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湖南研招网 > 湖南师范大学 > 考研大纲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030303人类学考研大纲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14]考试科目名称: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考试形式与考试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社会研究基础部分约50分
  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部分约50分
  资料分析与表达部分约50分
  4)题型结构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5分,共7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能建立研究假设,进行变量操作化,设计调查问卷。
  考试内容:
  一、社会研究基础
  (一)导论
  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研究的过程。
  (二)理论与研究
  理论及其层次;理论的构成要素;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三)选题与文献回顾
  研究问题及其来源;选题的标准;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文献回顾。
  (四)研究设计
  研究目的;研究性质;研究方式;分析单位;时间维度;具体方案。
  (五)测量与操作化
  测量的概念与层次;概念的操作化;指数与量表;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六)抽样
  抽样的意义与作用;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概率抽样方法、户内抽样与PPS抽样;非概率抽样方法;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二、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
  (一)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及其应用领域;问卷设计;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调查的组织与实施;调查研究的特点及应用。
  (二)实验研究
  实验的概念与逻辑;实验的程序与类型;基本实验设计;实地实验;影响实验正确的因素。
  (三)文献研究
  文献与文献研究;内容分析;二次分析;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文献研究的特点。
  (四)实地研究
  实地研究及其类型;实地研究的过程;观察法;无结构访谈法;实地研究的特点及应用。
  三、资料分析与表达
  (一)定量资料分析
  资料的整理与录入;单变量统计分析;双变量统计分析;多变量统计分析。
  (二)定性资料统计分析
  定性资料及其形式;定性资料分析的若干性质;定性资料的整理;定性资料分析的过程与方法。
  (三)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的类型与撰写步骤;导言;方法;结果;讨论;小结、摘要、参考文献及附录;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问题;定性研究报告的撰写。
  三、主要参考书
  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人类学综合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基本理论部分约65分
  研究方法部分约35分
  4)题型结构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论述题: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了解并掌握人类学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并运用相关的理论思考相关问题。
  2、掌握人类学研究方法,尤其是田野调查方法。
  考试内容:
  一、人类学要义
  (一)何为人类学
  (二)人类学的领域
  (三)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
  二、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
  (一)进化论
  (二)传播与社会、文化
  (三)功能论
  三、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续)
  (一)自然、结构与符号
  (二)结构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理论
  (三)后现代主义与人类学的重构
  四、人类体质的属性
  (一)什么是体质人类学
  (二)生命起源与人类进化
  (三)人体差异与人类文化
  五、考古与博物
  (一)考古学、考古史和考古人类学
  (二)博物的研究
  六、田野研究的特征
  (一)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
  (二)田野研究的类别选择
  (三)研究性质和田野伦理
  七、沟通的意义
  (一)理解语言
  (二)语言的社会文化关联
  (三)交际民族志
  八、田野调查方法
  (一)进入田野工作地点
  (二)田野调查方法举要
  (三)田野资料与整理
  九、游猎、游耕、游牧
  (一)游猎
  (二)游耕
  (三)游牧
  十、乡村与城市
  (一)精耕农业与乡村人类学
  (二)城市社会
  十一、婚姻与家庭
  (一)性别与社会性别
  (二)婚姻与家庭
  十二、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一)人性与人格
  (二)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三)文化中断与文化适应
  十三、族性与社会分层
  (一)族群与族性
  (二)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
  (三)社会分层
  十四、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
  (一)政治组织
  (二)社会控制
  十五、宗教与仪式
  (一)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
  (二)仪式与巫术
  (三)社会中的宗教
  十六、文化展示
  (一)人类学与口述
  (二)文化撰写
  (三)影视人类学
  (四)艺术解读
  十七、人类学的应用
  (一)人类学的应用历程
  (二)人类学应用实例
  三、主要参考书
  《人类学概论》,庄孔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社会心理学

  一、考试形式与考试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态度形成与改变部分50分
  社会心理现象分析部分50分
  4)题型结构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能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考试内容:
  一、社会心理学及应用社会心理学概述
  (一)社会心理学概述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现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应用社会心理学概述
  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应用社会心理学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群体社会化理论;后现代主义思潮。
  二、自我意识与社会认知
  (一)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概述;自我过程;自我行动。
  (二)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概述;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印象与管理。
  (三)归因
  海德的素朴心理学;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凯利的归因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归因偏差。
  三、社会动机与挫折调试
  (一)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概述;社会动机的类型。
  (二)挫折与调试
  挫折与挫折感;挫折产生的原因;挫折感的制约因素;挫折后的行为反应。
  四、人际关系与改善
  (一)人际关系的建立
  人际交往与人际吸引;人际关系的构建。
  (二)人际关系的评估
  群体人际关系的测量;人际关系状况的自我诊断。
  (三)人际关系的优化
  人际关系的类型;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人际交往的原则;人际关系改善的心理学技术。
  五、态度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及态度的形成
  态度概述;态度的形成。
  (二)态度的评估
  测量法;态度评估的其他方法;
  (三)态度的改变
  态度改变研究的有关理论;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态度改变的方法。
  六、群体心理及管理
  (一)群体心理概述
  群体含义与分类;群体功能;群体规范;群体压力。
  (二)群体凝聚力及培养
  群体有效性;群体凝聚力;如何增强群体凝聚力。
  (三)群体心理管理
  竞争与协作心理管理;非正式群体管理;群体冲突;群体沟通;管理者的影响力及心理效应。
  七、社会心理现象分析
  (一)暗示
  暗示概述;暗示的应用。
  (二)崇拜心理
  偶像崇拜的心理成因;偶像崇拜的特征;偶像崇拜对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引导。
  (三)从众心理
  从众的含义;影响从众的因素;从众的引导。
  (四)社会心理的变化
  民众社会心理的变迁;流行歌曲与社会心态。
  (五)社会失衡心态及其调控
  社会失衡心态的表现;社会失衡心态调控。
  八、社会行为及调控
  (一)亲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亲和行为。
  (二)越轨行为
  越轨行为概述;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对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
  (三)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的含义与特点;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心理原因;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动机类型;群体性事件的防治。
  (四)社会连动行为
  社会模仿;社会流行时尚;社会流言与舆论。
  (五)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的界定;攻击行为的理论;攻击行为影响因素;攻击行为的控制。
  九、社会对心理的影响
  (一)社会变化特点及心理影响
  现代社会的特点;社会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二)现代人的心理困扰
  心理困扰现象;心理困扰的高发人群;心理困扰的成因。
  (三)社会对心理素质的要求
  心理素质的含义;心理素质的功能;良好心理素质的具体要求。
  十、心理社会化策略
  (一)自我优化心理素质
  性格品质优化方法;不当情绪行为的自我调控策略。
  (二)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教育概述;学校心理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社会的宏观对策
  重视社会心理环境的变化;建立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十一、其他领域中的应用社会心理学
  (一)消费领域的应用社会心理学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的引导方法;群体对消费的影响;心理现象与消费。
  (二)犯罪领域的应用社会心理学
  影响犯罪者的文化与社会因素;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犯罪行为预防与矫正。
  (三)环境领域的应用社会心理学
  噪音、拥挤、个人空间、环境保护、节约能源。
  三、主要参考书
  肖汉仕著:《应用社会心理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