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国传媒大学 > 考研经验

超越梦想——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经历


  梦具有一种荒诞的真实性,而真实有一种真实的荒诞性。——《寻找无双》
  在回想考研经历的时候,不知如何,脑海里浮现出这一句话。也许,有的梦虽然看上去荒诞,但是却无比真实,它反映出我们的愿望,一种想超越现实的潜藏的巨大力量。
  从一个春天到另一个春天,考研是一条寂寞的列车,如果没有信心、恒心和决心,很难到达终点。一年以来耳闻目睹了不少被车轨摇醒的梦想,所以若想要最终踏进中传,要么全力以赴,忍受煎熬,苦中作乐,要么还是趁早掉头。在我看来,两个极端之间没有折中之道。
  首先汇报一下我的成绩,2013年传播学理论方向,初试总分359,政治73,英语73,传播学103,文史综合110。复试外语听力口语92,笔试91,面试85,总分88。总成绩76.66(恩,很吉利的数字)。
  孔子教育学生有句话叫做:取乎其上,得乎其中。我觉得很有道理。把目标定得高一点,你会自觉地付出更大努力,最后即使达不到,也能退而求其次。另外,倾尽全力地去做一件事,未必就一定能成功,但至少不会留遗憾。不夸张的说,全身心地投入考研之后,你的身心都会得到升华。
  哎,不知不觉地就说教了这么多,就此打住。下面正式进入针对传播学的经验部分,希望抛出我这块破砖,能够引来璞玉。此外,我再补充几句(咦,怎么这么像开会领导发言),所谓经验的东西其实是很个人化的,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此人之肉彼人之毒”,所以我尽量客观地描述我的复习过程,以作借鉴,具体的复习,还是要根据个人自己的情况来进行。

  说一下我的学习进度。2012年春节过后开始考虑择校问题。最初的想法是四川大学,已经买了书和资料看了一个月。在3月份一次周末爬山的途中与某高人交流后又开始重新考虑。这次是在北大和中传二者之间徘徊。最终选择了有指定参考书(曾经)、相对没那么神秘的中传。
  4月份开始正式看书。鉴于从小到大写出来的计划从未得到执行,故这次没制定计划,只存在于脑海里。我根据自己的情况(三跨),把头几个月的重点放在了传播学上面。看书的顺序是,《传播学引论》、《总论》、《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传播学史》、《传播学基础》以及《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现在回头看起来顺序比较杂乱。当时第一遍只是为了迅速建立印象,所以看的速度很快。个人认为,打基础的重中之重是《传播学基础》、《总论》和《传播理论》,刘海龙那本《大众传播理论》则很有助于开拓眼界,适合打好基础之后再看。
  另外,还有《传播学简史》、《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传播效果》这几本书也非常好。我在复试复习时才看的《传播学简史》,这本书完全体现出传播学交叉学科的特点,思想深邃,我不禁产生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此外,《传播学精编》、《50题》都是必备的。《精编》框架比较清晰,内容充实,《50题》则对于论述题助益颇大。有一些书则是买了没看,或者看了很快就忘记了。比如《受众分析》、《大众文化与文化研究导论》、《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
  在这些书看完一遍建立了知识框架之后,就要开始精读,即多本书对比着看,总结出一份自己的相对完整(还要不断完善)的笔记。这种几本书对照着看的方法来自于一位叫夏日之阳的学长的考研笔记。这本传说中的“神之笔记”的确带给我很大启迪,非常给力。在八月份我还去北京参加了一航的集中培训班,由学长学姐带着梳理了一遍知识,缓解了孤独学习的苦闷。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参考学长的笔记以及参加培训班都不失为好方法,但是,最终决定能否考上的还是你自己,是否够聪明,是否够努力。

  关于传播学我想特别提到的是,多关注传播与社会,重视大题,重视批判学派,最好形成自己的见解,切忌死记硬背。传播学理论这门课的压分非常狠,一定要合理安排答题时间,不然答不完(惨痛教训)。今年初试的“传播学在中国30年发展”考倒了不少人,复习的时候不要有死角(复习的时候就曾听某位仁兄说,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应该不会考……我信以为真,坑爹)。当初考研是为了学到能够安身立命的本事,选择中传是因为更高的平台。在对传播学特别是批判学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之后,我对“理解传播,改善世界,考研只是个开始”这句话加深了理解。我们学习传播学,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亦步亦趋地尾随现代社会,而应当运用自己的知识改善自己,改良社会,反思构成我们社会基本要素的传播出了什么问题,有效、合理的传播如何成为可能。
  后期要多关注热点。可以利用杂志、网络、业界名人的博客、导师博客甚至微博。复试笔试有一道大题是讲平面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我正好在前一天晚上看了胡正荣老师的网站,里面有相关内容。答题的时候就感觉很自信。

