源。
  2、资本拜物教的新发展
  在前面的原理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商品拜物教到货币拜物教再到资本拜物教的发展过程以及这些拜物教的性质。我们知道最能表现资本拜物教的神秘性的是生息资本的运动:G──G',它隐藏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似乎货币会自己生出货币,货币资本本身就具有价值增殖的能力。当然,对于资本主义生息资本的认识,人们还不难发现它与生产过程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解它的利息不过是贷出的货币资本进入生产领域之后创造的,对于股票、债券,发现它们与实际生产过程的联系也不十分困难。但是,在资产证券化和衍生物的发展中,资本拜物教的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一些收入被证券化以后,人们在其价值增殖的外衣下找不到它们与生产过程有什么联系。对于指数期货就更是如此,它们的价值增殖似乎与任何实际资产的运动都无关系。似乎货币本身也真的能自行增殖。市场的神秘性也在虚似资本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可见,资本拜物教的发展与资本虚拟化是同一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
  3、虚拟资本的国际化
  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使价值增殖过程延伸到了国界以外,而虚拟资本的国际化则在国际间创造虚似价值增殖的假象。国际证券的收益一方面取决于的实际价值增殖;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直接作用于这些国际证券的价格,也同时作用于汇率,使其波动并导致收益上的变动。这后一部分收益(或亏损)与实际价值增殖无关,它依赖于生产以外的社会因素,特别是国际性的社会因素。资本的日益社会化发展超出了国界,而虚拟资本的国际化运动则集中体现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社会化发展。人们持有国际证券不但要虑与它有关的实际生产和经营的状况,更重的是考虑整个国际经济状况以及可能发生的各种国际事件对国际证券收益的影响。显然,国际范围内的虚拟价值增殖运动比国内的虚拟价值增殖运动更依赖于生产以外的社会因素。虚拟资本的国际化表明,资本正在向着高度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节虚拟经济及其运行机制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经济相对应的范畴。实体经济是指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贸物流、建筑业、销售服务等,直接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则是指以虚拟资本为经营对象,以谋取利润或报酬为目的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活动包括对虚拟资本的买卖、中介、咨询等,此外,彩票业、赌博业等,也属于脱离实际经济活动的行业,因而属于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产物。虚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前者以后者为基础,没有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没有存在的根据。实体经济不发展,虚拟经济无论怎样膨胀也不能给社会增加任何实际财富。另一方面,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当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适应实体经济发展要求时,它对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当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时,会给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工具。其次,虚拟经济发展可以分散实体经济的投资风险。最后,虚拟经济可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资本的证券化可以为实体经济的企业提供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的平台,通过股票或债券的交易,来实现实体经济的重组和结构调整。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虚拟经济的波动会引起实体经济的不稳定。第二,资本通过虚拟经济再分配实体经济部门创造的社会经济剩余的重要性在提高,引起剩余价值占有、分配的新变化。虚拟经济的发展资本建立了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机制,实现了大金融资本对实体经济的掠夺和控制的重要手段。第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高度虚拟化的时代,大资本不仅在发达国家内部操纵金融市场获取暴利,而且伺机攻击某些发展中国家薄弱的金融市场来掠夺它们的财富,甚至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提款机。此外,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重要负面影响还体现在由于金融创新引起的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造成的泡沫经济和金融危机。
  二、虚拟经济的运行机制
  虚拟经济既然是以经营有价证券牟取利润为目的的经济活动,那么货币收入的增加必然要以不断增加虚拟资本的数量和扩张虚拟经济的规模为前提,这就要求有一个不断增加货币流量收入的信用体系来支持;同时虚拟经济的持续要以实体经济与之相交换为基础。
  假定在某个经济体中大家除了赌博之外什么都不干。从宏观上看,赌博永远是零和交易,也就是一个人赚的钱一定是其他人输掉的钱,这个经济体整体没有新增加的利润。但如果有了贷款机构,且赌博参加者每轮赌博时贷款总量假定为总赌资的10%(也就是假定每一轮赌博都会有人去贷款充实赌资),这个经济体就有10%的增长率。如果赌场按赌资的1%收取服务费,那么,第一轮100万赌资有1万元的服务费,也就意味着新创造1万元的GDP;第二轮增加到110万元赌资时的GDP为11000元,GDP增加了10%。当进入虚拟经济的货币数量持续增加的时候,就可以创造出不断增加的货币收入,货币利润可以通过向赌博者提供贷款的方式创造出来,也就是通过货币发行创造出来。
  如果再考虑赌博的人需要生活必需品,那么赌博经济体就要从外界购买商品。这就要求其货币必须是其他经济体接受的"国际货币",如果赌博经济体不能发行国际货币,它就必须用自己的产品换回"外汇",然后再用"外汇"去购得其他经济体的产品。
  三、虚拟经济的泡沫化
  一般说来,只要虚拟经济存在,客观上经济泡沫的出现就无法避免。当虚拟资本的价格普遍上涨时,就会产生经济泡沫,一旦虚拟资本的价格普遍被高估,就会出现泡沫经济。所谓泡沫经济,就是虚拟资本价格普遍被高估的经济。
  当货币供应量上升时,如果人们预期到利息率将下降,或者其它原因导致资金大量流向虚拟资本市场,虚拟资本的价格会上升,当虚拟资本价格上升持续较长时间时,虚拟资本的数量就会增加。这时,如果政府和货币当局适当调节货币的流向,使得虚拟资本数量为生产性融资而增加,并防止由发行证券筹集的资金再回到虚拟资本市场上来(即防止经营实体经济的企业将资金投入虚拟资本交易),实体经济将会因注入适当的资金而增长。如果政府和货币当局听任虚拟经济扩张,而且虚拟资本数量的增加大部分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虚拟资本价格就会继续上升,当虚拟资本价格持续上升较长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生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虚拟资本的价格被普遍高估。一旦发现虚拟资本价格被普遍高估,人们就会预期其价格将会下降,于是就会纷纷抛售手中的虚拟资本,导致虚拟资本的价格大幅度下跌,泡沫经济破灭(虚拟资本价格大幅度下跌),会使虚拟资本的持有者因资产的"市值"大幅度下跌而损失惨重,其中会有很多人资不抵债,使得在虚拟资本价格被高估时候借入的贷款不能归还;金融机构特别是证券商(证券公司)持有的资产(包括股票和债券,以及房地产抵押)的名义价值大幅度下跌,造成其资产严重损失甚至破产,最终使实体经济受到严重损害。
  第三节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实质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与影响
  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由2007年8月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经营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照借款人经济状况划分信用等级,其中发放给那些信誉记录不好、没有固定工作、没有稳定收入、债务重、风险大的借款人的住房抵押贷款,被列为次级贷款,简称"次贷"。所谓的次贷危机,就是指缺乏支付能力而信用程度又低的人在购买住房之后,因无力偿还抵押贷款而引发的一种信贷危机。
  在当今开放的是世界经济体系中,作为世界经济"领头羊"的美国爆发了的金融危机,这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美国金融危机使美国金融业遭受重创。金融危机不仅使大批金融机构破产,还使美国金融资产价值大幅缩水。其次,美国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仅以汽车制造业为例,金融危机使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美国汽车业巨头都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第三,美国失业率迅速上升,消费急剧下降。第四,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特征
  与以往的金融危机相比,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呈现出以下新特征:1.无信用基础的信用游戏演化为金融危机。次贷业务的发展吹起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泡沫的破裂,引起了次贷危机。2.金融创新过度引起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严重脱节。当社会上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从事投机和赌博活动时,不仅削弱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也迅速催生了虚拟经济的泡沫。3.金融自由化推动的全球性和同步性的金融危机。以往的金融危机,在区域上,要么局限在一国范围内,要么局限在区域范围内;在领域里,要么发生在银行系统,要么发生在股票市场或外汇市场。因此,金融危机的影响都具有可控性。但这次金融危机则是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爆发的,因此,在世界经济体系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从而导致世界经济的迅速衰退。4.以美元霸权为基础的金融危机。
  三、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新自由主义政策下金融产品过度创新以及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引起的具体包括:1.放松管制的新自由主义政策。2.货币政策的操作不当。3.金融创新的过度滥用。4.养老保障体制的市场化刺激了金融产品需求。
  (二)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是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长期失衡造成的结果。
  在美国,实际资本的存量已经越来越不重要了,倒是股市、债市以及房地产市场越来越决定着美国经济的兴衰。金融创新将收入流最大限度的资本化,造成了经济的虚拟化,而经济虚拟化的过程中又将金融杠杆推向所有可以用杠杆创造货币收入的领域,这才使得美国在将各类收入流资本化的同时,也将金融杠杆泛化到各个领域:这一方面延长了风险源头到最终持有者之间的风险传导路径,导致货币收入和风险的放大机制泛化;另一方面导致了各类金融杠杆的作用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得美国整个经济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些因素实际上将金融业的脆弱性带给了整个美国经济,这也才是美国次贷危机为什么必然会不断深入扩大的深层次原因,而且即使美国没有次贷危机也必然会有其他从杠杆化尖端金融产品开始的金融危机。
  (三)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金融资本的高度垄断与高度投机的结合,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新自由主义理论加剧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无政府状态,而虚拟经济的过度化发展,不仅造成经济结构失衡,更制造了巨大的市场风险。
  美国倡导自由市场经济,但自由市场经济先天带有充满矛盾而又无法克服的经济畸形:一是反对政府干预的自由市场,违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各部门之间保持比例关系的客观规律。二是现代金融资本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大肆的投机行为,把价值规律作用的自发性、盲目性无限放大。三是金融资本家利用自由金融政策,在世界范围内掠夺财富,加剧了国内和国际范围的收入不平等,从而在世界经济体系内加剧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这表明,这次金融危机不过是美国新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表面上看,美国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领域的危机,但实质上,这一危机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四)金融危机的实质
  从表面上看,美国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领域的危机,但实质上,这一危机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实践证明,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作为截然相反的两种政策,都无法使资本主义世界摆脱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困扰,原因在于这种危机深植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之中,这一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出现生产相对过剩,这是任何基于资本主义性质允许范围内的经济政策都无法克服的。
  美国金融危机表明:以美元霸权地位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必须改革;美国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弊端重重,必将调整;以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掠夺为基础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必须结束。
  第十四章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
  第一节资本国际化运动
  一、世界市场和国际价值
  (一)世界市场的主要特点
  世界市场概念可以从狭义与广义两方面来理解。在狭义上,世界市场是指全球各国进行国际商品与生产要素交换的市场,这一理解可应用于国际贸易等应用经济学科;在广义上,世界市场是指全球各国实现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政治经济学通常在广义上使用世界市场概念。
  世界市场的主要特点包括:遵循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世界市场有不同层次的竞争;世界市场体现的国际分工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性;世界市场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具有二重性。
  (二)国际价值
  1.商品国际价值的形成
  在一国范围内,商品的价值取决于该国生产某种商品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种商品在一国市场上的社会价值,在国际市场上只能算作个别价值或国别价值。该商品要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其价值,必须按国际价值衡量,也就是按世界经济的一般条件下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把商品的国别价值换算成国际价值。
  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从本质上讲是相同的,都是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不同之处在于:①价值计量不同。国别价值的计量单位是国内平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国际价值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平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②表现形式不同。商品的国别价值以本国的货币表示,商品的国际价值以世界货币表示。
  在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国际价值决定,首先与世界各国的平均劳动强度相联系。国际价值内包含的社会劳动耗费量,是指在世界平均劳动强度条件下的劳动耗费量。同时,在国际范围内,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要根据世界平均的劳动率来确定。同劳动强度一样,各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也要取得一个平均数。因此,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世界平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含着世界平均的劳动强度和世界平均的劳动生产率。
  2.国民劳动形成国际价值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国民劳动在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方面都不相同,在形成国际价值方面就有重大差异。发达国家由于国民劳动的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高,在生产同种商品的同一劳动时间内,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价值,相对于不发达国家,在同类商品方面就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优势地位。
  在不同品种的商品生产上,情况就不一样了。生产不同商品所形成的国际价值首先取决于劳动强度。劳动强度与价值量是成正比的,这一点,价值规律对于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然而,对于劳动生产率来说,事情就发生了变化。在一国范围内,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是成反比的。在国际范围内,就不是这种情况了。在国际市场上,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商品,只要不因竞争激烈而被迫降低,尽管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本国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其国际价值量并不降低,生产它的劳动被算作劳动强度较大的劳动,等同于在单位时间里内含的劳动量较大。于是,当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用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商品交换不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商品时,就可以用较少的本国国民劳动换取别国较大量的国民劳动。这种交换,尽管还是等价交换,但它是不等量劳动交换,是在国际市场上才发生的不等量劳动的交换,这是由于价值规律从国内应用进入国际应用发生了"嬗变"而造成的。
