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广东研招网 > 考研经验

2012年中山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初试经验



  在七月二十到八月之间,我看了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郭镇之翻译的《传播理论》以及石磊的《新媒体概论》。因为我那时还在中大与暨大之间徘徊,所以才看了李良荣那本书,我认为这并不如有些人说得那么好,但也不特别坏,看下其实也无所谓。个人认为郭镇之翻译的《传播理论》翻译质量差的令人发指,同一个理论或是专业名词经常有前后翻译得不一致的地方,当然了,阅读障碍也可能与我当时对传播学懂得不多所造成的。而《新媒体概论》,千万别看。搞明白新媒体是怎么回事不需要看一本叫做“新媒体概论”的书。这又是一条经验。同理可知,搞明白融合新闻是怎么回事,也不需要看一本叫“融合新闻学原理”的书。

  在八月份,我花了两个星期读了刘海龙的《大众传播理论》,还做了自从我受教育以来从未做过的那么多的笔记,其实就是抄书了,这也是我读的最长时间的一本书,没有之一,到后来我认为一点意义没有。在我整个考研过程中,政治自然没有做过笔记,英语我有摘抄真题中不懂得单词,专业课在后期也有使用电脑稍微做了点零散的笔记,而这在事后我认为除了这让我重新很快地翻了一遍书之外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可以得出一条或许只属于我的经验:学新闻不需要做笔记,该记住的总该会记住,在你够勤快的前提下,不该记住的内容或许它就是不该被记住。

  到了九月,我开始做英语真题,大约两天一套,直到我把七套真题都做完。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对于英语使用的参考书我想没有多少人是有异议的吧。我做真题时是不包括作文的连续做的,而且我每篇都计时,而且我每次做完除作文之外的题目的耗时都是两小时左右,得分都是五十左右徘徊,两小时以及五十分,这些数据一直保持到我考前几天,也就是说,我在做完真题之后就没有任何进步或退步了。我做完真题对完答案后会重新再看一遍文章同时一边看译文,并且把所有做的时候不认得或很眼熟的单词抄下来。其实看一遍文章同时看译文之后错在哪里就基本知道了,很多时候出错只是因为做题的时候看文章看得快,看得慢的话可能可以避免出错,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是很变态的,四个选项要么看起来都对要么看起来都错,而且无论看文章快或慢都会出错,所以遇到这些题目我觉得还是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了。强调一句,做真提前要把单词都背一遍,这样很多单词即使在真题中看不懂也会显得很面熟,这样有助于记忆。强烈不建议不背单词就做真题,一方面打击自信心,另一方面把真题浪费了。另外再说一句,考研的文章大多从《经济学人》、《哈佛商业评论》等杂志中选出来的,我认为这些撰稿人写文章是有某种套路的,比如先提出某个被普遍认同的观点,然后批判它,所以在做真题时可以稍微尝试去理解这些套路,这样有助于在下次读时快速地找到作者的point在哪里。

  在做完真题后大概九月中吧,我开始看政治,我在政治这方面是吃大亏了,所以很有必要说下教训。我一开始买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的那本死贵死贵的大纲解析,在一个炎热的中午在某211大学的没有开空调的图书馆看了十页就快看疯了,当时的感觉是要放弃考研了。所以我的观点是:千万别买那本东西,有功夫死磕那本东西不如多看几本专业书。在我第二天平复情绪之后我开始用徐之明的红宝书大纲解析以及肖秀荣的一千题再度死磕政治。我就用了这两本书第一遍过完了政治。然后用的是任汝芬的真题解析把真题过了一遍,其实把真题过了一遍的意思就是把选择题做了一遍,论述题我一道都没写过,就是稍微不入脑地浏览了下标准答案。

  在如上所述的使用不靠谱的逻辑图解过了遍知识点,做了下一千题,并过完一遍真题之后大概刚到十月吧,在这之后我就直到十二月才看政治了。我是在十二月才重拾政治、英语的,十二月我基本都在看这两个公共课,前两个月我都在看专业书,具体看过哪些我也不记得了,总的精简版的书单我会在后面贴出。我还是直接讲我在十二月的复习以及我在复习政治方面的教训吧。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4341708p1 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