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考研经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贸院金融学硕考研经验分享

  摘要:其实拟录取名单出来后就在酝酿写一篇经验贴回馈论坛。一方面算是为我过去一年的考研历程画上个圆满的句号,另一方面也是为今年踏上考研征程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来自过来人的经验。

  如果没有考研论坛这样一个分享的平台,如果没有往年学长学姐们的无私奉献,恐怕我要在搜集信息上花费数倍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处于劣势。我能如愿考上贸大,其实很大程度上要感谢从考研论坛上获取的历年学长学姐留下的宝贵经验;所以饮水不忘挖井人,我也希望能把论坛上互助的火炬传递下去。

  首先介绍下自己的情况:本科就读于帝都某理工类211,计算机专业,男。2017报考国贸院金融学学硕已经拟录取,初试384分,复试84。复试还算正常,但初试今年这个成绩确实低了一些,发挥失常是主要原因(真的不骗你们~),可见心态在备考和考试过程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帖子中我总结了一些之前学弟学妹曾经提过的问题,以及比较重要、但又容易在准备考研初期被忽视的问题。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如公共课复习材料的选择和计划安排等,想必大家已经从往年的经验贴中了解的差不多了,所以此处我仅作简单的阐述。这篇帖子主要关注于一些过去讨论较少、对同学们影响较大、同时又不太容易通过公开渠道获得的信息。

  一、基本问题篇

  1.关于择校、选专业


  (1)关于择校:这一条写给还在犹豫报考学校的同学,已经确定目标的同学可跳过。

  立志于考经济类研究生的同学,学校选择大概集中于三类:第一类是顶级名校,也就是清北复交人。鉴于清北复交确实很难,与贸大不在同一层次上,所以这里的比较中只讨论人大;第二类是顶级财经类211,通常也就是俗称“两财一贸”的贸大、央财和上财。另外中南财经政法、西南财经、东北财经也是不错的财经类大学,但是由于地理位置远离金融中心不便就业等原因,一般认为低于两财一贸一档,在此也不讨论;第三类是财经类较强的985名校,如浙大武大同济厦大等,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并且难度不一定比两财一贸高,不过由于我的了解确实不多,且这些名校同样存在地域不佳问题,在此也不讨论了。之所以如此强调地域,是因为如以工作为目的而读研,那么在研究生阶段找实习积累经验就成了优先项目,而在北京的金融名企实习机会自然多于非一线城市。

  非常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现在有些同学可能刚刚开始立志考研,对学校的了解不深入,所以对考研难度的认识集中在复试线的分数上,认为分高的(有些学校复试线可能高达390+)就比较难,分低的则容易,这是很大的误区,因为不同学校的专业课难度无可比性。

  以人大为例,人大经济类专业课802的150分全是主观题,其中又有一半是论述题;首先其难度比贸大同类型的题(主观计算及论述)高一档,其次论述题阅卷标准难以确定,也增大了风险。而贸大815三分之一的分数集中于选择、名词解释、判断等容易得分的题目类型,计算论述难度也不大。所以总的来说,可以说人大802比贸大815难出20~30分也不为过,如此看类人大经院的380分复试线就很高了。另一方面名校复试一般1:1.5淘汰,而贸大原则上1:1.2,有些专业小年甚至复试不怎么刷人(比如去年的国金)。所以一定要正视考名校的风险,LZ一战就是人大金融学硕,后来.......诶。

  央财的难度只是有所耳闻没有深入了解过,不过据说报录比比贸大恐怖不少,而且专业课有政治经济学......其实政经不难,但是略恶心,报考央财的同学要有心理准备。

  综上所述,贸大其实是个性价比不错的学校,除了知名度略低、名字容易被行外人当成大专外,没什么明显的缺点;校风据说偏向务实,考证实习很流行,所以毕业生工作竞争力强,对于希望毕业后工作而非科研的、希望进入企业而非政府部门的同学来说,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反之,央财由于传统经济学科更强,与政府的关系更密切,可能更适合立志从政或进入央行、国有大银行总部等的同学。

