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福建研招网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考研大纲

2015年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考研大纲

  据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研究生院信息,2015年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考研大纲已经公布,详情如下:
  
  《海洋生物学》考试大纲
  1.海洋生物学的概念以及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2.海洋生物学起源与发展;
  3.海洋生物的分类;
  4.海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5.海洋生物的繁殖与发育;
  6.海洋动物的生理研究;
  7.实验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
  8.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与作用;
  9.海洋生物学发展趋势。
  参考书目:
  《海洋生物学》张培军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海洋地质学》考试大纲
  一、海洋地质学概念、研究对象、发展史和研究意义
  二、海洋地质调查方法
  三、地球与海洋、岩石、构造与地质作用
  1、地球与海洋
  2、岩石的概念与分类、构造作用
  3、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
  四、构造地质学及海洋地质作用
  1、大陆漂移
  2、海底扩张
  3、板块构造
  4、大陆边缘及其地质构造
  5、海洋动力侵蚀作用及海洋沉积作用
  五、深海沉积
  1、滨海沉积概念和分类
  2、滨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3、深海沉积速率及沉积分布规律
  六、全球海平面变化
  七、海岸带
  1、海岸及海岸带的基本概念
  2、海岸带的物质运移
  3、海岸地貌和海岸的演变过程
  八、河口和三角洲
  1、河口的分类和河口沉积作用
  2、三角洲发育过程和三角洲沉积特征
  九、古海洋学
  1、大洋盆地的起源与演化
  2、古海水
  十、海洋矿产资源
  1、海洋矿产资源的概念、分类
  2、海洋砂矿
  3、海底磷矿
  4、锰结核和锰结壳
  5、海底热液矿床
  6、海底油气资源
  参考书目:《海洋地质学》(第二版)徐茂泉等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海洋生态学》考试大纲
  掌握海洋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研究意义以及现代海洋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海洋环境及主要生态因子对海洋生物的作用,海洋生物生态类群的划分以及各生物类群组成结构、种间关系和生态演替,海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基本概念和生态系统层次的能流分析;了解海洋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的环境、生物组成特征以及相关的生态过程,掌握深海区、热液口区和极地海区等这类特殊生态类型环境的生物群落特点;熟悉海洋面临的威胁、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海洋保护的基本途径,掌握过度捕捞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海洋生态效应,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发展与生态平衡、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意义。
  参考书目:《海洋生态学》(第三版)沈国英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9;
  《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海洋科学导论(海洋地质)》考试大纲
  一、海洋科学与地球科学概念、学科领域、发展史和研究意义
  二、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
  1、地球系统基础
  2、海与洋分布、划分和起源
  3、海底地形地貌、构造、沉积
  4、海底矿物
  5、古海洋学与全球变化
  三、海水的物理特性
  1、海水的主要性质与变化特征
  2、世界大洋的热量与水量平衡
  3、海洋水团
  四、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性
  1、海水的化学组成
  2、海气界面的气体交换
  3、海水中的营养元素
  五、海洋环流
  1、海流的成因与表示方法
  2、海流的运动
  3、世界大洋环流和水团分布
  六、海洋中的波动现象
  1、概述
  2、小振幅重力波
  3、有限振幅波动
  4、海洋内波
  5、开尔文波与罗斯贝波
  6、风浪与涌浪
  七、潮汐
  1、潮汐现象及相关概念
  2、潮汐动力
  3、风暴潮
  八、海洋生物
  1、海洋生物的环境分区
  2、生物多样性、生态群落、生态系统
  3、海洋环境中的生物学问题
  九、海洋中的声光传播及应用
  1、海洋声学概述
  2、声波基本理论
  3、海洋声学特性
  4、浅海中声传播理论和典型水文条件下的声场特征
  5、海洋环境噪声
  6、海洋声学方法遥测和反演海洋参数
  7、海洋的光学性质、能见度
  8、激光雷达和水下电视
  十、卫星海洋遥感
  1、概述
  2、卫星遥感
  3、微波遥感
  4、合成孔径雷达
  十一、中国近海区域海洋学
  1、自然环境概况
  2、海洋水文、环流、水团与海洋锋现象的特征、分布
  3、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与变化
  4、生物特征与海洋资源
  5、海洋环境保护
  参考书目:《海洋科学导论》作者:冯士筰/李凤歧/李少菁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海洋遥感导论》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1、遥感原理
  1.1遥感电磁辐射原理
  1.2电磁波与地-气的相互作用
  2、遥感数据源
  2.1遥感数据的特征
  2.2遥感研究对象的特征
  2.3遥感数据的获取与显示
  3、可见光-红外遥感
  3.1摄影系统
  3.2多光谱遥感系统
  3.3高光谱遥感系统
  4、微波遥感
  4.1微波遥感原理
  4.2雷达图像的特征
  4.3雷达图像的解译与处理
  4.4极化雷达与干涉雷达
  5、遥感图像解译与处理
  5.1遥感图像解译
  5.2遥感数字图像预处理
  5.3图像增强和变换
  5.4图像分类
  5.5误差分析和精度评价
  6、遥感变化检测
  6.1遥感变化检测的基本概念
  6.2遥感变化检测方法
  6.3变化检测的精度评价
  7、土地遥感
  7.1土地覆盖遥感制图
  7.2土地利用分析
  7.3土地资源评价
  7.4土地退化的遥感动态监测
  8、海洋水色遥感
  8.1浮游植物,颗粒和溶解物的散射和吸收
  8.2海洋水色卫星遥感器
  8.3大气校正和离水辐射亮度的反演
  8.4叶绿素反射与荧光
  8.5水色算法
  9、海表面温度遥感
  9.1用于SST反演的AVHRR和MODIS波段特征
  9.2大气和海洋的红外特性
  9.3SST的业务化算法
  10、散射计
  10.1概述
  10.2散射计反演海面风场的原理
  11、高度计
  11.1概述
  11.2海面高度计反演中的误差分析
  12、未来海洋卫星系统:2004年到2019年
  参考书目
  1、《海洋遥感导论》,SeelyeMartin著,蒋兴伟等译,海洋出版社,2008
