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国人民大学 > 考研经验

双非三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摘要:楼主本科双非院校,国贸专业,三跨报中国人民大学大农发院的农业管理专业。学姐用实际经验告诉你,不要因为自己的过往而否定自己,只要努力,“人大”你也可以!

  ►1.基本情况简介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我本科双非院校,国贸专业,三跨报考人大农发院的农业管理专业,初试365,排名38,复试306,排名第六,加权平均后最终排名18名,有幸被人大录取。可能大家听到“人大”,就会觉得平时的我也是一个学霸,实则不然,我的本科成绩并不出彩,甚至当时高考都是超常发挥才读了南华,大学四年我只拿过一次奖学金,还是三等,绩点没超过3分,总排名都没进本专业的前30%,到现在六级和国二都没过,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过往而否定自己。

  ►2.关于院校专业的选择

  ⇒第一步,明确自己为什么考研

  之前有经验贴说要分清楚自己考研的目的是为什么,如果仅仅是为了文凭,就求稳,如果是为了好就业,就选一线城市的热门专业,还有就是为了兴,在我看来,我觉得这些因素是难以分割的,我们单纯为了文凭而选择在学校混个几年,在我看来那仅仅是逃避,你该面对的东西迟早要面对,如果单纯为了兴趣,不考虑现实因素又过于理想主义,如果只考虑就业,欲望只会让你痛苦,所以我们应该综合来考量。

  ⇒第二步,了解自己的兴趣

  作为理性人,做选择之前最好了解自己,了解选择。

  所谓了解自己就是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了解选择就是不要轻易的对自己下定义,举例,我为了了解自己,看了很多课外书,之前对政治经济学感兴趣就看了国富论和资本论,后来觉得数学很难又转战行政管理,再就是哲学、社会学,我基本上把这几乎学科的大概的框架看了一遍,然后判断自己适不适合,后来终于发现了农业经济学,农业管理又作为不需要考数学的经济类专业,简直就是为不想学数学的文科生量身定制的宝藏专业。

  而且目前农业管理这个专业正处于价值洼地,一是因为报考的人少,分数线低,但国家大力扶持,每年都在扩招,所以竞争较小。二是由于农业管理其实属于经管类专业,研究的理论在国际上也很有说服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对经济学或者对名校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这个专业,而且我说实话,题目真的不难,宏微观题还没有期末考试的难度,一般都是课后习题,而且理论很多,都是一些多记忆就能理解的东西。

  Tip1:考研之后我才意识到其实你报考的专业跟你日后的研究方向根本没有太大的影响,最多课程上会有一些区别,但你选择导师的范围是一样的,比如我之前觉得只有看农村发展才能进温老师的师门,后来发现专硕同样也可以,我们现在在做的课题就是中国制度变迁和农村发展方向,但如果要考学硕的话,不仅要学数学,而且分数线高,招的人也少,调到专硕还得考,总之大家做决定一定要谨慎。

  TIP2:一般建议大家选院校的时候先选城市,最好是你日后想要发展的区域,因为你的资源和人脉都会在那个城市聚集,并且去一线城市你总能享受到因聚集效应带来的各种利好,比如说在北京,很多人都是北大清华各种蹭课,我认识的师兄师姐也会去北大清华参加招聘会,所以报考A区学校冷门专业会是很好的选择,

  ⇒第三步,评估自己的水平——swot分析

  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外在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四步,竞争者分析——历年分数线+报录比+预测今年报考情况+竞争对手情况

  ⇒第五步,心态调整

  ►3.信息搜集

  渠道:研招网,报考学校的研招网,考研帮,小木虫论坛,经验超市,知乎,各种群,师兄师姐,研友,各种公众号(免费发各种学习资料),B站(我是在B站上考上的研究生)

  tip:师兄师姐的资料才是最关键的,这个地方一定得花钱,个人觉得没必要报班,如果你连考研都需要别人监督的话,动机这一块就需要好好反思,而且面授课个人觉得跟网课区别不大,而且网课还能二倍速,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调整课程进度看不懂的反复看,看不懂的就跳过,很私人定制,强推,还省钱。(当然这是贫民窟女孩的备考方法,如果你家里不缺这个钱,你报个班将搜集资料这块的功夫外包出去。你确实会轻松很多,只需要跟着学)