  (2)专硕还是学硕:两者在就业上几乎没有差别。学制均为两年。所以在考试之外的因素,两者主要差别仅在于学费和导师制。学费上专硕相对学硕高,但两年一共6万左右也算是良心价了,比人大金砖15万左右便宜很多;虽然对大部分同学这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毕竟相比学硕几乎无学费,还是个劣势。专硕的导师是双导师制,校内+校外,所以在就业辅导、职业规划、乃至于校外导师内推优秀同学进企业上,专硕还是有优势的,这可能也是专硕每年的就业去向都好于学硕的原因之一吧。

  考试上,专硕不考数学三(虽然联考里也有数学但据说远比这两年的数学三简单),拯救了不少数学渣的同学。但随着这两年431难度上升和报考人数猛增,还真的不好说专硕就比学硕容易(虽然前两年貌似是专硕更容易的)。希望报考专硕的同学,一定要对报考人数猛增,报录比逐年下降的风险有认识,而学硕每年报录比则相对平稳。

  (3)815经济学大专业选择:国金、金金、保金、国贸

  首先,国贸是贸大的王牌专业,国内专业排名貌似第一。但是,据说一方面因为这两年国贸专业就业不太好,所以同学们更倾向于金融,因为有利于未来就业;二来国贸课程设置较为全面,广而不精,不如金融针对性强。当然,这些只是据说,如有误请谅解。不过复试分数线国贸一般都是低于金融学而高于其他815专业,复试刷人也不多,难度略低于金融学。

  贸大的三个院都设有金融学,分别是保险学院,金融学院和国际贸易学院,主要是历史和方向设置的原因。保险学院的金融主要是保险方向,与另外两个院差别较大,学院实力略低于另外两院;国贸院是外经贸第一大院和王牌学院,师资力量强大;金融学院是原来中国金融学院合并到贸大中形成的独立院,以金融学硕专硕为主要专业。

  从学院实力和毕业去向上,一般认为金金>国金>保金;但实际差别可能并不大,毕竟都是贸大的金融学嘛。三院金融学初试都是815,但复试金金最难,笔试四本书,面试有用英文回答专业课问题,所以金金复试会有不及格的情况,准备起来也更耗时;国金复试一本书,面试英语部分也仅仅是读文章并基于文章回答问题,均比金金要简单,这也是促使我选择国金的一大原因;保金不详。

  小专业(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难度一般低于金融和国贸,数量经济是个奇葩.........

  对专业和学院理性的选择我认为应该主要是基于个人爱好,对自身应试能力的信心程度和大小年(见下)。但无论如何,考贸大的经济类初试都是一模一样的815经济学,所以确定考贸大的经济类之后,具体专业的问题可以慢慢想。

  2.关于同专业不同学院,大年小年的报考人数和复试淘汰人数状况(血泪教训啊~)

  这一点,仅就国贸院,金融院,保险院三大院的金融学为例。目前一般还是认为金金最好(师资、历史传承、就业等),国金其次,保金再次。规则上,国金与金金统一划线,即两院的复试线每年相同,保金单独划线。

  2016年金金报考扎堆,复试本来就难,淘汰更是惨烈。印象里刷掉了近1/3的人,还有390+高分被刷。而国金甚至没招满,复试一人未刷;保金则复试线低了国金金金不少。另外贸大的王牌专业国贸,复试线低了国金15分+。所以如果看2016的情况,显然815这几个大专业的难度应该是金金>国金>保金>国贸的。

  我当时就是这么分析的。所以我规避了金金,选择相对可能容易的国金,心想总不能国金今年比金金难吧。然后啊,今年就完全逆转了。

  2017金金招生51,有48人进复试,仅淘汰3人;国金招36,48人进复试,刷12人,历年最惨。保金复试线甚至超过了金金,国贸复试线大涨。所以2017国金>金金=保金,体现出了非常明显而坑爹的大小年情况。

  所以2018要报考金融学的同学,应充分考虑这一博弈问题。每年大部分同学都会参照前一年的录取情况形成自己对每个专业难易程度的认识,以确定报考。这就会导致去年简单的专业今年扎堆,难度陡升,反之亦然(数量经济学2016爆冷390的复试线,今年又掉到了340多,同样是很好的例子)。所以我斗胆预测一下,2018国金保金又会回到小年,金金大年,报考国金性价比可能会比较高。