  3.价值规律在国际范围内的作用
  在世界市场上,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各种经济资源)在各国的配置。第二,刺激各国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推动世界的科技进步。第三,形成国际社会的两极分化。
  二、资本国际化运动的主要形式
  资本国际化运动的主要形式包括商品资本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和生产资本国际化。
  1.商品资本国际化
  商品资本国际化实际上就是国际贸易范畴,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国际流动早在16世纪就已经出现了,但作为资本意义上的商品国际流动显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国际贸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第一,贸易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国际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要快于国际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在货物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第二,国际贸易手段日益现代化。电子商务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手段。第三,新贸易保护主义争端屡屡发生。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贸易摩擦不但没有消除,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借贷资本国际化
  借贷资本与商业资本和生产资本具有同样的属性,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是借贷资本国际化运动的最终动力,其实质是以利息或股息的形式分享国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和剩余价值。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借贷资本已经成为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时至今日,借贷资本则以国际间接资本流动的形式出现。国际间接资本流动是指投资主体所进行的各种贷款和有价证券等方面的投资。与国际直接资本流动不同,国际间接资本流动一般对于投资标的并不具有实质性的所有权,更不拥有经营权,只是通过投资获得利息性收入。
  3.生产资本国际化
  生产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事商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主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兴建生产性企业来实现的。产业资本国际化是在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国际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战后,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成为生产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生产资本国际化意味着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扩大了国际范围的积累能力。
  三、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指以一国的总公司为基地,通过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跨国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企业。
  跨国公司的发展和活动过程,就是国际经济中生产国际化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和掌握的尖端技术,利用国际投资和对技术的垄断,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力的配置,组织专业化生产、运输、销售,形成国际分工体系。大量的国际经济合作活动,包括技术引进和转让,资本、劳务的输出与输入,都与跨国公司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跨国公司的这些活动,客观上促进了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①控制自然资源的开发。尽管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不断收回对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但仍然在相当多数地方受到跨国公司的控制。②控制高精尖产品的生产。③控制商品销售,这在许多日用产品和一般性的生产资料品种上尤其显著。其原因,并非这些产品本身的生产有什么高门坎,而是因为跨国公司庞大的销售网络、高超的营销能力与显赫的商品品牌所致。④控制知识产权。国际生产领域较为尖端的专利、商标、专有技术大多数都为跨国公司所控制,其开发研制能力是非跨国公司无法比拟的。
  跨国公司的发展对东道国的发展起到双重作用。从生产力角度看,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力量,是先进技术的主要持有者,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关系角度看,跨国公司发展意味着把资本统治的关系推向全世界,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东道国的主权。因此,跨国公司发展对东道国主权的侵蚀以及侵蚀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自身的政策与措施。
  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区域上相邻或相近的若干个国家,出于地缘经济的需要,以一定的共同利益和互补的经济条件为基础,通过签订共同的协定或条约组建起来的区域内跨国经济联合组织。
  区域经济一体化从低级到高级的形式主要有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六种。
  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及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首先,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其次,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直接动因。再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要求实现经济一体化。最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也与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广泛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经济一体化既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中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加强,也反映了各国间尤其是发达国家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集团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相互融合与冲突、集团之间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矛盾与摩擦、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的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都是不可避免的,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经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表现
  (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以及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具体表现为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三个方面。
  经济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产生和扩展相伴随的。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地理大发现及海外殖民地的开拓,经济全球化即已开始它的萌芽。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确立,成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19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明显加快,90年代更是加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1.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2.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扫清了体制障碍。3.跨国公司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贸易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实现的。二战后,以电子技术为先导,以原子能利用、电子计算机出现和航天技术发展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断向纵深发展,90年代出现加速发展趋势,并继续延伸到新世纪的以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高科技革命。使得世界的生产和生活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贸易全球化局面。
  2.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刻表现。早期的国际分工主要是垂直型分工,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事工业生产,经济落后国家从事农业和原材料、初级产品生产。二战后出现了水平型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的国家之间按工艺和生产阶段实行的专业化分工。这种分工以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前提,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奠定了生产全球化的基础。
  3.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发展阶段之一,是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动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信息技术、融资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
  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作用:就资源配置来说,首先,在跨国公司的运作下,商品资本、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都得到了有效的配置,使世界生产力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其次,世界市场深度和广度的扩展,有利于各国企业利用世界市场进行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再次,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反过来,经济全球化又刺激了各国公司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得先机;最后,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加快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个机遇完成向发达国家的跨越。
  就利益分配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居于从属地位。因此,经济全球化既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客观历史进程,同时又必然伴随着激烈的斗争。
  第三节当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表现为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的态势。一方面,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生产国际化的步伐逐步加快,发达国家的经济更加紧密地相互联系;另一方面,发达国家追逐巨额垄断利润的本性,使之对外扩张的步伐大大加快,国际经济领域内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在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共同经济利益时,合作会成为其经济关系的主流,但资本实力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现实,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绝对的。这些经济矛盾主要表现在贸易领域、投资领域和金融领域。
  在贸易领域,由于各国经济实力、经济结构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各国市场开放程度不平衡,从而形成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如美欧之间、美日之间围绕农产品贸易以及钢铁、汽车和一些新科技产品贸易的矛盾都十分尖锐。
  在投资领域,由于资本输出具有双重作用,发达国家对外资输入往往采取既鼓励又限制,既利用又排斥的态度,使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领域的矛盾和摩擦不断发生。
  在金融领域,发达国家为巩固或加强各自的货币地位而展开斗争。与之相适应,发达国家也围绕汇率的变动而不断展开斗争。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二战后,一系列殖民地、半殖民地纷纷赢得政治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宣告了以武力征服、殖民占领和政治统治为特征的旧的殖民体系的结束。在此情况下,发达国家和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也转变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由于二战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畸形的经济结构和贫穷落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在经济上仍依附于发达国家。所以,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作为独立主权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发生经济联系;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又是不平等的。发达国家为维护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既得利益和支配地位,在承认发展中国家的民族自决权利的同时,推行以思想渗透、经济控制和军事威胁为特征的新殖民主义。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控制依然没有改变。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仍然采用新殖民主义。发达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价格与金融的垄断,保持保持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和掠夺地位,这是现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中的本质特征,反映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仍然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
  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的遭遇和斗争目标,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新型的国际经济关系。在各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合作形式已由较为简单的双边合作向较为复杂的多边合作发展,合作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涉及经济发展的一切方面。
  但现实中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与阻碍,因为发展中国家在社会制度、阶级结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起点和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此所带来的各国的利益差别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的联合与合作。
  因此,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参与区域经济集团合作的同时,还应当通过一定的机制和形式,加强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经济合作。
  四、国际经济协调
  所谓国际经济协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为了解决涉及当事国各方利益的国际经济领域的问题与矛盾,通过某种形式的协商或组织机构,对国际经济活动采取共同干预行动的政策行为。
  当代国际经济协调的最主要组织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和世界贸易组织(WTO)。
  国际经济协调对国际经济关系有积极作用,比如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调,有力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通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调,推动了国际资本流动,促进了金融一体化的形成等等。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国际经济协调中,发达国家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美国长期处于霸权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争取自身利益,不能仅仅依赖以上组织的协调,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也是重要任务。
