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资料传播学流派讲义
传播学流派一、经验学派/传统学派(EmpiricalSchool):主要指以经验性、定量的研究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侧重于传播效果的研究。(经
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
精神交往,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1、一定的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相适应;它们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物质决定精神,而是更多地表现在相互作用之中。
2、精神产品在现代社会中较多地表述为信息,信息与一般物质产品的不同之处在于,物质产品消费的是其本身,而信息消费的是其内容,且可被多次消费。
六、当代传播研究的主要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
这一时期的传播学研究,扩展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派别分流日益明显。批判学派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兴盛于70年代,80年代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主流之一,以对社会文化的批判备受人们的关注。
6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学研究也纷纷开始。在借鉴西方学者关于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研究的理论上,资助研究本国的时间,对内提出适应本国现实的理论成果,对外提出了建立“国际传播和信息新秩序”的主张,并促成了发展传播学的成熟。
进入90年代后,传播学研究又面临了新形势的挑战。当今社会发展正朝着信息化、全球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传播学如何适应社会形态的转变,传播形态的进化,调整自己,进一步发展,已成为全球传播学者共同关心的话题。
传播学的新门类:
(一)跨文化传播学
霍尔第一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的概念,他的《无声的语言》一书的问世,标志着跨文化传播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霍尔也被认为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之父。
群体和其他群体(ingroupandourgroup)
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
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relativism)
偏见、歧视和定势(prejudice,discriminationandstereotypes)
独裁性格(authoritarianpersonality)
“打破时空限制,以低成本穿越国界、传送声音及影响到世界各地”全球性媒介产业的兴起提供了全球化的组织架构和驱动力。
(二)国际传播学
国际传播的职能:
对内报道——不断将国际社会的重要事件和变化传达给本国社会;
对外报道——宣传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政策等;但在现代社会,外交决策的形成和实施实际上需要广泛动员本国和外国公众和舆论的支持(“公众外交”)。
国际传播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因为它与国家或民族的利益紧密相联,它的报道是服务于本国利益的。(西方传媒在国内政策上也许与政府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分歧,但在外交政策上却与政府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的比重增大是当今全球传播的一大特色。
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
(1)西方四大通讯社控制着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新闻流;
(2)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新闻版图中,往往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
(三)发展传播学
将大众传播视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认为媒介能有效地传播关于现代性的信息,并以此促进经济落后的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
1、三种模式:
(1)主导模式/现代化模式——现代化理论(20世纪50~60年代):
丹尼尔?雷纳、威尔伯?施拉姆、罗杰斯:
认为欧美国家的工业化历程具有普适性,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促使其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而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原因更多的在于其自身没有统筹安排好自己的发展规划。
主要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因素,在文化上有一种民族自我中心的欠缺,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现状为防止对终极目标。
(罗杰斯:传播是社会变革的基本要素之一,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普及是特殊的传播形态。第三世界国家应该通过与西方的社会接触,引进新思想和新信息,促使传统社会发生变革。大众传播中创新、扩散中起到很大作用。)
(2)依赖模式——依附理论(20世纪70~80年代):
依附理论:主张外因论的发展观,认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欠发达是发达国家利用不平等的国家经济、政治关系对之进行剥削和控制的结果;在不平等的国际劳动分工和贸易条件下,世界日趋两级分化,形成中心—外围的衣服格局;外围国家不能走西化道路,只能通过摆脱依附谋求自身发展。
虽然媒介是实现变迁的主要工具,但由于它对社会内部结构的依赖性以及成本庞大等关系,媒介的发展仍然受到了严格限制。总体来看,与大众传播相比,地方权力结构、传统价值观和经济限制的影响力更大。
“媒介帝国主义”:代表人物席勒认为发达国家利用传播技术的优势向第三世界国家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发展中国家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经验,而是要结合本国的传统和实际。
(3)交互模式——世界体系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
创始人是沃勒斯坦,认为应该把资本主义看作一个历史体系,这个历史体系可分为三个维度:不平等而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体系;等级化而多民族的国家体系;多元而趋同的文化体系。这个世界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层级化和可变动性,前者表现为中心—半边缘—边缘的等级结构,后者体现为扩张—收缩的
2、大众媒介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机制:
(1)传递科技知识,促进新兴科技和创新得到传播并被广泛采纳——这正是现代化的基础;
(2)激发个人和社会的心智状态,散播关于现代化社会的影像信息,使落后国家和社会中的人们形成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印象并进而偏向现代性;
(3)促进新兴国家的统一和民主政治参与;
(4)通过传递市场信息可以促进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时本身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可以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5)促进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优化。
最近30年,发展传播学有了令人振奋的新策略,包括提高大众意识、普及知识、社区动员、利用民间媒体、社会营销、娱乐教育等等。其中一些策略已经被一些国家政府、社会团体、地区性和国际性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用以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各种发展问题。
(四)互联网传播学
1、互联网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信息传播形式的时空界限,不仅可以实现面对面的传播,更可以实现用户之间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互联网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
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的空间。
减少了人们对传统大众媒介信息的依赖性。在传统新闻业中信息有编辑和记者来决定信息传播;而在互联网络中,新闻往往是从底层开始的,由接近某个新闻主题或对此感兴趣的人所创作的。
2、互联网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的不同:
(1)网络传播的双向互动性极大地动摇了传统媒介中传播者的地位。受传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不再明确,传播和接收几乎可以同时完成,人们瞬间就能转化角色;
(2)网络传播改变了传播者与传播工具之间的关系。网络属于全社会,任何传播者都只能参与而不能拥有,它为众多的个人和非专业组织和团体参与社会传播提供了手段和机会;
(3)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网络传播可以说是一种为受众度身定做的个人化的传播模式,受众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搜索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信息不是从传播者哪里“推”出去,而是由受众从传播者那里“拉”出来。
3、互联网的负面作用:
(1)把关人的缺失:缺少把关人也就意味着没有审查制度。一方面会造成无价值的、不需要的信息充斥网络空间,从而提高了系统超载的危险;另一方面未经编辑、记者核实的来自网络的信息很难辨认真伪,谣言和假新闻等冲击着网络信息的可信性。
(2)信息过量:网上的信息太多,以至于对于用户来说缺乏实际用处。另外,屏幕上的每种资料看上去都具有相同的可信度,无论是来自科学文献还是来自连环画。
(3)信息安全无保障,威胁用户的经济、信息和隐私安全。
(4)造成地区间、国家间的知识和数字鸿沟。没有经济和技术条件来接触和应用网络的人可能会有一种被社会隔离的感觉,他们对网络感到压抑和沮丧,对整个世界有陌生感和技术恐惧,从而放弃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
(5)造成人们对技术的依赖。
(6)可能造成人的思维能力和交往能力的退化
【精品阅读】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考研报考全知道
2013中传传播学考研路程心得
2014中传816真题回忆版
2014中传713真题回忆版
- 2022-02-10记2012年【数字媒体艺术】学硕考试经验(申精)
- 2021-12-21程序设计827/游戏方向萌新指南贴
- 2021-11-27中传MTI影视翻译超长超详细经验贴
- 2021-07-2320考研之中国传媒大学精华经验真题汇总【入版必看】
- 2021-04-1319英语语言文学擦线上岸~
- 2021-01-18【电子书下载】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新闻学
- 2021-01-142018中国传媒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英语播音考研经验帖
- 2021-01-1419年英美文学二外日语真题回忆
- 2020-09-102019中传电编416高分师姐经验分享
- 2020-05-2719年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向一成功上岸回馈经验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