  2、《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第二版),赵英时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3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
  一、试题内容及范围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适用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环境科学招生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内容以环境科学基础理论以及对学科发展现状的认识水平为主,考察考生对学科的熟知程度和理解水平。主要范围包括: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基本认识;当代主要环境问题;大气、水体与海洋主要污染物质的种类、来源、基本化学性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在环境体系中的基本反应过程和迁移规律,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对生态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注重生态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联系,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环境的概念,环境要素,环境的分类,环境的功能特性;环境问题的特点、分类和发展阶段;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科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分科、特点;环境工程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分科、特点。
  生态学的定义及发展阶段,包括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结构和类型,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平衡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生态平衡及其破坏;生态系统保护。
  (二)大气环境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污染源及其分类,主要大气污染物;大气边界层;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模式;大气污染的类型与危害;全球大气污染问题(全球气候变化、酸雨、臭氧层破坏)产生机理;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三)水环境
  水循环、水体的概念,水污染源和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及其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水体污染的类型与危害;主要的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水污染的特征,水污染控制。
  (四)生态系统生态学
  理解并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掌握生态效率的表示方法;熟练掌握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机理并能运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初(次)级生产、初(次)级生产过程和生态效率等基本概念以及初(次)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掌握生态型同种的分解过程及资源、环境等对分解作用的影响;熟练掌握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的能流分析;了解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机理。了解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熟练掌握生态系统中水、碳、氮、磷等物质循环的主要过程并能分析实际问题。了解水域生态系统主要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
  (五)海洋环境
  海洋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海洋(含海岸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效益,海洋生态系统的类型与特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污染物在海洋中的迁移转化,主要海洋污染物的类型与危害,海洋污染的生态效应,海洋污染的防治。
  (六)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概念和特点;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中国环境法体系及其构成;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环境标准;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况;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技术方法;综合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导则与标准、技术方法正确解决环境影响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境规划: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环境规划的目标与指标体系;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及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书目:
  《现代环境科学概论》,卢昌义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海洋科学导论(物理海洋)》考试大纲
  一、海洋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发展史和研究意义
  二、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
  a)海与洋
  b)海底地貌特征
  一、海水的物理性质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
  a)海水的热学和力学性质
  b)世界大洋的热量与水量平衡
  c)大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和水团
  二、海洋环流
  a)海流的成因及表示方法
  b)海水运动方程
  c)地转流
  d)风海流
  e)世界大洋环流和水团分布
  三、海洋中的波动
  a)波浪的概念和波浪要素
  b)小振幅重力波
  c)有限振幅波动
  d)海洋内波
  e)开尔文波和罗斯贝波
  f)风浪和涌浪
  四、潮汐
  a)潮汐现象
  b)平衡潮理论和潮汐动力理论
  c)风暴潮
  五、大气与海洋
  a)海洋上的天气系统
  b)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c)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六、海洋声学
  a)海洋声波的基本理论
  b)浅海声传播理论
  c)海洋的光学性质
  七、卫星海洋遥感
  a)卫星海洋遥感系统的组成和科学意义
