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
专业列表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8科学技术哲学020101政治经济学020105世界经济020200应用经济学020204金融学(二)020206国际贸易学(二)030101法学理论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刑法学030105民商法学030301社会学03
1[/!--empirenews.page--]
080602 钢铁冶金
本学科为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设有钢铁冶金博士点和冶金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建有国家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现代冶金与材料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上海市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钢铁冶金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本学科点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在钢铁冶金的众多研究领域成果显著。学科点装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一流的实验室和工作条件,培养工作规范。与国外联系密切,并联合培养研究生。
本学科点主要从事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应用及基础研究,研究课题涉及钢铁冶金领域的前沿技术和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攻关项目,成果丰硕显著,在纯净钢及二次精炼 、熔融还原、熔体物理化学、冶金反应工程及过程数模及计算机控制、电磁冶金及连续凝固等方面取得了不少属国内外领先、为同行专家瞩目的技术和理论成果。近五年来,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和宣读论文500余篇,多次获国家、市、省和部级奖励 。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钢铁冶金学硕士和博士。已有两名博士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励,一名获得提名奖。毕业生主要面向与钢铁冶金和金属材料相关的高校、研究所和企业,其中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和钢铁企业负责人等杰出人物。
有志继续深造的优秀毕业生,可申请提前或连续攻读博士学位,部分优秀学生有出国深造机会。
指导教师:徐匡迪院士、周国治院士、丁伟中教授、任忠鸣教授(长江学者)、翟启杰教授、鲁雄刚教授、洪新研究员、邓康研究员、张捷宇教授、李重河研究员、操光辉研究员、钟庆东教授、钟云波研究员、尤静林教授等。
研究方向:01.纯净钢及二次精炼
02.还原及资源综合利用
03.铁合金精炼
04.特冶及冶金反应工程
05.冶金熔体物理化学
06.过程数学模拟、控制及专家系统
07.电磁冶金、强磁场在冶金中应用
08.连铸及凝固
09. 外场下电化学冶金
10.金属材料制备新技术
招生人数:55
考试科目:1.政治
2.英语
3.数学一
4.851冶金物理化学或852金属学
5.钢铁冶金学或材料加工技术(复试科目)
备 注:本专业欢迎其他冶金类和金属材料、物理、化学、化工、压力加工、热加工、电化学、电机等专业的本科生报考,考试科目可选择我校相应专业的第四门专业课程。
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
本专业以有色金属湿法冶金 、电解冶金 、粉末冶金材料(包括各种新型结构材料 、功能材料 、工具材料和纳米材料)的研制 、有色金属及其化合物超细粉体制备 、冶金环境工程,有色金属新材料的制备及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 。除有关方向的专业知识外,培养硕士研究生具有在有色金属冶金过程和材料制备的基础理论,学科交叉知识等方面达到较高的广度和深度,使之成为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和从事高等教育能力的人才 。
本专业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4名 。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中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250余篇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发明四等奖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省部级科技进步一 、二 、三等奖 、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 、二等奖 、上海市优秀产学研二等奖 、上海市优秀发明奖等多项,获国家专利三项 。有多项科研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应用 。
本硕士点及所在材料学院具有多种材料制备 、分析和测试设备,如湿法和机械法粉末制备设备,粉末成形压机和气氛 、真空烧结炉 、热等静压烧结炉 、电化学测量设备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X射线衍射仪,原子吸收光谱等 。并具有相应的小 、中 、大试验基地和生产基地 。
指导教师:鲁雄刚教授、王兴庆教授、钟云波教授和4名副教授
研究方向:01. 有色金属电解和湿法冶金
02. 有色金属新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03. 粉末冶金新材料及粉末冶金新技术
04. 有色金属提取与精炼
05. 强磁场下电化学 、复合镀
06. 有色金属及其化合物超细粉体材料
招生人数:8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48物理化学(二)
5.有色冶金原理或金属学或粉末冶金原理(复试科目)
备 注:本专业欢迎其它冶金类专业和金属材料、化学化工等专业的毕业生报考。限制色盲。
080801 电机与电器
本专业以电机电磁场、特种电机及其控制、伺服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和磁悬浮控制系统为主要研究方向。所设课程反映当前国际上本学科发展水平。研究课题大多结合国民经济需求或学术研究的前沿。培养学生具有电机及其控制方面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科学能力。
本专业所属学科先后得到了多期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是学校"十五"和"十一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点和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良好的实验设备和科研手段,自1978年以来已培养了大量的硕士研究生,且有许多毕业生直升攻读博士学位。本学科研究生在读期间可申请上海大学光华奖学金和台达奖学金;本学科特别重视国际合作研究生培养,目前已和英国、法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有研究生联合培养或研究生交流机制。
指导教师:江建中教授、黄苏融教授、章跃进教授和4名副教授。
研究方向:01.电机电磁场理论与应用
02.特种电机及其控制
