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上海研招网 > 上海大学 > 招生信息

上海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

1[/!--empirenews.page--]

030101 法学理论               
  本专业包括法理学(法哲学)、法社会学(部门法社会学)、法律文化三个研究方向。法理学(法哲学)研究方向集中于法学的基础理论,探讨人权法、立法、司法的一般理论、法律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等;同时研究中西方法律思想的发展史,当代东亚法哲学与西方法哲学等。法社会学(部门法社会学)研究方向注重于法社会学的基础理论、法社会学方法论、法社会学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从法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具体法律的实现状态,探讨法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在部门法中的运用等。法律文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中西方法学流派的理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法律的本土资源与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比较等。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够胜任有关立法机关、政府机关、公检法部门、律师事务所、各类企业、社区、调解与仲裁等各种法律实务工作以及高等院校、研究部门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本专业师资结构合理,学术梯队整齐。近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等多项奖励。
  指导教师:瞿琨、李瑞等副教授若干名。
  研究方向:01. 法理学(法哲学)
        02. 法社会学(部门法社会学)
        03. 法律文化
  招生人数:7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29法理学
        4.834西方法律思想史
        5.综合知识(法学概论、现代西方法学流派)(复试科目)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宪法学、中国行政法学、比较宪法学、
  比较行政法学等。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素养,系统掌握宪法与行政法专业理论、基本制度、实践知识及研究方法,能够胜任有关国家机关、司法部门、律师机构、经济管理以及教学和科研机构等工作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本专业师资结构合理,学术成果丰厚,历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法学研究项目,积极开展多法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与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建立了长期的研究和实务联系。
  指导教师:徐静琳等正副教授若干名。
  研究方向:01. 中国宪法学
        02. 中国行政法学
        03. 比较宪法学
        04. 比较行政法学
  招生人数:6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14宪法
        4.835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5.综合知识(法理学、民事诉讼法)(复试科目)

030104 刑法学               
  本专业涵括了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犯罪学、经济犯罪研究、犯罪心理学五个研究方向。中国刑法学方向主要研究我国刑法适用的基本原则、效力范围、犯罪构成、排除犯罪性制度、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罪数判断标准、量刑的原则、执行制度等问题;比较刑法学主要就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国家有关刑法的各项制度的基础理论以及部分各罪进行介绍,并比较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与传统理论,探寻完善我国刑法及其理论的基本方向和途径;犯罪学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的基本原理,各类犯罪和犯罪预测、预防等;经济犯罪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我国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经济犯罪出现的一般规律、法定标准及预防对策等问题;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犯罪心理、侦查心理和罪犯矫治心理等。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用于刑事法学研究、担任刑事法学教学、从事刑事司法等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本专业拥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校梯队整齐。学科带头人是专业研究方向的知名学者,在相关专业领域影响较大,从事基础理论和前沿课题研究,包括国际合作项目,科研成果显著。
  指导教师:郑飞、江界华等副教授若干名。
  研究方向:01.中国刑法学
        02.比较刑法学
        03.犯罪学
        04.经济犯罪研究
        05.犯罪心理学
  招生人数:7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30刑法学
        4.836刑事诉讼法
        5.犯罪学、经济法(复试科目)
  备  注:复试经济法课程,仅考企业法律制度、市场监管的一般原理、竞争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证券监管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的一般原理、税收法律制度等内容。

030105 民商法学
               
  民商法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应用广泛。本专业现有民法、商法、金融法、知识产权四个研究方向,主要开设比较法总论、民事诉讼法研究、民商法总论、物权法研究、债权法研究、公司法与证券法研究、破产法与保险法研究、知识产权专题研究、知识产权案例研究、货币金融法、公平交易法等课程。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民商法学专业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胜任研究、教学与实务工作的复合型、高层次法学专门人才。
  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较强。学科带头人是我国著名法学家沈四宝教授。商法、金融法、知识产权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分别是张秀全教授、陈剑平教授、陶鑫良教授。本专业的知识产权学科是上海市教育高地建设项目。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先后承担和完成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多项社科优秀成果奖励。
  指导教师:沈四宝、陶鑫良、张秀全、陈剑平等正副教授15名。
  研究方向:01.民法
        02.商法
        03.金融法
        04.知识产权
  招生人数:40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31民事诉讼法学
        4.837民法学
        5.综合知识(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复试科目)
  备  注:复试科目为商法学、经济法学和知识产权法学。其中经济法的内容仅限于金融法和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他内容不考;商法内容主要考商法总论、公司法、破产法、保险法及证券法,不考海商法和票据法。考生还应关注考前国家新颁布或修订的相关重要法律的内容。
       本专业仅招收具有本科学历的往届或应届毕业生。