  b)几种主要的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八、中国近海区域海洋学
  a)海洋水文状况
  b)水团和锋面
  c)海洋环流
  d)潮汐、潮流和海浪
  参考书目:《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分析化学》考试大纲
  1、《分析化学》:绪论,常见离子的分离方法及定性分析,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实验室安全知识。
  参考书目:《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仪器分析》:绪论,光谱分析法导论,光学原子光谱法基础,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电分析化学导论,电位分析法,伏安法和极谱法,电解与库仑分析法,色谱法分离原理,气相色谱法,以及仪器方法原理。
  参考书目:《仪器分析》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本大纲适用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微生物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微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基本概念、微生物多样性和系统学、生理代谢、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遗传学及微生物技术等。要求考生对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专业词语、技术原理有较深的了解;系统掌握微生物的系统分类、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理代谢、遗传变异和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相关实验技术;并具有应用这些知识和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1、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和意义
  微生物学定义
  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重要类群
  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重要事件和人物
  微生物的重要作用
  2、原核微生物
  原核生物的定义、关键内涵及其与真核生物的本质差异
  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原核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原核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细菌(Bacteria)和古菌(Archaea)
  3、真核微生物
  真核生物的定义、关键内涵及其与原核生物的本质差异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真菌的主要类群:酵母菌、霉菌、担子菌
  4、病毒和亚病毒
  病毒的特点和定义
  病毒的分类和命名
  病毒的宿主范围
  病毒的培养和纯化
  病毒的复制
  亚病毒P和Prion
  重要病毒生物学特性及研究方法
  5、微生物生理和代谢
  微生物的必需营养和大量繁殖
  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及测定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次生代谢
  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举例
  代谢调控与工业发酵
  6、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生态学的概念
  自然界中微生物分布及生境多样性
  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7、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
  DNA结构、复制及变异
  微生物基因的表达及调控
  微生物变异和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
  基因工程原理及技术
  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
  微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及功能基因组
  8、实验设计
  分离、鉴定一种特定的微生物物种
  获得特定的微生物基因或代谢产物
  利用所知功能的微生物解决某个实际问题
  二、考试要求
  (一)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和意义
  1.了解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和相关学科。掌握微生物学中常用科学词语和名称。
  2.了解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概念,包括物种多样性、形态多样性、发育多样性、代谢及遗传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活动的重要生物资源。
  3.了解微生物学发展史是伴随人类文明和技术进步的漫长历程;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4.了解微生物对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贡献,以及在医药、工业、农业、环境保护等的应用。
  (二)原核微生物
  1.了解什么是原核生物?什么是生物三域说,由谁提出及根据是什么?原核生物的系统进化理论。
  2.了解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认识细胞壁、细胞膜、核区(异核体)、核糖体、内生孢子、鞭毛、分子伴侣等分子结构和功能性状,以及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意义。
  3.了解和掌握原核生物的现代分类体系与鉴定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包括革兰氏染色、形态观察、生理测定、生化活性分析、细胞化学分析、核酸(RNA/DNA)分析、蛋白质分析等表观和分子信息在分类鉴定中的综合应用。了解原核微生物的命名法规。
  4.了解和认识原核生物的物种多样性。了解细菌(Bacteria)、放线菌、蓝细菌和古菌的重要代表种群的基本特性和在生命现象研究中的意义。
  (三)真核微生物
  1.了解什么是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2.了解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间的主要区别。
  3.了解和掌握真核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的基本方法。认识真核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了解酵母菌、霉菌、担子菌的主要代表种群的生物学特征和实际意义。
  (四)病毒和亚病毒
  1.了解病毒的基本特点、病毒的结构、病毒大小以及病毒的寄主和种类。
  2.了解病毒的分类原理和命名原则
  3.了解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复制周期所包括的吸附、穿入、脱壳、转录和翻译、组装及释放等主要环节。
  4.了解什么是亚病毒?亚病毒包括的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等的特性。
  5.何谓噬菌体?何谓温和噬菌体、溶源噬菌体、λ噬菌体?
