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广东研招网 > 考研经验

考研,就是一场全方位的考验——2012我的中大MPACC之路(下)

  摘要:考研,是一场全方位的考验,从信息搜集,到学习能力,甚至对个人的心理以及体质都是一场不小的考验。如何在这场战斗中获得胜利,也需要一定能力。
      与论坛研友交流获取更多考研信息,请关注:考研论坛

  联考——数学
  本人河南考生,所以初高中的数学底子真的自认为还不错,加上理科的背景,加上本来就擅长数学选择填空的自信,让我对联考的数学从始至终都没有觉得是问题过,一般情况2-3个,相当稳定......
  1.用书:
  《数学分册》(机工)《数学高分指南》(北航)《数学考前冲刺》(北航)
  《联考大纲解析》(高教)TQ模拟题
  2.复习进度安排
  ①第一阶段:7月-9月
  数学分册是所有书里最简单的,比较适合最开始用,但这一阶段,我觉得逻辑更重要,所有数学不用放太重的任务,能在十一前将数学分册和高分指南做完就可以了,高分指南相对较难,但是也会发现其中有些题的技巧性实在是太强了,有意识的学习模仿就好。
  ②第二阶段:10月-11月
  将数学分册和高分指南做第二遍,如果时间允许,对于自己的薄弱章节还要进行第三遍,甚至第四遍。我记得当时感觉概率那部分不好,我就又自己多做了一些。11月应该也出大纲解析了,里面题目较难,答案错误较多,入手后就开始按部就班地做,别因为错的多就丧失信心,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③第三阶段:12月-1月考研前
  这个阶段要进行至少一周两次的卡时间训练,保持在45分钟内完成25道题,我把同学的北航的考前冲刺最后的套题复印了一下,就用这个训练了,觉得难度还是有的,虽然最后也没做完,不过无所谓了。另外历年的真题也要进行卡时模考,特别是最后进行联考整套模拟时更要用真题,虽然,有些人觉得真题早就在书里做过了,答案都要记住了,可是,重要的是考场的感觉,而不是对错的结果,一定要一道一道的算一遍!
  3.个人方法总结
  ①不要在书上写答案,但是要在重要的题目前面做记号。因为要做好几遍,这个是很重的,后面的逻辑也是一样。但因为可能会有时间紧张复习不过来的情况,将自己的错题、技巧性强的题、方法更简便的题等等都打上记号,这样在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可以重点复习,一遍一遍的记号最好不一样,到最后总结的时候重点会更加清楚。
  ②培养速度意识,每次最少25道题连做。这样会保持一个重要的题感,从头到尾,不会因为状态的问题而影响结果,同时还要时刻拥有速度意识。
  ③总结易错点。最后两周可以将重点的、易错的题目知识点总结到本子上,算是提前给自己敲个警钟,考前看一看。
  ④适当放弃。数学拼的是速度,重要的不是每道题有多难,而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对多少道。所以当遇到不会的、没思路的、计算量太大的等等,可以适当跳过,在45钟内如果还有时间就回头去做,如果没有,就选择放弃,我今年的考试就放弃了最后一道题,说不定还能蒙对呢。而在平时的复习中,遇到这种难度很大的,一方面看是否有简单方法,一方面就要看是否能够学会,如果两者都是否定的,那就没必要计较那么多了,反正上了考场,这种题你还是要放弃的。

  (三)联考——逻辑
  我本人自我感觉文字功底还算凑合,但是最初看到逻辑的时候还是一头雾水,不过在渐渐复习掌握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其实翻来覆去要考察的点也就那么多,一类题目掌握好了就真的是能触类旁通的,我一般也就是错4-6个的水平,挺稳定的......
  1.用书
  《逻辑分册》(机工)《逻辑精点》(机工)《联考大纲解析》(高教)TQ模拟题
  2.复习进度安排
  ①第一阶段:7月-9月
  神一般的逻辑分册让我做了快三个月,真心崩溃....可是,真正做下来收获还是很大的,对逻辑考察的内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后面的复习也算是打好了基础。
  ②第二阶段:10月
  一个月的时间做逻辑精点让人倍感轻松加随意,因为和分册相比,这本里的题少了好多,而且很多都已掌握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分册比精点更全面,这个里面错过的题其实就相当于错第二遍或者是没有掌握的点,都是需要好好总结的。
  ③第三阶段:11月
  这个月可以把逻辑分册、逻辑精点两本书再过一遍,对各个考点的理解再加深一些。另外大纲解析入手后,也要开始做了。
  ④第四阶段:12月-考研前
  大纲解析的逻辑部分编的是很好的,正好可以把所有的知识点再梳理一遍,个人感觉跟北航的逻辑高分指南思路很一致,正好可以省去少看一本书的担心。另外,最后的模考逻辑是很考验人的,一口气连做30道题,很熬人的,特别是做卷子,都会有觉得结束了一翻面还有一面的时候。
  3.个人方法总结
  ①不要在书上写答案,将所有的做题记录写在纸上。这样可以避免二次干扰,又可以前后对比着看自己的错误与进步。
  ②重点题目要做记号。第二遍第三遍看的时候其实重点看的就是这些题,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进度顺利,虽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之前没错后来却错了的情况,但毕竟是少数,其中利弊还要自己权衡。PS.各位一定不要养成记答案的恶习,否则这些方法都是无效的.....
  ③耐心+细心。逻辑就是要人思维冷静,很多题目都是有方法可循的,所以一定要耐心细心,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④发现薄弱,重点击破。在一遍遍的复习中,自己会越来越清查自己哪部分不好,要及时的进行专项补救。如果是思维思路问题,还可以向身边的研友讨论求教,毕竟大家思维方式不同,也许新的思路就会打开的。

