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国人民大学 > 考研经验

2017年人大国际商务备考回忆

  【摘要】整个经验贴分为专业课、396、政治、英语、择校与心态、复试这六大板块,前两个板块又分为个人情况、考试难度、复习计划与实际履行情况、预期目标与最终结果这5个部分。

  总体情况:本人普通一本翻译专业,初试成绩375,排名第十;复试成绩310,排名第一;总成绩第三。今年分数线352,2016年360,2015年350,2014年340。

  一、专业课434国际商务基础

  1.个人情况

  大学期间从未接触过与国际商务相关的知识,高中理科生,极其讨厌背诵。大三上的一次经历让我觉得只会说英语实在是不够用,会说英语的人太多了。而且我对经济贸易这些东西还比较感兴趣,就选了国际商务这个非常“文”的经济类专业,为了人大背诵这种事情也是可以忍了的。

  2.考试难度

  2016年以前基本就是背诵并默写韩玉军的《国际商务》,每年会出一两道发散思维的题或者书上找不到的题,但只要是把这本书背透了,专业课基本上也是100分打底。但是2016年的分数线涨到了360,题出得较简单考的人也多了,那我就猜了,2017肯定不会那么简单就放过这些考生,韩书都背了那么多年了今年怎么说也要换换口味了,所以除了韩书和希尔的《国际商务》,我还看了黄卫平的《国际经济学》、彭维刚的《全球商务》,以及上财出版社的《跨国公司管理》、科兴的《国际商务指南》,还有那些向学姐买来的电子版资料和2015年学长的PDF笔记。

  3.复习计划与实际履行

  计划总是完美的,实际履行也总是跟不上的,前期我还敢在心里威胁自己:要是看不完背不完就不要考人大啦!但是后期就不敢了,9月之后给自己的都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就想着自己一定可以考上的,按部就班复习就好~

  3月及以前:听学国贸的同学说国贸实务挺有意思,就借来看了,后来才知道初试用不上这本书,但是复试还是有印象的。学校开学之后去旁听宏观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贸易(英)、国际金融等等相关的课程,知道这门学科到底是讲什么的,给自己打个底子。

  4月到5月:看了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没看下去,这本书是外国人写的,不适合考试,直接看黄卫平的《国际经济学》就好。这个时期买了韩玉军的《国际商务》,本来是想6月前整理好第一遍笔记的,实际上根本没时间看,大部分时间在学数学,最后就整理了前两章的笔记,由于缺乏文科学习经验,不理解精读是什么意思,最后变成了阅读理解和抄书,不可取。

  6月:每天下午花3个小时看一章希尔,用了一个月时间看完。这本书是国商入门书,建议每次看完回寝室路上试着自己给自己讲一遍今天看的内容,非常有效。

  7月:开始正式看韩书,边看边抄书(愚蠢的理科生),还抄得可仔细了呢~后来这本笔记就再也没有被翻开过,除了偶尔欣赏自己优美的字体。记得有一次晚上把当天学的第五章内容拿出来读了一读,后来发现这块印象非常深刻,所以看第一遍的时候可以趁热打铁一下,多来几遍巩固理解。

  8月:我看书的进度比较慢,当时学习环境也不是很好,基本看一章韩书加抄书要一个下午那样吧,除去上政治班的7天,到中下旬才弄完第一遍。

  9月:开始第二遍看韩书以及背诵。这时候看韩书我结合了《国际经济学》来看,其实第一遍就结合了。回寝室后我就上走廊外面去背,我知道我不擅长背诵,但谁让我想考这个呢,那就比别人多背几遍吧~

  10月:我用喜马拉雅把韩书录了下来,没事儿的时候就1.5倍速去听,反复记忆。18考生可以关注我喜马拉雅的账号,实名认证啥的我还没弄,弄好了会在我的围脖(二十三崽)上告诉大家的。这个时候书熟悉的差不多了,开始研究真题,有几年是没答案的,需要自己整理(这个我会整理一份,详情见围脖)。这个时候还借了跨国公司管理、全球商务等书来看,把2015学长的笔记打印出来,补充,背诵。

