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 > 院校资讯

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子所)创建于1956年9月,是我国第一个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型研究所。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电子所现有在职职工900人,其中科技人员603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8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62人,并已形成了两大支柱和五大重点方向;两大支柱分别是微波成像技术和微波电真空技术,五个重点方向分别是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电磁探测技术、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FPGA芯片技术和MEMS传感器技术。研究所下设10个研究部门,分为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两大类,其中,应用基础研究机构包括微波成像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方基地)、高功率微波源与技术院重点实验室和电磁辐射与探测技术院重点实验室;高技术研究机构由空间行波管研发中心、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部、航天微波遥感系统部、航空微波遥感系统部、空间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技术院重点实验室和可编程芯片与系统研究室组成。
  在微波成像技术方面,电子所于1979年9月17日获取了我国第一幅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时至今日,电子所已发展成为国内星载SAR、机载SAR以及遥感信息处理领域最重要的研发机构之一;在微波电真空器件方面,电子所研制的器件已成功应用于卫星、雷达、火箭和大科学装置等整机系统,其中大功率速调管和空间行波管研究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电子所已成为我国微波电真空器件研制和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方面,电子所的卫星遥感地面处理系统技术、总体技术以及卫星遥感图像解译的业务化应用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地球探测方面,面向国家需求,正在开展嫦娥三号测月雷达、探地雷达、穿墙成像雷达、地球物理电磁勘探装备、电离层探测与成像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高功率气体激光器的高重复频率脉冲CO2激光研究、高功率可调谐脉冲CO2激光技术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可编程信号处理器间与技术方面,电子所自主研发成功大规模FPGA芯片“彗星1号”和“彗星2号”及其应用软件,处于国内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研究的领先地位;电子所研制的电场传感器、SPR生化分析系统、小型固态pH传感器、生化微传感器集成芯片系统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