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福建研招网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专业目录

2019年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据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生院消息,2019年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经公布,详情如下: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9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序号 招生专业 方向 考试科目一 考试科目二 考试科目三 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四 参考书目
1 海洋生物学(070703) 生物与生态 政治理论 英语一 611海洋生物学 1、《海洋生物学》张培军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
2、《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01海洋生态学 1、《海洋生态学》(第三版)沈国英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9;
2、《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细胞生物学 政治理论 英语一 612生物化学A 《生物化学》(上、下册)(第三版)王镜岩、朱圣庚、许长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02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微生物学(071005) 海洋微生物 政治理论 英语一 803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海洋化学(070702) 海洋化学 政治理论 英语一 613综合化学 1、《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邢其毅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804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上、下册)(第五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 海洋地质(070704) 海洋地质 政治理论 英语一 302数学二 国家统考 805海洋地质学 《海洋地质学》(第二版)徐茂泉等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5 物理海洋学(070701) 物理海洋 政治理论 英语一 302数学二 国家统考 806海洋科学导论 《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海洋声学 政治理论 英语一 302数学二 国家统考 807水声学原理 《水声学原理》刘伯胜、雷家煜,2010年
6 环境科学(083001) 环境规划与管理 政治理论 英语一 302数学二 国家统考 808环境科学概论 1、《现代环境科学概论》,卢昌义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 ;2、《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海洋环境与大气化学 政治理论 英语一 302数学二 国家统考 809大气化学 《大气化学》,王明星主编,气象出版社,1999,第二版

  《海洋生物学》考试大纲

  1.海洋生物学的概念以及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2.海洋生物学起源与发展;

  3.海洋生物的分类;

  4.海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5.海洋生物的繁殖与发育;

  6.海洋动物的生理研究;

  7.实验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

  8.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与作用;

  9.海洋生物学发展趋势。

  参考书目:

  《海洋生物学》张培军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生物化学A》考试大纲

  1. 蛋白质化学

  考试内容

  l 氨基酸的简写符号

  l 氨基酸及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l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高级结构的概念及形式)

  l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一般步骤

  l 蛋白质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l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考试要求

  l 了解氨基酸、肽的分类

  l 掌握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l 理解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类型及特点,四级结构的概念及亚基

  l 掌握肽键的特点

  l 掌握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核酸化学

  考试内容

  l 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分类及主要理化特性

  l 核苷酸的结构

  l DNA和RNA一级结构的概念和二级结构要特点

  l 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

  l 核酸的研究方法

  考试要求

  l 全面了解核酸的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酸的性质

  l 全面了解核苷酸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苷酸的性质

  l 掌握DNA的二级结构模型和核酸杂交技术

  3. 糖类结构与功能

  考试内容

  l 糖的主要分类及其各自的代表

  l 糖聚合物及其代表和它们的生物学功能

  l 糖链和糖蛋白的生物活性

  考试要求

  l 掌握糖的概念及其分类及生物学功用

  l 掌握单糖、二糖、寡糖和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l 掌握糖的鉴定原理

  4. 脂质与生物膜

  考试内容

  l 生物体内脂质的分类,其代表脂及各自特点

  l 甘油脂、磷脂以及脂肪酸结构与特性

  l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考试要求

  l 了解脂质的类别、功能

  l 熟悉重要脂肪酸、重要磷脂的结构

  l 掌握甘油脂、磷脂的通式以及脂肪酸的特性

  5. 酶学

  考试内容

  l 酶的分类和命名,作用特点及机理

  l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米氏方程的推导)

  l 酶的提纯与活力鉴定的基本方法

  l 酶的主要功能和应用

  考试要求

  l 了解酶的基本概念和分离提纯基本方法

  l 掌握酶活力概念、米氏方程以及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l 掌握酶活性调节的因素、酶的作用机制

