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湖南研招网 > 湖南师范大学 > 考研大纲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077101基础心理学考研大纲

  教育心理学
  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和经典实验。
  2、理解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发展历程、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考试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对象
  1、广义教育心理学
  2、狭义教育心理学
  3、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4、中国古代教育心理思想
  5、西方早期教育心理学思想
  6、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教育性原则
  5、质化研究
  6、观察法
  7、实验法
  8、调查法
  9、个案法
  10、测量法等。
  二、学习心理概述
  (一)学习的含义
  1、广义的学习
  2、狭义的学习
  (二)学习的类型
  1、布卢姆的目标分类
  2、加涅学习结果分类
  3、冯忠良的学习内容分类。
  (三)学习理论
  1、联结学说的学习观。
  2、桑代克联结说
  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和班图拉的观察学习说。
  4、认知学派的学习观
  5、顿悟学习观
  6、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观
  7、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
  8、人本主义学习观
  9、建构主义学习观。
  三、知识与技能学习
  (一)知识学习的界定与分类
  (二)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的概念与表征方式。
  1、陈述性知识概念与表征方式
  2、程序性的概念与表征方式
  (三)学习策略
  (1)中国古代的学习策略
  (2)当代心理学的学习策略
  (四)运动技能的学习
  1、运动技能的定义
  2、运动技能的分类
  3、运动技能的结构
  4、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5、运动技能的培养。
  四、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的界定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
  1、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2、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3、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4、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四)迁移的理论
  1、形式训练说
  2、共同要素说
  3、经验类化说
  4、关系转换说
  5、迁移理论的新发展
  (五)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六)迁移能力的促进
  五、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的界定
  1、问题的界定
  2、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的界定
  (二)问题的类型
  1、精确问题与模糊问题
  2、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
  3、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
  4、对抗性问题与非对抗性问题
  5、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
  (二)通用问题解决程序
  1、纽厄尔(A.Newell)、肖(J.C.Shaw)和西蒙(H.A.Simon)"通用问题解决程序"。
  2、奥苏伯尔和鲁宾逊问题解决模式
  奥苏伯尔和鲁宾逊(F.G..Robimson)以几何问题为解决问题的原型,于1969
  年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模式。
  (1)呈现问题情境命题
  (2)明确问题与已知条件
  (3)填补空隙过程
  (4)解答之后的检验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
  1、一是算法式(algo-rithm)策略
  2、启发式(heurisitic)策略
  (1)手段一目的分析
  (2)目标递归策略。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有关的知识经验
  2、习惯定势与功能固着
  3、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4、酝酿效应
  5、原型启发
  6、情绪和动机状态
  (五)创造力的开发
  六、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定义
  (二)动机的分类
  (三)动机冲突及其种类
  1、原则性动机冲突和非原则性动机冲突。
  2、双趋动机冲突、双避动机冲突、趋避动机冲突。
  3、学习动机动机与学习效果
  4、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四)学习动机的理论
  1、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theory)
  2、需要理论(needtheory)
  3、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
  4、成就动机理论(theoryofachievementmotivation)
  5、期望理论(expectancytheoryofmotivation)
  6、自我效能感理论(self-efficacytheory)
  (五)"习得性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简称LH)
  (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七、教师心理与教学心理
  (一)教师成长的过程
  教师成长经历四个阶段:适应阶段、分化定型阶段、突破阶段和成熟阶段。
  (二)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含义
  2、几种主要的教学设计观点
  三、主要参考书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2007年
  燕良轼主编:《教育心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社会心理学
  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能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来分析社会心理现象。
  考试内容:
  一、社会心理学概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和外显的反应。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体系划分为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等4个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
  辨证唯物论(包括历史唯物论)是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这也是从事其他科学研究的最高指导原则。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术语
  (1)变量
  (2)效度
  (3)信度
  3、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档案研究法
  4、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
  (1)研究者偏向
  (2)被试者偏向
  (3)伦理问题