03.伺服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04.磁悬浮控制系统
招生人数:8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43电路
5.电机学(复试科目)
备 注: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本专业以电力电子变换装置、新型电力传动控制系统、新型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和新型绿色环保能源的控制与管理为主要研究方向,所设课程既反映了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面的新发展,又注重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解决电力电子装置与电力传动控制系统的实际问题,具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装置的设计、研究与开发能力。
本专业具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点和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先后得到了多期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是学校"十五"和"十一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有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设有上大-自仪股份、上大-宝信软件等2个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本专业师资队伍雄厚、学科梯队完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市科委、市教委的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和科技攻关等项目,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本学科特别重视国际合作研究生培养,目前已和英国、法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有研究生联合培养或研究生交流机制。
本学科研究生在读期间可申请上海大学光华奖学金,本学科还单独设有台达奖学金。
指导教师:阮毅教授、黄苏融教授和4名副教授,3名博士讲师。
研究方向:01.新型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及其控制系统
02.新型电力传动运动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
03.新型电子器件及其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中的应用
04.新型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05.新型绿色环保能源的控制与管理
招生人数:10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3.301数学一
4.844电力电子技术
5.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复试科目)
备 注: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本学科以电工理论为基点,以各类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电子技术的新发展为主要研究方向。所设课程反映当前电气技术与信息处理的发展水平。研究课题既反映网络理论、信息处理和应用电子技术研究学术前沿,又大多结合国民经济发展中急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以培养学生具备在本学科领域的坚实理论基础、广阔的视野与科学的思维能力,以及开展学术研究与应用开发的技能为目标,使学生在新兴技术领域中具备广泛的适应性。
本学科研究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为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先后得到了多期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大批国家、省市和国务院各部委的重大科技攻关和各类基金研究课题,并承担和完成了大量的工程应用科研项目,是学校"十五"和"十一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有上大-自仪股份、上大-宝信软件等2个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本学科研究生在读期间可申请上海大学光华奖学金、自动化系自仪奖学金和台达奖学金。本学科特别重视国际合作研究生培养,目前已和英国、法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有研究生联合培养或研究生交流机制。
指导教师:冉峰教授、徐美华教授、胡越黎教授等正副教授共8名
研究方向:01.图像处理、人工智能、信息集成及其在线系统设计
02.新型显示技术与集成电路设计
03.汽车电子与片上系统的多核体系结构
04.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
05.电磁兼容技术
招生人数:7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45模拟与数字电路
5.微机硬件及软件 (C语言)(复试科目)
备 注: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080902 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是一门科学技术知识密集,以信息科学为基础,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图形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信息检测与控制;片上系统(SOC)设计与仿真;计算机视觉。
本专业学术梯队完整,师资力量强大,专业实验室装备先进,拥有高性能图形工作站,先进的嵌入式与 SOC开发平台等。本硕士点原为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硕士点,该点在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评估列为全国第三名。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领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曾多次获国家发明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及国家专利等。出版多部学术专著与教学用书,其中一部获得国家教委二等奖,近年来,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信息产业部重大项目,上海市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课题,并承担多项国民经济中的重大攻关项目,科研经费充足。
本专业为硕士研究生所设课程内容反映了当前电路与系统学科的前沿水平,研究课题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或为学科前沿。培养研究生具有电路与系统的坚实理论和应用研究能力,具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其中优秀硕士生可提前直接攻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万旺根教授、刘学峰教授、杨胜齐教授等。