  3.关于资料和信息的收集

  其实考研论坛真的是个很好的平台,大部分有价值的信息都可以从这里获取。一般通过本专业的精华帖,即可了解大部分需要掌握的信息,比如专业课用书,初试复习计划和参考资料,复试考查方式等,所以,利用好论坛里的资源其实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另一方面,学校的官网也是信息的重要来源。从官网上一方面可以获取通知公告性质的信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拟录取名单、往年分数线等分析报考专业的难度和报考情况等。此处给出几个网站,方便大家使用。

  (1)贸大研究生院(招生信息,往年报录情况等):http://yjsy.uibe.edu.cn/index.do

  (2)国贸院导师名单(其他院类似,可到学院网站找到导师更详细信息):http://site.uibe.edu.cn/actionszdw/Szdw2.aspx

  (3)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考等,也有一定信息):http://yz.chsi.com.cn/

  (4)考研网外经贸专区:http://yz.kaoyan.com/uibe/

  (5)贸大新闻网:http://news.uibe.edu.cn/uibenews/index.php

  (6)贸大考研论坛:http://www.maodakaoyan.com/forum.php

  真题方面,学校出售的貌似不带答案,还要一年一年的买,所以不如淘宝上买带答案的真题,可能贵一些但用起来很方便。这里就不打广告了,但一般来说淘宝搜出来销量最高的就可以,跟随战略嘛~

  最后,一些信息可能很难在网上找到,毕竟网络不是万能的。此时可以考虑联系一下本专业的学长学姐,一般来说,有一些问题可能只有作为过来人才能认识到或者看清楚。其实作为经历过考研的人,我们都了解个中辛酸,也了解考研同学的不易,所以我们还是很愿意力所能及的回答一些后来人的问题的。

  4.关于学历歧视、本科成绩、性别歧视、二战歧视、黑幕、托关系........等问题

  这些问题一概不用纠结......当然一般来说,本校同学或者有过硬关系的同学,复试自然有可能会更顺利一些。但是,一个二本毕业、本科成绩不佳、非本校没关系的同学,也可以非常顺利的考入贸大,完全不用怀疑这些问题会影响你的最终录取,贸大还是个很公平的学校。

  首先,初试是非常公平的,基本没什么操作空间。复试面试是分组抽签面试,今年分了四个组,进入面试室前原则上不知道主考官是谁,且复试流程比较标准,都是第一部分读英语文章回答问题,第二部分专业课问答。无需提交本科成绩单,但老师会从复试打分表上的个人信息了解到本科学校。事实上今年国金复试分数较高的同学里外校的比例很高;可见如果本身优秀、发挥出色,老师是不会太在意出身之类的问题的。

  5.关于导师

  具体的复试后联系导师问题,放在复试篇讨论,这里仅讨论两个现在大家可能关注问题。

  首先,有无必要初试前联系导师、了解导师、看导师论文。事实上,初试成绩公布、确认进入复试之前,完全不用花精力担心导师的问题。所以现阶段需要考虑的仅是初试考试的问题。而初试也比较正规和公平,所以不用担心能从老师那里套到初试题目。贸大老师口碑都不错,且不同学院均有出色导师,不用太担心下手晚。

  另外,导师分配制度。贸大硕士导师采取互选制,入学后大约10月份的时候会有导师和学生的双选确认,入学前原则上无需确认导师,也不会出现已录取但没有导师带的情况。当然好导师还是要早下手联系,但这里的“早”大概也就是初试成绩公布确认可以进入复试的时候。很多同学或许会看到理工类学校要在复试之前甚至报名时就确认导师,以确认研究方向和所在实验室,但贸大不用。具体研究方向(我仅了解国贸院金融学,其他专业不详)也是在入学后确认。