  五、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是要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原则,维护自身的经济权益,为建立平等互利、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有:①实行各国主权平等的原则,各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解决世界经济、货币金融等问题,对本国的自然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并行使永久的主权;②改善贸易条件,在发展中国家出口原料、初级产品与进口制成品价格之间建立公平合理的关系,取消发达国家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普惠制";③改革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消除少数国家垄断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现象,在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前提下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官方发展援助,并减轻债务负担;④修改国际工业产权制度,消除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贸易的不公正待遇,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提供援助;⑤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并发展区域经济合作。
  社会主义部分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开始
  如果从空想社会主义开始算起,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早在16世纪初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空想社会主义"反映了在资本主义新社会诞生阵痛中挣扎的劳苦大众对转型期种种不公正行为的抗议和对一种更美好的社会的向往"。其主要内容是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所造成的一系列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畅想。在方法论上,主要从伦理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道义上的批判,注重对未来社会的构建,但往往忽略了从当前社会中去寻找构建未来社会的现实基础。
  闵采尔式的空想社会主义和莫尔式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分离和对立,其实质就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工人运动的分离和对立,这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所在。
  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从人类公平、正义等原则出发来批判资本主义,并在此基础上构想未来的理想王国,而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的深刻分析,从中发现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种种物质因素,从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发现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最本质特征。
  三、马恩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过渡时期,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转变时期。
  未来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实行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第二,"自由人联合体"是唯一的生产组织形式。按照马克思的设想,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基础之上。与此相适应,作为生产的主体,既不是分散的独立的个人,也不是由若干个人所组成的企业,而是全体社会成员自愿联合起来的自由人联合体。第三,社会主义生产是产品生产。商品生产和价值关系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消失。第四,消费资料以按劳分配方式实行直接的社会分配。第五,实施有计划按比例的组织社会生产。
  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是指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完全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那时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除了社会管理不适于任何其他管理的生产力"。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反复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大规模的协作为前提,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组织劳动的分工和结合,才能使生产资料由大规模积聚而得到节约,才能产生那些按其物质属性来说只适于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如机器体系等,才能使巨大的自然力为生产服务,才能使生产过程变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共产主义社会"将没有任何物质基础,它将建立在纯粹的理论上面,就是说,将是一种纯粹的怪想。"没有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普遍交往的发展,"那就只会有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曼德尔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后的经济建设问题,除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以及一些书信中零散地提出几个一般性的论证外都没有系统的看法。这肯定不是偶然的疏忽,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也不能得出结论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始人认为,为未来社会创造一个完整的样板不是他们的任务,因为那个社会只能是产生那个社会条件的具体产物。
  第二节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
  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无产阶级革命将首先发生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因为那里的工人阶级受剥削和压迫的程度更深,解放自身的愿望也更为迫切。但是在现实中,无产阶级革命却发生在贫穷落后的俄国。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提出了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的著名论断。
  在列宁看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经济管理和资本走向全面社会化,为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并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生产和进行分配准备着客观的物质基础,因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为了迅速向纯粹的社会主义过渡而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由国家直接控制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中,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基础的是社会所有制,在他们的分析中,是没有国家范畴的,因为国家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将会自动消亡。但是我们看到,列宁的"直接过渡"思想却是以国有制为基础的。
  二、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建立
  1、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第一,对布尔什维克党而言,大工业基础被破坏导致工人阶级性的丧失。第二,有利于实现对俄罗斯这样一个"可以容下几十个文明大国"的国家实施有效的管理。第三,新政权必须应对国内战争和国外武装干涉的挑战。
  2、"军事共产主义"的特征。第一,对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管理,采用的方法是行政命令的办法,国家机关--中央总管理局直接管理企业,企业只是执行国家计划的工具;第二,农民对自己所生产的粮食没有处置权,先是按固定价格卖给国家,从1919年1月起实行余粮征集制,国家根据所需要的数额向农民摊牌,农民无偿地按摊牌的数额把"余粮"交给国家,却很少能得到补偿;第三,严格限制市场和私人贸易,国家对粮食、农产品和工业品实行垄断,取缔私人商业;第四,努力实现经济关系的实物化和取消中间环节,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结算采用簿记的方式,国家向企业无偿供应原料,企业的产品及其他一切收入也无偿上缴,职工的工资大部分也通过实物支付,国家无偿地向工人提供工作服和蔬菜,免费投递信件,对17岁以下的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由国家供给全体学生膳食、服装、教材和教具;第五,在分配领域中实行平均主义,集中平均分配有限的物资;第六,实行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劳动义务制从对非劳动阶级扩展到了全民。
  3、新经济政策。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已经看到在生产力发展不充分的国家是没有能力全面排除市场经济作用的。他从具体国情出发,将"军事共产主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在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要"转而采取市场的经济形式",恢复"商品交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商业",并在一切工商企业中实行"商业化原则"和"商业核算"。
  第一,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使农民可以自由支配余粮,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第二,允许私人经营手工业和小工业,发展租让制,租赁制和国家与私人合营等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容许社会主义成分和资本主义成分并存和斗争;第三,发展自由贸易,在国家指导下活跃国内商业;第四,学会用经济办法来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推行经济核算制和按劳分配,使工人关心物质利益,关心生产。
  4、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把"新经济政策"分为两个阶段:1921-1926年是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农业,帮助个体农民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使他们按照自愿原则广泛组织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为今后过渡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社会化和机械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创造条件。从1926年开始是"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把国家的中心转移到工业方面,集中全力发展工业,而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运动,斯大林发起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实行是斯大林抛弃"新经济政策"从而建立斯大林模式的标志。随着以追求高速度、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实行高积累为主要特征的一整套工业化方针和政策的实行,斯大林逐步在苏联建立起了一套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中央计划经济体制。
  从历史上看,斯大林在两个重要时期对传统体制的固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个是列宁去世之后围绕着苏联模式选择所展开的党内斗争时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斯大林取得了苏联的领导权,从而使这种高度集权的社会经济体制得以巩固;另一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之后,当时斯大林模式已经显露出弊端和缺陷,但斯大林没有抓住战后的有利时机,拒绝改革,不但进一步强化了斯大林模式,而且将其推广到东欧国家,从而使这一模式主导着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经济体制。
  5、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特征。按照全社会是一个大辛迪加的设想,由中央计划机关用行政方法、主要以数量而不是以价值、层层下达强制性的投人-产出指标,直接控制企业生产经营,统一配置全社会资源的经济体制。第一,实行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第二,国家运用行政手段集中管理经济。第三,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三、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中国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过程。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1956年正式宣布三大改造完成。1958年提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的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探索到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社会初级阶段。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发展进程、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基本纲领做了全面的阐述。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我国的形式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更不是封建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尚未确立的过渡时期,而是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有着社会主义所有阶段都存在的共同本质。第二层含义: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阶段,还没有发展成熟,这个阶段有着与已经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阶段不同的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在这一百年时间中,我国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确认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时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主张。在中国,真正要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而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部分第二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第一节生产资料所有制与产权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涵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方面的经济关系。
  在人类历史早期,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是一体的,但随着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经济关系获得各自独立的经济内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主要内容。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并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
  所有制与所有权是两个相互关联又存在区别的范畴。所有制是一个经济范畴,所有权则是一个法律用语,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
  二、所有权的分解
  在社会经济中,人们在生产资料上形成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关系,受到成文法或非成文法的承认和保护,在法权方面就分别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分解后的所有权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拥有关系,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占有权是指人们直接掌握、实际控制和具体管理生产资料的关系;支配权是指人们安排、调度、决定生产资料使用方向的关系;使用权是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直接作用或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活动的关系。分解后的各项权能,都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形成权与利的对应。
  在企业层次上,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结合为一体,形成企业的经营权。
  所有权和经营权既可以统一于一个主体,也可以分属于不同的主体。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不同组合,形成两种经营方式:一种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经营方式;一种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经营方式。通常讲的两权分离,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两权分离既可以发生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如产业资本家与货币资本家之间的分离,也可以发生在同一个所有者的财产关系内部。后者更具有普遍意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两权分离具有客观必然性:
  第一,两权分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企业的经营管理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经营权脱离所有权是一个必然趋势。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需求千变万化,企业条件千差万别,经济联系错综复杂,全民所有制企业如果都由国家机构直接经营和管理,会严重压抑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会滋生严重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因此,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就必须将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适当分离。
