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清华大学 > 导师介绍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葛兆光

姓  名:
葛兆光
性别:
出生年月:
1950-0-0
工作单位:
清华大学
所在院系: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060100历史学
研究领域:
文献学、古籍整理等
是否兼职:
指导博士生总数:
 
指导硕士生总数: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个人简介
  葛兆光,男,原籍福建,1950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曾任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成员,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古文献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聘教授及日本京都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大学等校客座教授。
  2001-2006年开设过的课程有:《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中国宗教史研究》、《历史与文化理论》、《中国学术经典选读与研究》、《宗教文献概论》、《思想史经典著作研读》等课程。
 
 
  著作及论文

  2001-2006年发表的论著有:
  《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域外中国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3)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三民书局,台北,2005)
  《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邻居家里的陌生人——清中叶朝鲜使者眼中北京的西洋传教士》,《中国文化研究》,2006/02
  《想象異域悲情——朝鮮使者關於季文蘭题詩的兩百年遐想》,《中国文化》,2006/01
  《道统、系谱与历史——关于中国思想史脉络的来源与确立》,《文史哲》,2006/03
  《成为中国那一代的知识分子》,《读书》,2006/06
  《夜深还照读书窗》,《当代学生》,2006/06
  《大明衣冠今何在》,《史学月刊》,2005/10
  《理解古典文献——〈古诗文要籍叙录〉再版序言》,《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03
  《研究范式与学科意识的自觉》,《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记忆、神话以及历史的消失——以北齐僧稠禅师的资料为例》,《东岳论丛》,2005/04
  《佛教研究方法谈(四) 佛教研究的问题点以及相关课题》,《世界宗教文化》,2005/01
  《在历史与解释之间——对〈谷梁传〉定公十年“夹谷之会”记载的诠释史》,《中国文化研究》2005/01
  《新思想史研究、历史教科书编纂及其他——葛兆光教授访谈录》,《历史教学》2005/02
  《唐诗过后是宋词》,《中学语文》,2004/10
  《佛教研究方法谈(三)——佛教研究的一般途径(中)》,《世界宗教文化》2004/04
  《古舆图别解——读明代方志地图的感想三则》,《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03
  《佛教研究方法谈(二)——佛教研究的一般途径(上)》,《世界宗教文化》2004/03
  《佛教研究方法谈(一) 关于佛教研究的历史与方法》,《世界宗教文化》2004/02
  《思想史研究历程中薄薄的一页——常乃惪和〈中国思想小史〉》,《江海学刊》,2004/05
  《一个普遍真理观念的历史旅行——以陆九渊“心同理同”说为例谈观念史的研究方法》,《东岳论丛》,2004/04
  《回到历史场景:从宋人两个说法看哲学史与思想史之分野》,《河北学刊》,2004/04
  《历史学四题》,《历史研究》2004/04
  《谁的思想史?为谁写的思想史?——近年来日本学界对日本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4/03
  《宋代“中国”意识的凸显——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文史哲》2004/01
  《“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视域变化的意义》, 《历史研究》2004/01
  《什么可以成为思想史的资料?》,《开放时代》2003/04
  《人文天地——思想史方法论》,《开放时代》2003/04
  《文明史的研究思路——以宋代中国的历史为例》,《学术界》2003/04
  《黄河依旧绕青山》,《读书》2003/12
  《寻求为生活的文学》,《读书》2003/10
  《思想史:既做加法也做减法》,《读书》2003/01
  《关于道教研究的历史和方法》,《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01
  《诠释三题》,《中国文化研究》2003/02
  《〈新史学〉之后——1929年的中国历史学界》,《历史研究》2003/01
  《为什么是思想史——“中国哲学”问题再思》,《江汉论坛》2003/07
  《古代中国人的空间和时间观念》,《中国青年科技》2002/12
  《古地图与思想史》,《中国测绘》2002/05
  《古代中国 道教的修炼、仪式和方法》,《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02
  《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中国社会科学》2002/04
  《“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读《陈寅恪集?书信集》的随感》,《读书》2001/11
  《历史记忆、思想资源与重新诠释——关于思想史写法的思考之一》,《中国哲学史》2001/01
  《穿一件尺寸不合的衣衫——关于中国哲学和儒教定义的争论》,《开放时代》2001/11
  《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开放时代》2001/01
  《无画处皆是画》,《读书》2001/02
  《历史乱弹(之四)》,《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04
  《历史乱弹(之三)》,《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03
  《历史乱弹(之二)》,《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02
  《历史乱弹(之一)》,《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01
  《理学诞生前夜的中国》,《中国史研究》2001/01
  《理论兴趣的衰退——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之一》,《世界宗教研究》2001/01
  《重绘近代思想、社会与学术地图——评罗志田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历史研究》 2001/01
  主要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古代诗文要籍详解》(北京出版社 1988. 与金开诚合作)、《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香港中华书局.1989)、《想像力的世界--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唐诗选注》(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4,1999)、《中国经典十种》(香港中华书局 1993)、《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葛兆光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及《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001)、《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域外中国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3)、《古代中国文化讲义》(三民书局,台北,2005)、《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等。这些著作中,有一种译为英文、两种译为日文、三种译成韩文,分别在纽约、东京和汉城正式出版。
  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文约有百篇,其中有近三十篇是以英、日、韩文在国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的。同时,他也写作了不少学术性的随笔和评论,结集出版的有《门外谈禅》、《考槃在涧》、《佛影道踪》、《作壁上观──葛兆光书话》、《并不遥远的历史》和《在异乡听雨看云》等。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