  6. 维生素和辅酶

  考试内容

  l 维生素的分类及性质

  l 各种维生素的活性形式、生理功能

  考试要求

  l 了解水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和缺乏病

  l 了解脂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7. 激素

  考试内容

  l 激素的分类、性质和生物学功能

  l 激素的结构、合成与分泌

  l 激素作用机理

  考试要求

  l 了解激素的类型、特点

  l 理解激素的化学本质和作用机制

  l 了解常见激素的结构和功能

  8.新陈代谢和生物能学

  考试内容

  l 新陈代谢的概念及特点

  l 高能磷酸化合物

  l ATP的生成及其生理功能

  l 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考试要求

  l 理解新陈代谢的特点

  l 了解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和种类

  l 理解ATP的生物学功能

  l 掌握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9. 糖的代谢

  考试内容

  l 糖代谢的概念、途径

  l 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和过程

  l 糖异生作用的途径及生理意义

  l 糖原合成与分解

  l 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及催化反应的关键酶

  考试要求

  l 全面了解糖的各种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酶的作用

  l 理解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和过程

  l 掌握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途径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

  10. 脂类的代谢

  考试内容

  l 脂肪分解和合成的概念及特点

  l 脂肪酸的b-氧化过程及其能量的计算

  l 磷脂和胆固醇的代谢

  考试要求

  l 掌握脂肪酸β-氧化过程及能量生成的计算

  l 理解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l 了解磷脂和胆固醇的代谢

  11. 氨基酸的代谢

  考试内容

  l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l 氨基酸的一般分解代谢

  l 氨基酸的一般合成代谢

  考试要求

  l 掌握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脱羧基作用

  l 理解鸟氨酸循环,生糖氨基酸,生酮氨基酸的概念

  l 了解生物体合成氨基酸的基本途径

  12.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考试内容

  l m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原理和密码子的概念、特点

  l tRNA、核糖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和原理

  l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包括参与合成的主要分子的种类和功能,以及加工过程

  考试要求

  l 全面了解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

  l 掌握翻译的步骤

  l 掌握翻译后加工过程

  13. 核苷酸的代谢

  考试内容

  l 核苷酸的分解与合成代谢途径

  l 碱基的分解

  l 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作用

  考试要求

  l 理解碱基的分解代谢

  l 理解核苷酸的分解和合成途径

  l 了解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作用

  14. 核酸的生物合成

  考试内容

  l DNA复制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l DNA复制的基本过程,参与的主要酶类与蛋白质因子的种类和作用

  l 转录基本概念;参与转录的酶及有关因子

  l RNA转录后加工的意义

  l 逆转录的过程

  考试要求

  l 理解DNA复制的半保留方式和分子机制及DNA损伤的修复基本过程

  《综合化学》考试大纲

  1、《无机化学》:物质的状态,原子结构,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氢和稀有气体,化学热力学初步,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平衡,溶液,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碳族元素,硼族元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铜、锌副族,配位化合物,过渡金属(I),过渡金属(II),镧系元素。

  参考书目:《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有机化学》: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 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 二烯烃(含共轭体系), 芳烃(芳香性), 立体化学, 卤代烃, 醇、酚和醚, 醛、酮和醌, 羧酸及其衍生物,二羰基化合物, 有机含氮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

  参考书目:《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海洋生态学》考试大纲

  掌握海洋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研究意义以及现代海洋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海洋环境及主要生态因子对海洋生物的作用,海洋生物生态类群的划分以及各生物类群组成结构、种间关系和生态演替,海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基本概念和生态系统层次的能流分析;了解海洋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的环境、生物组成特征以及相关的生态过程,掌握深海区、热液口区和极地海区等这类特殊生态类型环境的生物群落特点;熟悉海洋面临的威胁、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海洋保护的基本途径,掌握过度捕捞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海洋生态效应,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发展与生态平衡、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意义。

  参考书目:《海洋生态学》(第三版)沈国英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9;

  《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

  本《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各专业的细胞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能熟练运用细胞生物学知识分析生物学基本问题,了解细胞生物学的最新进展。