  11月:疯狂背诵,背一章看这一章对应的补充知识,默写课后题。

  12月:继续疯狂背诵,继续默写课后题,然后整章默写。全真模拟真题,掐时间做。我是拿A4模拟的,答题纸实际要比A4小一圈。具体答题纸和试题册什么样子,我会试着回忆然后打印一份给大家看一下吧。

  4.预期目标与最终结果

  目标是105分,毕竟跨专业,但是最后书听了10遍左右,背了4~5遍,默写2~3遍,而且自己整理出了一套答题技巧,我觉得自己是有理由冲击110的。

  实际考试的时候,一看特定要素模型和新HO,心里乐得了(虽然后来才知道我答的国际新要素理论不对),后来又知道算了两遍的弱智计算题从第一问就做错了……最后结果104,还算是中规中矩的分数吧。得分不高的原因一是计算题做错,应该是扣掉了5~15分;二是有个别题目回答得缺乏逻辑,所以把我卷子上的亮点给抹杀了。

  二、396经济类联考

  1.个人情况

  相比于那种纯记忆的专业课,考数学的真是太美好了;相比于数三,396真是太美好了。虽然没学过大学数学,但不排斥学这个。

  2.考试难度

  还是和专业课一样,2016出的太简单了,2017怎会放过你呢~所以我就按照难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

  数学书用的还是和以前一样,教材是同济微积分上下,同济线性代数,浙大概统。练习册选了数学精典、高分速成、核心笔记。

  逻辑我看了海滨的视频,书用了逻辑精典、周建武的逻辑题库。

  写作看的是王诚的管理类联考套路化攻略。

  3.复习计划与实际履行

  1~2月:借来了同济的微积分上册,配了个练习册就随便学了10天吧,培养兴趣。

  3~6月:正式开始学,找到学校的相关数学课,开始旁听。进度跟课程进度保持一致,就是概统落下了。

  6月开始的逻辑,先看的视频,再做的精点。

  7月:线代和微积分差不多学完了,开始概统,一个星期左右吧,把教材过完了。开始做数学精点,因为之前就知道比较难,所以就做了基础部分,整理错题本。

  继续做逻辑精典。看新闻积累作文素材,推荐南方周末、王诚的公众号。

  8月:中下旬开始做高分速成,推荐这本,20天做完就行了。

  逻辑精典二刷。

  9~11月:中旬开始做核心笔记,因为这本最好,所以放在后期做,做一遍是不够的。

  中旬开始刷周建武的逻辑题库,多做几遍,有原题。

  11月中旬开始看写作,王诚那本很好,之前我很惧怕写作的,高考语文作文就没写完,王诚这本很有套路,不会怕了。

  12月:做真题,写作文,继续记忆逻辑真题。

  4.预期目标与最终结果

  最后数学精点2遍,高分速成2.5遍,核心笔记3遍。逻辑精典3遍,周建武题库3遍。王诚写作2.5遍,自己写了6~7篇这样子吧。

  当时想着要考上的话,396至少130,难的情况下也得是130。实际答题的时候看到题稍微难了点也没有害怕,因为模拟过太多次了,出什么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心里都有数。逻辑有不会的题就是蒙上去的,蒙对了算是老天给你的,蒙错了就是自己没练到位,也没什么可担心的(虽然最后还是蒙错了)。

  最终结果129分,刚开始挺沮丧,后来发现最高分132又特开心,估计逻辑错两个(蒙的都错了),数学选择错一个,大题错一个,作文两篇各扣5分。

  三、政治

  3月份听了一些考研讲座然后报了政治暑期班,从前超讨厌政治的,为了RUC我继续忍~

  然后8月就去上了一个礼拜腰酸背痛的政治班,回来之后买来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月末开始配着《1000题》刷了起来,一直持续到十一。

  十一放假回来后买了《风中劲草》,这本书好呀,废话不多,每天大约花1小时看、读、背,然后做1000题,这样每天大约花1.5小时在政治上。

  后来肖秀荣就会出什么形势与政策、8套卷、4套卷,出什么就买来练就行了。本来是打算8套卷大题都过一遍,4套卷大题背熟,最后没有时间了,头三天疯狂背肖4大题,考前那天背到12点才去睡。

