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广东研招网 > 考研经验

13年中大港澳所世界经济学考研初复试经验分享

 
  我本科南京一所财经类院校的商务英语,初试429,政英数专分别是78,3,145,123。今年是二战了(P.S. 今年港澳所二战的,跨专业的都比较多),去年一战国际商学院(初试374),复试落败,体检时来到南校区,看到这边环境还是大大好于珠海校区的,所以二战转战这边。复试的具体分数没有标出来,我也懒得算,最后初复试总分是世经和区经总排名第2。
  今年港澳所保了6个,统考招14个,最后20个进复试。所有被录取的20人中一半有奖助金。

  一、复试
  因为复试的记忆比较深刻,就先来简单记一下复试的情况:

  (一)专业课笔试
  上午是专业课笔试,具体题目上面其中一个帖子已经写得很详细了,我表示……很多不会,不过好歹最后两道论述题发挥空间比较大,我把自己知道的都写出来了,前面的都尽量扯了扯。之前准备复试的时候看教科书的时间花得不多,果然还是有报应的。那3本书我重点看了周运源老师的区域发展概论,其次是谭崇台老师的发展经济学,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最后一本书没看(实在太boring了,完全看不下去)。专业课笔试准备得充分固然好,但和专业课面试比起来,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还是没有那么重要。进复试的同学还是最好把有限的时间放在准备面试问题上。

  (二)专业课面试
  专业课面试之前很紧张,心跳得狂快,脑子里面不停地蹦出听起来很熟悉但我却不知道具体含义的名词,然后就不停地拿手机查。脑子里面总是重演去年在国商复试时的情景,担心自己功亏一篑。这种紧张一直延续到进去面试,抽到我的问题:“欧债危机的出路”;“有人说‘收入差距只能被调整不能被消灭’,你是怎么看的”。因为是2个很接地气的问题,所以难度并不是很大。
  就国商(应用经济学)的复试问题和港澳所的复试问题来看,国商的问题专业性更强,而港澳所的问题更宽泛,发挥的空间更大。再加上国商老师的偏好问题,跨专业的考生如果不考虑岭南的话,港澳所会是优于国商的选择。
  但对港澳所的专业课面试也不能太过掉以轻心,其他同学抽到的一些问题还是比较有挑战性的。这个没办法了,拼手气吧~抽到烂牌就只能尽量表现好一些了。
  等待的时候大家三三两两在一起聊天,讨论里面已经抽到过的专业问题。可以说是高手云集,有些同学知识面很广,我确实有些自叹不如,当时心里就在想尼玛怪不得去年考不上啊……(国商去年是专业课和英语在一起面试,面完一个走一个,不可以逗留过久。)
  英语面试没什么可说的,那100分几乎是送的吧。只要不是哑巴英语应该都没问题。每人先口译一小段材料,我感觉好像是我之前上课时国际贸易那本书上的,绿皮大本的,有人用过吗 我口译的时候也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了,没有关系,充满自信地假装自己认识然后糊弄过去吧,千万不要卡住,口译的精髓就在于流利连贯,不认识的单词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大概的含义。哪怕那个单词不翻译直接跳过也比卡住要好。然后就是很随意的一些对话。跨专业的一般会被问到为什么要跨专业,自己本科专业对于以后学习的优势。

  二、初试
  先大致回顾一下我复习的进度吧:(一战的分数不高,很久之前的复习状态也记不太清了,所以重点记一下二战的情况。)
  每门课正式开始复习之前我都会在论坛上找一些考的比较好的同学写的帖子,写得条理清晰,或者我觉得比较靠谱的会打印下来,通过别人的进度制订一个自己的大致的计划,计划可以经常修订,但重点是必须得有一个。

  (一)数学
  大三上和大三下之间那个寒假开始看教材,做课后习题,依次是高数,线代和概率。暑假开始做全书,第1遍在9月中旬结束。然后第2遍重点看了一下之前不太熟悉或者不理解的知识点。然后是2遍近十年的数三真题,几套合工大最后5套题,然后就上考场了。我觉得别的不说,如果能把近十年的数三真题彻彻底底地搞透,数三120+是没有问题的。120+听起来不高,但是应付港澳所,国商甚至岭南的初试完全够了,大约可以保证进复试。
  二战的话是从大四毕业后的暑假开始的,之前因为复试落败伤感了一小段时间,接着实习了1个多月,然后是愉快的毕业旅行,接着找房子,搬家,搬完家之后又沉浸在新环境里几天,最后眼看着暑假开始了才正式开始看书。

  这时候离考研结束已经差不多半年了,该忘的都忘了,所以这一遍全书又花了2个多月的时间,又是直到9月中下旬才看完第1遍。但这一遍已经比上一年的第一遍好很多了,一方面是回顾,唤醒自己的记忆,另一方面也是深化对一些数学概念,定理等的认识和感悟。所以这一遍结束之后我决定不做第2遍全书了,直接上套题。
  当时的计划是几天研究一份题,可以第一天掐时间做,然后接下来几天分析,这样一直持续到考研之前。当时也不想再自己去找什么资料了,就直接拿了之前一战时买的400来做。一般人好像会在全书之后安排做660,但听说660很难,而我当时对自己设定的目标是140+,数三真题一般来说又比较简单,我觉得没有必要研究660那么难的东西,所以就直接跳过660上400了。但是没有想到,400也很难……实在太难了……当时每套题我大概可以做几十分吧,说“大概”是因为我从来没有认真算过我每套题的确切分数,实在太自我打击了。这套 400我做了2遍,花了1个多月,做到后来经常坐在一起的研友都问我:你这套400题做了该有几个月了吧?我非常愧疚,又不想半途而废。加紧速度做,最后还剩几道特别恶心的题时实在受不了了,不知道自己研究那么难的题目对考研有什么帮助,就没再继续做了。400之后是2遍真题,以及一些下载的最后5套题。
  我数学做的题很少,做过的都搞透就可以了。
  今年考数学的时候,我在做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时候慌乱不堪,一般35-40min的题量我做了50min还没做完,还有大约3,4道不会做。当时一边做一边想:这下算是完蛋了我不想三战呀!所幸的是后面的大题难度不算太大,做完后面的大题之后我又回头解决了前面的遗留问题。最后大概粗心错了一个选择题,后面不知道什么地方扣了一分。
  我们平时在做真题的时候其中有很多题就已经在全书中出现过了,所以可能会觉得比较简单。但是在实战的时候如果觉得题目不对自己的胃口千万不能太过慌乱,尽量稳定自己的情绪,把能够拿下的分数都拿到。题目如果难度较大对所有考生都是一样难的,但其中一定有固定比例的基础题,可以先把这些题拿到手然后再考虑剩下的稍难一些的题。做题的时候要既速度快又细心,准确。

  (二)英语
  一战时几乎是裸考的,二战时花的功夫也比较少。
  我没有特意背单词,我觉得英语专业的,以及一些非英语专业但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就不必背单词了。做黄皮书的时候把一些常见的单词记在笔记本上,偶尔随时拿出来翻一翻,看起来很熟悉但却不知道意思的单词是识记的重点,一些特别奇怪特别生僻的单词就不必理会了。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