  一、 考试内容

  1. 细胞生物学发展历史

  1.1. 了解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创立及其内容要点和意义

  1.2. 了解细胞学经典发展时期:原生质理论的提出,细胞分裂和细胞器的发现,细胞学的建立

  1.3. 了解实验细胞学时期: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理学、细胞化学

  1.4. 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和当前与今后的发展方向--分子细胞生物学

  2.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化学组成

  2.1. 细胞的形态结构

  l 了解形状、大小和种类的多样性

  l 掌握动物细胞的一般结构模式

  l 掌握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结构差别

  2.2. 细胞的化学组成及其意义

  l 了解元素:主要元素、宏量、微量和痕量元素

  l 掌握有机小分子:小分子糖类、氨基酸、核苷酸、脂质

  l 掌握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大分子多糖

  l 掌握水、无机盐和离子

  2.3. 掌握细胞的共性,细胞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与功能的相关性

  附:了解关于病毒与细胞的关系

  3. 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和基本原理

  3.1. 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技术方法和仪器

  3.1.1.光学显微技术

  l 了解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掌握分辨率及计算公式,像差与复合透镜

  l 了解观察样品的一般制备:固定、切片、染色

  l 了解荧光显微镜与观察样品的荧光染色

  l 了解暗视野显微镜:聚光器,分辨率

  l 了解相差显微镜:用途、特有装置(光栏、相版),原理

  l 了解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及其原理、用途

  l 了解计算机等技术在光学显微技术中的应用

  3.1.2.电子显微镜技术

  l 了解透射电镜:基本构造,成像原理,分辨率;超高压电镜

  l 了解透射电镜观察样品制备:超薄切片技术,负染色和暗视场制片术冰冻劈裂一复型技术和金属投影技术

  l 了解扫描电镜和隧道电镜及其原理和用途

  3.2. 细胞化学组成及其定位和动态分析技术

  l 了解细胞和细胞器的分离:匀浆和差速离心技术

  l 了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l 了解细胞化学、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细胞光度和流式细胞分离技术

  l 了解电镜细胞化学和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l 了解显微放射自显影、分子原位杂交

  3.3. 了解细胞培养、细胞工程、显微操作、活体染色等技术方法

  4. 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4.1. 内膜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员

  4.2. 内质网

  4.2.1.重点掌握内质网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类别(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

  4.2.2.重点掌握粗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

  l 重点掌握按信号肽假说参与分泌蛋白和溶酶体酶等蛋白合成.

  l 重点掌握蛋白质的修饰(包括N-连接糖基化、酰基化等)和正确折叠

  4.2.3.掌握光面内质网的功能:膜脂类和甾类激素合成、胞质溶胶Ca2+水平调节、解毒和参与糖元合成与分解等

  4.3. 高尔基体

  4.3.1.重点掌握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特点,结构分区,及各区的标志性酶

  4.3.2.重点掌握高尔基体的功能

  l 蛋白质的修饰和加工:O-连接糖基化与磷酸化和硫酸化;N-连接糖基化的改

  4.4. 溶酶体

  4.4.1.掌握溶酶体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特点

  4.4.2.掌握溶酶体的功能

  l 溶酶体的基本功能-消化作用及溶酶体的亚类划分

  l 溶酶体的其他功能(动物受精过程中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等)

  4.4.3. 了解溶酶体的发生

  4.5. 微体

  4.5.1.掌握微体的两种类型及其共同的形态结构和酶特征

  4.5.2.掌握过氧物酶体的酶特点和功能-解毒作用,植物光呼吸中的乙醇酸

  代谢

  4.5.4.了解关于微体的发生问题

  4.6. 线粒体

  4.6.1.掌握显微形态特征和主要功能概要

  4.6.2.重点掌握超微结构与功能定位及各部的结构和

  《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本大纲适用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微生物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微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基本概念、微生物多样性和系统学、生理代谢、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遗传学及微生物技术等。要求考生对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专业词语、技术原理有较深的了解;系统掌握微生物的系统分类、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理代谢、遗传变异和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相关实验技术;并具有应用这些知识和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1、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和意义       微生物学定义       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重要类群       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重要事件和人物       微生物的重要作用

  2、原核微生物       原核生物的定义、关键内涵及其与真核生物的本质差异       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原核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原核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细菌(Bacteria)和古菌(Archaea)

  3、真核微生物       真核生物的定义、关键内涵及其与原核生物的本质差异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真菌的主要类群:酵母菌、霉菌、担子菌

  4、病毒和亚病毒      病毒的特点和定义      病毒的分类和命名      病毒的宿主范围      病毒的培养和纯化      病毒的复制      亚病毒P和Prion      重要病毒生物学特性及研究方法

  5、微生物生理和代谢       微生物的必需营养和大量繁殖       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及测定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次生代谢       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举例       代谢调控与工业发酵