  6.了解目前国内外在主要病毒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和进展,如禽流感病毒,肝炎病毒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类群。
  (五)微生物生理和代谢
  1.了解微生物六类营养要素;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培养基种类及配制原则。
  2.了解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熟悉典型生长曲线的意义;了解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3.了解控制有害微生物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熟悉高温灭菌的主要方法;了解常用化学杀菌剂、抗生素、消毒剂和治疗剂种类和功效,以及其杀菌、抑菌原理。
  4.了解能量代谢中的生物氧化概念;熟悉生物氧化包括的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三种类型及其意义。
  5.了解分解代谢的内容;何谓合成代谢?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关联性。
  6.了解次生代谢,和次生代谢产物(包括抗生素和非抗生素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性。
  7.举例说明自养微生物的CO2固定的4条途径:Calvin循环、乙酰-CoA途径、逆向TCA途径和羟基丙酸途径。了解何谓生物固氮?固氮微生物的种类。
  8.了解何谓代谢调控?了解工业发酵通过调节三类初级代谢途径而提高发酵效率的意义。
  (六)微生物生态学
  1.了解微生物生态学的概念、微生物生态系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自然界中微生物在土壤、水体、空气及其他基质中的广泛分布。何谓极端微生物?了解古菌(Archaea)的和极端微生物的关系。了解目前已知的极端生命条件。
  3.了解微生物间和微生物与其他生物间的五种主要关系类型。
  4.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碳、氮、硫、磷物质等元素循环中的作用。
  5.了解微生物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技术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6.初步了解16SrRNA等基因在分子微生物生态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基于这类生物分子发展起来的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方法。
  7.初步了解海洋微生物的多样性与资源特征。
  (七)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1.熟悉各类微生物(细菌、古菌、真核微生物、病毒等)的遗传特征。
  2.利用微生物的三个经典实验: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和植物病毒的重组实验证明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核酸。了解遗传物质(DNA/RNA)在微生物细胞内的存在部位(核或核区、核糖体、质粒等)和功能特性。
  3.了解DNA的结构及与其功能(如复制、转录等)相适应的特点。
  4.清楚基因的概念,了解基因突变的特点及突变机制。能举例说明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在育种中的应用。
  5.了解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相关元件及其功能,了解原核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
  6.了解原核生物的四种遗传操作方法:转化(Transformation)、转导(Transduction)、接合(Conjugation,Mating)和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Fusion)。了解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中的有性杂交和准性杂交(ParasexualHybridization)的育种意义。
  7.熟悉谓基因工程(GeneErgineering)和相关技术术语。熟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
  8.了解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何谓菌种退化(Degeneration)。了解菌种复壮的措施。
  9.理解基因和基因组的概念;了解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基因组结构、基因结构及遗传过程中的主要差别。
  (八)识综合运用能力
  在给出前提条件下,能够设计简单的技术路线去获得所要求的微生物类群、基因或代谢产物;
  能够根据提供的现象,提出微生物所具有的功能假说或进化过程假说;
  利用所学知识,设计用某种微生物的功能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环境污染等。
  主要参考书目:
  1、《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为主要参考书)
  2、《微生物学》.沈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
  本《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各专业的细胞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能熟练运用细胞生物学知识分析生物学基本问题,了解细胞生物学的最新进展。
  一、考试内容
  1.细胞生物学发展历史
  1.1.了解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创立及其内容要点和意义
  1.2.了解细胞学经典发展时期:原生质理论的提出,细胞分裂和细胞器的发现,细胞学的建立
  1.3.了解实验细胞学时期: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理学、细胞化学
  1.4.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和当前与今后的发展方向--分子细胞生物学
  2.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化学组成
  2.1.细胞的形态结构
  l了解形状、大小和种类的多样性
  l掌握动物细胞的一般结构模式
  l掌握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结构差别
  2.2.细胞的化学组成及其意义
  l了解元素:主要元素、宏量、微量和痕量元素
  l掌握有机小分子:小分子糖类、氨基酸、核苷酸、脂质
  l掌握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大分子多糖
  l掌握水、无机盐和离子
  2.3.掌握细胞的共性,细胞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与功能的相关性
  附:了解关于病毒与细胞的关系
  3.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和基本原理
  3.1.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技术方法和仪器
  3.1.1.光学显微技术
  l了解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掌握分辨率及计算公式,像差与复合透镜
  l了解观察样品的一般制备:固定、切片、染色
  l了解荧光显微镜与观察样品的荧光染色
  l了解暗视野显微镜:聚光器,分辨率
  l了解相差显微镜:用途、特有装置(光栏、相版),原理
  l了解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及其原理、用途
  l了解计算机等技术在光学显微技术中的应用
  3.1.2.电子显微镜技术
  l了解透射电镜:基本构造,成像原理,分辨率;超高压电镜
  l了解透射电镜观察样品制备:超薄切片技术,负染色和暗视场制片术冰冻劈裂一复型技术和金属投影技术
  l了解扫描电镜和隧道电镜及其原理和用途
  3.2.细胞化学组成及其定位和动态分析技术
  l了解细胞和细胞器的分离:匀浆和差速离心技术
  l了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l了解细胞化学、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细胞光度和流式细胞分离技术
  l了解电镜细胞化学和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l了解显微放射自显影、分子原位杂交
  3.3.了解细胞培养、细胞工程、显微操作、活体染色等技术方法
  4.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4.1.内膜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员
  4.2.内质网
  4.2.1.重点掌握内质网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类别(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
  4.2.2.重点掌握粗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
  l重点掌握按信号肽假说参与分泌蛋白和溶酶体酶等蛋白合成.