  第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也要求两权分离。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但作为市场经济,必须要求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传统的经济体制将全民所有与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等同起来,使企业失去了独立性。要体现市场经济的要求,就必须改变全民所有制的内部关系,使国家拥有所有权,使企业拥有经营权,在坚持公有制的基础上,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三、产权及其功能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所有制和所有权是核心范畴,但随着改革的深化,产权问题被推到经济发展的前沿,产权理论也开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权是指各经济行为主体在经济运行中对财产的具体权责利关系。其要点是:第一,各经济行为主体,既可以包括所有权主体,也可以包括其他经济行为主体,围绕财产关系的行为主体都可形成产权关系;第二,产权是经济运行中形成的权利关系,在同一所有制的经济运行中,可以有不同的产权安排和产权结构;第三,产权是责权利的统一,任何给定的产权都要求责权利的对应。
  在市场经济中,产权的基本特征有三:产权的多样性、产权的排他性、产权的交易性。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产权具有重要功能。主要体现在:(1)硬化财产约束,以利于资产增值;(2)有利于维护正当经营权利,抑制外部侵权行为;(3)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4)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保障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
  知识产权是脑力劳动者依法维护其创造性活动所形成的智力成果的权利,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具有自身的规定性,对它的法律保护也具有特殊性。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利于促进知识的生产。
  第二节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一、公有制的基本特征
  从法权形式来看,公有产权就是由多人对同一财产对象享有同等的权利。这种财产权利的等同性可以从本质规定性和形式规定性两个方面来理解。
  1.公有产权的本质规定性。这一规定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配平等,公有产权消除了公产成员之间财产权利的差异,因此财产权利不再构成个人收入的源泉。财产不再有"自然果实",因而个人不可能拒绝劳动。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成为个人收入的源泉并成为收入分配的惟一尺度,"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二是决策平等,即公有资产运作的全部决策都应由劳动者共同作出,由于劳动者的财产权利是无差异的,因此他们的决策权也应当完全平等。
  2.公有产权的形式规定性。公产成员与劳动者集体必须是严格同一的。公产成员规模不管有多大,每个适龄的劳动者必须能在公有制经济中获得一个劳动岗位。反过来,公产规模不管有多小,它都不能将任何一个适龄的公产成员排斥在就业岗位之外。否则平等的财产权利就会被不平等的就业权所否定。
  二、公有制的内在矛盾及其多种实现形式
  (一)公有制的内部矛盾
  由于公有制内部矛盾的运动,公有制的存在形式是可以变化的,同时,各种公有制又有具体的实现形式。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与所有制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一性质的公有制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同一实现形式也可以为不同的公有制所采用。寻求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目的在于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合理分配剩余索取权。因此选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要坚持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标准。
  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需要有一个能够代表其公共意志的现实机构。全体公产成员通过民主协商和民主表决作出所有的决策,自然符合劳动主权和决策平等的要求,但运行成本太高。要减少运行成本,就必须为公有产权寻找代理人,让代理人来承担财产管理和劳动管理的大部分职能。但是,一旦公有财产的管理责权集中到一个或少数几个专业管理者手中,多数劳动者的决策主权就被削弱了。这是公有制的内在矛盾。公有制质的规定性的维护程度取决于其自身被削弱的程度与其所节约的运行成本之间的平衡。在公产代理制中,如果公产代理人由国家来承担,就会形成国家所有制;如果公产代理人由社会(企业)来承担,就会形成社会所有制。
  在公有制的形式规定性中,也存在固有的矛盾。按照公有制的形式规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应当是无差别的,即劳动者享有与生产资料平等结合的权利。但在运行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又必须遵从技术构成的要求。所以,在公有制经济中,两种要素的结合要么以技术构成为约束条件,按照生产资料的规模决定就业规模,要么以公有产权的社会性质为约束条件,按照人人就业的要求去分享或肢解公有资产。两种标准之间存在持续的冲突。只要公有产权的形式规定性受到技术构成的冲击,就必然导致劳动力或生产资料越出特定的公有制范围。要让这些被排挤出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重新结合,就要求有足够数量的、独立运行的公有产权。这是各种集体所有制经济形式存在的一个重要根据。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国家所有制
  在我国,全民所有制采取的是国家所有制形式,即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由代表全民利益的国家来代理。尽管这种所有制形式在我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在实践中造成了政企不分、官僚主义盛行等弊端。这是我国国有经济长期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改革国家所有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国的国有经济存在的另一主要问题是,产业分布过于宽泛,资金分散,效率不高,因而必须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调整的方向是,一方面,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应该占支配地位。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应该逐步从一般性竞争性行业中退出,以便把资金、技术、人才集中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和行业,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
  我国国有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重视国有资产的运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注重国有资产的运营,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关系。在传统体制下,政府同时兼有两种身份,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接受上级政府行政指挥之间难以协调。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就是要把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实现国有资产的独立运营。
  (2)国有资产管理与国有资产经营的关系。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行政管理工作,属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国有资产经营是一项微观经济职能,二者混在一起,必然导致"政企不分"。
  (3)国家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关系。把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分为国家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是我国国家所有制改革的新进展,这既可以保证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制性质,又使企业具有支配和处置资产的法人权利。企业可以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国家则只对所投入的资本承担有限责任。
  (4)国有资产管理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资产管理权集中于中央政府手中,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十六大报告指出:"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利益、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2.集体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集体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在集体所有制经济内部,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产品的分配是平等的,但在不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产品分配存在较大的差别。
  集体所有制是一种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公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包括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
  农村的集体所有制是我国农业中的主要所有制形式。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这种集体所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种实现形式由于:(1)最主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归集体所有;(2)通过承包合同,将土地的占有、支配和使用权转归农户;(3)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及整体的生产布局和公积金、公益金的确定,实行统一经营管理;(4)田问作业及其技术选择,实行农户分散经营管理。因此,这是一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另一重要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几次反复,现在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并且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1)促进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将市场经济观念引进广大农村,对破除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意识起着重要作用;(2)进一步加强了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3)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但乡镇企业目前的发展受到产权模糊的制约。因此,明晰产权,改革乡镇企业政企不分的运行机制成为促进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我国城镇的集体所有制,包括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中的各种集体企业。对城镇集体企业,必须改变两种倾向,一是在认识上,认为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一种低级形式;二是在实践中,国家随意支配和调用它们的生产资料,用行政手段强行"升级"。
  3.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与其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在市场经济国家,股份制对促进资本社会化,分散投资风险,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建立公司治理结构,调节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股份制也可以作为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目前,我国的股份制企业有几种类型,第一种是在公有制企业之间组建的股份制企业,股东都是公有制单位。第二种是由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组成的,但公有股东掌握控股权。这两类股份制企业由于国家或集体控股,因而具有公有性。还有一类股份制企业,尽管公有股不居控股地位,但其参股部分仍是公有资本的一种存在形式。
  股份合作制是我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它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结合起来,既有合作制的特点,又有股份制的特点,是集体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在股份合作制企业中,职工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劳动者,又是出资者。作为劳动者,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劳动;作为出资者,他们又都具有一定数量的、相差不多的股份;在企业决策上,一般他们享有一人一票的权利;在分配上则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兼有合作制特点和股份制特点的组织形式,它的经济合理性和生命力还需要进一步接受实践的检验。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正在实践中探索,各种投资基金、保险基金正在建立和扩大,这些属于公有性质的基金也将逐渐成为公有制的有效的实现形式。
  第三节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非公有制形式
  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其所有制形式分别表现为个体所有制、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等。
  一、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客观依据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一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这种格局的客观依据是: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远未达到可以实现全面公有化的程度。现阶段我国生产力状况是多层次、不平衡的,既有现代化大工业,又存在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的传统工业;既有少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又存在许多原始手工操作;既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又存在着经济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总体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种生产力状况决定和要求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和共同发展。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塑造多元的市场主体。市场配置资源和市场调节是通过竞争来实现的。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不同主体之间的竞争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如果整个社会是单一的公有制一统天下,没有其他所有制共同形成的多元市场主体,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竞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多元的市场竞争主体,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第三,我国的经济改革为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生成与发展准备了条件。资本和劳动力是任何一种经济成分得以生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正是对公有制经济的改革为非公有制经济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这两个条件。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实行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放权让利、承包经营等使企业职工和经营者的实际收入迅速增加,居民个人收入的增加除了提高消费水平以外,还为非公有制经济的资本积累提供了资金来源。同时,由于国有经济无法容纳庞大的就业人口,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从国有经济中排出劳动力要素,这实际上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劳动力资源。民间资本、外国资本和被排斥在国有经济之外的劳动力相结合,为非公有制经济的生成和发展准备了条件。
  二、个体所有制
  个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和使用,以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的经济形式。
  现阶段个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必然性。从供给来说,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不平衡决定了社会化大生产不可能囊括一切生产,这就需要保留个体经济;从需求来说,一些特殊的行业更适宜个体经营,缓解就业压力也需要个体经济发挥作用。即使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个体经济的某些特点仍然是社会化大生产不能完全替代的。技术进步甚至有可能为个体经济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个体经济直接和公有制经济相联系,是依附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新型个体经济,不仅应当允许存在,还要鼓励、支持和引导其发展。