研究方向:01. 图形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02. 智能信息处理
03. 嵌入式系统
04. 信息检测与控制
05. 片上系统设计与仿真
06. 计算机视觉
招生人数:14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38信号与系统
5.数字信号处理(复试科目)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一)
本专业所在学科点拥有"材料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主要研究方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材料学)、我校"211工程"建设项目重点建设方向之一。
本专业从事的"有机电致发光平板显示器"研究,包括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红、蓝、绿彩色原型器件;彩色矩阵显示器;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及集成芯片。 "新型固态辐射探测材料与器件"研究,包括高能粒子、紫外光、X射线、 射线辐射探测材料的制备及其阵列探测技术。"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研究,主要包括高效、环保、低成本、大面积硅基薄膜、化合物半导体薄膜、有机薄膜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和制备;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关键技术和基础理论。
本专业是材料、器件、驱动和控制电路、集成芯片的综合研究,具有各种知识背景(如化学、材料、物理、电路、计算机等)的学生,均可得到充分发挥。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多名教授博导参加一线研究。近年来得到多项国家级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专项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863平板显示专项,973项目,上海市光科技项目。在有机发光器件、新型辐射探测材料的研究在国内具有明显特色。
指导教师:蒋雪茵、史伟民、李冬梅、闵嘉华、朱文清、赵岳等正副教授10余名。
研究方向:01.有机电致发光平板显示
02.新型固态辐射探测材料与器件
03.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
招生人数:16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49普通物理(二)
5.量子力学或固体物理(复试科目)
备 注:1.可以跨学科报考本专业:欢迎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凝聚态物理、应用物理、材料物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报考。
2.本专业在材料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培养。联系人:郭昀,电话:************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
微电子学和微电子技术是一门将电子器件和电子系统微小化和集成化的科学技术。它是当代信息产业的基石,也是现代电子工业和高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近年来发展迅猛。我国已制订了一系列加速发展微电子产业的政策和规划,急需大量的微电子人才。
本专业致力于为集成电路产业及相关领域培养相应的高层次科研和管理人才。本专业主要从事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专用集成电路和集成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 集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测试方法学研究; 以及一般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与微电子密切相关的新型器件结构、电路与系统技术研究等。通过培养使学生既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及必要的管理知识,又有广阔的视野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气氛活跃,拥有先进的科研与实验条件,且与业界有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微电子中心自创建以来,已取得多项重要科研成果。热忱欢迎微电子学科与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相关学科的学生报考。
指导教师:冉峰、胡越黎、徐美华、薛忠杰、杨殿雄、叶秋怡、赵建忠等多名教授和10多名副教授。
研究方向:01.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的设计、测试和应用
02.器件物理、器件模型和微电子机械系统
招生人数:15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45模拟与数字电路
5.微机原理与C语言程序设计(复试科目)
备 注:本专业在上海大学微电子中心培养。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本专业随着无线通信的迅猛发展而更受重视。侧重研究电磁波(包括光波)的产生、传输、辐射、散射、变换、检测以及微波与光波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应用。近年来更进一步向毫米波和光纤通信、信息处理等领域延伸。研究内容大多直接结合国民经济中重大攻关项目或本学科国际研究的前沿。
本专业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招收外国来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科带头人是著名的微波、光纤专家、中科院院士黄宏嘉教授。经过多年重点建设,本专业点拥有上海特种光纤重点实验室、电磁场辐射与散射实验室及毫米波实验室等,承担国家和市级重点科研项目。近年来获国家发明奖、优秀教材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十多项,并主持召开了多次国际性学术会议,与美、德、日等国学术界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
本专业培养研究生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注重锻炼学生独立从事科研和创新能力,对于有志继续深造、品学兼优的硕士研究生可直接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黄宏嘉院士、马哲旺教授、陈振宜研究员、石志东研究员、季敏宁教授、谢亚楠研究员、杨雪霞教授等。
研究方向:01.光纤技术与应用
02.微波与光结合技术
03.微波毫米波测量新技术
04.现代天线理论与技术
05.微波毫米波电路
06. 电磁散射与电磁兼容技术
招生人数:18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39电磁场理论基础
5.微波技术(复试科目)
080602 钢铁冶金
