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四川研招网 > 四川农业大学 > 院校资讯

四川农业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巡礼

  百载栉风沐雨,百年春华秋实。有着一百年历史的四川农业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始终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全校师生员工在“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的抚育下,孕育出“纯朴勤奋、孜孜以求”的校风,秉承“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攻坚破难,与时俱进,使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学校于1996年顺利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1998年通过立项审核,2002年以优秀成绩通过“九五”“211工程”验收并顺利进入“十五”建设。2006年5月12日,又顺利通过专家组对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的总体验收。专家们一致认为学校全面完成了项目要求的各项建设任务和目标,成绩显著,效益明显。在此之前通过的学校“十五”“211工程”五个子项目验收均获得优秀结果。

  “十五”“211工程”建设期间,川农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学校高度重视“211工程”建设,并把它作为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办学水平以及凝聚人心的重大工程。在“九五”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国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学校确定“十五”“211工程”建设要在以下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学科群建设为重点,保持优势特色,拓宽学科领域,瞄准学科前沿,凝炼学科方向,注重交叉融合;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条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全国同类大学中处于一流水平;造就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能进入学科前沿水平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逐步建成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理工经管文教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科研型大学,成为推动四川以及西南地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按照规划,学校重点建设西南区作物科学与技术、现代动物生产科学与技术、动物疫病监测与控制、长江上游生态林业工程等4个学科群和以校园网,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为主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建设起一支优良的师资队伍;在新校区新建第二教学区图书馆和现代设施农业试验区,推进学校整体现代化建设迈上新的水平。

  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学校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促进了学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重点学科建设成绩突出,学科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建设期间,4个重点学科群的建设成效显著,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和试验基地建设跃上新台阶,实验条件总体水平达国内一流,部分实验条件已达国际同类实验室水平。

  重点学科带动全校学科建设全面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高,生物科技特色和农业科技优势更加明显,进一步带动了弱势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近农非农专业数量的增长。截止2005年底,学校普通本科招生专业增加到58个,学科门类由6个增加到9个;博士授位专业学科门类由农学、理学拓展到管理学;硕士授位专业学科门类由农学、理学、管理学拓展到工学、经济学和法学。

  (二)学科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建设,学科队伍的学历层次稳步提高,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年龄结构日趋合理,学缘结构明显改善。在近1200名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达40%,45岁以下的占84.7%,具有校外学历人员达76.2%;博士生导师比建设前增加近一倍,平均年龄降至46岁,硕士生导师比建设前增加86.6%,平均年龄降至42岁;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达52.2%;45岁以下具有和即将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已由2001年的55%提高到68.8%.在此期间,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3人,后备人选50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6人;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个。一批能进入学科前沿水平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脱颖而出,并在遗传育种、生物工程、转基因研究、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学科队伍素质的提高明显增强了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在校学生超过2万人,其中研究生超过2000人,在校本科生比2001年增长约60%,研究生增长128.1%;专业学位研究生从无到有,现已达300余人。

  二、“十五”“211工程”建设推进了学校现代教育教学环境的改善

  (一)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以“十五”“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为载体,学校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构建了高效、安全的数字化信息运行平台,形成了覆盖新、老两个教学区的大型校园计算机网络,在全校范围推广使用网上办公和信息交换,优化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运行环境。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的建设,提高了文献检索效率和资源保障率,推进了图书馆服务领域的拓展。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相继建成,一批质量较好的优秀课件和教学信息资源系统的投入使用,有效地推进了学校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

  (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2002年以来,学校投入近5亿元,新建起多栋现代化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和室外运动场、学生公寓及配套设施等,学校办学条件发生巨大变化。作为“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新图书馆的建成,为学校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型提供了必须的硬件保证。现学校图书馆总面积已达38300平方米,总藏书量达205万册。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充裕的阅览座位,为全校师生提供出良好的学习、阅览和信息交流环境。