  6、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生态学的概念       自然界中微生物分布及生境多样性       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7、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       DNA结构、复制及变异       微生物基因的表达及调控       微生物变异和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       基因工程原理及技术       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       微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及功能基因组

  8、实验设计      分离、鉴定一种特定的微生物物种      获得特定的微生物基因或代谢产物      利用所知功能的微生物解决某个实际问题

  二、考试要求 (一)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和意义 1. 了解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和相关学科。掌握微生物学中常用科学词语和名称。 2. 了解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概念,包括物种多样性、形态多样性、发育多样性、代谢及遗传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活动的重要生物资源。 3. 了解微生物学发展史是伴随人类文明和技术进步的漫长历程;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4. 了解微生物对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贡献,以及在医药、工业、农业、环境保护等的应用。

  (二)原核微生物 1. 了解什么是原核生物?什么是生物三域说,由谁提出及根据是什么?原核生物的系统进化理论。 2. 了解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认识细胞壁、细胞膜、核区(异核体)、核糖体、内生孢子、鞭毛、分子伴侣等分子结构和功能性状,以及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意义。 3. 了解和掌握原核生物的现代分类体系与鉴定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包括革兰氏染色、形态观察、生理测定、生化活性分析、细胞化学分析、核酸(RNA/DNA)分析、蛋白质分析等表观和分子信息在分类鉴定中的综合应用。了解原核微生物的命名法规。 4. 了解和认识原核生物的物种多样性。了解细菌(Bacteria)、放线菌、蓝细菌和古菌的重要代表种群的基本特性和在生命现象研究中的意义。

  (三) 真核微生物 1. 了解什么是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2. 了解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间的主要区别。 3. 了解和掌握真核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的基本方法。认识真核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了解酵母菌、霉菌、担子菌的主要代表种群的生物学特征和实际意义。

  (四) 病毒和亚病毒 1. 了解病毒的基本特点、病毒的结构、病毒大小以及病毒的寄主和种类。 2. 了解病毒的分类原理和命名原则 3. 了解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复制周期所包括的吸附、穿入、脱壳、转录和翻译、组装及释放等主要环节。 4. 了解什么是亚病毒?亚病毒包括的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等的特性。 5. 何谓噬菌体?何谓温和噬菌体、溶源噬菌体、λ噬菌体? 6. 了解目前国内外在主要病毒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和进展,如禽流感病毒,肝炎病毒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类群。   (五)微生物生理和代谢 1. 了解微生物六类营养要素;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培养基种类及配制原则。 2. 了解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熟悉典型生长曲线的意义;了解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3. 了解控制有害微生物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熟悉高温灭菌的主要方法;了解常用化学杀菌剂、抗生素、消毒剂和治疗剂种类和功效,以及其杀菌、抑菌原理。 4. 了解能量代谢中的生物氧化概念;熟悉生物氧化包括的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三种类型及其意义。 5. 了解分解代谢的内容;何谓合成代谢?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关联性。 6. 了解次生代谢,和次生代谢产物(包括抗生素和非抗生素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性。 7. 举例说明自养微生物的CO2固定的4 条途径:Calvin循环、乙酰-CoA途径、逆向TCA途径和羟基丙酸途径。了解何谓生物固氮?固氮微生物的种类。 8. 了解何谓代谢调控?了解工业发酵通过调节三类初级代谢途径而提高发酵效率的意义。

  (六) 微生物生态学 1. 了解微生物生态学的概念、微生物生态系的结构和功能。 2. 了解自然界中微生物在土壤、水体、空气及其他基质中的广泛分布。何谓极端微生物?了解古菌(Archaea)的和极端微生物的关系。了解目前已知的极端生命条件。 3. 了解微生物间和微生物与其他生物间的五种主要关系类型。 4.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碳、氮、硫、磷物质等元素循环中的作用。 5. 了解微生物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技术及其 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6.初步了解16S rRNA等基因在分子微生物生态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基于这类生物分子发展起来的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方法。 7. 初步了解海洋微生物的多样性与资源特征。

