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国人民大学 > 考研经验

人大新闻学高分学姐考研经验分享

  摘要:当年跨考人大新闻时,是一个一无所知的小白,在这个论坛里学了很多知识,受用了很多资源,非常感谢。后来自己高分考上后(新闻史论124分,实务124分,总分386),也分享了经验和资料给后来的师弟师妹们。

  现在我自己在人大新闻学院读完了学硕,又进入了心仪的媒体工作,前后帮助了100多个考人大的师弟师妹,虽然是一个已经下架的过气学姐哈哈哈,但是现在在考人大新闻方面也算是老司机一枚啦!分享更多的经验和资源给大家吧。

  首先,考人大新闻需要具备的最关键的素质是什么?

  ①这两年,无论是自己当年卯足了劲儿考,还是后来带学生,我感触最深的两个字是坚持。于无希望时坚持,于觉得自己糟糕透顶时坚持。这句话现在看似平常,但请你记住,坚持是超越智慧、聪明、运气等等一切词汇的最高级术语。当年考时,我后期状态很差,心情每天很阴郁,但是我哪怕边哭都还在大冬天冰冷的走廊上背书,现在想想,虽然有些傻,但是最终是我的相信和坚持让我拿到了高分。

  ②现在请你记住四个字:新闻无学。这是许多人对于新闻的论断,但这句话并不是说新闻没有学问,而是说新闻的“功夫在诗外”。既然你选择考新闻传播,那么就不能像备考其他学科那样,一心闷头读圣贤书,一定要关注业界和学界的动态,并与你的课本知识相联系。

  如果纵观人大新闻近几年的考题,你会发现,学院在改革,比如这两年实务部分新增的广告公关部分,再比如实务部分出现的关于广电的论述大题,你会发现以往只要求采写编评这种业务能力,现在更注重考察学生对于整个学科的认知和把握,随着互联网发展到现在,这个也是我们整个新闻传播院校改革的大趋势,所以你一定要多关注现实。比如今年考题中出现的“毒跑道”,考前我让我带的学生练习过这篇,因为感觉这种当下特别关照现实的调查性报道很值得练习,没想到竟然真考了!

  ③既然选择考人大新闻,就要了解这个学院的整体调性和品质。哈哈正如我校的校训是“实事求是”一样,人大新闻与中传、复旦等学校区别很大,人大的新闻特别注重传统、体系和理论。与很多注重实操的新闻学院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尤其需要备考的同学一定要注意两个字:框架!!这是我自己备考,以及后来带学生最最注重的东西。

  举个例子,比如方汉奇先生的《中国新闻史》,如果你只是死读书,记住了哪怕书里的每个字,都是没用的。必须形成整体的框架,比如中国的新闻史也与世界新闻史一样,分为官报-党报-商报三个时期,对应到中国就是古代报纸(邸报)-近代报纸-现代报纸这样的脉络,按照这个脉络再去将知识拆解,即便考试时你记不得具体知识点了,但是回想可以对应它在哪个时期,有何历史背景,就能答出个差不多,这就是框架的意义。

  其次,具体到每一科该如何复习呢?

  首先,人大的学硕与专硕整体知识体系,出题班子是差不多的,而且学硕的四个方向初试题目都是一样的,所以考新闻学院前期,无论你考啥专业,基本的参考书、方法和知识体系没有太大区别。都可以分为史论和实务两部分。

  史论部分学科主要包括:中新史、外新史、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

  中新史和外新史在考题中占得分数比较少,但是无论哪一个学科,历史都是这个学科的根基,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只有了解了这个学科的过去,你才能特别好地把握新闻学、传播学和传经,作为跨专业的我,以及后来带的学生们,亲测有效!

  中新史与外新史尤其要注意我所说的“框架”的概念,不需要对于具体知识点过于纠结,把架子搭起来,其实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均可按照官报-党报-商报的节点来复习。

  人大的新闻学其实不难的,虽然陈力丹老师(我最敬佩的这个学科的学者,质朴天真,待学生真心用心),已经退休了,但是新闻学仍然主要看他的新闻理论十讲即可,今年考前我还跟学生说,新闻真实和宣传舆论导向已经连续考了好多年了,大家一定要多注意,没想到真的又考了。所以新闻学吃透这本书,再加上论文和热点,应该不成问题。

  传播学!我觉得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是我用过的最好用的教材,现在我基本可以达到倒背如流了哈哈,但是不可直接按书中章节来搭建知识框架,一定要按传播的类别来组织,近年,刘海龙等年轻老师在学院中日益重要,所以大家会发现,这两年传播学的考题中越来越纵深了,之前可能只是简单问“第三人效果是什么?”,现在已经不太考这些大路边上的东西了,而是从纵深着手,所以除了《传播学教程》,刘海龙老师的范式与流派也要认真研读了,起码要知道个大概~

  传媒经济学。这个学科其实本质上是和上面的学科都不同的,因为上面那些学科都告诉你“新闻专业主义”,做新闻要真实,要客观,要遵循新闻规律,然而传媒经济学的本质是“教给你传媒如何赚钱”,因此与前面的学科都是不同的哦!不过,我反而觉得传经是最好用的一个学科!因为别的学科都无道理可讲,反而是传经结合了各种经济理论,让你懂得了这个原理之后,就很难忘记啦。基本一本《教程》加上喻国明老师年度热点论文就够用了,比如今年考前我重点强调了喻老师论文中的“平台”概念,果然今年就考到啦。

  (实习小编小谭,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