本学科为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设有钢铁冶金博士点和冶金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建有国家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现代冶金与材料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上海市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钢铁冶金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本学科点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在钢铁冶金的众多研究领域成果显著。学科点装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一流的实验室和工作条件,培养工作规范。与国外联系密切,并联合培养研究生。
本学科点主要从事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应用及基础研究,研究课题涉及钢铁冶金领域的前沿技术和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攻关项目,成果丰硕显著,在纯净钢及二次精炼 、熔融还原、熔体物理化学、冶金反应工程及过程数模及计算机控制、电磁冶金及连续凝固等方面取得了不少属国内外领先、为同行专家瞩目的技术和理论成果。近五年来,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和宣读论文500余篇,多次获国家、市、省和部级奖励 。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钢铁冶金学硕士和博士。已有两名博士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励,一名获得提名奖。毕业生主要面向与钢铁冶金和金属材料相关的高校、研究所和企业,其中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和钢铁企业负责人等杰出人物。
有志继续深造的优秀毕业生,可申请提前或连续攻读博士学位,部分优秀学生有出国深造机会。
指导教师:徐匡迪院士、周国治院士、丁伟中教授、任忠鸣教授(长江学者)、翟启杰教授、鲁雄刚教授、洪新研究员、邓康研究员、张捷宇教授、李重河研究员、操光辉研究员、钟庆东教授、钟云波研究员、尤静林教授等。
研究方向:01.纯净钢及二次精炼
02.还原及资源综合利用
03.铁合金精炼
04.特冶及冶金反应工程
05.冶金熔体物理化学
06.过程数学模拟、控制及专家系统
07.电磁冶金、强磁场在冶金中应用
08.连铸及凝固
09. 外场下电化学冶金
10.金属材料制备新技术
招生人数:55
考试科目:1.政治
2.英语
3.数学一
4.851冶金物理化学或852金属学
5.钢铁冶金学或材料加工技术(复试科目)
备 注:本专业欢迎其他冶金类和金属材料、物理、化学、化工、压力加工、热加工、电化学、电机等专业的本科生报考,考试科目可选择我校相应专业的第四门专业课程。
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
本专业以有色金属湿法冶金 、电解冶金 、粉末冶金材料(包括各种新型结构材料 、功能材料 、工具材料和纳米材料)的研制 、有色金属及其化合物超细粉体制备 、冶金环境工程,有色金属新材料的制备及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 。除有关方向的专业知识外,培养硕士研究生具有在有色金属冶金过程和材料制备的基础理论,学科交叉知识等方面达到较高的广度和深度,使之成为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和从事高等教育能力的人才 。
本专业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4名 。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中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250余篇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发明四等奖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省部级科技进步一 、二 、三等奖 、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 、二等奖 、上海市优秀产学研二等奖 、上海市优秀发明奖等多项,获国家专利三项 。有多项科研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应用 。
本硕士点及所在材料学院具有多种材料制备 、分析和测试设备,如湿法和机械法粉末制备设备,粉末成形压机和气氛 、真空烧结炉 、热等静压烧结炉 、电化学测量设备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X射线衍射仪,原子吸收光谱等 。并具有相应的小 、中 、大试验基地和生产基地 。
指导教师:鲁雄刚教授、王兴庆教授、钟云波教授和4名副教授
研究方向:01. 有色金属电解和湿法冶金
02. 有色金属新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03. 粉末冶金新材料及粉末冶金新技术
04. 有色金属提取与精炼
05. 强磁场下电化学 、复合镀
06. 有色金属及其化合物超细粉体材料
招生人数:8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48物理化学(二)
5.有色冶金原理或金属学或粉末冶金原理(复试科目)
备 注:本专业欢迎其它冶金类专业和金属材料、化学化工等专业的毕业生报考。限制色盲。
080801 电机与电器
本专业以电机电磁场、特种电机及其控制、伺服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和磁悬浮控制系统为主要研究方向。所设课程反映当前国际上本学科发展水平。研究课题大多结合国民经济需求或学术研究的前沿。培养学生具有电机及其控制方面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科学能力。
本专业所属学科先后得到了多期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是学校"十五"和"十一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点和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良好的实验设备和科研手段,自1978年以来已培养了大量的硕士研究生,且有许多毕业生直升攻读博士学位。本学科研究生在读期间可申请上海大学光华奖学金和台达奖学金;本学科特别重视国际合作研究生培养,目前已和英国、法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有研究生联合培养或研究生交流机制。
指导教师:江建中教授、黄苏融教授、章跃进教授和4名副教授。
研究方向:01.电机电磁场理论与应用
02.特种电机及其控制
03.伺服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04.磁悬浮控制系统
招生人数:8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43电路
5.电机学(复试科目)
备 注: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本专业以电力电子变换装置、新型电力传动控制系统、新型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和新型绿色环保能源的控制与管理为主要研究方向,所设课程既反映了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面的新发展,又注重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解决电力电子装置与电力传动控制系统的实际问题,具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装置的设计、研究与开发能力。