  6.关于辅导班

  反正我是没有报任何班的。参加辅导班并非考上的充分或必要条件,财力有限或时间有限的同学完全可以不报班。

  公共课中的数学可以从网上下载各种机构的视频,比如张宇老师的数学就不错;英语则没什么教学的必要,自学效果就不错了;所以这两门是不推荐报班的(不过英语的作文倒是可以考虑报一个专项班)。政治和专业课是可以考虑报班的,政治是为了节省自己梳理的时间,并且机构也能更好地把握时事问题和命题走向;而专业课则由于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且缺乏有效的复习资料,能得到往届考生的指导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二、初试篇:资料选择及经验

  关于初试资料的选择,之前已经有太多的帖子详细介绍过了(尤其是公共课,甚至都可以看别的学校的学习经验;推荐看下清北人同学的经验,可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往年学长学姐们的经验也都很好,所以重复的部分不多赘述。这里仅讨论一些个人经验和建议,及近两三年考试内容、范围、难度变化后资料和复习重点跟随变化的问题。百度云的资料里有所有参考用书的照片,大家可以根据图片去电商查找购买(买书推荐亚马逊)。

  1.总体规划:

  (1)难度:数学三>专业课815>政治;而英语主要看基础,因人而异。越难的科目投入时间应越多。

  (2)时间投入:数学应开始最早,持续保持高强度长时间复习,以数学全书为主。一般来说得数学者得考研。

  专业课前松后紧,可以早期只看高鸿业的两本书,打好基础即可;背记的内容不要太早开始,因为遗忘会很快,实际上早期是培养经济学思维的过程,具体的内容如果一时记不起来可以翻书,名词解释、公式等到了中后期再背即可。

  政治就是一个用来突击的科目,最早7月份开始即可,早期不要花太多时间,总时间投入也不要太高,因为政治的产出投入比在复习初期极高,后期极低。

  英语则是长时间低强度,每天都要看一点,单词语法都要看,但是每天都只花不多的时间即可。

  (4)合理成绩:以400分为例,考虑到这两年数学和专业课变难,政英数专四门课的成绩分布为70,80,130,120较为合理,在复习时建议以这个比例作为目标。另外数学好的,可以以140为目标。

  2.专业课815经济学

  (1)参考资料: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初级宏微观),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多恩布什和平狄克的金圣才,一套包含真题的机构资料(最好有名词解释总结,我用的老生研路的材料感觉还可以)。

  多和平的书课后题一定要做,有时候真题会直接从里边出。高的书比较简单,当做入门即可,看过一两遍就可以放到一边开始看中级了。本科经济类的同学,我认为甚至可以跳过高的书。

  (2)题型:20分单选(10x2分),16分名词解释(4x4分),24分判断并写出理由(6x4分);50分计算(微观1x10,1x15;宏观1x10,1x15);论述40分(宏观微观各一道,2x20)

  (3)近年变化:从2015年起,贸大815取消了专业英语,将题型固定为上述形式。最初两年有试水的意思,题目较易,而2017则加大了选择和计算的难度,尤其是计算的微观部分。LZ第一年考的人大,感觉这些名校之间都有相互学习、共同变化的趋势,比如人大学北大,向北大难度靠拢;而贸大也在调整题目难度结构,有向人大靠拢的趋势。微观本身就是以计算为主的科目,之前太简单,现在加大难度很正常,恐怕也是今后的趋势;宏观本身重分析论述,所以保持目前计算的题型和难度,未来加大论述部分的综合性,则可能是另一趋势。

  (4)考试重点:其实宏观能出计算题和微观能出论述题的知识点都很有限,抓住这两个部分,就很容易得高分。微观计算和宏观论述可考点都比较多,但仍有规律可循。(以下提到的章节和知识点均以多恩布什和平狄克为准,事实上考试也主要靠这两本书)。

  微观计算:前八章的的消费和生产是微观的基石,最重要的两部分,每年必考至少一道计算,很多年份甚至是一道消费一道生产,所以这两部分的计算一定要重视。消费部分还比较简单,生产的利润和产出决策部分有些知识点较难,更需要多练。

  微观论述主要包括:1.竞争性市场分析那一章(分析政府政策)2.垄断势力及其来源、社会成本等3.各种价格歧视4.寡头垄断(这个部分比较重要,一般都会考到大题。古诺模型也很爱考计算,而如果不考计算的话,一般就会在论述里考到)5.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6.规模报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外在经济,外部经济等也是潜在考点,组合起来考察未尝不可。

