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湖南研招网 > 湖南师范大学 > 考研大纲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040105学前教育学考研大纲

  九、近代六国教育的发展(1640-19世纪末)
  近代教育的总体趋势:
  就其进步的一面来说,体现为四"化":公立化、义务化、世俗化、实科化
  (一)17-19世纪的英国教育
  1、教育领导体制
  2、幼儿学校
  3、初等教育
  4、中等教育
  5、高等教育
  (二)17-19世纪的法国教育
  1、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教改方案及法令
  2、大学区制
  3、19世纪的教育
  (1)初等教育
  《基佐教育法》《法卢法案》《费里法令》
  (2)中等教育
  主要类型:国立中学、市立中学
  (3)高等教育
  (三)17-19世纪的德国教育
  1、17至18世纪的教育
  2、泛爱主义教育运动
  3、19世纪上半期的教育
  4、19世纪后期的教育
  (四)17-19世纪的俄国教育
  1、18世纪前的教育发展概况
  2、彼得一世的教育改革
  3、19世纪的教育概况
  (1)1804年的教改
  (2)20年代后的全面倒退
  (3)60年代的教改
  (4)70年代-20世纪初的教育
  (五)17-19世纪的美国教育
  1、独立以前的教育概况
  2、独立以后的教育发展
  3、南北战争后的教育
  (六)17-19世纪的日本教育
  1、明治维新前的教育概况
  2、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十、洛克的教育思想
  (一)哲学观点:发展了培根的经验论,提出了"白板说"。
  (二)论教育的目的、任务、作用
  (三)论体育与养护(健康教育)
  (四)论德育
  (五)论智育
  (六)洛克的历史地位
  1、虽非首次,但详细论证了白板说,成为教育学上这一观点的著名代表
  2、是教育家中第一个用经验论哲学或感觉经验论心理学来建立自己体系的人
  3、是西方教育史上外铄论这一教育及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宗师
  4、强调了德育、体育的重要性,赋予了丰富的内容,提高了它们在教育学中的地位。对智育内容、方法也有所贡献
  十一、卢梭的教育思想
  1、自然教育理论
  2、自然教育的目标及原则
  3、自然教育的目标:培养自然人
  4、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段的教育
  5、卢梭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1)对封建专制的极端憎恨,对传统教育的猛烈批判,发出了时代最强音。
  (2)要求深入研究儿童的身心特点,遵循自然而施教,成为近代儿童研究的先行者及内发论的宗师。
  (3)驳斥了历史上沿袭已久的"原罪说"及"预成论"的儿童观,确立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新儿童观。
  十二、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目的
  2、论教育心理化
  3、要素教育原理
  4、历史地位
  (1)是教育史上提倡及实施爱的教育,献身教育的千古楷模
  (2)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开启了近代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序幕
  (3)努力根据心理学原理解决教育问题,创立了要素教育理论;还研究了初等教育的一般原理及各科教学法,推动19世纪初等教育的发展
  (4)首次实施了教劳结合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5)丰富了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
  十三、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1、伦理学思想与教育目的
  2、论儿童的管理
  3、心理学与教学理论
  4、历史地位
  (1)教育思想总体上反映了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两重性的特点:既有进步的一面,亦不乏保守的一面。
  (2)首先明确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并试图在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教育学理论。他是近代试图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开山祖
  (3)许多具体的意见,如关于教学阶段、教学方法、教育性教学原则、兴趣的论述等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4)为文科中学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5)其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是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儿童的严格管教,以及主知主义的系统课堂教学,因此后来被杜威称为"传统教育"的代表。杜威称其心理学是"教师心理学",而不是"儿童心理学"
  十四、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目的
  2、教育的基本原则
  3、教学理论
  4、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5、历史地位:对师范教育与教学理论贡献很大,获"德国教师的教师"之美称
  十五、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揭示潜存在人体内的"神的本原"
  2、教育原则:内在发展的原则、自然适应性原则、自动的原则
  3、幼儿园理论
  4、历史地位
  (1)顺应19世纪以来发展幼儿社会教育的需要,创立了系统的幼儿园教育理论,对推动幼儿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广泛宣传了幼儿社会教育的思想,组织了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
  (3)使得幼儿社会教育成为教育实际工作和教育理论中的一个独立部门
  (4)福禄倍尔还研究了学校教育方面的问题。其儿童教育观成为对19世纪末欧美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潮的思想渊源之一
  十六、其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1、欧文的教育思想