  三、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是指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盈利性经济组织。在性质上,由于其生产资料归企业主私人所有,企业主与工人之间是雇主和雇佣劳动者的关系,因此所有制基础属于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它具有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特征。
  但在现阶段,私营经济又具有不同于以往私人资本主义的特点:
  第一,私营经济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经济同公有制经济存在广泛的联系,在经济上受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它的运行是依附于公有制经济的,它还受国家经济政策的制约和调控。
  第二,私营经济的内部关系具有新的特点。企业主与工人的关系虽然是雇佣劳动关系,但私营企业的工人在政治上是国家的主人,他们许多权利受到国家的保护,企业主对工人的剥削以及剩余价值的分配受到限制,这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资本主义的属性。
  私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扩大就业、满足人民需求和通过竞争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其存在的雇佣关系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化倾向可能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四、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由外商投资,同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进行经营或外商独资经营,形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形式有: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三来一补"等。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作用:可以提供资金,弥补我国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可以发挥一定的示范和推动作用;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我国融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第四节混合所有制
  一、混合所有制的形成
  我国经济中的混合所有制是指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的资本联合或相互参股形成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的形成机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经营决策、收入分配和融资等方面存在机制上的摩擦,这种摩擦会导致一系列经济参数的扭曲。市场化改革的趋势要求机制上的统一,这就决定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寻求联合的内在要求。改革初期,各种所有制形式之间基本上是孤立地并存,每一种所有制对应着国民经济的一块,各板块之间相互封闭。国家也根据不同的板块制定差别性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条例。但生产要素流动的本性注定会冲击板块之间的壁垒。我国的混合所有制就是在各所有制追求优势互补的动机支配下形成的。其形成途径有:组建跨所有制的、由多元投资主体形成的公司和企业集团,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参股,公有制企业出售部分股权或吸收职工入股,等等。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由其控股主体的所有制形式来决定,不能笼统地说混合所有制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从资产运营的角度分析,混合所有制已突破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界限,因为无论资本来源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都已融合为企业的法人财产。在现代公司中,各利益主体通过治理结构形成一种混合的、复杂的产权安排。
  二、混合所有制的主要类型与形式
  混合所有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混合所有制是指社会所有制结构中多种所有制并存。如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的社会所有制结构就是一种广义的混合所有制。狭义的混合所有制是指不同所有制成分联合形成的企业所有制形态。本节讨论的是狭义的混合所有制。
  我国目前存在的混合所有制主要有三大类型:
  (一)公有制和私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与外资联合而成的企业,如中外合作经营、合资经营等;二是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同国内私营经济联合组成的企业。
  (二)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这包括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吸收本企业职工持有部分股权的企业,以及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中集体所有与个人所有相结合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三)公有制内部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如城市国有企业与农村乡镇企业或城市集体企业组成的联合体。这是公有制企业之问的联合。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三、混合所有制的发展趋势
  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合理性。混合所有制通过资本的联合突破了单一所有制的财务约束,既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又可以分散风险。以资本联合为基础,通过建立广泛的经济协作关系,可以形成一种"联合生产力"。混合所有制开放的产权结构可以更好地体现资本的流动性和可交易性,由此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优化。混合所有制除了可以在"技术"上实现优势互补以外,还可以克服单一所有制的制度性缺陷,有利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拓宽发展的空间。
  混合所有制的发展趋势。随着国有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国有企业以公司制改组为核心的制度改革的深化,整个国有经济将因此而逐步实现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在这一过程中,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中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将减少,混合所有制形式将会大量出现,并逐步成为主流形式。除少数具有特殊性的行业需要国家独资或控股,因而需要政策上作出特殊规定外,大多数竞争性行业,都将建立起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股权多元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引入非国有或非公有股东,实现不同所有制成分的融合;二是变革单一国有股东为多元国有法人股东。混合所有制的广泛推行,会进一步导致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革。
  社会主义部分第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
  第一节收入分配的制度基础
  一、社会主义物质利益主体及其形态
  物质利益是指经济主体为了满足其经济利益的需要而实际占有的经济资源。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物质利益关系的性质和构成。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物质利益主体及其构成也不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物质利益关系上主要涉及国家、集体(企业)和个人三类主体。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的物质利益基础,又有各自独立的利益形态。
  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利益基础有两个:第一个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第二个是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所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依据前者,国家要通过收取利润支配一部分社会剩余产品;依据后者,国家要通过税收的形式掌握一部分经济资源。
  集体(企业)的物质利益,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物质利益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物质利益。全民所有制企业物质利益的基础,是国有资产的实际运营权,即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它根源于国有资产的产权分解。在这一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企业要获得经营所得的纯收入。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物质基础是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和集体耗费的劳动。在这一基础上,集体要占有本企业生产经营所实现的销售收入。
  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的基础,除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外,还有对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此基础上,劳动者除了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以外,还要凭借劳动换取生活资料。
  此外,在现阶段,还存在着以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和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利益主体,他们要享有其经营的成果。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利益关系的特点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物质利益关系的特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这就决定了社会生产是为劳动者的共同利益服务,任何人都不允许再凭借生产资料任意侵占他人创造的劳动成果。参加劳动已成为人们获得相应的物质利益的主要途径。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的根本特点是: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的有机结合与统一;同时,三者之间也存在着利益上的差别和矛盾。国家的物质利益最终是为了满足全体劳动者的利益,集体(企业)的物质利益是为了满足集体劳动者的利益,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的满足又会促进整个社会物质利益的增长。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三者之间也存在矛盾。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总量的条件下,某一方面的物质利益占得多一些,另一方面的物质利益就会相应减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求兼顾三者的利益,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物质利益关系是通过分配关系得以实现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分配采取的是商品(货币)形式,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加以调节和实现。这也是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第二节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一、按劳分配及其实现条件
  (一)按劳分配的内涵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在商品经济中表现为货币收入)的分配方式。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只能以劳动为尺度,而不能以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其他条件为尺度。
  2.每个劳动者应分配的个人收入的多少,取决于他为社会提供的劳动进行必要的扣除之后为个人劳动部分的多少,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劳动者能够分到的消费品也将增加。
  按劳分配执行的是一种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
  (二)按劳分配的实现条件
  根据马克思的设想,按劳分配要有一些前提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1.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消费资料的分配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只有实行全社会范围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才有可能使全体劳动者能够平等地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才能够消除由于生产条件占有的不同造成的劳动者在分配上的差别,使劳动成为消费品分配的惟一因素。
  2.经济社会条件要能够保证劳动者各尽所能,这些条件包括足够的生产资料可供投入生产,不仅保证人人就业,而且为劳动者选择职业提供充分的自由。
  3.商品经济已经消亡。在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
  4.社会可以统一对社会总产品做各项扣除。劳动者除了可供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
  (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生活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形式,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决定了劳动成果也应归劳动者共同所有。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元差别性决定了劳动成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惟一依据。
  2.劳动分工,特别是旧式劳动分工的存在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劳动分工导致劳动的差别,这种差别又会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3.劳动是谋生手段也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劳动者的第一需要。因此,劳动者还不可能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劳动,这就要求把劳动与收人联系起来以激励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
  4.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终极原因。"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的社会产品数量有限,能够用来分配的个人消费品也有限。因此按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可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四)现阶段我国按劳分配的特点
  1.按劳分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通过三个阶段实现的。第一阶段,企业的总劳动在产品市场上实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不能直接作为社会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出现,劳动者的劳动只能先作为企业总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当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劳动者的劳动才转化成为社会劳动。第二阶段,企业对劳动者按其劳动进行分配。企业销售产品取得收入以后,依据每个职工的实际劳动贡献进行分配,形成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报酬。第三阶段,劳动者用个人收入购买商品实现自己的消费。
  2.按劳分配采取货币工资或其他形式实现。劳动报酬以货币工资形式出现,那么实际报酬水平不仅同货币工资的数量有关,而且与商品供求关系及价格状况有关。
  3.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既不可能都采取按劳分配的形式,也不可能采取统一标准实现按劳分配。必须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下,实现不同的分配原则。在不同的公有制企业内,按劳分配也无法按统一的标准实现。
  4.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形式并存。由多元的所有制结构所决定,其分配结构呈现一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格局。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机制和实现形式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不是一种任意的制度安排,它是由所有制与其经济利益实现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的。每一种所有制都有其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经济实行按劳分配,非公有制经济实行体现其所有制性质的其他分配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劳动要素的所有者必须凭借其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索取一定的报酬,这是要素所有权的经济意义;报酬水平的变化会导致要素的流动,这是通过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所以,只要是存在非劳动要素的所有权,这种权利就应该有其对应的经济利益形式;只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的所有者对其经济利益的关心就会成为优化配置资源的一种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根源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