030301 社会学
               
  上海大学社会学专业是全国四个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是上海市优势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建有上海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办有大陆高校唯一一本社会学专业学术刊物《社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45岁以下人员占75%)、学历层次高(博士学位占92%)、富有事业心与创新能力、视野宽阔、合作良好的学术团队。先后有7人次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近5年来,本学科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5顶(其中重大招标课题1项),上海市社科基金课题26项(其中系列招标课题3顶),其他部委级课题7顶,国际合作项目12项,其他课题10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0多篇,专著近50种,参与中央和省市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30余种。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同国外知名社会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远的学术合作、人才交流和学生交换关系,为本专业学生的海外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
  除上海大学和国家层面的各种奖学金以外,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专门设立了"费孝通奖学金"、"国家重点学科奖学金",通过奖学金、学术论文评奖、项目资助等方式激励和支持一心向学、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研究生的成长。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系统熟练掌握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应用社会学理论知识,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较强的社会调研、决策咨询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指导教师:李友梅、沈关宝、仇立平、张文宏、张敦福、张海东、顾骏、陆小聪、肖瑛等9名教授及 10名副教授。
  研究方向:01. 组织社会学
        02. 社区研究
        03. 家庭社会学
        04. 社会分层研究
        05. 网络社会学
        06.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
        07. 都市社会学
        08. 体育社会学
        09. 理论社会学
        10. 政治社会学
        11. 农村社会学
        12. 经济社会学
  招生人数:15
  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619社会学理论
        4. 816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
        5. 综合考试(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复试科目)
  备  注:本专业只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

030303 人类学
               
  上海大学人类学专业是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的二级硕士点。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是全国四个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是上海市优势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建有上海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办有大陆高校唯一一本社会学专业学术刊物《社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45岁以下人员占75%)、学历层次高(博士学位占92%)、富有事业心与创新能力、视野宽阔、合作良好的学术团队。先后有7人次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近5年来,本学科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5顶(其中重大招标课题1项),上海市社科基金课题26项(其中系列招标课题3顶),其他部委级课题7顶,国际合作项目12项,其他课题10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0多篇,专著近50种,参与中央和省市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30余种。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同国外知名社会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远的学术合作、人才交流和学生交换关系,为本专业学生的海外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
  除上海大学和国家层面的各种奖学金以外,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专门设立了"费孝通奖学金"、"国家重点学科奖学金",通过奖学金、学术论文评奖、项目资助等方式激励和支持一心向学、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研究生的成长。
  上海大学人类学专业拥有华东地区唯一的人类学博士点。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历年来承担全国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多项,科研成果显著。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汉人与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及其变迁、亲属制度与经济、都市人类学、族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等。培养热爱祖国,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系统熟练掌握人类学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较强的社会调研、决策咨询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指导教师:沈关宝、张江华、张佩国、巫达等4名教授和6名副教授。
  研究方向:01. 社区文化及其变迁
        02. 经济人类学
        03. 法律人类学
        04. 族群人类学
        05. 语言人类学
        06. 都市人类学
  招生人数:7
  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620人类学概论
        4. 817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5. 综合考试(含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复试科目)
  备  注:本专业只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

030304 民俗学
               
  上海大学民俗学专业属于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的二级硕士点。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是全国四个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是上海市优势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建有上海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办有大陆高校唯一一本社会学专业学术刊物《社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45岁以下人员占75%)、学历层次高(博士学位占92%)、富有事业心与创新能力、视野宽阔、合作良好的学术团队。先后有7人次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近5年来,本学科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5顶(其中重大招标课题1项),上海市社科基金课题26项(其中系列招标课题3顶),其他部委级课题7顶,国际合作项目12项,其他课题10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0多篇,专著近50种,参与中央和省市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30余种。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同国外知名社会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远的学术合作、人才交流和学生交换关系,为本专业学生的海外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
  除上海大学和国家层面的各种奖学金以外,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专门设立了"费孝通奖学金"、"国家重点学科奖学金",通过奖学金、学术论文评奖、项目资助等方式激励和支持一心向学、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研究生的成长。
  民俗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上海大学民俗学专业主要研究民间文艺、民间习俗的发生与社会功能,民俗的开发运用,中外民俗比较以及社会风俗建设等问题。本方向培养新闻出版方面的文化工作者,社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社会工作者,民俗开发的策划人员,外事人员,以及民俗学研究的研究人员。
  指导教师:程蔷教授、耿敬副教授、陈志勤副教授等6人
  研究方向:01.社会民俗
        02.文艺民俗
        03.环境民俗学
  招生人数:5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21民俗学
        4.818民间文学
        5.西方民俗学理论与文化人类学(复试科目)
  备  注:本专业只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本专业从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研究。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指导教师:陈新汉、刘铮、王天恩、闵冬潮、吴德勤、徐鼎亚、张丹华、陶倩等教授和多位副教授指导
  研究方向: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思想政治教育
  招生人数:20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58马克思主义哲学(二)
        4.87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5.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复试科目)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