  2、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
  3、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十七、20世纪前后欧美教育思潮与教育实验
  (一)欧洲的新教育运动
  1、新学校运动
  2、新学校的特点
  3、新教育的基本原则
  (二)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
  1、进步教育的兴起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2、进步教育的蓬勃发展阶段(20世纪初~20年代末)
  3、后期进步教育运动(20世纪20年代末~50年代)
  (三)实验教育学
  (四)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
  1、公民教育的含义
  2、公民的主要资格:
  3、公民教育的内容
  4、通过劳作学校实施公民教育
  5、影响
  十八、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1、思想渊源
  2、儿童发展观
  3、教育观
  4、蒙台梭利教学法
  5、福禄倍尔与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比较
  6、历史地位
  o由于蒙氏的出现,使得幼儿教育思想多元化了
  o虽几经沉浮,蒙氏教育思想及教法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o蒙氏关于早期教育、智力及心理发展的思想都受到推崇
  o许多国家建立了蒙氏学校,或推行蒙氏教法,并不断发展完善
  十九、杜威的教育思想
  (一)理论基础
  1、实用主义哲学
  2、心理学理论
  3、社会学理论
  (二)思想渊源
  (三)论教育的本质
  1、教育即生长
  2、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3、教育即生活
  (四)课程与教材
  (五)思维步骤与教学阶段
  (六)杜威教育思想的特点及评价
  (七)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
  二十、20世纪上半期的苏联教育
  (一)教改的第一份重要文件-《统一劳动学校宣言》
  (二)20年代苏联学校的教改
  (三)30年代苏联教育的整顿
  二十一、20世纪下半期的苏联教育
  (一)50年代末开始的5次教改
  (二)1964年至70年代初的教改
  (三)1977年至1984年的教改
  (四)1984年的教改
  (五)80年代末的教改
  二十二、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
  (一)对人的高度尊重和严格要求相结合
  (二)集体主义教育
  (三)劳动教育
  (四)纪律教育
  (五)马卡连柯的历史地位
  二十三、凯洛夫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起源
  (二)教育的本质
  (三)教育的作用
  (四)共产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
  (五)教学理论
  二十四、赞科夫的教学论思想
  (一)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二)实验教学体系的教学原则
  (三)赞科夫与凯洛夫教育思想比较
  (四)赞科夫"新体系"的反响及评价
  二十五、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一)论校长工作
  (二)怎样领导学校
  (三)必须贯彻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四)论劳动及劳动教育
  (五)论德育
  (六)论智育
  (七)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及评价
  (八)苏氏理论的特点
  二十六、20世纪五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对象)民主化
  "(教育手段、内容)科学化
  "(教育管理)法制化
  "(教育联系)国际化
  "(教育年限)终生化
  (一)英国的教育
  1、英国一、二次大战间的教育
  《巴尔福尔教育法》:
  《费舍教育法》:
  比较重要的方案或调查报告有:《哈多报告》、《斯宾斯报告》、《诺伍德报告》
  2、二次大战后的教育改革
  《巴特勒法》(1944年颁布):
  3、50年代后英国教育的新发展
  4、《1988年英国教育改革法》
  (二)法国的教育
  1、一、二次大战间的教育
  2、二次大战后的教改
  《郎之万一华伦教改方案》
  3、1959年的两项教改法令:《教育改革法令》及《国家与私立学校关系法案》
  4、1975年的《哈比改革法案》
  5、法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富尔法案》(1968)
  (三)德国的教育
  1、共和时期的教育
  2、纳粹统治时期的教育
  3、战后联邦德国的教育
  (四)日本的教育
  1、一、二次大战间的教育
  2、二次大战后的教改
  (五)美国的教育
  1、一、二次大战间的教育
  2、二次大战后的教改
  《国防教育法》:美国联邦政府1958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系战后最重要的教育法令
  3、战后美国中等教育的改革
  4、战后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5、1965年以后教育的动向
  二十七、现代欧美教育思潮(略)
  (一)改造主义教育
  (二)要素主义教育
  (三)永恒主义教育
  (四)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五)存在主义教育
  (六)新行为主义教育
  (七)结构主义教育
  (八)分析教育哲学
  (九)终身教育
  (十)人本化教育
  教育心理学
  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和经典实验。
  2、理解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发展历程、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考试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对象
  1、广义教育心理学
  2、狭义教育心理学
  3、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4、中国古代教育心理思想
  5、西方早期教育心理学思想
  6、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教育性原则
  5、质化研究
  6、观察法
  7、实验法
  8、调查法
  9、个案法
  10、测量法等。
  二、学习心理概述