  在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条件下,各类所有制企业都要在市场竞争中使用生产要素,要素的报酬水平成为决定着生产要素流向的重要参数。所以,即使在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要素的使用也必须是有偿的,必须在其产品的成本项目中包含要素的成本。市场的竞争和交换关系将全社会的各种生产要素都包容在有偿使用、等价交换的经济关系中。
  无论在公有制经济还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中非劳动要素在其生产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既然参与了生产过程,并且是不可或缺的,就应获得一份收入。但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是获得收入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是这种要素的所有权。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制
  按要素分配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要素的报酬水平就是这种要素的均衡价格。而要素的均衡价格则是由该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按要素分配的机制就是要素配置的机制。
  要素的所有权是市场配置要素的基础。按要素分配必须首先明晰要素的所有权,然后才能确定所有权在经济利益上的实现形式。要素的所有者同时又是要素的供给者,要素的所有者如果是居民个人,那么要素的所有权在经济利益上的实现依赖于居民个人在若干有利可图的方案之间所做的选择。如果要素的所有者是集体,原则上要通过代理制执行这一选择过程。
  要素的需求者通常是使用这些要素的企业,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单个企业对要素的需求取决于该项要素的边际产出。但要素的报酬水平不仅与该要素的供求状况有关,而且还取决于与该要素有替代关系的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化。
  要素的所有者接受市场评价形成的个人收入,一部分通过购买消费品实现个人消费,另一部分则通过储蓄或投资,转化为资本要素。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
  生产要素的多样性决定了按要素分配形式的多样性。主要的几种形式是:
  1.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主要存在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并与劳动力市场相联系。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劳动者,他们将自己劳动力的支配使用权在一定时期内转让给企业,所得的工资实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在中外合资和合作企业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2.按资本分配。按资本分配是指资本所有者凭借其投入的资本分割利润的分配关系。在我国的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存在凭资本获取利润的分配关系。这种收入称为经营性资本收入,在企业内表现为利润。它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按居民个人资产分配。居民个人的资产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货币形式和实物形式。前者如存款、债券、股票等,后者如私有住宅和某些固定资产;前者的报酬形式有利息、股息或红利,后者的报酬形式是租金。居民个人以这种分配方式所得的份额,不仅取决于其资产的规模,还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市场行情。
  4.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在个体经济中,劳动者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直接的生产者,生产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生产经营收入是自己创造的,因而是劳动收入。但由于影响个体劳动者收入的因素,从自身来讲,既有直接生产的劳动状况,又有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也就是说,个体经济中的劳动者收入既是一种劳动收入,又是一种资产收入,具有二重性。
  5.按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分配。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是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其资源的所有者凭借其所有权要求索取一定的回报。由于这些资源供给量的有限性,其价格随着需求的增加而持续上升。土地的收益表现为地租,其形式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6.风险收入和机遇收入。风险收入是劳动者和经营者承担风险的报酬。任何进入市场的生产者和经营者都会面临风险,而规避和化解风险的能力与个人收入实现的程度和企业效益密切相关。这种与风险相关的决策成败要求从收入上得到实现,从而形成风险收入。机遇收入是劳动者和经营者对市场应变能力的报酬。市场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及时捕捉市场提供的机遇会产生可观的收益。这种捕捉市场机会的能力也要求有收入上的体现,于是形成机遇收入。但风险收入和机遇收入并不完全取决于决策劳动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决策劳动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的巧遇。
  三、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在我国现阶段,既存在按劳分配的形式,又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这种分配制度主要是由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一)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主体"和"非主体"的关系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的。在这里主体地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在公有制经济单位,全体劳动者的按劳分配收入在他们的个人收入总额中占主体地位,即构成他们个人收入总额的主要部分;二是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按劳分配收入,在全社会个人收入总额中占主体地位,即构成社会个人收入总额的主要部分。其他按非劳动要素分配的个人收入只占次要地位。"主体"与"非主体"是按其实现的收入所占的比重度量的。
  (二)在市场机制下,两种分配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替代关系
  这种替代关系源于要素之间在产品生产中的技术替代关系。产品是在几种要素的联合中生产出来的,技术的变化、要素供求的变化会改变联合体中各要素之间的投入比例,这种比例的变化意味着要素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如果某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低于另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则会促使生产者增加低价要素的投入量,相应减少高价要素的投入量。这种替代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然而这种技术上的替代不仅会对生产要素的配置发挥作用,还会对其要素所有者的收入进行调节。这样,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就不仅取决于劳动力这种要素的价格变动,而且还受到与它有替代关系的要素价格的影响。
  (三)不同生产要素在社会成员间的分布极不相同,由此可能导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上的较大差距
  劳动力是社会成员的劳动能力,按劳分配承认社会成员之间劳动能力的差别。即使是与生俱来的劳动能力,社会成员之间也存在差别,这种差别是他们收入差距的重要根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来源渠道是多样的,他既可以从公有制经济中获得劳动报酬,又可以以要素所有者的身份获得要素收入。要素可以转化为收入,收入也可以转化为资本(或要素),这样社会成员收入上的差距会因为时间的拉长而导致他们之间财产上的差距,'而财产的差距又会进一步导致收入上的差距。这种循环累计的效应是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内在机理。
  政府对社会成员财产的不平等和收入的不平等都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控,以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
  第三节两种分配形式的冲突及收入分配的调节
  一、两种分配形式的冲突及其影响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存在冲突,并且这种冲突在经济转型期是不可避免的。在企业层次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体现着完全不同的经济关系,也意味着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在企业层次上有着完全不同的机制。
  在私有制企业里,收入分配表现为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分配的格局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历史和现实的状况,取决于经济权利之间的较量和强弱对比。
  在公有制企业里,两种要素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占有,即以公有的形式占有生产资料,以私有的形式占有劳动力,生产资料的公有权与劳动力的私有权的矛盾转化为劳动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利益关系。在收入分配上表现为公产的代理人与企业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但这种关系不像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表现为"寸步不让"的特征。国家可以通过委托具体的个人代理行使公有产权主体的职能,但代理者与公有产权主体在目标函数上存在差异,在本质上,代理者属于职工中的一员。在实际运行中,不可能形成等价于私有制企业的收入分配机制。
  如果私有制企业和公有制企业是相互隔离的,那么上述收人分配机制的不同还不至于导致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直接冲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将二者之间的冲突显性化。两种收入机制的并存,意味着资本和劳动力的价格存在两种不同的尺度。一般来说,非公有制企业的要素报酬反映的是市场机制作用下要素的相对价格,在企业生产函数中,表现为要素的边际贡献。但在公有制企业里,要素的报酬既要受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服从市场机制对要素的配置,又要受到企业所有制关系的影响。在整个社会范围里,由于劳动要素均是以个人的形式占有,因此劳动要素在私有制企业和公有制企业会表现出不同的属性,获得不同的分配份额。更重要的是,同一要素参与分配时存在两种标准,形成了事实上的要素价格的双轨制。这是导致经济秩序混乱的制度性根源,也是形成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
  二、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或效率原则,是指通过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原则是指权利和机会平等。按照公平原则的要求,个人所得到的收入的多少应以所依据的分配尺度来确定,收入应与决定收入的尺度相对应。
  个人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二者的一致性体现在,公平原则的贯彻,可能会刺激生产要素的效能的提高,从而提高效率;效率提高后,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二者的矛盾性体现在,要保证公平,就可能对效率构成损害;要保证效率,则有可能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二者关系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市场经济是效率型经济,它要求把效率放在首位,同时又要求兼顾公平,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在执行这一原则时,应根据分配领域、分配环节有所侧重。在经济领域应强调效率优先,在社会领域应更多地考虑公平;在初次分配环节应强调效率优先,在再分配环节则应侧重公平。
  三、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与收入分配的政策性调节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化,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格局不断演化,个人收入分配逐步向市场经济的分配体制靠近。但目前,分配上的问题不仅表现在收入数量差距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收入分配的体制冲突方面。因此,收入分配的调节不仅要运用经济手段,还要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推进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
  首先,建立健全市场分配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以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界定和调节个人收入,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从事各种具体劳动的每个劳动者的收入分配都置于统一的规范和调节机制下。通过建立与完善要素市场及其运行机制,使价格真正成为调节收人分配的客观的指示器。通过企业改革,规范企业行为,防止由于企业行为的扭曲而导致价格和分配秩序的混乱。
  其次,加强宏观调控,健全法制,对个人收入分配实施有效的宏观调节。尽管由市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具有客观性和有效性,但它必须以完全的市场竞争和机会均等为条件。这种条件在我国尚不完全具备,因此,有必要由政府采取相应的宏观政策进行调节。
  具体措施有:(1)制定并实施价格政策。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公,有一部分是由于部门垄断和行业垄断造成的,政府应通过规定最高限价或统一定价,对其价格行为加以限制。(2)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政策是国家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的重要的经济杠杆。通过完善税制,加强征管,使收入差距趋于合理,逐步完善个人收人所得税制度,调整消费税,开征遗产税等税种,防止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过于悬殊。(3)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依法取缔非法收入,对其侵吞公有财产、偷税漏税等非法行为进行惩处。
  四、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市场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在市场失灵时,收入上的差距就不能依靠市场来调节。在市场竞争中,一些弱势群体可能丧失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时,社会保障就成为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种制度安排,成为弱势群体维持基本生活的一张"安全网"。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就必须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功能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维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权利,保证劳动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减轻社会震荡而建立的一整套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一个体系,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和优抚安置等内容。
  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是保证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以经济安全,保障其因社会和经济不测造成的伤害得到补偿。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为了保证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建立一个多层次、覆盖面广、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我国人口基数大,物质基础落后,受计划体制的惯性制约,这些因素决定了新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对象和实施范围,逐步实现全社会的劳动者都享受到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保障利益。
  2.拓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社会化程度。改变过去单纯依赖国家出资承担保障的状况,逐步形成国家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个人储蓄性保险相结合的格局,使居民既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又承担相应的社会保障义务。
  3.建立和健全多方式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经济结构复杂,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这就决定了在我国不适宜建立一个保障水平较高、层次单一的保障制度,所以,一个多方式、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
  4.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完善社会保障的法规和管理办法。改变我国当前条块分割、管理混乱的状况,由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由政府有关部门和公民代表组成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组织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进行监督。
  社会主义部分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节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一、商品经济
  (一)商品经济的含义