  (七) 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1. 熟悉各类微生物(细菌、古菌、真核微生物、病毒等)的遗传特征。 2. 利用微生物的三个经典实验: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和植物病毒的重组实验证明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核酸。了解遗传物质(DNA/RNA)在微生物细胞内的存在部位(核或核区、核糖体、质粒等)和功能特性。 3. 了解DNA的结构及与其功能(如复制、转录等)相适应的特点。 4. 清楚基因的概念,了解基因突变的特点及突变机制。能举例说明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在育种中的应用。 5. 了解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相关元件及其功能,了解原核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 6. 了解原核生物的四种遗传操作方法:转化(Transformation)、转导(Transduction)、接合(Conjugation, Mating)和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了解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中的有性杂交和准性杂交(Parasexual Hybridization) 的育种意义。 7. 熟悉谓基因工程(Gene Ergineering)和相关技术术语。熟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 8. 了解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何谓菌种退化(Degeneration)。了解菌种复壮的措施。 9. 理解基因和基因组的概念;了解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基因组结构、基因结构及遗传过程中的主要差别。

  (八) 识综合运用能力 在给出前提条件下,能够设计简单的技术路线去获得所要求的微生物类群、基因或代谢产物; 能够根据提供的现象,提出微生物所具有的功能假说或进化过程假说; 利用所学知识,设计用某种微生物的功能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环境污染等。    主要参考书目: 1、《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为主要参考书) 2、《微生物学》.沈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分析化学》考试大纲

  1、《分析化学》:绪论,常见离子的分离方法及定性分析,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实验室安全知识。

  参考书目:《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仪器分析》:绪论,光谱分析法导论,光学原子光谱法基础,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电分析化学导论,电位分析法,伏安法和极谱法,电解与库仑分析法,色谱法分离原理,气相色谱法,以及仪器方法原理。

  参考书目:《仪器分析》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海洋地质学》考试大纲

  一、海洋地质学概念、研究对象、发展史和研究意义

  二、海洋地质调查方法

  三、地球与海洋、岩石、构造与地质作用

  1、地球与海洋

  2、岩石的概念与分类、构造作用

  3、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

  四、构造地质学及海洋地质作用

  1、大陆漂移

  2、海底扩张

  3、板块构造

  4、大陆边缘及其地质构造

  5、海洋动力侵蚀作用及海洋沉积作用

  五、深海沉积

  1、滨海沉积概念和分类

  2、滨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3、深海沉积速率及沉积分布规律

  六、全球海平面变化

  七、海岸带

  1、海岸及海岸带的基本概念

  2、海岸带的物质运移

  3、海岸地貌和海岸的演变过程

  八、河口和三角洲

  1、河口的分类和河口沉积作用

  2、三角洲发育过程和三角洲沉积特征

  九、古海洋学

  1、大洋盆地的起源与演化

  2、古海水

  十、海洋矿产资源

  1、海洋矿产资源的概念、分类

  2、海洋砂矿

  3、海底磷矿

  4、锰结核和锰结壳

  5、海底热液矿床

  6、海底油气资源

  参考书目:《海洋地质学》(第二版)徐茂泉等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海洋科学导论》考试大纲

  一、海洋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发展史和研究意义

  二、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

  a) 海与洋

  b) 海底地貌特征

  一、海水的物理性质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

  a) 海水的热学和力学性质

  b) 世界大洋的热量与水量平衡

  c) 大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和水团

  二、海洋环流

  a) 海流的成因及表示方法

  b) 海水运动方程

  c) 地转流

  d) 风海流

  e) 世界大洋环流和水团分布

  三、海洋中的波动

  a) 波浪的概念和波浪要素

  b) 小振幅重力波

  c) 有限振幅波动

  d) 海洋内波

  e) 开尔文波和罗斯贝波

  f) 风浪和涌浪

  四、潮汐

  a) 潮汐现象

  b) 平衡潮理论和潮汐动力理论

  c) 风暴潮

  五、大气与海洋

  a) 海洋上的天气系统

  b)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c)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六、海洋声学

  a) 海洋声波的基本理论

  b) 浅海声传播理论

  c) 海洋的光学性质

  七、卫星海洋遥感

  a) 卫星海洋遥感系统的组成和科学意义

  b) 几种主要的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八、中国近海区域海洋学

  a) 海洋水文状况

  b) 水团和锋面

  c) 海洋环流

  d) 潮汐、潮流和海浪

  参考书目:《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水声学原理》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第1章声呐方程

