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师范大学 > 导师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导师介绍:方晓义


  (16)房超,方晓义,李辉,蔺秀云.大学生应对类型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3):204-208(通讯作者)
  (17)李辉,胡金连,方晓义,蔺秀云.少数名族小学生学校适应状况的分析-以云南为例.云南电大学报,2009,11(3):21-24
  (18)胡金连,李辉,方晓义,蔺秀云.少数民族小学生师生关系状况调查分析-以云南为例.云南电大学报,2009,11(2):28-31
  (19)赵群,李晓铭,方晓义,赵国祥,赵峻峰.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对农村家庭及其子女的影响.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29(9):708-711.
  (20)方晓义,范兴华,刘杨.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4):93-99
  (21)万晶晶,方晓义,李一飞,池培莲.主观客观父母监控与中学生同伴交往的关系.学校心理卫生,2008,22(1):20-24
  (22)蔺秀云,方晓义,林丹华,李晓铭.心理保护动机在预防流动人口感染艾滋病性病高危行为中的作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9),17(9):832-835
  (23)刘杨,方晓义,蔡蓉,吴杨,张耀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20(通讯作者)(被《FrontiersofEducationinChina》2009,4(3):365-389全文翻译转载;被《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08)收录,主编:方卫平,刘宣文,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388-400;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收录,2008年第10期:32-43)
  (24)刘杨,方晓义,张耀方,蔡蓉,吴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标准的研究.应用心理学,2008,14(1):77-83(通讯作者)
  (25)涂翠平,方晓义,刘钊.家庭环境类型与青少年亲子冲突解决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6(3):187-191(通讯作者)
  (26)苏文亮,方晓义.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上网诱惑情境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7(2):12-17.
  (27)袁晓娇,张毓彬,卓然,苏文亮,方晓义.压力情境下考试焦虑的生物反馈干预成效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2):160-163(通讯作者)
  (28)杨阿丽,方晓义.市域夫妻的归因方式与婚姻冲突的关系.中国地名,2008,10:77-79
  (29)林丹华,XiaomingLi,方晓义.父母和同伴因素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知觉.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3):36-42
  (30)徐洁,方晓义,张锦涛,林丹华,孙莉.家庭功能对青少年情绪问题的作用机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2):79-85(通讯作者)
  (31)涂翠平,夏翠翠,方晓义.西方心理分离的研究回顾.心理科学进展,2008,16(1):134-142(通讯作者)
  (32)苏文亮,刘勤学,方晓义,房超,万晶晶.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质性研究.青年研究.2007,10:10-16.
  (33)邓林园,方晓义,李一飞、夏培方、万晶晶。青少年父母监控现状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4):27-31(通讯作者)
  (34)万晶晶,方晓义,邓林园,黄丽娜。母子性格匹配、对性格的喜欢程度与青少年期的母子沟通。心理学报,2007,39(2):267-276(通讯作者)(该文被《中国教育科学》2008年收录,中国教育学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
  (35)万晶晶,方晓义,邓林园,黄丽娜。青少年期母子性格与家庭亲密度的关系:性格喜好的作用。心理学探新,2007,27(2):63-68(通讯作者)
  (36)方晓义,蔺秀云,林丹华,刘杨,李晓铭。流动人口的生活工作条件满意度对心身健康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2月),15(1):31-35
  (37)杨阿丽,方晓义,李辉,蔺秀云,刘倩倩。云南省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发展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预测。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2):49-56(通讯作者)
  (38)杨阿丽,方晓义,涂翠平,李红菊。父母冲突、青少年的认知评价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2):127-134
  (39)林丹华,方晓义,李晓铭,蔺秀云。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社会适应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6):400-403。
  (40)李辉,刘倩倩,方晓义,蔺秀云.云南省大学生自杀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3):56-61(该文被人民大学心理学转载,2007,11:76-82)
  (41)李慧,陈英和,王园园,方晓义,齐琳.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适应阶段探析.中国教育学刊2007,(06):17-20
  (42)方晓义,蔺秀云,林丹华,李晓铭,邓林园.保护动机对农村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预测.心理学报,2006(11月),38(6):877-855
  (43)方晓义,戴丽琼,房超,邓林园。亲子沟通问题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7月),22(3):47-52。
  (44)邓林园,方晓义,李一飞,万晶晶。父母监控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应用心理学,2006,12(4):205-311。(该文被收入方卫平、刘宣文主编,《2007年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12月,pp98-104.)
  (45)杨阿丽,方晓义.父母消极抚养方式与父母冲突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4):270-276。(通讯作者)
  (46)蔺秀云,方晓义,林丹华,李晓铭,苏文亮.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与其STD/HIV高危性行为的关系。心理科学,2006(9月),29(5):1206-1210(通讯作者)
  (47)蔺秀云,方晓义,林丹华,李晓铭.北京市农村流动人口的HIV/STD高危性行为和知识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310),12(5):426-428(通讯作者)
  (48)蔺秀云,方晓义,李辉,刘朝莹,杨志稳。云南省学生亲社会倾向发展趋势及对学校适应的预测。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4):44-51(通讯作者)(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007,第3期:49-57)
  (49)赵然,方晓义,李晓铭,董柏青,刘伟,周月娇,梁绍伶。心理社会因素对暗娼完全套使用意图的影响。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8月),12(4):317-320(通讯作者)
  (50)赵然,方晓义,李晓铭。心理社会因素对女性性工作者完全套使用行为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8月),14(4):375-377(通讯作者)
  (51)吴波,方晓义.青少年自主性发展的特点.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3月),4(1):22-27(通讯作者)
  (52)林丹华,方晓义,李晓铭.青少年吸烟者的吸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Jan.),14(2):121-123
  (53)方晓义,林丹华,LiX.社会环境危险性与青少年的吸烟行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7-63。(该文被中国教育科学2006年版收录,261-266)
  (54)方晓义,夏翠翠,林丹华,黄丽娜。母子性格、性格匹配与青少年期母子冲突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3):22-26。
  (55)方晓义,夏翠翠,林丹华,黄丽娜。母子性格、性格匹配与青少年期母子冲突的关系。心理学(人大复印资料),2005,11:54-58.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