  商品经济是同自然经济相对而言的一种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己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而进行生产,直接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获取产品或使用价值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剩余产品和偶然的交换,社会分工的发展最终导致以直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导致货币的产生。商品货币关系的形成,标志着商品经济的产生。从历史发展来看,商品经济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和私有制形成的历史产物。商品经济是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为了交换或直接以获取价值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一种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二)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社会分工把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行业和产业部门,各个生产者只是专门生产某种产品,这就形成了生产单一性和消费多样性的矛盾。这种矛盾决定了不同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其劳动产品的必要性。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形成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历史上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劳动产品的交换之所以采取商品形式是因为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决定性的条件。因为社会分工只决定了劳动产品进行交换的必要性,但并不能决定劳动产品交换必须采取商品的形式,所以不能决定商品经济的存在。正是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所以都是具有各自物质利益的经济主体。为了维护并体现经济主体的物质利益,劳动产品的交换就必须采取对等的原则,即劳动产品按其价值实行等价交换。这样,劳动产品就采取了商品的形式。在人类历史上,商品经济的这一决定性条件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商品经济的出现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二、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的经济形式。资源配置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市场方式,另一种是计划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单一的、纯粹的市场方式或计划方式,一般来说是不存在的,它往往是以某种方式为主,另一种方式为辅。如果某一社会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以计划方式为主,就叫计划经济;如果以市场方式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这种经济就称为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的特征
  市场经济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虽然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中,它都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但作为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的一种经济形式,它具有一些一般性特征:
  1.资源配置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现代市场经济中,虽然也存在计划,但计划要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并且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2.企业行为自主化。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企业拥有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全部权利和独立的经济利益,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济主体和独立的法人。
  3.宏观调控间接化。现代市场经济在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同时,并不排斥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但政府并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各种经济政策、经济手段,按照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引导、调节和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间接调控来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
  4.市场管理法制化。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在市场交换活动中,从事市场交易的主体的地位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它们在"机会均等、公平交易"准则的约束下参与市场竞争。同时,政府的行为也受法律约束。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公平与效率由法律予以规范。
  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
  1.商品经济和市场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形成的基础。商品经济中的商品货币关系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基础,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就不能形成市场机制以及发挥它的作用。
  2.价值规律是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发挥调节作用的内在根据。
  3.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只有当商品经济普遍发展,并形成统一的市场和较完善的市场体系的条件下,才可能形成市场经济。只有当市场机制对生产者的利益和经营活动起直接调节作用,市场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时,商品经济才发展为市场经济。
  总之,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的、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也是商品经济。
  (二)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
  1.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商品经济形成在先,市场经济形成在后。商品经济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市场经济则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才形成的。
  2.商品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主要表现在产品要作为商品来生产和交换,商品经济尽管离不开市场,但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十分突出。而市场经济则主要侧重于经济的运行,主要体现在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市场机制,市场经济形成以后,市场成了组织和调节社会生产、流通以及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除了要具备与商品经济相同的条件以外,还要求有市场的充分发展,即完备的市场体系和统一开放的市场。只有这样充分发挥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才称得上市场经济。
  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
  一、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
  1.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建国后,经历多次调整,在我国形成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结构。在城市,,实行全民所有制;在农村,实行集体所有制。
  2.组织结构。整个社会经济形成一个统一运行的组织,国家按照行政部门、行政层次、行政区划分配经济管理权限,整个经济形成彼此隔离的"条条"和"块块"。
  3.经济调节机制和手段。国家借助指令性计划,以行政方式配置资源,排斥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单纯依赖行政方式和行政手段,忽视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运用。
  4.国营企业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把全民所有制等同于国家所有制,又把"国有"等同于"国营",从而建立了国营企业制度。国营企业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其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政企合一。
  5.资源分配和产品流通。生产资料采取计划调拨,生活消费品采取统购包销的办法。
  6.个人收入分配方式。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排斥其他分配方式的存在,但在实践中形成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机制。
  7.激励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忽视生产经营单位与生产者个人的物质利益,主要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等方式来进行精神鼓励。在国家、集体、个人的物质利益关系上,偏重于强调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建立初期虽然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否定商品货币关系,缺少有效配置资源的协调机制;由于忽视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利益,严重压抑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体制成为制约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消极后果
  计划经济体制变成一种缺乏生机与活力的僵化体制,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后果:
  1.劳动者对资产的关切度低,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2.由于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单纯依靠计划调节,因此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
  3.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制度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4.政企不分,使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从而失去了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
  5.封闭式管理,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影响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妨碍了国际最新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学习,难以缩短我国经济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的差距。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
  商品经济的历史表明,不论什么社会形态,商品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可以消除旧式分工所造成的种种对抗性矛盾,但不可能消灭社会分工,因此,不同部门之间、经济单位之间以及劳动者个人之间,必然要求相互交换各自的劳动产品。
  从社会经济关系的角度考察,市场经济是指在存在社会分工和生产者具有自身物质利益的条件下,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此,一方面存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利益差别,另一方面也存在公有制经济内部不同实现形式(包括全民、集体以及混合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之间的利益差别,同时还存在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劳动者、政府等)之间的利益差别。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存在的另一个原因和条件。
  社会分工决定了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必要性,物质利益差别则决定了经济主体之间的商品交换必须按照等价补偿和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前者是市场经济存在的一般条件,后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这是一个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结合问题。
  (一)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1.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含义
  经济制度是指一个社会的稳定的基本的生产关系。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构成了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
  经济体制是指借助经济机制实行资源配置的经济系统。或者说,经济体制是对资源配置作出决策和执行这一决策的一整套组织安排。经济体制不仅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还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
  经济制度强调经济利益关系,揭示人与人之间的深层次的所有制关系。经济体制强调经济组织关系,反映的是社会经济中较为浅层次的行为关系。
  经济制度是相对稳定的,它的变革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状况。而同一种经济制度可以选择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可以多种多样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3.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4.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土地市场、信息市场和产权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同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运行。
  5.完善以间接调控为特征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和健全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6.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
  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目标模式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四、中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当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低,而且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这些因素决定了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我国的市场经济具有特殊的发展起点,是在艰难曲折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社会环境尚未培育起来。
  2.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而且还很不平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是不发达、不完善和不规范的。
  3.我国的市场经济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基础上。
  4.我国的市场经济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
  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一)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1978年12月~1984年10月)
  改革从农村开始。不甘受"左"的思想长期束缚,我国农民率先冲破人民公社体制,创造了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其后,农村经济迅速向专业化、商品化转变。农村经济改革不仅对城市工业改革提出了要求,而且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体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随后,在城市,从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人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沿海,创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封闭状态开始被打破。
  (二)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探索(1984年10月~1992年10月)
  以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探索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企业改革在继续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同时,积极推行承包制;价格改革使原有的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有了很大的变化;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使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初步形成;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开始探索科技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
  (三)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全面改革(1992年10月~2002年11月)
