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考研经验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MTI初复试考研经验分享

  摘要:考研对于每个考研er来说就是四年磨一剑,而每一份考研经验,皆是心血凝成的一笔一划背后藏着无数自律而努力的灵魂。关于北京外国语大学MTI考研,学姐为各位附上复习心得。

  3月27日下午查到了成绩,拟录取。至此,心里一颗巨石终于落了地,一年的备考也画上了句点。备考高翻的过程中,看过许多经验帖,无数次受到启发和鼓励,那时起心里默默下定决心,如果成功考上,一定要写篇经验帖帮助有高翻梦/翻硕梦的学弟学妹们。

  写在前面:我是一战北外高翻,政治63,法语63,英汉翻译基础129,汉语百科122,初试排名第五,总成绩第二,中英口笔译拟录取。备考时间是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其中2017年3月到6月主要是打好基础,包括收集北外近五年真题,阅读汉语百科背景知识,每日阅读外刊,扩大词汇量。暑假期间正式开始翻译练习,每天英译汉,汉译英各一篇。同时整理百科词条背诵版,并系统学习法语语法。9月到12月就是冲刺期了,每天保证11至12小时的学习时间,我按照自己的情况,制定了每日计划表,时间分配大致如下:

  7:10-9:30英汉互译练习

  9:30-11:00政治

  11:00-11:30背诵词条互译

  13:30-15:00法语

  15:00-17:00背诵百科词条

  17:00-18:00背诵词条互译

  19:00-20:30翻译练习(检查回顾)

  20:30-21:30政治/法语

  22:30-23:30查漏补缺

  以上是我每天一定会完成的计划,当然,学习习惯因人而异,时间安排也不是一成不变。中间压力大的时候我会通过散步,听音乐,看美剧来放松心情。列出这些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我相信每个考研er心中都有自己的安排与计划。接下来我会分别列出每一科的书单及使用方法,并附上我的复习心得。

  ►初试

  ♦政治(63分)书单:

  1.知识点精讲精练:这本书的优点在于知识点非常详尽,而缺点也是太过详尽,不易快速找到细节知识(我基础不好的借口而已)

  2.1000题:第一遍做1000题最好是在看过相关章节的知识点后,建议每一次用不同颜色的笔去做题,以便检查自己的薄弱点。因为有时你会发现同样的知识点,这个月还烂熟于心,下个月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这本书我做了三遍,第一遍大致了解知识点,第二遍查漏补缺,第三遍巩固细节。

  3.肖四肖八:这两本练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谨记,一定要背熟并会默写。十二月上旬开始,我每天下午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背诵肖四肖八,睡前或第二天默写,随时检查自己的背诵情况。另外,还可以在喜马拉雅上下载肖四肖八音频,走在路上也可以巩固记忆。

  4.形势与政策:这本小册子可以在备考后期翻阅,过一遍即可。

  4.风中劲草+大纲解析:这两本书的搭配看起来十分奇异甚至有些鸡肋,因为风中劲草相当于精简版的大纲解析,但风中劲草用不同颜色明确标注了真题中的考点,高频考点及考点预测。我用风中劲草梳理结构,大纲解析补充细节。11月开始,我完全放弃了精讲精练,靠着这本书熬过了最后的冲刺。

  6.徐涛小黄书:买这本书的时候,离初试只有十天了,所以只是翻了翻就放在了一边。我个人认为小黄书比肖四肖八更好背,并且今年小黄书也基本压中了大题。如果实在背不会肖四肖八,可以考虑使用小黄书。

  由于我高中是理科生,所以关于政治这一科,我没有太大的发言权,只能尽量在理解的前提下死记硬背,最后也只是刚刚及格。其中,精讲精练我看了整整三遍,效果依旧不太好。相较之下,大纲解析配合风中劲草更适合我。但参考书目效果因人而异,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自行选择。肖八肖四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完整默写下来才算完成任务。另外,肖四肖八中的选择题也要重视,今年肖爷爷也押中了选择题,可以说是十分厉害了。

  ♦二外法语(63分)书单:

  1.《简明法语教程》by孙辉:这本书我复习了三遍,第一遍系统学习语法,第二遍发现都忘了,于是再学一遍并做了详细的笔记(包括词汇,语法,例句和错题),第三遍查漏补缺。

  2.《大学法语考研必备(新版)》by郭以澄:这本书只有选择题比较有参考价值,其他版块并不符合北外的出题风格。

  说到出题风格,今年法语考试卷整个大换血,往年常考的语法点都没有出现,生词量比以前多了不是一点点,我拿到卷子整个人都懵了,只好硬着头皮写下去。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在学好语法的前提下扩大词汇量,并且多积累短语表达。

  ♦英汉翻译基础(129分):

  篇章互译书单:

  1.《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by李长栓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by叶子南

  《中式英语之鉴》byJoanPinkham、姜桂华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by庄绎传

  以上四本书是北外高翻指定的备考书目,前三本理论性非常强,但十分建议大家在前期准备时好好阅读。我阅读这些书目的时间是去年三月至六月,只是浅尝,但其中的许多理论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李长栓老师在《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倡导的简明英语,算是提前领悟高翻精神。另外,《中式英语之鉴》这本书也值得细细阅读,我读第一遍时发现里面列举的一些中式英语正是我平时采用的表达,而之前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总之,这几本书在巩固基础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刚刚接触翻译的同学们。

  2.《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by武峰:这本书更加适合翻译入门,我当时是配套武哥的视频讲解来使用。书中对长难句的讲解十分到位,是一本轻松易懂的入门教材。

  3.《韩刚90天攻克三级笔译》+韩刚老师的真题译文:我在备考期间报了三笔,这本书就同时用来准备三笔和MTI了。我非常喜欢韩刚老师的译文,备考期间用真题译文册积累了许多表达。

  4.《英语翻译二级笔译(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指定教材)》by陈德彰:这本书是北外自己出的教材,也是我练习最多的参考书了,几乎每篇文章都做了两三遍,受益匪浅。

  5.《高级汉英翻译》by陈宏薇:这本书包含许多中国文化类的文本,非常符合北外近几年汉译英的趋势。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练习难度较大,适合后期练习。

  6.《中国文化读本》by叶朗,朱良志:这本书有英文版,我是两者对照着看。和上一本参考书相比,这本书更加贴近北外的汉英出题风格,涵盖了真题中涉及到的老子,孔子,长城,中国园林等话题。由于译者并没有一字一句直译,所以这本书不适合拿来做篇章翻译练习。我的使用方法是每天阅读一章,积累中国文化相关表达,后期直接看笔记回顾。

  7.经济学人、FT等外刊:FT中文网和取经号JTW的推送也是极佳的篇章翻译练习材料。另外,通过阅读外刊及原版书来扩大词汇量,也是最高效的方式了。

  翻译基础这一门我拿了129分,但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我的翻译水平十分有限。通过五个月的练习,也许我达到了进入高翻的标准,但离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还有很远的距离。翻译无法速成,只能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积累表达,扩大知识面。另外,我们在练习时需要保持手感,每天定量的练习必不可少。我在备考期间用掉了三个厚厚的笔记本,直到考前一天还在练习。在这里想要提醒大家,考试时需要手写译文,所以练习时最好也用笔写下来,模拟在考场的感觉,这样真正考试时不会过于紧张。在翻译的标准方面,没有语法错误只是最基本的一步,而搭配,达意,顺畅自然这些都需要慢慢领悟。其实翻译不在多,而在精。初学者一开始可以选择难度稍低,不那么晦涩的材料练手,比如官方三笔教材(但许多mtier反映这套书的参考答案需要好好鉴别),做完练习要善于总结,时间充足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写出多种版本的译文进行对比。而对于基本功相对扎实,想要精益求精的同学,须广泛涉猎,一步一步积累好的表达方式。九月份时,我每天用一个小时积累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外刊上的表达,后来发现经济学人对我来说有些困难了,只好放弃。李长栓老师曾在《北外高翻学院入学考试打分标准举例》一文中提到,北外高翻不考察复杂句子结构的使用,所以即使都是用简单句也没问题。使用简单句,把意思都说清楚,考官无需费力气理解,比使用复杂句效果更好。不鼓励使用高大上词汇,简明易懂即可。不要迷信生涩的措辞和搭配,用错扣分会更严重。李长栓老师还说,“不必学着使用经济学人的表达方式,这份杂志的语言很好,但你们学不来它的风格。”所以,大家因地制宜,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重中之重。

  ♦词条互译书单:

  1.《汉英特色词汇词典》by中国日报社:我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背这本书,背到考研快结束也没有记住多少,可以说是很失败了。学有余力的同学还是可以尝试一下。

  2.《热词红宝书》by中国日报社:这本书和汉英特色词汇词典有所重复,但它精悍短小,非常适合在九十月过几遍。

  3.《英汉词条互译词典》:黄皮书是我在词条互译方面使用率最高的一本了,前前后后背了四五遍,虽然最后没考到多少,但真的积累了很多短语表达。另外,黄皮书附录中的国际组织英文简称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可以抽空背一下。

  4.《二三级笔译通用词汇》by卢敏:这本书我的利用率也很低,其实不建议大家选择量太大的词条书,一方面心理压力较大,一方面确实很难都记住。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一本词典。

  5.《最后的礼物》:这本册子综合了一整年的新闻热词,流行新词,并附上了其他学校的真题。今年的词条互译真题有好几个都是来自《最后的礼物》。如果大家已经背过中国日报英语点津的热词新词,这本书上手会非常快。