  1.1 声呐及其工作方式

  1.2 声呐参数

  1.3 声呐方程

  1.4 组合声呐参数

  1.5 声呐方程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1.6 声源辐射功率增大的限制

  第2章海洋的声学特性

  2.1 海水中的声速

  2.2 海水中的声吸收

  2.3 海底及其声学特性

  2.4 声波在介质层上的反射

  2.5 声波在流一固界面上的反射

  2.6 海面及其声学特性

  2.7 海洋内部的不均匀性

  第3章海洋中的声传播理论

  3.1 波动方程和定解条件

  3.2 波动声学基础

  3.3 射线声学基础

  3.4 分层介质中的射线声学

  3.5 分层介质中的声线图绘制

  3.6 声场反演及其应用

  第4章典型传播条件下的声传播

  4.1 邻近海面的水下点源声场

  4.2 表面声道中的声传播

  4.3 深海声道中的声传播

  4.4 深海负梯度和负跃层声传播

  4.5 均匀浅海声传播

  4.6 浅海表面声道中的声传播

  第5章海洋中的混晌

  5.1 海洋混响基本概念

  5.2 体积混响

  5.3 海水中气泡的声学特性

  5.4 海面混响

  5.5 海底混响

  5.6 混响的统计特性

  5.7 混响的预报

  第6章水下噪声

  6.1 描述噪声的几个基本物理量

  6.2 海洋环境噪声

  6.3 航船噪声理论模型

  6.4 风成噪声理论模型

  第7章声传播起伏

  7.1 海水介质温度随机不均匀性和声传播起伏

  7.2 介质随机不均匀的声散射引起的声传播起伏

  7.3 随机界面上的声散射和声传播起伏

  7.4 内波和声传播起伏简介

  7.5 声传播起伏对声呐测量精度的影响

  参考书目:《水声学原理》刘伯胜、雷家煜,2010年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

  一、试题内容及范围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适用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环境科学招生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内容以环境科学基础理论以及对学科发展现状的认识水平为主,考察考生对学科的熟知程度和理解水平。主要范围包括: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基本认识;当代主要环境问题;大气、水体与海洋主要污染物质的种类、来源、基本化学性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在环境体系中的基本反应过程和迁移规律,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对生态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注重生态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联系,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环境的概念,环境要素,环境的分类,环境的功能特性;环境问题的特点、分类和发展阶段;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科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分科、特点;环境工程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分科、特点。

  生态学的定义及发展阶段,包括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结构和类型,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平衡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生态平衡及其破坏;生态系统保护。

  (二)大气环境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污染源及其分类,主要大气污染物;大气边界层;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模式;大气污染的类型与危害;全球大气污染问题(全球气候变化、酸雨、臭氧层破坏)产生机理;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三)水环境

  水循环、水体的概念,水污染源和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及其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水体污染的类型与危害;主要的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水污染的特征,水污染控制。

  (四)生态系统生态学

  理解并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掌握生态效率的表示方法;熟练掌握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机理并能运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初(次)级生产、初(次)级生产过程和生态效率等基本概念以及初(次)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掌握生态型同种的分解过程及资源、环境等对分解作用的影响;熟练掌握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的能流分析;了解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机理。了解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熟练掌握生态系统中水、碳、氮、磷等物质循环的主要过程并能分析实际问题。了解水域生态系统主要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

  (五)海洋环境

  海洋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海洋(含海岸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效益,海洋生态系统的类型与特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污染物在海洋中的迁移转化,主要海洋污染物的类型与危害,海洋污染的生态效应,海洋污染的防治。

  (六)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概念和特点;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中国环境法体系及其构成;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环境标准;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况;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技术方法;综合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导则与标准、技术方法正确解决环境影响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境规划: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环境规划的目标与指标体系;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及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书目:

  《现代环境科学概论》,卢昌义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大气化学考试大纲

  掌握海洋大气化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控制大气化学成分的关键过程;大气微量成分的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硫循环、氮循环;大气气溶胶;气溶胶来源的判别和定量分析;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及其引起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云雾水化学包括云雾降水基础知识、云化学、降水化学及雾化学;全球大气化学和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知识。

  参考书目:

  《大气化学》,王明星主编,气象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
 

  想知道招简、目录中有哪些重要信息?帮帮助你准确解读,戳这里查看攻略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