  现代设施农业试验区的建成,既给教师提供了先进的、可控制、可调节的研究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现代实践教学场所,加深了学生对设施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了解,有利于师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早出成果、出好成果。

  三、“十五”“211工程”建设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十五”“211工程”建设促进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通过“十五”“211工程”学科建设,大大促进了研究生学科专业的发展,研究生学科专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有的硕士学科专业覆盖了绝大多数本科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及大多数校级精品课程均为重点学科所覆盖,受益于重点学科建设。目前,已形成学校选修课、必修课、校特色课、校级精品课、省级精品课和国家级精品课等多层次课程建设新体系。

  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形成了“以‘川农大精神’育人,培养心系‘三农’,服务西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取得突出成绩。参研的《森林资源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的《新世纪农林本科专业现代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2005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

  (二)“十五”“211工程”建设促进了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学科水平的提高和培养条件的极大改善,促进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提高。毕业研究生供不应求,他们中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或管理骨干。2002年以来,三篇博士论文入选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占四川省同期的三分之一。主持的《作物遗传育种博士生人才培养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系统总结了学校作物学科博士生培养的成功作法和经验,对进一步提高全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该成果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

  四、“十五”“211工程”建设增强了学校科研实力和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能力

  (一)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任务能力明显增强

  建设期间,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914项,获纵向科研项目经费11844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973和948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等各级项目153项,经费占到校纵向科研经费的约50%.基础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应用研究成绩突出,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有137项科研成果通过了各级鉴定或验收,多数研究成果水平达国内先进,部分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42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株(SA215)的研究和应用”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新兽药证书的动物病毒基因工程疫苗。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百个新品种的审定,数十项专利和品种保护权的获得,参加的国家“超级杂交稻基因组计划”项目研究,相关论文在《Science》上署名发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核心期刊上3100多篇论文的发表,112篇论文被SCI、EI、ISTP、CSSCI收录,73部科技专著的出版,显示出学校已具有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

  (二)科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

  学校坚持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通过建设专家大院,实施科技包村,创建“高校科研园—成果孵化园—县(区)示范园”“三级立体”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模式,建立“星火”科技网站、“农民科技110”信息声讯查询系统,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万户农户科技致富行动”,与龙头企业共建博士科研工作站等形式,“十五”以来,在四川及我国南方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科技成果200多项,获奖成果转化率保持在70%左右,累计推广作物新品种3亿多亩,优良畜禽新品种近2400多万头(只),林果新品种1千多万株,畜禽疫病防治达2.1亿头(只),发放科技资料上百万份,创社会经济效益190余亿元,为区域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五、“十五”“211工程”建设推动了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

  通过建设,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更加广泛。“十五”建设期间,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荷兰卢瓦登万禾学院、德国波恩大学、日本广岛大学、东京大学、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西班牙莱伊达大学、越南河内农业大学等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通过公派留学、合作科研、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短期讲学与考察等形式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邀请国外专家及海外华人、华侨学者上百人次来校讲学和访问,聘请美国康乃尔大学雷新根教授任学校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聘请多名国外知名大学教授任客座教授,相继与多个国家的2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集团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到2005年底,全校各类出国留学人员回校率达91.2%.与此同时,学校也进一步加强国内合作交流的力度。共派出400余人次到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学术交流,或出席各类学术会议。邀请国内专家来校讲学和访问160余人次,举办国内大型学术会议19次。2003年学校被国家相关部委联合表彰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工作单位”,2004年被表彰为“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单位”,2005年获四川省“教育对外开放先进单位”。

  光阴荏苒近五载,日新月异竞朝晖。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办学水平显著提高,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四川农业大学,有着光荣的过去。今天,面对历史赋予的机遇和使命,川农大人迸发出更为炽热的激情,他们弘扬“川农大精神”,决心将学校建设成高水平“211工程”大学,为新时期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再立新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再铸辉煌!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