  6.中国日报英语点津,新闻热词,流行新词:往年英语点津是词条的重要来源,今年涉及到的非常少。但大家还是应该多多积累,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

  7.其他公众号热词(口译猿,有译思等)

  词条互译没有出题范围,更多的是考察同学们的知识面。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尽人事,多积累各领域的表达方式并时常巩固复习,然后听天命。今年我在这一部分的发挥其实很差,大概有十个没写出来,但所幸篇章翻译得分高一些。所以大家在考试时如果遇到很多陌生的词条,不要慌张,后面还有两篇互译可以弥补。

  ♦汉语百科知识与写作(122分)书单:

  1.《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by张帆:这本参考书涉及许多历史事件,解释简明易懂,适合在备考前期收集词条。

  2.《不可不知的2000个历史、文化、地理常识》:同样在前期使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认清自己的知识盲区。

  3.《百科知识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by李国正:使用方法同上。

  4.《百科知识词条词典》+各个学校百科真题:我在11、12月主要用了这两本黄皮书和自己总结的词条。除了关注北外的真题,也要多留意其他学校考过什么,没准这就是北外明年的考察点了。

  5.自己总结的词条

  6.《应用文写作第四版》by夏晓鸣

  先在这里附上2018百科名词解释真题:白令海峡,撒哈拉沙漠,印欧语系,英美法系,会意,黄道十二宫,石黑一雄,马孔多,尤三姐,宗教裁判所,什叶派,牛市熊市,UNICEF,蒙娜丽莎,文心雕龙,四大译经家,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激流三部曲,GDP,印巴实际控制线,牡丹亭,宗教改革,有限责任公司。

  考完百科和小伙伴们交流的时候,深深感叹,每个人的知识面决定了复习方向与策略。出于个人喜好,我对文学、历史方面的词条比较熟悉,也容易记住。考试时遇到尤三姐,马孔多,牡丹亭,文心雕龙,石黑一雄这样的词条觉得很轻松。由于大学时修过半学期的国际商法,金融和经济学,所以对有限责任公司,牛市熊市,GDP这些词条也算是比较熟悉。但地理方面我是一窍不通,看到白令海峡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所以,着手复习百科之前,请大家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弱点和强项,有针对性的复习。关于名词解释这一部分,最省力(偷懒)的方式就是购买学姐学长整理好的词条,但我不建议直接使用现成的名词解释。我把从两位学姐那里买来的词条整合在一起,再结合自己的知识盲区分类整理,足足整理了两个月,用自己的表达一字一句敲在电脑上。整理好的词条涵盖历史,文学,地理,经济金融,哲学,宗教,国际机构几大板块,每一板块分为中西方两大类别。

  关于名词解释,我想要分享一些小小的tips,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重视真题:这一点相信所有备考北外的同学都深有体会,百科名词解释的真题重复率可以说是非常高了。今年的什叶派,四大译经家,牡丹亭都是曾经出现过的词条。所以话不多说,背熟真题。当然,真题的价值远远不仅限于此。(见第三条)

  2.答题思路:我在备考时,针对不同领域的词条,制定了不同的答题模板。百科名词解释是按点给分,每个词条两分,说明我们至少要答三到四点。例如,人物类词条的模板可以是朝代+身份+著作/成就/理论+在领域内做出什么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北外非常喜欢考人物的合称(如四大译经家,文艺复兴三杰,初唐四杰等),这类词条准确写出人物名字和身份就基本达到标准了,当然加上一些细节更好。另外,历史事件模板可以为背景+代表人物+对后世的影响。

  3.发散思维:北外的名词解释部分其实有很强的的规律性,今年考过的词条很可能是从去年真题延伸出来的知识点。例如去年考到了林冲,那么我们就应该想到其他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细节,今年果然考到了尤三姐(人名)和马孔多(地名)。再例如,每年名词解释都会出现和莎翁有关的词条,看到哈姆雷特,就不难想到四大悲剧,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甚至再延伸至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作品(今年考到了蒙娜丽莎)。所以大家不防脑洞大一些,把可能考到的知识点都过一遍。

  4.关注国内外大事:去年真题中曾出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所以今年出现石黑一雄不算意外。这就要求我们对过去一年各领域内的大事略知一二,以备不时之需。

  背诵百科词条是相当漫长且痛苦的过程,但只要方法正确,押中考题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另外推荐大家在喜马拉雅上收听有译思学姐的百科词条音频,我每天去图书馆的路上都会听,算是时刻巩固复习。

  关于应用文,我主要使用了喵大微博上的应用文模板,再结合黄皮书中其他学校的真题进行练习。应用文重在格式,大家一定要注意每种文体对应的格式,另外语言要简练,信息点要清晰。