  党的第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阶段的改革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企业改革中,提出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股份制试点;在宏观调控领域的改革中,加快财政、金融、投资体制改革,有效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紧缩,增强防范和抗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此外,粮食流通体制、住房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机构等方面的改革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四)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2002年11月至今)
  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并对各项改革作出全面部署。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经济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了新的进展。
  第三节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
  一、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的效率是由其内在的机制决定的。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主体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变革和改进经营管理,否则就必然在竞争中被淘汰。在这里,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强大的激励作用,会使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充分发挥。同时,市场经济具有灵敏的信息传递作用和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供求变动和价格涨落,使千百万人在趋利避害中促使生产要素从低效和"过剩"部门退出,向高效和"瓶颈"部门转移。这样,社会供求的"缺口"就会有人填补,社会资源的"闲置"就会有人利用,从而使生产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最终达到社会整体效益提高的目的。
  二、市场机制
  (一)市场机制的含义
  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机理。市场机制的构成要素有三个: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1.价格机制。市场价格不仅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供求关系。价格水平的变化,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动。价格水平上升,既会增加供给,又会抑止需求;价格水平下降,则会增加需求,同时减少供给。这样,价格与供求就构成了市场机制中的一组联动关系,这种联动关系的实现,又必须以市场竞争为条件。价格影响供给,要以生产者的相互竞争为条件;价格影响需求,也要以消费者的相互竞争为条件。所以,在市场机制中,价格处于核心的地位。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可以归结为价格机制的作用,。
  2.供求机制。商品的价格不仅要反映价值,而且还要反映供求关系。供过于求的商品,价格会低于价值,供小于求的商品价格会高于价值。这种机制会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作用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生产经营者之间必然在适应市场和提高效率上展开竞争,努力提高技术,改善管理,提高效率,由此推动整个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
  (二)市场机制的特征
  1.市场机制的运行动力来自市场主体对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企业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消费者则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支出他的货币收人。在市场上,人们趋利避害的动机是推动经济运行的原动力。市场机制把企业的利润动机与社会需要和劳动时间的节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社会经济的平衡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具有了强大的内在动力,把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趋势变成了企业追求利润、消费者个人追求效用的自觉行动。
  2.市场机制的分散化决策有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决策是由各个市场主体分别作出的。市场主体拥有充分的经济独立性和决策自主权,其决策是在获取利润的预期和失败的风险中作出的,它能够而且必须对自己的决策承担社会经济后果,责、权、利高度统一,这就保证了决策的有效性。
  3.市场机制对信息的利用非常经济。价格是市场机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信息。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损益状况,都会在价格的升降中得到反映。由于价格具有抽象性和综合性,使得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都可以互相比较、加总和综合,也就是使社会经济信息有了一个统一的形式,从而极大地简化了信息形式。在市场机制中,信息传递的通道非常宽广,而传递的环节却很少。信息传递具有直接、迅速、可靠的特点。由于价格的涨落及其变动幅度不仅是市场供求变动的信号,而且也标志着有关当事人可获利或受损的程度,市场主体注意价格的变动,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市场供求的变化。因此,市场机制能够最节约和有效地利用信息。
  4.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是自动进行的。市场中各个具有独立利益的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它们之间在运行中会自动协调关系。当某一市场供求失衡时,价格就会变动,理性的生产者(商品供给者)和理性的消费者(商品需求者)就会自觉地调整他们各自的行为,从而最终使供求趋于平衡。市场机制的这种自动调节作用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总供求关系的调节,也是基于同一个机理。
  (三)市场机制的功能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使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市场价格的形成功能。商品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但商品价值要通过交换才能实现,要通过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转化为商品价格,最终形成一般价格水平。
  2.资源配置的优化功能。市场机制以价格水平的变化,灵敏、高效地向市场中的各个主体提供信息,作为他们决策的依据,同时也为国家提供宏观调控的基本参数。各市场主体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将不断地重组和改变资源配置状况,政府也将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调整各项宏观政策,从而影响生产要素在社会各部门和企业的投放比例,由此灵活地引导资源在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自由流动,使全社会的资源配置不断地趋于优化,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
  3.供求关系的平衡功能。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等原因,个别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总量上和结构上经常会发生不平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与价格相互作用,调节着供给和需求,推动经济总量在动态中实现平衡。
  4.提高效率的激励功能。市场的竞争机制可以使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获得超额的利润,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又会使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产生亏损,从而形成被淘汰的压力。这种作用会使企业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不断采用新技术,加强管理,拓展市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品结构。
  5.经济利益的实现功能。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经营者都是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而经济利益的实现,不仅取决于生产者本身的生产努力程度,还取决于市场状况和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市场机制客观上起着经济利益的实现和调节作用。
  6.经济效益的评价功能。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经济活动的效果如何,不取决于这些主体的主观评价,而取决于他们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实现的程度。只有经过市场机制的检验,在市场上实现了的产品才被证明是为社会所承认的,才是有效益的。这样,市场就成为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效益的客观评价者。
  但是,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它所具有的功能的发挥是有条件的。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只有在那些可以用价格度量的领域内,市场机制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由于市场价格随着供求状况的变化进行波动,具有短期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因此,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往往会造成企业视野的短期性和市场反应的滞后性。市场机制还存在盲目性的弊端。盲目性是相对于计划性而言的,主要是指社会经济不是按照某种预定的统一计划协调发展,因而会发生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三、市场体系
  (一)市场体系的含义
  市场机制功能的发挥,要以完善的市场体系为基础。市场体系是指市场经济中由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技术信息市场等所构成的有机体系。
  (二)市场体系的特征
  1.整体性。从市场客体即交换对象的角度来看,完整的市场体系既包括各种商品市场,也包括全部生产要素市场;既包括实物商品市场,也包括精神商品(或称知识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既包括发达的现货交易市场,也包括各种期货市场。从空间角度来看,完整的市场是指全国市场,不是彼此分割、封闭的地方市场,是统一的市场,是一个具有广阔空间和复杂结构的整体。
  2.有机联系性。市场体系不是各种市场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存在着内部分工的有机整体。市场体系中的各个子市场分别承担着不同的经济功能,各自为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发挥着作用。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制约,一个市场上的供求状况会通过价格、工资和利息之间的联系传导到另一个市场。各个市场之间的这种有机联系,使市场体系进而使国民经济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3.开放性。市场体系不是一种地域性的封闭体系,而是同世界市场紧密衔接的开放性体系。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经济。它本身要求不断扩大市场,而市场的扩大则必然要求不断地突破原有的边界进入新的领域,包括国际市场。因此,任何分割和封锁市场的做法都是与市场经济的本性不相容的。
  4.动态性。市场体系会随着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包括市场体系的结构和市场体系的每个构成要素的发展和完善。
  四、市场秩序与市场规则
  (一)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是指市场在运行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有序性。它是与市场有关的各种社会经济制度和规则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市场秩序是市场的内在规律在运行时的外在表现形式。市场秩序关系着市场中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和经济往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它能使市场主体的利益得到保障,使其形成比较稳定的经济预期,从而市场本身也才能持续地运行和发展。
  (二)市场规则
  市场秩序要靠健全的法规和规章制度来维护。这些法规和规章制度在市场运行中将会凝结成为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所谓市场行为规范,是指所有市场当事人行为的共同准则或标准,或者说,是市场主体应普遍遵循的行为方式。它可以是明文规定的,例如法律或行政规章,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规范。
  为了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实现市场经济的有序性,国家要依据市场运行规律的要求,制定出市场主体以及市场管理者都必须遵守的完备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即市场规则。市场规则主要有市场进出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裁判规则等。
  社会主义部分第五章企业制度与经营机制
  第一节企业和企业制度
  一、企业的产生和性质
  (一)企业的产生
  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面向市场、以营利为目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民事义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落后,社会分工还没有出现,劳动只有简单的协作。随着分工的发展,个人劳动能力不断增强,出现了独立的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动。但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还不存在企业这种生产组织。
  15世纪至18世纪的西欧,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新航路的开辟,海外贸易得以急剧扩大,手工制品大量销往海外,资本积累急剧膨胀,个体劳动和行会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急剧膨胀的世界市场对工业品的需要,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劳动方式迅速发展起来,这就是手工工场。手工工场对劳动过程进行了细分,劳动方式同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和封建社会时期的小作坊有着本质的不同。手工工场是企业的萌芽形态。
  18世纪中叶发生的工业革命,使纺纱机、机械织机和蒸汽锤代替了纺车、手工织机和手工锻锤。与手工劳动不同,在机器体系中,生产过程按技术的性质分解为各个组成阶段,并按照机器运动本身的规律,形成完整和严密的分工体系,造成了各个局部的操作环节和局部的工人之间的全面的相互依赖,产品成为联合劳动的产物。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或团队性质,要求对劳动过程实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这种以分工协作为基础并实行严格的集中化管理的组织就是企业。
  (二)企业的性质
  企业既是生产的一种技术组织形式,又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从技术关系看,企业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以生产过程内部各工序和操作的专业化为基础的劳动的技术组织,企业必须按照社会生产物质技术基础的要求,将劳动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企业是生产力的微观组织形式。
  从经济关系看,企业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的一种社会组织,反映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企业不单纯是一种生产组织,它还是生产关系的载体。企业不仅仅是一种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技术单位,而且也是一种按一定的社会规则组织起来的制度形态。当人们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发生劳动变换和分工协作关系的时候,同时也就出现了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劳动过程由谁指挥、劳动产品如何分配、不同劳动的交换如何进行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形成了生产资料和社会产品的占有以及劳动支配权力的社会规则,即生产关系。
  (三)企业的特征
  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1.自主经营,即企业拥有经营的自主权。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独立的经营主体和交易主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权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有权决定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有权按效益最优化原则配置资源等。虽然不同类型的企业程度不等地要接受来自政府的有关调节和干预,但政府不得直接深入企业内部干预企业的合法经营。
  2.自负盈亏,即在扣除成本、税收后的盈利归企业所有,亏损由企业自己负责。只有自负盈亏,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才有足够的经营动力和压力。当然,在市场经济国家,国家对特殊行业中的个别企业也会给予必要的扶持甚至补贴,但这种扶持和补贴是有限的,不会在根本上改变自负盈亏的市场制度。
  3.自我发展,即企业规模的扩展、经营链条的延伸、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都取决于企业自身能力并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及其预期的获利空间自主决策。企业资金来源于自我积累,或主要凭借自身能力或信誉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等途径获得。企业规模扩张的预算约束是硬的。
  4.自我约束,即企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除必须接受相关的法律约束、市场交易规则的约束、政府规则的约束、市场道德秩序的约束等来自企业外部的约束外,还必须要有自主自觉的行为限制。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要在成本与收益、风险与收益的比较中,形成自觉的约束机制和风险规范机制。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