  l重点掌握蛋白质的修饰(包括N-连接糖基化、酰基化等)和正确折叠
  4.2.3.掌握光面内质网的功能:膜脂类和甾类激素合成、胞质溶胶Ca2+水平调节、解毒和参与糖元合成与分解等
  4.3.高尔基体
  4.3.1.重点掌握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特点,结构分区,及各区的标志性酶
  4.3.2.重点掌握高尔基体的功能
  l蛋白质的修饰和加工:O-连接糖基化与磷酸化和硫酸化;N-连接糖基化的改
  4.4.溶酶体
  4.4.1.掌握溶酶体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特点
  4.4.2.掌握溶酶体的功能
  l溶酶体的基本功能-消化作用及溶酶体的亚类划分
  l溶酶体的其他功能(动物受精过程中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等)
  4.4.3.了解溶酶体的发生
  4.5.微体
  4.5.1.掌握微体的两种类型及其共同的形态结构和酶特征
  4.5.2.掌握过氧物酶体的酶特点和功能-解毒作用,植物光呼吸中的乙醇酸
  代谢
  4.5.4.了解关于微体的发生问题
  4.6.线粒体
  4.6.1.掌握显微形态特征和主要功能概要
  4.6.2.重点掌握超微结构与功能定位及各部的结构和化学的组成特点
  4.6.3.重点掌握内膜进行能量转化(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和超分子结构基础与转化机制
  4.7.叶绿体
  4.7.1.了解叶绿体的显微形态特征和超微结构
  4.7.1.1.显微形态特征
  4.7.1.2.超微结构:
  被膜:外膜、内膜、膜间隙(外膜)
  类囊体(片层系统):基粒类囊体(附基粒概念)、基质类囊体、基质(内腔)
  4.7.2.了解叶绿体的主要功能-光合作用概要:
  总反应;阶段及亚阶段划分(光反应:原初反应→电子传递→ATP合成;暗反应:卡尔文循环);反应定位
  4.7.3.了解类囊体膜进行光反应(光合磷酸化)的分子和超分子结构基础和反应过程
  4.8.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半自主性
  4.8.1.掌握半自主性的主要表现
  4.8.2.掌握细胞质合成的线粒体叶绿体蛋白之转运机制。附:分子伴娘概念
  4.8.3.了解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繁殖方式
  4.9.了解广义和狭义的细胞骨架概念
  4.10.微丝
  4.10.1.掌握微丝的形态结构及构成微丝的分子--肌动蛋白
  4.10.2.掌握微丝的组装和解聚、永久性微丝与暂时性微丝
  4.10.3.掌握微丝结合蛋白
  4.10.4.重点掌握横纹肌纤维(细胞)中的微丝系统与肌肉收缩机制
  4.10.5.重点掌握非肌肉细胞中微丝的特点和功能:微绒毛中的支架作用、胞质流动和细胞移动中的作用、胞质分裂中的收缩环作用、细胞连接中的作用(附着带、应力纤维)
  4.10.6.掌握微丝的特异性破坏药物和稳定药物
  4.11.微管
  4.11.1掌握微管的形态结构和微管的种类及分布
  4.11.2掌握微管蛋白和微管结合蛋白
  4.11.3掌握微管的组装、去组装与微管组织中心,微管的“滑车”现象,永久性微管和暂时性微管
  4.11.4重点掌握微管的功能
  4.11.5掌握微管的特异性药物和微管组成的细胞器
  4.12.中间纤维
  4.12.1.掌握中间纤维的一般形态和类型及类型的细胞特异性
  4.12.2.掌握中间纤维蛋白分子的一般结构模式及中间纤维的组装
  4.12.3.了解中间纤维结合蛋白
  4.12.4.了解中间纤维的功能:支架和连接作用;信号传递和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可能作用。
  4.13.核糖体
  4.13.1.重点掌握核糖体的形态结构、类别和构成分子及解离和重组装等研究结果。
  附:自主装概念
  4.13.2.重点掌握核糖体的功能部位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mRNA结合部
  位、P位、A位、肽酰基转移酶部位、G因子部位、E位。附:核酶概念
  l了解作用于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l了解多聚核糖体在蛋白合成中的意义和核糖体循环
  5.细胞基质与功能
  5.1.细胞外基质
  掌握概念和功能意义概要
  5.1.1.掌握动物细胞的胞外基质
  5.1.1.1.胶原纤维:类型及分子结构和纤维特征;合成、修饰、组装和交联;功能
  5.1.1.2.弹性(弹力)蛋白纤维: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
  5.1.1.3.氨基聚糖:分子结构特点;种类;特性和功能意义;透明质酸的特殊功能意义
  5.1.1.4.蛋白聚糖:分子结构特点;与透明质酸为轴的更大复合结构;功能意义(包括参与构成基底膜)
  5.1.1.5.层粘连蛋白和纤粘连蛋白:结构特点、功能意义
  5.1.1.6.胞间粘连分子:依赖于Ca2+的,不依赖于Ca2+的;功能意义
  5.1.2.掌握植物细胞的胞外基质-细胞壁:成分、结构和功能概况
  5.2.细胞质基质的概念和功能
  5.2.1.掌握关于细胞质基质的不同概念和结构问题
  5.2.2.掌握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6.细胞核与染色体
  6.1核被膜(核膜)
  6.1.1掌握核被膜的一般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物学意义
  6.1.2掌握核膜孔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颗粒-纤维模型和“鱼笼”或“滴漏”式模型
  功能:物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及其特点
  6.1.3掌握核纤层(核膜骨架)的形态结构特点、性质(中间纤维家族)和功能意义
  6.2染色质
  6.2.1掌握染色质的经典概念和现代概念
  6.2.2掌握组蛋白的种类和特点
