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湖南研招网 > 湖南师范大学 > 考研大纲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020205产业经济学考研大纲

  考研网快讯,据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22]考试科目名称:经济学原理(二)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政治经济学约75分
  西方经济学约75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政治经济学
  考试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考试内容:
  一、导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二、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
  (一)商品和货币
  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劳动价值论;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量规律;价值规律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市场对经济的调节;市场体系的类型及其作用;市场格局的形成和类型。
  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一)资本和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当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和劳资关系的变化。
  (二)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三)资本的流通过程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三种循环形式;实现产业资本循环的条件;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过程、实现条件;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四)资本主义的分配和消费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利润的本质、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利润通过部门之间竞争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及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商业资本的形成和作用、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形成的途径;借贷资本的本质和利息率的决定、股份公司及股票;资本主义地租、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资本主义消费关系。
  (五)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经济实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特点及其基本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两重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六)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贸易、经济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协调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当代国际经济关系。
  (七)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与曲折性。
  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社会主义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及其总体布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和特殊性;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国有企业改革,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机制;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和居民生活消费
  国民收入的核算;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居民生活消费和全面改善民生。
  (六)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货币金融和财政
  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社会主义商品价格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社会主义信贷和利息;社会主义银行和金融;社会主义财政的性质和作用。
  (七)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产业分类和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八)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目标和战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开放型经济水平。
  (九)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涵义;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条件;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政府的经济职能及其转变;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目标;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宏观经济调控的财政、货币、产业、收入政策。
  西方经济学
  考试目标:
  测试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工具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其是否具有初步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去分析、解决市场经济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供求理论及其应用
  (一)需求理论
  需求与需求曲线;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
  (二)供给理论
  供给与供给曲线;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市场供给与个人供给。
  (三)市场均衡
  供求均衡和意义;价格机制的作用方式。
  (四)弹性理论
  需求弹性及其计算;供给弹性及其计算。
  (五)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政府价格控制的影响,税收的超额负担;税收对市场的影响。
  二、消费者和生产者理论
  (一)消费者理论
  基数效用与需求:边际效用理论和历史,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偏好理论与需求: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掌握序数效用论下消费者最优的条件,理解价格-消费线与需求曲线的关系;能运用拉格朗日方法,从效用函数等推导出需求函数。
  (二)消费者剩余
  (三)生产者理论
  各种产量概念;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生产函数与生产要素投入的选择;几个主要的经验生产函数;成本理论:各种成本概念和曲线,厂商利润最大化条件。
  三、市场结构理论
  (一)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决策
  完全竞争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和它的收益曲线;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决策和它的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市场供给曲线;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决策;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市场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的效率。
  (二)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
  垄断的原因;完全垄断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和它的收益曲线;完全垄断企业的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垄断的福利代价;价格歧视。
  (三)寡头市场上企业的决策
  寡头市场的特征;折弯的需求曲线;寡头的决策;博弈论:纳什均衡,几个主要的博弈矩阵。
  (四)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决策
  垄断竞争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和它的收益曲线;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垄断竞争与社会福利。
  四、要素市场
  (一)市场如何决定收入
  收入和财富;边际生产率决定投入的价格。
  (二)劳动市场
  劳动需求与劳动供给;劳动市场的均衡;决定工资的若干因素。
  (三)土地市场和资本市场
  土地和租金,经济租;资本和利息理论。
  (四)收入分配
  不平等的衡量;收入再分配的政治哲学;减少贫困的政策。
  五、市场和政府
  (一)外部性
  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二)公共物品
  不同类型的物品;公共物品特征。
  (三)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次品市场;保险市场。
  (四)管制
  了解管制理论。
  六、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三)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
  (四)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五)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六)了解名义GDP和实际GDP
  七、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均衡产出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三)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
  (四)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五)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
  (六)乘数论
  (七)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
  (八)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八、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一)投资的决定
  (二)IS曲线的斜率、移动
  (三)利率的决定
  (四)LM曲线的斜率、移动
  (五)IS-LM分析
  (六)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九、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二)财政政策效果
  (三)货币政策的效果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十、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一)经济政策目标
  (二)财政政策
  (三)货币政策
  (四)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十一、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总需求曲线
  (二).长期总供给曲线
  (三)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模型
  (四)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五)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对现实经济的解释
  十二、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描述和分类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
  (三)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四)政府针对通货膨胀的政策
  十三、经济增长理论
  (一)新古典增长理论
  (二)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三)了解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
  三、参考书目
  [1]马伯钧、余新民等主编:《政治经济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
  [2]宋涛主编:《政治经济学教程》(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4]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宏观)》(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2009年。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