  (一)学习的含义
  1、广义的学习
  2、狭义的学习
  (二)学习的类型
  1、布卢姆的目标分类
  2、加涅学习结果分类
  3、冯忠良的学习内容分类。
  (三)学习理论
  1、联结学说的学习观。
  2、桑代克联结说
  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和班图拉的观察学习说。
  4、认知学派的学习观
  5、顿悟学习观
  6、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观
  7、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
  8、人本主义学习观
  9、建构主义学习观。
  三、知识与技能学习
  (一)知识学习的界定与分类
  (二)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的概念与表征方式。
  1、陈述性知识概念与表征方式
  2、程序性的概念与表征方式
  (三)学习策略
  (1)中国古代的学习策略
  (2)当代心理学的学习策略
  (四)运动技能的学习
  1、运动技能的定义
  2、运动技能的分类
  3、运动技能的结构
  4、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5、运动技能的培养。
  四、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的界定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
  1、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2、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3、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4、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四)迁移的理论
  1、形式训练说
  2、共同要素说
  3、经验类化说
  4、关系转换说
  5、迁移理论的新发展
  (五)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六)迁移能力的促进
  五、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的界定
  1、问题的界定
  2、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的界定
  (二)问题的类型
  1、精确问题与模糊问题
  2、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
  3、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
  4、对抗性问题与非对抗性问题
  5、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
  (二)通用问题解决程序
  1、纽厄尔(A.Newell)、肖(J.C.Shaw)和西蒙(H.A.Simon)"通用问题解决程序"。
  2、奥苏伯尔和鲁宾逊问题解决模式
  奥苏伯尔和鲁宾逊(F.G..Robimson)以几何问题为解决问题的原型,于1969
  年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模式。
  (1)呈现问题情境命题
  (2)明确问题与已知条件
  (3)填补空隙过程
  (4)解答之后的检验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
  1、一是算法式(algo-rithm)策略
  2、启发式(heurisitic)策略
  (1)手段一目的分析
  (2)目标递归策略。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有关的知识经验
  2、习惯定势与功能固着
  3、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4、酝酿效应
  5、原型启发
  6、情绪和动机状态
  (五)创造力的开发
  六、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定义
  (二)动机的分类
  (三)动机冲突及其种类
  1、原则性动机冲突和非原则性动机冲突。
  2、双趋动机冲突、双避动机冲突、趋避动机冲突。
  3、学习动机动机与学习效果
  4、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四)学习动机的理论
  1、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theory)
  2、需要理论(needtheory)
  3、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
  4、成就动机理论(theoryofachievementmotivation)
  5、期望理论(expectancytheoryofmotivation)
  6、自我效能感理论(self-efficacytheory)
  (五)"习得性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简称LH)
  (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七、教师心理与教学心理
  (一)教师成长的过程
  教师成长经历四个阶段:适应阶段、分化定型阶段、突破阶段和成熟阶段。
  (二)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含义
  2、几种主要的教学设计观点
  三、主要参考书
  刘铁芳主编:《学校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
  孙俊三、雷小波主编:《教育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
  张传燧主编:《中国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缩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燕良轼主编:《教育心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儿童发展心理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学前儿童及其心理研究(10分)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和人文生态环境(10分)
  婴儿的生理发展(5分)
  婴儿的认知发展(10分)
  婴儿的社会性心理发展(10分)
  幼儿的生理发展(10分)
  幼儿的认知发展(25分)