  宏观计算基本就是:1.索洛增长模型(非常独立的模型,不便考论述,又因为知识点很大不考到也不合适,故很适合计算;多恩布什上较浅显,有条件可以参考下曼昆书上这部分,因为计算曾经考到过那么深);2.IS-LM模型和总供给模型的相关计算;3.乘数理论;4.最多再加上今年蛮有创意的菲利普斯、奥肯、牺牲率换算。当然,这些是重点,超过这个范围也很正常,所以其他部分的计算也要掌握。

  宏观论述喜欢考结合IS-LM模型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大多可以归类到财政或者货币政策),几乎必考。通胀失业部分虽然偏向论述,但不好出题,考查频率低一些,但也是大知识群;今年这部分别出心裁考了计算,要引起重视。

  计算和判断题型不同,但其实很相似,出题依据也均大多为对计算论述未考到的知识点和零碎知识点的补充覆盖,其中宏观经济学流派问题每年必考。

  3.数学

  (1)参考资料:1.考研数学复习全书2.习题(基础过关660题,张宇1000题均可,推荐660必做,因其难度较高,出题灵活,很契合这两年的出题方向,但只有选择填空,所以有时间最好张宇1000题也做做)。3.真题(张宇和李永乐均可,推荐张宇的,因为年份多,解析也比较好)4.模拟题(经典400题,最后冲刺135,李永乐冲刺6+2均可,但模拟题营养不如真题)5.另外,张宇高数18讲,概率、线代9讲也可以买来当辅导,作用类似全书,但不建议用其取代全书的地位。6.可以看张宇老师的视频

  (2)数学全书谁家强:我个人推荐国家行政学院的大红皮版本。虽然这个版貌似比较浅显,但实际上紧扣重要考点和考试变化趋势,实用性强;而粉皮的北大燕园版本体系架构更严谨,逻辑性很好,但更新换代较慢,未跟上考试出题风格的变化。

  (3)近年变化:如果说2003~2014年数学三的出题风格严谨刻板,难度适中,则从2015开始,命题人的出题风格开始转向灵活多变且难度加大。15年难度尚且不大,但16、17两年数三难度均创历史高位,16更可谓是10年最难考题。16线代的矩阵n次方求法,概率论第二题等均很新颖,17年更是有用定积分求级数。这都要求复试思路和方式的转变,不能再只盯着真题做,也要大量做模拟题,因为模拟题普遍又偏又难,但这两年考试就是又偏又难的..............另外,对于生僻知识点,也要注意,比如今年填空中就考了差分方程(还是复杂的解的形式)。顺便说一下,国家行政学院的数学全书很好的跟上了时代的变化,甚至16年版的全书中“压中”了定积分求级数,这也是我推荐它的原因。

  (4)复习方法:如果大学有学过数学,有一定基础,就不推荐看教材。浪费时间,效果还不佳。虽然直接上数学全书会比较难,但看过一遍就好了,一定不要放弃。全书建议3~4遍,第一遍可以只做例题而不做单独成册的习题,那个可以留到第二遍再做。2003年后的真题2~3遍,15~17年真题建议3~4遍,做错了的题、难题也要在重做几遍。习题2遍,模拟题到最后看情况。

  4.政治

  (1)参考资料&复习方法:政治只用肖秀荣!政治只用肖秀荣!政治只用肖秀荣!往年无数人用血泪换来的经验,一定要强调一下。17年肖大爷基本压中所有大题,这样的神勇,是其他老师望尘莫及的。

  前期复习,用肖秀荣的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和命题人1000题,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1000题。大概9~10月份,肖老师的形势与政策会出版,作为对时事的总结,也很重要;大概同时会有风中劲草(推荐中唯一不是肖老师写的一本书)出版,相当于精炼版的知识点精讲精练,中后期就以这个为主要复习材料。后期冲刺,用肖老师的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4套卷,只用这两套模拟题不要用别人的,把其中的大题结合自己理解都背下来(非常重要,政治就靠押题拿大题的分呢)。

