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清华大学 > 导师介绍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刘应华

姓  名:
刘应华
性别: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清华大学
所在院系:
航天航空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080104工程力学
研究领域:
计算力学与计算工程、重大工程中的力学问题
是否兼职:
指导博士生总数:
 
指导硕士生总数: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个人简介
  个人简历:
  1996年获清华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1996-1997年赴意大利米兰工业大学结构工程系做博士后研究,1997年4月回清华任教至今。研究方向为塑性力学和计算固体力学及其工程应用。已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1部。担任2份国内核心期刊和1份国际期刊的编委。
  研究领域:
  近十年来(1992.2-至今),结合国家重大需求与学科分支前沿,在国家“八五”、“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的连续支持下,全心致力于压力容器和管道体积型缺陷(包括凹坑、未焊透、气孔、夹渣等)安全评定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重点发展和应用塑性力学、计算力学和实验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含体积型缺陷压力容器和管道的安全评定问题。本人作为主要承担者与合作者一起在塑性力学的极限与安定分析及含体积型缺陷压力容器和管道的安全评定领域做出了系统性和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建立了有效的塑性极限与安定分析理论和方法,实现了承压设备体积型缺陷安全评定理论和方法的突破。
  建立了极限与安定分析的特征模式和层叠模型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塑性上、下限分析高效、精确、稳定的逐步渐近法、线性步进法、分区迭代法及子域综合界限法等系列数值方法,发展了安定分析塑性变形的界限估计理论和方法,给出了层次式分级布局h-自适应和p-自适应型计算优化策略和算法,解决了国际上长期未能解决的极限与安定理论的大规模工程应用问题,将极限与安定分析从理论研究推进到了工程应用阶段。
  首次对含体积型缺陷压力容器和管道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塑性失效分析和安全评定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在缺陷表征和规则化、失效模式建立、数据库和专家系统建立、极限与安定分析及安全评定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其成果具有开拓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等突出特点。研制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版权的压力容器和管道应力分析和安全评定的工程化计算分析软件SupPipe
  并绘制了典型结构应力和内力图谱, 给出了含体积型缺陷压力容器和管道的整体破坏、整圈破坏、局部泄漏、增量破坏、交变塑性等典型失效模式,建立了塑性极限与安定载荷数据库和缺陷评定的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提出了形式简洁、物理意义明确的极限与安定载荷工程计算公式,系统地建立了压力容器和管道体积型缺陷的免于评定条件、判废准则和安全评定方法体系,在全国石油、化工、冶金、轻工、电力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中国国家标准。上述成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重视和好评。
 
  获得奖项
     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教育部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兴检一等奖,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等。
 
  著作及论文
  成果及论著: 
  Liu, Y., Cen, Z. and Xu, B., A numerical method for plastic limit analysis of 3-D structures, Int. J. Solids Structures, 1995, 32(12), 1645-1658.
  Liu, Y., Cen, Z. and Xu, B., Plastic collapse analysis of defective pipelines under multi-loading systems, Int. J. Mech. Sci., 2000, 42, 1685-1698.
  Zhang, X., Liu, Y., Zhao, Y. and Cen, Z., Lower bound limit analysis by the SGBEM and Complex method, Comp. Meth. Appl. Mech. Eng., 2002, 191(17-18), 1967-1982.
 
  承担项目
  科研项目:
  先进的计算力学理论和方法;结构和先进材料的塑性极限与安定分析理论、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含体积型缺陷压力容器和管道的安全评定方法;典型压力管道元件(弯管、三通、膨胀节)安全评定方法;在役重要压力容器和管道的寿命预测与运行过程优化;带补强接管的压力容器强度分析和新方法评估。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