  幼儿的社会性心理发展(20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论述题:2小题,共25分
  案例分析题:1小题,共2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考试目标:
  1、能够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2、能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学前期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
  3、能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行为,为设计和开展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考试内容:
  一、学前儿童及其心理研究
  (一)学前儿童概念与学前儿童观
  1、婴儿、幼儿、学前儿童的概念;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研究领域和任务。
  2、学前儿童发展观的变迁;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二)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体系
  1、三个基本关系的问题
  天性和教养之争;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2、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等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问题和策略。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宽泛的研究方法
  社会生态学研究方法;跨文化研究方法
  2、具体的研究方法
  纵向研究、横向研究和时序设计;观察法、合作性行动研究、心理测量法、问卷法、谈话法、案例研究法。
  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和人文生态环境
  (一)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生物性因素
  遗传因素对行为、心理健康、人格的影响;先天素质的影响。
  2、社会性因素
  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涵义和影响;印刻现象;早期生活经验对大脑发育、智力发展的影响。
  (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
  1、人文生态环境的结构
  直接环境系统;间接环境系统;宏观环境系统。
  2、人文生态环境的特点
  期待性与现实性;相互性与应答性。
  三、婴儿的生理发展
  (一)身体的生长发育
  1、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的身体生长发育
  胎儿的产生、发展阶段和发展的敏感期;新生儿的身体生长发育。
  2、乳儿和学步儿的身体生长发育原则和规律
  3、乳儿和学步儿的生长发育特征
  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加;身体结构上的变化;身体生长的长期趋势。
  (二)脑与脑功能的发展
  1、胎儿和新生儿的脑发育
  神经元的发育;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
  2、乳儿和学步儿的神经元和大脑皮层的发育;
  3、婴儿的大脑发育的特点
  处于脑发育的敏感期;具有可塑性;已出现偏侧优势。
  (三)感知觉的发展
  1、胎儿的感觉发展
  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痛觉的发展。
  2、新生儿期的感觉发展
  视觉探索;空白视野规律;颜色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发展。
  3、乳儿和学步儿的知觉发展
  颜色知觉的发展;形状知觉的发展;对音乐的感知。
  (四)运动机能的发展
  1、胎儿期的反射运动
  胎儿的探索活动进程;胎儿的反射性运动;
  2、新生儿期的反射运动
  生存反射和原始反射的联系与区别;巴宾斯基反射。
  3、乳儿和学步儿的运动机能
  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顺序;婴儿躯体和下肢动作的发展;婴儿手的动作发展特点;精细动作的发展进程。
  四、婴儿的认知发展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感觉运动阶段的年龄范围、子阶段划分、认知发展特点
  2、前运算阶段的年龄范围、子阶段划分、认知发展特点
  3、对皮亚杰感觉运动发展理论的挑战
  新先天论;婴儿对物质世界的理解。
  (二)婴儿的思维和记忆发展
  1、胎儿的思维和记忆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研究;胎儿记忆发展水平;音乐胎教对婴儿记忆的影响。
  2、婴儿的思维和记忆
  分类能力的发展;推理能力的发展;记忆能力的发展。
  (三)婴儿的认知社会化发展
  1、对他人容貌的感知
  对面孔的感知特点;对特定面孔-声音的匹配。
  2、对母亲的感知
  对母亲发出信号的感知;早期面对面交流中婴儿注意和情感发展的变化。
  3、对人的行为动作的感知的表现
  模仿;共鸣动作。
  (四)婴儿的言语发展
  1、言语发展的三个理论
  条件作用论、先天论、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和理论观点。
  2、婴儿前言语的发展
  前言语阶段的概念;婴儿言语发展五阶段(林崇德);言语知觉能力的三种水平(周兢);前言语阶段的语音发展过程;前言语阶段交际能力发展的三阶段。
  3、婴儿言语的形成
  单词句阶段的言语发展特点;简单句阶段的言语发展特点;复合句开始发展。
  五、婴儿的社会性心理发展
  (一)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理论
  1、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的观点;口唇期、肛门期和性器期的年龄划分和发展特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的观点,及其与学前儿童有关的前三个阶段。
  2、行为主义学派
  华生和斯金纳的条件反射理论观点;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点;观察学习;替代强化、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区别。
  3、社会认知学派
  塞尔曼的角色采择理论;角色采择的含义;道奇的社会问题解决信息加工理论。
  4、生态学理论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模型;习性学和进化论心理学。
