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天津研招网 > 天津农学院 > 专业介绍

天津农学院硕士招生专业介绍:作物学


  3.作物优质栽培理论与技术
  该研究方向以水稻食味为研究中心,全面开展水稻品质育种研究。重点对其外观、粘性、硬度、口味和气味等特性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生物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等手段,最终实现水稻品种的优质化和专用化。目前,已经育成优质食味水稻品种2个,发表学术论文多篇(SCI.收录5篇)。本方向在水稻食味改良方面居国内同类研究前列。
  目前该研究方向已经成立“天津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是天津市政府与日本东京大学科技合作及人才交流项目的重点内容之一,以天津农学院和日本东京大学为依托共同组建。中心设立建设领导小组、中心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设首席专家,实行主任领导下的首席专家负责制。中心联合天津市水稻原种场、天津市宝坻区政府和津南区八里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共同建立试验和繁种基地、生产基地及贮藏加工销售基地,以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中心将以“让人吃好”为最高理念!充分利用天津—东大科技合作平台,立足天津,面向中国北方粳稻产区,联系中日两国专家、团体和企业开展合作,促进中日两国水稻品质、食味研究和产业的发展。日本方面以东京大学为核心,联络日本香川大学、日本福冈农业综合试验场和日本北海道立中央农业场等日本优秀水稻专家来中心开展合作研究。中国方面以天津农学院为核心,利用中心聚集国内水稻品质、食味方面的科技人才来中心开展合作研究。以其有效引进日本水稻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研究理念和方法,加速中国优质食味水稻研究与开发。中心配备有国际一流的用于水稻品质食味分析研究的仪器设备,完全满足水稻品质食味研究的需要,为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与国际水平接轨提供的充足的硬件支持。

  4.植物细胞工程育种育种
  本研究方向以生物技术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为主线,将组织培养和基因工程技术用于农作物育种实践。
  研究重点为:
  (1)在细胞水平上开展组织培养的快繁技术、细胞培养和单倍体育种;
  (2)在分子水平上,利用分子生物学原理和生物技术手段开展基因标记、农作物优良性状基因克隆、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和操作;
  (3)DNA指纹图谱用于种质资源鉴定;
  (4)基因导入和重组用于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目前,本研究方向已经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其中SCI收录3篇,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已经用于部分较高经济价值农作物的工厂化生产。
  目前在该研究方向上,已经建成天津农学院植物细胞工程研究中心, 近年来中心已主持和完成了省部级课题14项,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五项,申请专利两项。公开发表论文60多篇。

  5.作物抗逆分子基础
  本方向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研究植物气孔对不同逆境胁迫的应答机理(高温、干旱和高盐);采用能去除选择标记的转基因技术,将抗逆相关基因转入粮食作物和蔬果作物,获得无转基因安全隐患的抗逆作物新品种(系)。
主要研究:
  (1)植物气孔应答环境胁迫的分子机理。
  (2)作物抗逆相关重要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采用同源克隆的策略,从作物中分离与抗逆相关的重要基因并进行功能鉴定,为采用转基因技术进行分子育种提供优异基因;
  (3)作物转基因体系的建立。构建适于转入作物的分子载体,特别是可剔除选择标记的载体,以破解转基因的安全隐患难题;创新作物转基因的方法,使基因转入能够简单高效地进行;
  (4)抗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体系的建立。分析抗逆基因在不同育种材料中的序列差异,开发功能标记,降低因分子标记和基因分离而选错材料的可能性,提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效率。
  目前该方向主持国家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子课题一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一项,国家外专局引智项目各一项,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子课题一项,天津科委面上项目一项。申报了2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参加了英国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理事会(BBSRC)科研项目2项以及2个国际交流CPA(China Partner Awards)项目。被授予国家专利一项,另有一项专利处于审核阶段。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发表在Current Biology(第一作者,影响因子10.99)的论文揭示了植物气孔应答湿度信号的分子机制,发表在The Plant Journal(共同第一作者,影响因子6.94)的论文鉴定了控制植物蒸腾效率的基。
   
  6.作物生产环境
  本方向以土壤肥料、农业气象、栽培、植物生理等学科中涉及环境的部分为基本范畴,以各种环境因子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研究作物生产的土壤环境、营养环境、光照环境、温度环境、水分环境和气候环境等领域。尤其是针对天津沿海都市农业中水资源严重不足、再生水灌溉、微咸水灌溉、设施农业灌水施肥、以及由于不合理灌溉和大量施肥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依据非充分灌溉理论,开展农田水、肥、盐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目前本研究方向在水资源在农业方面的高效利用及现代节水灌溉理论及技术、微咸水、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技术、水环境修复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该方向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50多篇。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个(项目第十参加者)。

  三、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以国家和天津市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和天津农学院数量和质量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逐步提高办学层次,多层次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多技能、广适应型经济建设人才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把作物学科发展建设的总体思路定位在:实施和落实人才战略,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使农学学科学术队伍整体学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加强硬件条件建设,使学科建设水平跻身国内同类学科先进行列。以学科的空白点、交叉点为突破口,形成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在完善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和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为“十二五”末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做好准备。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