  (2)真题的用法:都说政治真题不重要,真是这样吗?是也不是。说它不重要,是因为考点很少重复且总在变化,从知识点上看,历年真题没有太多参考价值。但是,选择题的挖坑模式,大题的答题模式和思路,这些基本上都会被历年的出题组继承下来,所以从思维上看,历年真题还是有意义的。

  做政治真题不用多,最近3~5年即可;也不要关注知识点对错,要把重心放到选择题题干提问方式、挖坑方式、选项设置、措辞等问题上,甚至总结下每年多选有多少个abcd全选都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另外,还要看历年大题的标准答案是从什么角度回答,如何行文,侧重点等。

  5.英语

  (1)参考资料:1.单词:新东方的考研英语词汇绿皮乱序版。2.语法:新东方的英语语法新思维(强烈推荐)3.作文: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作为(实际上作文较随意,主流的都可以)4.真题:张剑的黄皮系列。

  (2)学习感悟:英语这门课特殊些,擅长的同学真不用太花时间,我今年二战近乎裸考,没背单词,上考场前刷了两套真题,背了下作文,今年备考英语一共花了20个小时不到,还拿到了80分。而不擅长的同学,似乎认为英语是产出投入比最低的课程,猛砸时间不见效果........

  其实我认为英语最重要的是语感,感觉对了完型阅读莫名其妙就能选对,所以,不要只背单词,语法学习和语感培养也很重要。学语法,上文推荐的英语语法新思维就很不错,建议有时间的同学一定要看看,对各个题目类型都有帮助。而语感抽象一些,不过平日休息看看原声美剧电影,在金融时报(FT中文网APP很好用),BBC,CNN等看看英文新闻,不失为培养语感的好方法。

  (3)进度建议:背单词贯穿始终,5遍不嫌少,8遍不嫌多,插空背一背即可,不用专门安排时间。前期看语法,8月后就不要再看语法了。8月后刷真题,不仅要做,还要仔细分析,这个过程很提升应试水平。真题至少把近7、8年的都刷一遍,有时间最好2~3遍,但也不用太多,毕竟阅读刷好几遍意义远不如数学大。作文有时间可以随真题一起做,一定要真正地写出来;没时间的话,最后背一背就好,反正北京作文压分严重,能写完、语法和拼写错误不特别惨,分数差别不会太大。

  三、复试篇:经验,回忆试题及导师选择

  首先,复试各个具体的专业都不相同,我的经验仅针对国贸院金融学学硕专业有效,即便金融学院金融学复试与我们差距都较大,故其他专业同学仅做一下参考就好了,这里主要写给国金的同学。

  1.复试简介

  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通常在复试分数线公布后的两周左右进行。由笔试和面试两大部分组成,两者成绩各占50%。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均换算为百分制后,按7:3的权重求加权和,作为总成绩排序决定录取(具体规则见官网)。虽然复试权重较低,但因为初试成绩换算为百分制后很难拉开差距,故实际上复试对录取具有重大意义。每年都有初试高分被刷和初试擦线却被最终录取的案例,所以一定要重视复试。

  2.笔试

  (1)参考资料:笔试参考用书只有蒋先玲老师的货币金融学,书+习题集即可,无需其它任何资料。前9章是重点,,10、11章考一点,13章考的很少,11、14章不考。

  (2)题目类型:笔试一共100分,30分单选(30x1分),40分判断(20x2分),30分计算填空(10x3分)。判断只写对错不要求理由;计算不要求计算过程但由于形式是填空,所以必须100%把数算对才有分。计算有些题不好笔算,记得带计算器。

  笔试必有超纲题,主要体现在单选,一般4~8道;填空会有一两道超纲,但基本都是习题集上出现过的,且,反正我这一年是这样的,基本答案都是错。计算不会超纲,原题基本都在书上例题或习题集上,原理较为简单,但一定要算对。

  (3)题目回忆:目前我能回忆起来的题目包括(好吧其实我真没记住多少):