  另外真题永远是最重要的法宝。多做题,多练笔。有时候你看书看得自以为很纯熟了,其实合上书本去答一道大题,你会发现无法把那么多知识融会贯通,输出成条理清晰、有深度有广度的答案。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千万不能只读书,放空地读书,而是要时刻思考,这些我读的内容能如何体现在我的答题上。打个比方,李特约翰的《人类传播理论》艰深晦涩,虽然有很高深的理论,但是很难运用到答题上去,这种书你在复习的时候就要学会舍弃。(这只是个人愚见,也许有高手懂得运用也说不定)
  在准备复试的期间我看了大量的东西,包括几大杂志的论文、导师论文,以及胡正荣的《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21世纪初大众传媒发展战略》,赵月枝的《传播与社会》、《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等等。以及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书(为了应付面试,装一下逼,苦逼的是导师根本没问)。但这些书十分有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科学其实是相通的。推荐几本,有空看看没有坏处:吉登斯《社会学》、《现代性的后果》,孔飞力的《叫魂》,《想象的共同体》,《社会学的想象力》,《乌合之众》。.

  导师的论文真的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说胡正荣对广电政策、公共利益的研究,周亭对媒介生产的研究,隋岩论述的“群体传播的风险性”,李良荣对新媒体革命的研究,胡翼青对传播学研究的社会向度和文化向度的反思……理解了这些导师的观点,运用在考卷上,将会是很大的加分因素。
  有了这些书装在肚子里,复试笔试的时候感觉信心十足,一气呵成,跟初试不可同日而语。传播学这几年既在追逐不断出现的热点,也愈发增加了学科的反思性,所以学习传播学其实是十分幸福的,退可做学术,享受思辨的乐趣,进可逐潮流,影响实践。
 
  复试面试的时间非常短,之前准备的长篇大论都没有得到用武之地,老师都挺和蔼,还刻意制造笑点来缓解紧张氛围……闲聊了几句后自我介绍,然后抽题回答,然后老师自由提问。我被问到了“你看过了哪些传播学专业书籍,对传播学哪个领域比较感兴趣”。整个面试5分钟左右吧,估计老师对我也没多大的兴趣,还是早点下班回家包饺子吃吧……
  复试的外语听力口语还是比较简单的。听听力的时候注意不要走神,口语尽量多说,连贯的说,一定要开口,问题不大。

  再说说文史综合。我文史从暑假开始看,九十月份开始集中记忆。今年《文史要览》改版,考的古文是新版的,完全没复习到的我丢分了。另外的题都答得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能有120,没想到才110。看来政论文改的是越来越严格了,大家一定要加以重视。PS:背文史的经验是比较痛苦的,记忆倒是不难,但是比较忍受不了《文史要览》作者对历史、文学人物评头论足,搞什么,完全是按照阶级、思想斗争的路线在臧否人物、评论艺术嘛……没办法,背完就忘了吧。

  公共课。公共课虽然我考的挺高,但反而对大家的参考意义不大。因为我从小文科就比较好,英语从不认真背单词,语法一窍不通,全凭语感,这个,大家不可盲目模仿。政治就是按照大纲,红宝书、肖、任、启航20天20题,按部就班地来就行了。

  大家在复习的时候最好给自己定一个总分的目标,然后根据自己情况去分配分数。比如当时我根据自己的情况,给自己定了380的目标,公共课150,传播学110,文史120.那么你复习的时候,就根据这个目标来安排时间。政治复习得估计差不多能拿70了,就挤出点时间到其他科目上面。

  考研最终尘埃落定了,但是追寻梦想、奋发向前的脚步还不会停止。相信大家在认真学习传播学的过程中,会加深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找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向。加油!
  这篇东西写得有点赶,逻辑有点散,废话比较泛滥,各位见谅!

  最后,愿所有梦想的翅膀都能够展翼高飞!!!
  帖子地址:http://cuc.bbs.kaoyan.com/t4946885p1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来源:考研论坛bbs.kaoyan.com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