  我没买红宝书,略后悔,因为考试的时候选择题有好多都没有见过,都是蒙的。

  最后政治66分,依然是个中规中矩的分数,预计选择32~33分,大题33~34分,选择答得不太好,因为预期选择至少应该35分的,那我不会真就没办法了。

  四、英语一

  虽然算是英语专业的,但还是非常认真地学了英语。

  三月开始背单词,用的是扇贝来打卡,每天200个。五月买了恋恋有词,每天去窗台背半个小时。六月接着打卡。

  七月做了第一套真题,2005的,太难了虐到没自信,就一直放着了。扇贝打卡单词量提到300词每天。

  8月中旬正式开始每周一套真题,每天视译一篇阅读,把不会的单词、词组和不会翻的句子都记到本子上,还真的挺难的,每天要花一小时出头。整理好一套真题最长不要超过10天,这样到12月我刚好还有3套真题没有做完,就用这三套全真模拟了。

  实际考试的时候觉得还蛮简单的,最后一篇阅读愣是没有看懂,那错了就错了吧。主观题我觉得自己答得还可以,尤其是两篇作文都深得我心,还用了美国文学课上背的诗词。最后成绩76分,因为阅读错的太多了,客观题大约扣了11~13分,后来知道有位同学客观只扣了3分最后也是76分,所以作文好好写是可以拉开差距的。但是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英专的同学可以发挥这方面的优势。

  五、择校与心态

  择校的话当时就是想在北上这两个城市选,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上财。在贸大、央财和人大中选择了人气更高的,一是因为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出现严重失误掉到了一本B段,一直觉得很可惜;另一方面是自己还是倾向于一个男女比例正常的综合类大学……

  关于怎么确定你是否是可以跳一下能够得着某个学校某个专业,除了自己的勤奋程度和智力,你还要考虑你曾经在同龄人中有没有达到一个比较靠前的位置,如果没有过,那你是否有足够的内动力支撑你实现这个突破。这个问题必须想明白,太重要了,每年因为定位不准而成为炮灰的比比皆是,不要拿一年的青春做一个不切实际的赌注。

  决定好了就心无旁骛地去做吧,刚开始可能会坐不住,看不进去,慢慢来,大约一两个月就能真正静下来了。反正我从决定考人大开始,每天劲头都很足,一想到人大就激动得做梦都能笑出来,这种感觉也是real奇妙。

  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我就去翻学姐写的经验贴,想想我的对手现在在干什么。但是不要过分沉迷于经验贴,只是借鉴,复习进度差一两个月都是正常的,因为你不知道人家过去三年都积累了什么呀,你只能按照适合自己的计划不停奔跑,直到你自己的努力让你自己感到踏实为止,这样上考场才不会慌,因为我知道我为此付出了多少,担心都是多余的,一切的一切,都早已在你一次次选择中注定。

  六、复试

  复试分为专业课笔试(100分)、英语笔试(50分)、专业课面试及综合素质面试(100+50分)、英语面试(50分)。

  这次复试比较早,比较突然,还是尽早准备比较好(建议2月初),或者当成期末考试突击一下也可以。

  专业课笔试:一共五道题,前四道题就是韩玉军《国际商法》中的课后题,背过了就好。案例分析是市场营销,瞎写的。和初试一样,尽量写满。

  英语笔试:一段汉译英,一段英译汉,挺简单的,字写得漂亮点,语言精准通顺即可。考前看看21世纪报双语新闻公众号,里面有每周热词什么的。

  专业课面试:今年没有复试各科成绩,应该是我四门里成绩最不好的一科了,面完了之后觉得有一丢难过,老师的要求比较高,绝不是随便说说就好的。进去之后先抽题,想一会儿,然后老师让你说,感觉自己说的不是很好,老师点评了几句,有点虐。后来又问了本科的一些经历,准备的简历也没有给老师看。一共十来分钟吧,考前多看新闻,看看老师的论文,书再过一遍。

  英语面试:所有经济学院的学生,包括学硕,都是一起的,所以往年英语面试抽到了股票、房地产之类的题。进去之后抽题,然后自我介绍,之后老师让你读题,读完了回答,之后老师会在一个题单上选一两个问题问你,轻松点回答就好。

  (实习小编小谭,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