本专业具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点和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先后得到了多期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是学校"十五"和"十一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有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设有上大-自仪股份、上大-宝信软件等2个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本专业师资队伍雄厚、学科梯队完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市科委、市教委的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和科技攻关等项目,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本学科特别重视国际合作研究生培养,目前已和英国、法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有研究生联合培养或研究生交流机制。
本学科研究生在读期间可申请上海大学光华奖学金,本学科还单独设有台达奖学金。
指导教师:阮毅教授、黄苏融教授和4名副教授,3名博士讲师。
研究方向:01.新型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及其控制系统
02.新型电力传动运动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
03.新型电子器件及其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中的应用
04.新型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05.新型绿色环保能源的控制与管理
招生人数:10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3.301数学一
4.844电力电子技术
5.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复试科目)
备 注: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本学科以电工理论为基点,以各类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电子技术的新发展为主要研究方向。所设课程反映当前电气技术与信息处理的发展水平。研究课题既反映网络理论、信息处理和应用电子技术研究学术前沿,又大多结合国民经济发展中急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以培养学生具备在本学科领域的坚实理论基础、广阔的视野与科学的思维能力,以及开展学术研究与应用开发的技能为目标,使学生在新兴技术领域中具备广泛的适应性。
本学科研究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为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先后得到了多期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大批国家、省市和国务院各部委的重大科技攻关和各类基金研究课题,并承担和完成了大量的工程应用科研项目,是学校"十五"和"十一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有上大-自仪股份、上大-宝信软件等2个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本学科研究生在读期间可申请上海大学光华奖学金、自动化系自仪奖学金和台达奖学金。本学科特别重视国际合作研究生培养,目前已和英国、法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有研究生联合培养或研究生交流机制。
指导教师:冉峰教授、徐美华教授、胡越黎教授等正副教授共8名
研究方向:01.图像处理、人工智能、信息集成及其在线系统设计
02.新型显示技术与集成电路设计
03.汽车电子与片上系统的多核体系结构
04.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
05.电磁兼容技术
招生人数:7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45模拟与数字电路
5.微机硬件及软件 (C语言)(复试科目)
备 注: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080902 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是一门科学技术知识密集,以信息科学为基础,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图形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信息检测与控制;片上系统(SOC)设计与仿真;计算机视觉。
本专业学术梯队完整,师资力量强大,专业实验室装备先进,拥有高性能图形工作站,先进的嵌入式与 SOC开发平台等。本硕士点原为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硕士点,该点在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评估列为全国第三名。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领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曾多次获国家发明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及国家专利等。出版多部学术专著与教学用书,其中一部获得国家教委二等奖,近年来,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信息产业部重大项目,上海市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课题,并承担多项国民经济中的重大攻关项目,科研经费充足。
本专业为硕士研究生所设课程内容反映了当前电路与系统学科的前沿水平,研究课题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或为学科前沿。培养研究生具有电路与系统的坚实理论和应用研究能力,具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其中优秀硕士生可提前直接攻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万旺根教授、刘学峰教授、杨胜齐教授等。
研究方向:01. 图形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02. 智能信息处理
03. 嵌入式系统
04. 信息检测与控制
05. 片上系统设计与仿真
06. 计算机视觉
招生人数:14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38信号与系统
5.数字信号处理(复试科目)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一)