  (四)联考——写作
  本人初高中作文水平中等偏上,爱好文字表达,写点乱七八糟的东西,字体还算过得去,书面从容的时候很漂亮,紧张的时候很狂野。这些年爱看些时评类的东西,还算有点认识想法,如果说爱据理力争是缺点的话,那放在联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也算是优点了。
  1.用书
  《写作分册》(机工)《联考大纲解析》(高教)【部分】《写作高分指南》(北航)
  人物传记:《乔布斯传》时评类杂志:《南方周末》《南风窗》等
  网上下载的各种机构老师总结的模板等答题纸
  2.复习进度安排
  ①第一阶段:7月-11月
  基本不用复习,没事练练字,看看杂志,关注下时事热点,特别是财经信息,对于复试也是有好处的,还能当做写作素材呢~~偶尔可以翻下写作分册,这就够了......
  ②第二阶段:11月-12月上旬
  把写作分册和大纲解析中的写作部分好好看看,然后结合着网上找的模板什么的,自己总结一个。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格式很固定,错误也就那么些个,关键还在于表达是否简练到位,而大作文,我个人建议写成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但是多年来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写作模板,多总结,多写,就会越发觉得这就不是个事了。
  ③第三阶段:最后一个月
  固定下来写作模板,就要多练习,打印好答题纸,在模考的时候要卡着时间完成,两篇一气呵成。话说我直到最后一次模拟的时候作文都没写完过.......所以我当时就说,如果在考场上能写完,我就成了~~结果,果然在考场上写完了,159,比我想的还要高不少呢~虽然最后的字体也飞了起来,不过语言和立意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3.个人方法总结
  ①练字。磨刀不误砍柴工,卷面的好坏与最终的分数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不在于写的有多漂亮,而是干净,字体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字不好的孩纸还真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反正据我所知,我身边字不好的人反正联考成绩都不高。虽然也没什么必然关系,可还是能说明点问题的。
  ②用名人传记积累写作素材。很多人都会问写作用什么例子,这个确实有点发愁,我在去年11月的时候偶然看到的建议,读一本名人传记,这样你就可以在任何一篇文章中用到这个人的例子,因为你已经足够熟悉。确实,我最开始就是用的这么功利的心在看《乔布斯传》,最后在考场上也确实用的很顺畅,但是,我清楚的知道,如果没有这本书陪我度过我那段最后最难熬的考研日子,没有这么强大的精神力量,很难说,我是否会有激情冲刺到最后,为初试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这本书也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望你也能找一本为你所用的受益无穷的书来成全你的梦想。
  ③模板的总结。不同于英语,联考的写作模板不至于太死,但是,大体的行文顺序与思路是必须要确定下来的,分几段,第一段写什么,第二段写什么,开头怎么开,结尾怎么结,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些错误套用语句,大作文是递进式还是平行式还是正反对比式,这些都是需要提前想好的。最起码我觉得提前想好了没什么坏处,而且成文速度也会加快不少。
  ④实战模拟!!话说这是联考决定成败的一笔,如果考试结束没写完,可想而知从考场出来该多落寞.....而这样的演练是必须的必要的,即便是在练习的时候没有写完,提前体会一把心跳加速也不见得不是什么好事。模拟时就要用到模板,注意时间和字体。相信这一步做好的话,对于联考的成绩是会有重大影响的。

  (五)专业知识
  很多人都会问初试前要不要看专业课的问题,我觉得这个要根据目标院校的情况和自身专业知识的水平来决定。但我认为还是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上课问题。大四的课还是应该尽量去上的,对于复习进度的影响绝对没有收获大。我在复试中,也提到了大四课程中的一个案例分析,这个我能感觉到是我的加分点的~~大家切不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啊。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