  6.2.3重点掌握染色质的基本结构-串珠线模型和结构的基本单位-核小体
  6.2.4掌握染色质的类型和各类染色质的定义
  6.2.5了解染色质的非组蛋白:性质,一般结构模式、功能意义
  6.3核仁
  6.3.1掌握显微水平的核仁形态和细胞化学特征
  6.3.2重点掌握核仁的超微结构分部和各部分的结构组成特点
  6.3.3重点掌握核仁的功能:rRNA的合成和核糖体亚单基的组装
  6.4染色体
  6.4.1重点掌握染色体包装(结构或超分子结构)的两种主要模型
  6.4.2重点掌握中期染色体的显微形态学
  6.4.3掌握染色体DNA序列的重复性,分类和各类DNA序列的排列分布
  6.4.4重点掌握保证染色体世代稳定的结构部位和关键序列及其结构
  着丝粒-着丝点、端粒、自主复制序列。附:可移动序列(转座子)概念
  6.4.5了解巨大染色体:多线染色体和灯刷状染色体
  6.5核骨架和核基质
  6.5.1了解核骨架的概念问题:广义的核骨架和狭义的核骨架。
  6.5.2了解核基质(狭义核骨架)的一般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特点以及功能意义
  6.5.3了解染色体支架及其与核基质的关系
  6.6重点掌握细胞核的功能
  7.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的结构与识别
  7.1.质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7.1.1.掌握构成质膜的主要分子类别及其特点和意义
  7.1.1.1.脂质:磷脂、糖脂、胆固醇。附:人工脂质体及其应用
  7.1.1.2.蛋白质:外在蛋白,内在蛋白;跨膜蛋白的一般结构特点
  7.1.1.3.糖类。附:ABO血型抗原
  7.1.2.掌握质膜的结构模型
  7.1.2.1.了解历史上的三个主要模型:Gorter和Grendel的脂双层模型;Danielli-Davson模型;Robertson模型(单位膜模型)
  7.1.2.2.重点掌握现代被广泛接受的流动镶嵌模型:基本要点,研究方法。
  7.1.2.3.了解质膜结构研究的实例--哺乳类红血球的质膜:方法,结果。质膜骨架及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7.2.质膜的功能
  7.2.1.重点掌握物质的跨膜运输
  7.2.1.1.被动运输:特点;简单扩散,易化扩散;载体、转运蛋白的概念
  7.2.1.2.主动运输:特点;直接主动运输-泵运输及转运ATP酶的概念;间接主动运输-协同运输、胞纳(胞饮和吞噬)、胞吐、穿胞运输
  7.2.2.了解质膜的其他功能
  7.3.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7.3.1.了解细菌细胞的鞭毛:结构和运动机制
  7.3.2.了解其他特化结构-鞭毛、纤毛、微绒毛、变形足等
  7.4.细胞的连接
  7.4.1.掌握闭锁连接:连接特点及生物学意义
  7.4.2.掌握锚定连接及其生物学意义
  7.4.2.1.掌握桥粒连接和半桥粒连接
  7.4.2.2.掌握附着连接(附着带和附着斑)
  7.4.3.掌握通讯连接
  7.4.3.1.掌握间隙连接和电性突触,以及连接子概念
  7.4.3.2.掌握化学突触
  7.4.3.2.掌握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7.4.4.了解细胞附着(细胞粘附):概念;与细胞连接的关系和生物学意义
  8.细胞通讯和信号转导
  8.1.重点掌握细胞识别和细胞通讯有关的几个概念:细胞识别、细胞通讯、受体、信号通路、第一信使、第二信使
  8.2.掌握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及信号分子
  8.3.掌握膜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l与G蛋白偶联的:cAMP通路及信号分子
  l肌醇磷脂通路及信号分子
  l受体本身为酪氨酸激酶的:生长因子类受体
  l受体为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的:神经递质类受体
  9.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9.1了解细胞繁殖、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间的关系及细胞分裂方式
  9.2细胞有丝分裂
  9.2.1掌握有丝分裂的形态学过程,时相划分及各时相的变化标志
  9.2.2重点掌握早中期染色体的移动与纺锤体的形成和结构
  9.2.3重点掌握姐妹着丝粒的分离与后期染色体的移动
  9.2.4掌握胞质分裂
  9.2.3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与某些生物特殊形式的有丝分裂(中、后期转化和姐妹染色体分离的机制)
  9.3减数分裂
  9.3.1掌握减数分裂的形态学过程,时期划分和各期的主要变化特征
  9.3.2重点掌握重要事件和重要结构分析:
  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与联合复合体和Z-DNA
  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交换机制和P-DNA
  9.3.3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特点
  9.4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的调控
  9.4.1掌握周期内细胞、周期外细胞(休止细胞)、细胞周期检验点、Go期细胞等概念
  9.4.2了解细胞周期的时相划分,时程变异及研究细胞周期的最基本方法-细胞同步化方法和周期时程测定法
  9.4.3重点掌握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的调控
  9.4.4了解调控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其他主要因素
  10.细胞分化、衰老与凋亡
  10.1.细胞的分化