  ►4.关于备考

  我是从8月份开始正式备考,而且我也确实跟一些学弟学妹们讲过不要把战线拉太长。但我又怕我会对大家产生误导,虽然我确实是8月份才正式开始准备,但从某个角度来看,我的大学四年都在为这次考试做准备,首先我在个性上属于内敛型,习惯独处,就算我平时不准备应试,我也会看书做笔记,所以考研从某方面来说,不过是把课外书换成教科书而已,我自己早就适应了端坐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的节奏,所以你如果是爱玩且静不下心来的人,你现在就要培养看书的习惯了。

  第二个就是我公共课准备得很早,从三月份就开始,英语几乎没有断过

  第三,我大学期间参加比赛以及七月份参加的调研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我的加分项,不然我复试也不会有那么高的分数,我自然也无缘人大

  第四,我很注重平时的积累,虽然那些书那些知识不会在考试范围之内,但学习不单纯是功利性的应试,而需要了解它的整个脉络和人文情怀,它们不是死的知识,而且彼此之间相互联通相辅相成。

  ⇔具体的学习方法:

  ♦英语:长难句、阅读专项练习、用扇贝和陌陌背单词、流利说打卡、何凯文、唐迟视频、准备六级,10月开始刷真题,在阅读中记忆单词和句式并背诵

  ♦政治:8月开始刷徐涛的政治基础课程,11月开始刷1000题,来来回回刷了六遍,政治拉分关键在于选择题,所以一定要把选择题考点吃透,主观题的话,老师会压分,所以政治一般难以拉开差距,主观题直接背肖四肖八,也可以看一下徐涛的冲刺视频和小黄书,能背多少是多少。

  ♦专业课:多半是理论知识,所以靠记,但不支持死记硬背,而应该是理解性记忆,所以推荐大家学会用思维导图,阅读教材时首先把目录和框架吃透。为了提高效率,我个人并没有把教科书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看一遍,发展经济学的教科书我还嫌它太贵而没买,直接背诵、刷题能让你快速进入复习状态,也能快速了解出题人的意图,明白复习的重点应该是哪些。同时我也推荐大家通过输出的方式加深记忆,因为你在向别人传达知识时,在某种意义上也强化了你对知识的理解,所以为了督促自己,我在喜马拉雅开通了课程,通过帮别人梳理逻辑的方式加强记忆,虽然当时只是无心之举,讲的内容也很粗糙,仅限于自娱自乐,但意外的收获了4700多的点击率,在成就自我的同时也帮助了他人,在我看来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作息表:

  每天1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除了学习,会寻找兴趣爱好作为情感寄托,比如阅读、烹饪还有跑步,这些都是能让我内心平静的爱好,也能释放压力和情绪,不至于被逼得太紧,去年看了60本书,这些还是从头至尾看完了的,还有很多只看了一部分没有坚持一下去的书。读书笔记写了11本,基本上每个月一本笔记本,每天晚上制定第二天的计划,检查当天任务完成情况并反思,现在转过头去看,是它们记住了我那段日子,因为记忆也会像电影一样把枯燥乏味的日子快速带过,但现实生活中,枯燥乏味才是常态。

  ⇔考试时的心态

  我发现任何事,其实都是心态之间的较量,我两次逆袭也都胜在心态,虽然这个社会一直在强调结果最重要,如果你努力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结果,你就是loser,但我不这么认为,我始终是抱着生命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样的哲学观生活着,所以我接受失败,我在考试之前就做好了接受失败的准备,我把考研看成是磨砺意志的旅途,无论成功与否,这段经历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正如老舍所说:“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娟”,但其实很多人都难以接受,认为如果我努力了都还得不到一个好的结果的话,那也太惨了,我们把努力当做是最后的底牌,所以我们宁愿接受“我没考上是因为我放弃了后面的考试”,“是因为我没有用心”这些解释,也不愿意接受“啊,我都这么努力了结果还是一无所获”。后者所引起的对自我能力的怀疑更让人痛苦,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就没那么全力以赴了。我觉得,我们要学会接受就算努力了也不一定有回报的事实,不去过问结果,成功本就是你追求卓越的附属品,是自然而然的产物。同时,这个社会里,有很多你难以操控的因素,那些关乎运气,关乎机缘巧合,所以,相信“尽人事听天命”是让心态平和的最好的选择。

  最后,想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的一段话结尾,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我把它作为自己的屏保,每当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看看这些文字,以获得心灵的力量。“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项伟大的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幸福总会降临,成功也同样,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声明:本文来源考研论坛,作者:希呀,点击查看文章来源,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如有版权问题请发邮件到suggest@kaoyan.com,联系帮帮小编处理。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