  关于大作文,我十月份时报了Susie的作文课,及时找回了高中时写作文的感觉。11月和12月我关注了一些高考作文素材公众号,积累有新意的人物事例,尽量避免“经典”的人物素材。

  ►复试

  高翻复试分为三大板块:英到汉视译(30%),复述(30%)和面试(40%)。今年的视译大约400字,有8分钟的准备时间,内容是关于数字化对非洲经济体的影响。复述是一段约三分钟的音频,听两遍,可以做笔记,内容是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华时的演讲,语速和去年相比快了许多,但难度不是太大。面试准备过程中,会有学长学姐带去教室抽题,在抽到的两个题目中选择自己擅长的一个准备五分钟,可以在纸上列出提纲。准备时间到后,草稿纸和试题不允许带出教室。另外,今年要求每位同学携带中文简历,一式三份。

  视译:这一部分我用到的材料是秦亚青的《英汉视译》以及网上找到的各大国际组织/国际日演讲。《英汉视译》这本教材难度较大,建议大家先看讲解部分,再利用网络资源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演讲材料,临近复试时再练习教材。我练习视译的步骤如下:第一步,计时五分钟阅读全文,用红笔做出标记(包括断句,数字及生词),视译并录音。第二步,回放录音的同时对照参考译文,找出不足。第三步,再次录音并回放,直到可以流畅表达。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做视译时难免会有挫败感。舌头打结,声音不自信,顺序驱动困难,出现各种嗯啊之类的停顿,这些都在情理之中。只要坚持练下来,二十天左右就会有明显的提升。另外,一定要录音,录音,录音。只有反复听自己的录音才可以发现问题。

  复述:这一部分我用到的材料包括奥巴马和特朗普每周电台演讲,TED演讲(经济,科技,社会类),英国女王/梅姨/凯特王妃演讲。还尝试过经济学人,后来因为难度太高放弃了。其实考试时老师们不会难为大家,故意放一段生词很多,句子结构晦涩难懂的音频。考官也是想通过复述挑选出有潜力的同学,所以大家在选择材料时要结合自身水平,难度由低到高逐步递进。复述中最致命的两个错误是一定要避免的。第一,歪曲原文意思,无中生有。第二,复述时出现语法错误,包括冠词搭配,主谓一致等等。所以平时练习时一定要录音,反复播放并及时改正错误。

  我做复述的步骤如下:第一步,听两遍音频,录音并回放,检查表达错误,停顿等问题。第二步,带着问题再听音频,补充遗漏的信息点,录音并回放。第三步,最后听一遍音频,对照录音,总结错误原因。

  面试:这一部分我和小伙伴一起复习,最后我们都如愿考上了(开心)。我们总结了2017年的国际国内热点,话题包括但不仅限于一带一路,房市调控,城镇化,互联网+,共享经济,环境能源,英国脱欧,特朗普上任后政策,人工智能等等。每天讨论一个话题,这样坚持了50多天,明显感觉口语有了提升。

  我在面试时抽到的题目是人工智能对笔译和口译的影响,另外老师还问到了中美贸易战和空气污染,都是之前准备过的问题。当然,面试过程中完全可能碰到陌生的话题,这时候不要慌张,尽量把自己了解的知识往抽到的题目上靠,保证面试时不会没话说。另外,大家一定要提前预想关于简历,考官们会提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应对等等。例如,老师看了我的简历后,问了我之前的一个翻译经历,遇到了那些困难,是如何应对的。这些问题在准备简历时已经想好,所以回答起来还算顺畅。整个面试过程非常短暂,大概不到五分钟。老师们全程笑眯眯的,十分亲切,所以大家不必紧张,即使心里心虚到不行(面试我的主考官是李长栓老师,说真的刚进教室的时候心里凉了大半)。

  写到这里,已经接近7000字了,想说的还有许多许多。其实我的考研之路并非十分励志,全程都顶着巨大的压力艰难前行,中间有一次由于种种原因甚至想要放弃。直到最终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做到了。尽管备考过程中压力巨大,我还是以极高的效率完成每日计划,不敢松懈。每天清晨醒来,都觉得有一股无形地力量推着自己向前走,不敢停下,也不想停下。于我而言,考研是一次不断打破自己,再重建自己的过程。考研考察的也不仅仅是知识能力,还包括收集信息,应对压力,时间管理等各种技能。当身边所有人都坚定地告诉我,我一定可以时,我想,我不能再辜负他们,更不能辜负自己。

  愿你们勇敢,坚定地走下去,我们北外见。

  声明:本文来源考研论坛,作者:KKaren,点击查看文章来源,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如有版权问题请发邮件到suggest@kaoyan.com,联系帮帮小编处理。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