  10.1.1.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及与其相关的几个概念(细胞的发育潜能、干细胞)
  10.1.2.了解细胞质在早期胚胎细胞分化中的决定作用和作用的物质基础--从形态发生决定子到母体mRNA
  10.1.3.掌握核基因的表达与细胞分化(细胞核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10.1.4.掌握细胞间相互作用对细胞分化的影响及相互作用类型:诱导作用、细胞反效应、激素作用
  10.1.5.掌握环境对细胞分化的影响
  10.2.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10.2.1.掌握细胞衰老和死亡的客观性与Hayflick界限
  10.2.3掌握.细胞衰老的特征性表现
  10.2.3.掌握细胞衰老的原因和假说
  10.2.3.1.自由基理论
  10.2.3.2.细胞的编程性死亡与编程性死亡相关基因
  11.细胞起源与进化
  11.1.了解有关细胞起源的研究,假说和尚存问题
  11.2.了解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的进化
  11.2.1.真核细胞源于原核细胞的证据:古生物学(化石)的证据;分子生物学的证据;活化石的证据
  11.2.2.真核细胞的祖先可能是古代原细菌的研究证据:细胞壁成份的研究,DNA序列的研究,核糖体的研究,5SrRNA的研究
  11.2.3.内膜系统的起源
  11.2.4.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内共生起源学说与非内共生起源学说
  11.2.5.细胞核的起源-核膜的起源:超微结构的和活化石的证据
  11.3.了解关于病毒与细胞间的起源和进化关系问题
  二、考试要求
  1.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2.了解细胞生物学最新进展
  3.具有运用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参考书
  1、《细胞生物学》(第三版).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为主要参考书)
  2、《分子细胞生物学》(第二版).韩贻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综合化学》考试大纲
  1、《无机化学》:物质的状态,原子结构,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氢和稀有气体,化学热力学初步,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平衡,溶液,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碳族元素,硼族元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铜、锌副族,配位化合物,过渡金属(I),过渡金属(II),镧系元素。
  参考书目:《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有机化学》: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二烯烃(含共轭体系),芳烃(芳香性),立体化学,卤代烃,醇、酚和醚,醛、酮和醌,羧酸及其衍生物,二羰基化合物,有机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
  参考书目:《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1.蛋白质化学
  考试内容
  l氨基酸的简写符号
  l氨基酸及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l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高级结构的概念及形式)
  l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一般步骤
  l蛋白质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l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考试要求
  l了解氨基酸、肽的分类
  l掌握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l理解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类型及特点,四级结构的概念及亚基
  l掌握肽键的特点
  l掌握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核酸化学
  考试内容
  l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分类及主要理化特性
  l核苷酸的结构
  lDNA和RNA一级结构的概念和二级结构要特点
  l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
  l核酸的研究方法
  考试要求
  l全面了解核酸的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酸的性质
  l全面了解核苷酸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苷酸的性质
  l掌握DNA的二级结构模型和核酸杂交技术
  3.糖类结构与功能
  考试内容
  l糖的主要分类及其各自的代表
  l糖聚合物及其代表和它们的生物学功能
  l糖链和糖蛋白的生物活性
  考试要求
  l掌握糖的概念及其分类及生物学功用
  l掌握单糖、二糖、寡糖和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l掌握糖的鉴定原理
  4.脂质与生物膜
  考试内容
  l生物体内脂质的分类,其代表脂及各自特点
  l甘油脂、磷脂以及脂肪酸结构与特性