本专业所在学科点拥有"材料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主要研究方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材料学)、我校"211工程"建设项目重点建设方向之一。
本专业从事的"有机电致发光平板显示器"研究,包括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红、蓝、绿彩色原型器件;彩色矩阵显示器;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及集成芯片。 "新型固态辐射探测材料与器件"研究,包括高能粒子、紫外光、X射线、 射线辐射探测材料的制备及其阵列探测技术。"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研究,主要包括高效、环保、低成本、大面积硅基薄膜、化合物半导体薄膜、有机薄膜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和制备;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关键技术和基础理论。
本专业是材料、器件、驱动和控制电路、集成芯片的综合研究,具有各种知识背景(如化学、材料、物理、电路、计算机等)的学生,均可得到充分发挥。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多名教授博导参加一线研究。近年来得到多项国家级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专项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863平板显示专项,973项目,上海市光科技项目。在有机发光器件、新型辐射探测材料的研究在国内具有明显特色。
指导教师:蒋雪茵、史伟民、李冬梅、闵嘉华、朱文清、赵岳等正副教授10余名。
研究方向:01.有机电致发光平板显示
02.新型固态辐射探测材料与器件
03.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
招生人数:16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49普通物理(二)
5.量子力学或固体物理(复试科目)
备 注:1.可以跨学科报考本专业:欢迎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凝聚态物理、应用物理、材料物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报考。
2.本专业在材料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培养。联系人:郭昀,电话:************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
微电子学和微电子技术是一门将电子器件和电子系统微小化和集成化的科学技术。它是当代信息产业的基石,也是现代电子工业和高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近年来发展迅猛。我国已制订了一系列加速发展微电子产业的政策和规划,急需大量的微电子人才。
本专业致力于为集成电路产业及相关领域培养相应的高层次科研和管理人才。本专业主要从事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专用集成电路和集成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 集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测试方法学研究; 以及一般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与微电子密切相关的新型器件结构、电路与系统技术研究等。通过培养使学生既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及必要的管理知识,又有广阔的视野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气氛活跃,拥有先进的科研与实验条件,且与业界有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微电子中心自创建以来,已取得多项重要科研成果。热忱欢迎微电子学科与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相关学科的学生报考。
指导教师:冉峰、胡越黎、徐美华、薛忠杰、杨殿雄、叶秋怡、赵建忠等多名教授和10多名副教授。
研究方向:01.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的设计、测试和应用
02.器件物理、器件模型和微电子机械系统
招生人数:15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45模拟与数字电路
5.微机原理与C语言程序设计(复试科目)
备 注:本专业在上海大学微电子中心培养。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本专业随着无线通信的迅猛发展而更受重视。侧重研究电磁波(包括光波)的产生、传输、辐射、散射、变换、检测以及微波与光波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应用。近年来更进一步向毫米波和光纤通信、信息处理等领域延伸。研究内容大多直接结合国民经济中重大攻关项目或本学科国际研究的前沿。
本专业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招收外国来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科带头人是著名的微波、光纤专家、中科院院士黄宏嘉教授。经过多年重点建设,本专业点拥有上海特种光纤重点实验室、电磁场辐射与散射实验室及毫米波实验室等,承担国家和市级重点科研项目。近年来获国家发明奖、优秀教材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十多项,并主持召开了多次国际性学术会议,与美、德、日等国学术界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
本专业培养研究生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注重锻炼学生独立从事科研和创新能力,对于有志继续深造、品学兼优的硕士研究生可直接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黄宏嘉院士、马哲旺教授、陈振宜研究员、石志东研究员、季敏宁教授、谢亚楠研究员、杨雪霞教授等。
研究方向:01.光纤技术与应用
02.微波与光结合技术
03.微波毫米波测量新技术
04.现代天线理论与技术
05.微波毫米波电路
06. 电磁散射与电磁兼容技术
招生人数:18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39电磁场理论基础
5.微波技术(复试科目)
上海大学相关信息:
上海大学论坛新帖:更多
- 2022-06-0119考研中国古代文学真题(绝对一样的记忆版)+攒人品
- 2021-11-21电影学学长分享二战上岸经验
- 2021-09-22上海大学古代文学史 02-12年真题整理汇总 以飨学弟学妹
- 2021-06-20上大新闻传播考研经验分享
- 2021-04-192020上海大学895现代经济学经验贴
- 2021-04-072020上大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贴
- 2020-09-21上海大学电影学心得+完整真题
- 2020-08-14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20-07-2819上大英美文学拟录取初复试经验贴
- 2020-05-2819上大生物学真题回忆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