  单选(主要是超纲的部分我才能记住,其他的看书和习题集基本都能做对):(1)p2p的英文解释(peertopeer而非peopletopeople,我一个学计算机的都能答错我也是服自己......)(2)开放基金和封闭基金比较(3)国内的股指期货有(中证100,中证50,中证500,上证综指,上证50.....等七八个名字,4个一组排列组合成abcd)(4)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率(5)现金余额和现金交易说比较(6)货币需求的平方根立方根公式(7)货币收益率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机会成本变量?答案存疑)(8)优先股的优先权有哪些(9)利率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10)capm模型

  判断题比较简单是主要的得分点,所以我基本都会也就没记住.......有一个“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所”是否是弗里德曼说的(应该是对)。

  计算比较中规中矩,都是书上出现过的,很多还是书上例题或习题集原题。主要有:实际利率的计算(给出通胀率和名义利率,复杂法计算)(p67),到期收益率(p72),纯粹预期假说下的长期利率计算(p85),票据贴现额(p103),互换交易的收益之和(p130),资产组合的风险(p136),缺口管理的计算忘了有没有了,不过也是重要的计算内容(p166),货币乘数(p248)(注意与存款乘数区分)。另外,保证金买长卖短也看看吧,虽然比较难;久期缺口也比较难

  (4)关于超纲部分:建议不要专门准备。超纲单选涉及的的内容往往非常宽泛,且考察的比较细,准备这部分犹如大海捞针,性价比极低,所以......靠金融学素养蒙一下即可。

  3.面试

  (1)面试流程:面试时要在备考教室等待,并随机抽签决定面试顺序。今年50个人进复试、分了4个面试小组,大概每组12人左右。抽签后会有学长学姐按照顺序把参加面试的同学带到面试室,每人面试时间15分钟左右。面试老师会有5~7人,其中一位主考官负责专业课问题,一位老师负责英语口语问答,其他老师主要是打分和记录,一般不会说话。面试分为英语口语面试和专业课综合面试两个部分,时间大概各占一半。

  (2)英语口语面试:英语口语部分时长8分钟左右,考查形式是默读一篇英文长文(大约给三分钟)后扣上文章(所以完全只能靠记忆),与老师英语问答3~5个文章相关的问题。今年的文章和英语一阅读的长度及难度差不多,但由于时间短、还不能在回答的时候看文章,所以难度高于英语一阅读不少。

  今年英语口语部分较往年有所变化,去掉了朗读其中一段的要求(所以对话时间更长),并提高了文章的难度,可见贸大有在复试环节加强英语考察力度的趋势。我抽到的文章内容是亚马逊从线上电商业务向线下扩展,属于广义的经贸新闻类文章,而并非专业性极强的金融技术类文章,跨专业的同学可以稍许松一口气了。

  问答中的问题基本关注于三个方面: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原因(为什么要这样做?)及背景,和支撑以上问题的一些具体数字。可以说这种提问思路体现了比较完整的阅读思维模式。举例来说,我被依次问到了:1.亚马逊创造了一种新型线下销售模式,请描述这种模式?(APP购买,超市提货)2.为什么亚马逊要向线下发展?(线下广阔的市场和盈利空间)3.如何看待这一举措的必要性和前景?(阐述看法,并利用市场需求空缺、市占率等文章内出现的数字支撑看法)。

  毕竟由于大部分同学英语口语水平均不太好,所以面试中对这一部分的要求我感觉还是不高的。重要性上,回答正确、全面、不冷场>语法和用词基本正确>口音标准>语法复杂有技术性。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试图用难以驾驭的复杂语法表示简单的意思,因为语法错误可能导致老师对表意的错误理解,进而认为你没能正确回答问题。所以,只需用简单的语法和词汇正确表意即可,只要基本回答正确全部问题,语法简单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大概也足以保证这部分成绩不低。

  (3)专业课综合面试:这部分的提问范围极广,从专业性很强的金融专业知识到对生活中一些商业现象的分析思考再到唠家常,一切皆有可能。不过从群里的讨论看,今年貌似同学们被问到最多的是对时事和商业现象以经济角度进行分析这类的问题,所以总结经济时事热点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考前准备。比如我被问到了共享单车的问题,有的同学被问到了特朗普当选后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等。本科就是学金融的同学被问到专业问题的概率很高,比如解释一些金融学概念等,这些问题如果回答优秀的话成绩一般都会很高。遇到唠家常、谈人生理想等的同学很少,这部分基本不要准备了,赶上的话临场发挥即可,不过仍可以准备好“为何换专业”“本科学过什么、与金融有何关联”这类的问题答案。

  我现在能回忆起的问题包括:1.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2.如何看待这种商业模式?3.目前这一行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4.行业竞争的格局和未来的发展?