  l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考试要求
  l了解脂质的类别、功能
  l熟悉重要脂肪酸、重要磷脂的结构
  l掌握甘油脂、磷脂的通式以及脂肪酸的特性
  5.酶学
  考试内容
  l酶的分类和命名,作用特点及机理
  l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米氏方程的推导)
  l酶的提纯与活力鉴定的基本方法
  l酶的主要功能和应用
  考试要求
  l了解酶的基本概念和分离提纯基本方法
  l掌握酶活力概念、米氏方程以及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l掌握酶活性调节的因素、酶的作用机制
  6.维生素和辅酶
  考试内容
  l维生素的分类及性质
  l各种维生素的活性形式、生理功能
  考试要求
  l了解水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和缺乏病
  l了解脂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7.激素
  考试内容
  l激素的分类、性质和生物学功能
  l激素的结构、合成与分泌
  l激素作用机理
  考试要求
  l了解激素的类型、特点
  l理解激素的化学本质和作用机制
  l了解常见激素的结构和功能
  8.新陈代谢和生物能学
  考试内容
  l新陈代谢的概念及特点
  l高能磷酸化合物
  lATP的生成及其生理功能
  l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考试要求
  l理解新陈代谢的特点
  l了解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和种类
  l理解ATP的生物学功能
  l掌握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9.糖的代谢
  考试内容
  l糖代谢的概念、途径
  l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和过程
  l糖异生作用的途径及生理意义
  l糖原合成与分解
  l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及催化反应的关键酶
  考试要求
  l全面了解糖的各种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酶的作用
  l理解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和过程
  l掌握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途径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
  10.脂类的代谢
  考试内容
  l脂肪分解和合成的概念及特点
  l脂肪酸的b-氧化过程及其能量的计算
  l磷脂和胆固醇的代谢
  考试要求
  l掌握脂肪酸β-氧化过程及能量生成的计算
  l理解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l了解磷脂和胆固醇的代谢
  11.氨基酸的代谢
  考试内容
  l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l氨基酸的一般分解代谢
  l氨基酸的一般合成代谢
  考试要求
  l掌握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脱羧基作用
  l理解鸟氨酸循环,生糖氨基酸,生酮氨基酸的概念
  l了解生物体合成氨基酸的基本途径
  12.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考试内容
  lm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原理和密码子的概念、特点
  ltRNA、核糖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和原理
  l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包括参与合成的主要分子的种类和功能,以及加工过程
  考试要求
  l全面了解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
  l掌握翻译的步骤
  l掌握翻译后加工过程
  13.核苷酸的代谢
  考试内容
  l核苷酸的分解与合成代谢途径
  l碱基的分解
  l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作用
  考试要求
  l理解碱基的分解代谢
  l理解核苷酸的分解和合成途径
  l了解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作用
  14.核酸的生物合成
  考试内容
  lDNA复制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lDNA复制的基本过程,参与的主要酶类与蛋白质因子的种类和作用
  l转录基本概念;参与转录的酶及有关因子
  lRNA转录后加工的意义
  l逆转录的过程
  考试要求
  l理解DNA复制的半保留方式和分子机制及DNA损伤的修复基本过程
  l掌握参与DNA复制的酶与蛋白质因子的性质和种类
  l掌握DNA复制的特点
  l掌握RNA转录的一般规律
  l理解RNA转录后加工过程及其意义
  l了解逆转录的过程
  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上、下册)(第三版)王镜岩、朱圣庚、许长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进入院校招生信息专题
【相关链接】
2015年考研招生信息汇总 | 专业课考研大纲 | 学费奖助 | 推荐免试
2015年考研大纲专题 | 2015年考研讨论版 | 2014报录比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