  (二)社会性心理发展的基础
  1、婴儿的气质
  气质结构;气质测量的典型方法;气质的稳定性;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气质和人格的影响;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拟合优度模型。
  2、婴儿的情绪
  情绪的功能和发生;情绪表达的手段;婴儿的情绪体验;情绪的社会性参照;"视觉悬崖"实验;婴儿情绪研究新进展;婴幼儿情感发展的"里程碑"。
  3、婴儿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发生;自我概念的发展;自我控制的出现。
  (三)婴儿期的亲子关系
  1、依恋的产生和发展
  依恋的涵义;依恋行为的特点;依恋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2、对依恋的研究
  "陌生情景"实验和依恋的类型;依恋类型的跨文化研究;对父子依恋的研究。
  3、形成安全依恋的条件
  养育者方面的因素;婴儿方面的因素。
  4、依恋对婴儿发展的影响
  (四)婴儿期的同伴关系
  1、群体社会化理论的观点和启发
  2、同伴交往的作用
  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儿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系统的发展。
  3、同伴关系的发生和发展
  同伴相互作用类型的阶段划分;同伴交往的发展历程。
  六、幼儿的生理发展
  (一)身体和大脑的发展
  1、身体的生长发育
  外形上日趋成熟;骨骼和肌肉发展特点;身体发育不平衡。
  2、大脑的发展
  脑组织的发展;脑机能的发展;脑的测量方法。
  (二)幼儿的运动能力发展
  1、粗大动作技能的发展
  幼儿走路、跑步、跳跃能力的发展;借助器械进行运动能力的发展。
  2、精细动作的发展
  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手动能力的发展;全脑教育的实施;动作技能发展的年龄差异及性别差异。
  七、幼儿的认知发展
  (一)幼儿的思维发展
  1、象征机能的形成
  象征机能的概念;表征的涵义;象征游戏的萌芽与发展变化;空间符号思维的出现。
  2、知识的建构
  脚本知识的获得;知识能动的建构
  3、思维特征的组成
  "万物有灵"思维;"万物有情"思维;自我中心化思维;视觉外观性思维;自我中心化。
  (二)幼儿的记忆发展
  1、幼儿的自传体记忆
  幼儿对新异事件的自传体记忆;成人对幼儿自传体记忆的影响;幼儿自传体记忆的作用。
  2、幼儿的目击证词
  儿童目击证词及其问题概述;影响儿童目击记忆的因素。
  (三)幼儿的智力发展
  1、智力观和智力理论
  智力的定义;智力的二因素论和多因素论;层次结构理论;流体和晶体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社会智力的提倡;情感智力的提倡。
  2、现行的智力测验
  斯坦福-比纳量表;比率智商;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离差智商;对现行的智力测验的批评。
  3、IQ的计算与分布
  4、影响幼儿智商分数的因素
  遗传方面的影响;环境方面的影响;文化方面的影响。
  (四)幼儿的创造力发展
  1、创造力的定义与特征
  2、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
  智力与创造力的关联模式;智力与创造力的相关;脑的分析。
  3、学前儿童的创造力研究
  4、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特征
  好奇心是创造力发展的起点;创造性想象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再造想象与创造性想象的区别与联系;探究活动时发展创造力的主要手段;积极情绪是创造力发展的推动力;创造力发展过程充满着矛盾。
  5、影响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因素
  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托幼机构和社会文化;内在因素即个性特征。
  6、帮助儿童表现和发挥创造力
  (五)幼儿的言语发展
  1、言语基本能力的获得
  语音的发展特点;词汇的发展特点;语法的发展特点;语用学和沟通技能的发展特点。
  2、前阅读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三个阶段;成人对儿童阅读的影响。
  3、幼儿第二语言的学习
  儿童获得言语过程的规律;两种语言的学习差异;第二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双语儿童的认知优劣;第二语言的教学。
  八、幼儿的社会性心理发展
  (一)幼儿的社会性心理发展的基础
  1、情绪发展
  幼儿的情绪功能;幼儿的情绪表达;幼儿的情绪调控;幼儿的道德情感体验的发展;儿童的移情能力及相关研究。
  2、自我的发展
  自我的组成;自我概念;自尊的出现;自我控制。
  3、性别角色的发展
  性别特征形成于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性别概念的发展;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发展;性别特征行为的发展和性别分离。
  (二)社会交往能力与社会行为
  1、社会认知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观点采择;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对他们的行为理解;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对社会规则的理解。
  2、社会行为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发展、表现、道德推理与强化;儿童攻击行为的定义、发生、表现与成因及矫正。
  (三)幼儿期的亲子关系
  1、父母教养方式
  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
  2、父母意识
  3、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幼儿的"自我主张"和"自我约束"的发展;父母的干预。
  (四)幼儿期的同伴关系
  1、幼儿期的同伴交往与游戏
  游戏的类型划分;游戏中的同伴关系。
  2、同伴交往的类型
  同伴交往类型的测量方法;同伴交往的类型划分。
  3、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家庭因素;托幼机构因素;儿童自身因素;其他因素。
  三、主要参考书
  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