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江苏研招网 > 南京大学 > 推荐免试

2018年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与媒介”暑期夏令营活动公告

  为了加强全国优秀大学生对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了解,增进全国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吸引和选拔优秀大学生进入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我院定于2018年7月9日-11日举办“‘艺术与媒介’2018暑期夏令营”。本期夏令营包括师生座谈、学术沙龙、艺术实践及专题面试四部分内容,欢迎全国高校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新传、文化产业、美术等相关专业的推免生以及期望报考我院的本科生积极报名参加。

  招生人数

  本次夏令营计划招生人数为50人(含校外40人及校内10人)。

  报名方式

  一、申请资格

  1)全国985、211高校及一流艺术类专业院校的本科三年级在校生(2019年应届毕业生),不限专业;

  一流艺术类专业院校包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

  2)成绩突出、品学兼优,本科前三年总评成绩在本专业或年级排名前20%,预计具有所在学校的推免研究生资格;

  3)有志于从事艺术学研究。

  二、申请材料

  申请人需提供如下申请材料,所有纸质申请材料请以顺丰形式发出:

  1.申请表(附件),签名处必须手写,其他部分可电脑填写后打印

  2.本科成绩单及学习成绩排名证明(成绩单需加盖院系或教务部门公章,需提供与保研时相同形式的排名证明,或班级排名或专业排名或院系排名)

  3.外语成绩证书(复印件),须提交以下任意一项成绩单:GRE、TOEFL、IELTS(A类)、大学英语六级(426分以上)、大学英语四级(497分以上)

  4.其他证明材料(复印件,如已发表论文、证书、作品等)

  三、申请程序

  1、网上申报:

  请符合要求的同学点击https://www.wjx.top/jq/********.aspx,填写基本报名信息,请勿重复申报,网上申报系统关闭时间为2018年6月3日23:00.

  2、纸质材料提交:

  上述申请材料需按顺序用夹子夹好(不要装订)。

  邮寄地址: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2号逸夫馆801艺术学院办公室周老师************

  3、截止日期:2018年6月3日。纸版邮寄材料以寄出地邮戳为准,过期不再接受申请。请使用顺丰快递邮寄纸质材料。

  4、网上申报及纸质材料提交缺一不可,否则视为报名失败。

  四、选拔

  申请工作自“公告”发布当日开始,2018年6月3日报名截止,6月15日左右公布参加夏令营名单及报到事项。参加此次暑期夏令营的学生将有机会被推荐为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免试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

  日程安排

时   间

日程安排

7月9日(周一)

8:00-11:00

报到

14:00-15:00

开营仪式

15:00-17:00

专业介绍及师生座谈会

7月10日(周二)

8:30-11:30

“艺术与媒介”学术沙龙

14:00-16:00

学员面试

7月11日(周三)

8:00-12:00

艺术实践与体验活动

14:00-14:30

闭营仪式


  注:

  1、本日程为拟定计划,具体安排在学员报到时发放

  2、“艺术与媒介”学术沙龙的简单说明详见附录,感兴趣的同学可根据参考书目提前准备3-5分钟的提问或发言。

  其他事宜

  1、活动期间必须遵守南京大学有关规章制度和暑期夏令营的要求与纪律,遵守学院的安排,按时参加活动。活动期间擅自活动时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由本人负责。

  2、参加夏令营的学员食宿费用将由我院承担(南京地区高校学生不提供住宿),其它费用自理。对于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在提供相关证明后,学院将提供学生的学校所在地至南京往返火车票费用(高铁二等座以下);对于获得优秀营员表彰并成功推免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学院将提供学生的学校所在地至南京往返火车票费用(高铁二等座以下)。

  3、2018年9月初还将进行推免相关工作,未能参加夏令营活动以及夏令营面试后未能获得推免预录取资格的同学,请关注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及艺术学院后续通知。

  4、未尽事宜,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负责解释。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周老师

  联系邮箱:zhousurong@nju.edu.cn

  地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逸夫馆八楼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2018年5月16日

  附录:

  “艺术与媒介”学术沙龙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Greenberg)将“对媒介纯粹性”的高度自觉视为现代艺术的一个典型特质。今天,当我们回顾现代艺术以来围绕“媒介”的论争,不难看出:“媒介”问题每一次的突显,不仅在“本质”上,而且在不同的历史节点上,丰富并革新了我们——艺术家、观众、理论批评者对“艺术”的认知与思考。约翰·伯格(JohnBerger)曾说过:真正的翻译并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二元对应。艺术亦是如此:艺术家和观众之间通过媒介“共同”建构出一个新的维度,也是在这第三个维度上,艺术作品成为一个生命体。

  从历时的视角来看,感知习惯与媒介技术之间相互形塑,构成了从技术史、到社会史与文化史的艺术史研究线索。自观念艺术以来,媒介成为了自在的信息;而随着媒介的数字化,对艺术去物质化的思考又展开了一个新的技术面向。

  从“艺术的媒介”到“艺术与媒介”,艺术学来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也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阅读书目: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英】罗伊.阿斯科特:《未来就是现在:艺术、技术和意识》,周凌、任凡爱译,金城出版社2012年版;

  3、【英】大卫.霍克尼和马丁.盖福德《图画史——从洞穴石壁到电脑屏幕》,万木春等译,浙江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

  4、周宪主编《艺术理论基本文献.西方当代卷》,三联书店2014年版。

  附件:艺术学院2018年暑期夏令营申请表.docx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