  面试的老师还是比较和蔼亲切的,也不会太为难大家。如果老师表现得比较严肃,也不用紧张,一般来说与回答的好坏没有太大关系,一定不要自乱阵脚。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出逻辑思维能力和条理,实际上最终得出的结果没有那么重要,展示分析思考的过程才是关键。时事类问题一般老师的提问都会比较开放,言之成理即可。

  4.联系导师

  上述基本篇已经提到了一部分联系导师的问题,重复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1)关于联系导师的时机:这里要分两种情况讨论。一类是,初试成绩特别优秀,本科学校非常优秀(985或顶尖211,最好经济、数学、会计类等相关专业),本科经历非常耀眼(10+获奖,学生会主席,多次获奖学金,大量实践经历等)三者占其二的同学,一定要尽早联系导师。本校同学当然也要尽早联系导师,有在本科时候就熟识的硕导是最好的。建议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基本确定可以过线时,尽快联系导师。在此之前要找好导师的资料信息、确定理想导师、并写好自己的简历和自荐信,初试成绩一公布就尽快发送邮件。大部分老师是会在几天内回邮件的,所以用邮件这种方式即可,毕竟打电话什么的干扰导师生活,也可能弄巧成拙。非常优秀的同学,可以尝试下联系最理想的导师,这个时候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其他同学,可以参照上述时间点联系导师,不过如果初试成绩不高,复试被刷风险较大,通常会处于不利的位置。并且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经历,在竞争大牛导师的过程中会处于较大的劣势,容易被拒。所以复试线公布后联系可能会更好,毕竟已经确定进复试,被录取的概率就大了很多。跨专业的同学,如果在这段时间忙于准备复试的相关内容而时间较紧,甚至最晚也可以考虑正式拟录取后(4月初)再联系导师。毕竟准备简历、写自荐信、搜索导师信息等都是比较耗费精力和时间的过程,如果在这上边花费太多时间而耽误了复试复习,就得不偿失了。毕竟导师也不能决定复试录取,对于初试成绩较低的同学,第一优先级的任务是通过复试被成功录取,然后再考虑导师的问题。

  5.调剂、二战

  贸大的复试较晚,往往在拟录取名单公布后已经没有好的调剂机会了,甚至复试之前最佳的调剂机会就已经被考34所的同学瓜分的差不多了,所以如果到时复试失利、打算调剂,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此时调到一本甚至都是比较困难的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很多时候更注重有无硕士学历,而对毕业院校的关注度不如企业那么高,所以一般双非院校的硕士或许还有一定价值。不过有志于向金融行业的高收入职位发展的同学,恐怕只有名校硕士才能成就你的梦想吧。

  关于二战,我觉得既要脚踏实地、认清现实,也要心怀梦想、勇于挑战。如果综合分析自身的情况,有很大的把握可以在第二年成功考上心仪的大学和专业(比如成功通过初试但复试因准备不足失利、初试差几分过线且知识基础不存在太大问题),一年的时间成本我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此刻的教育是影响终生的长久之计,且贸大硕士一般只有两年。但如果技术层面把握不大、家里严重反对、或要边工作边准备考研以致时间不足,还是要对二战持慎重态度。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加入二战大军,很容易动摇放弃的,往往都不会有很好的结果。

  四、写在最后

  考研实属一段艰辛苦涩的历程,但与其高昂成本相对应的,是同样高额的终身回报。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更高的人生发展平台,以及在读研期间可能结识的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都是这一努力的回报。在此衷心祝愿2018年报考研究生的同学都能取得满意的结果,也希望我的一点经验和经历可以帮助到大家。

  声明:本文来源考研论坛,作者:爱吃蛋筒,点击查看文章来源,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如有版权问题请发邮件到suggest@kaoyan.com,联系帮帮小编处理。

  (实习小编小谭,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