  二、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1、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社会心理学同心理学、社会学一样,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辩哲学
  的母体之中,因此也叫"社会哲学阶段"。
  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3、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二)近50年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1、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社会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三)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2、符号互动论
  3、社会学习理论
  4、社会认知理论
  三、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含义
  1、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社会化的种类
  (1)基本社会化、
  (2)预期社会化
  (3)发展社会化
  (4)再社会化
  前两种指个体出生到成年的社会化的初步完成阶段,后两种指成年期后的社会化阶段。
  3、社会化的内容和类型
  (二)社会化的基本特征
  1、以遗传素质为基础
  2、具有独特的个性
  3、具有普遍的共性
  4、具有能动性
  5、贯穿人生全程
  (三)社会化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社会环境因素
  四、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概述
  1、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是个体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来推测、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2、社会认知的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社会认知具有如下几个特性,如选择性、认
  知反应的显著性、防御性和认知的完形特征。
  (二)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
  1、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外部特征包括一个人的仪表、表情等肉眼可见的特性,其中表情可以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眼神和言语表情。
  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性格除了包括情绪反应的特征,还包括意志反应的特征,人们对他人的认知
  更多的是通过与他人的实际交往而实现的,因此认真的交往是实现性格认知的基本条件。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这种认知包括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知。
  (三)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认知者因素
  认知者因素包括原有经验、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和认知偏见,其中认知偏见
  中又包括光环作用、相似假定作用、类化作用、积极偏见、隐含人格理论和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2、认知对象因素
  认知对象因素包括魅力、知名度和自我表演。
  3、认知情景因素
  认知情景因素包括空间距离和背景参考。
  (四)印象的形成
  1、印象形成的一般原则
  印象形成的一般原则包括一致性、评价的中心性和中心特性作用。
  2、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包括平均模式和增加模式,平均模式表明人们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增加模式是人们形成印象并不是以特
  性的平均价值,而是以特性价值的总和为依据的。
  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
  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有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宽大效应和刻板印象等。
  (五)社会判断
  1、背景的影响
  背景对社会判断的影响主要有参照点与对比效应、先入为主、决策的形成方式、信息的数量等。
  2、图式及其作用
  (1)图式的分类(Taylor&Crocker,1981):人的图式、自我图式、角色图式和事件图式。
  (2)图式的作用:回忆和解释这个世界。
  3、启发式判断
  人们常用的启发式判断有代表性启发、可用性启发、锚定与调整性启发和态度性启发。
  (六)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1、海德的朴素心理学
  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光是心理学家,都对各种行为的因果关系感兴趣,力图弄清人们行为的前因后果。这种"研究"的结果就是海德所要分析的朴素心理学。
  2、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
  "对应推论"是人们对行为进行归因的一种方式,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持有的内在属性(动机、品质、态度、能力)相一致时,就是进行对应推论,它由琼斯和戴维斯提出。
  3、凯利的归因理论
  凯利的归因理论也叫三度理论,他指出人们在试图解释行为时可能的三种形式,即归因于行为者、客观刺激物和归因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或关系。
  4、维纳的归因理论
  维纳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他同意海德提出的尺度,把原因分为外在、内在两种,同时还提出了另外一种划分方法,即区分为暂时、稳定的两个方面。
  5、归因偏差
  在归因理论中基本都假定归因是一种合理的有逻辑的过程。但是学者们指出,人们在许多情况下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是武断的不和实际的偏见,如过高估计内在因素、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析、忽视一致性信息、自我防御性归因。
  五、社会态度
  (一)态度概述
  1、态度的定义及其特征
  所谓态度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它具有社会性、主观经验性和动力性的特征。
  2、态度的构成要素
  态度的构成要素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
  3、态度、价值和信念
  个体所持有的态度与个体观念世界中的价值和信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个体的态度往往反映和体现出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又影响和决定着个体所持有的态度。
  (二)态度与行为
  1、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人们通常认为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但是,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专门研究发现,态度和行为并非总是一致的。对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予以考察,如从个体持有某一种态度的角度、从行为反应所具有的特点来看、从个体自身方面的各种条件和情况来看。
  2、测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虽然比较复杂,但不是无章可循的,菲什拜因和埃杰就对此作过研究并提出单一行为准则和多重行为准则两条细则。
  (三)偏见
  1、产生偏见的原因
  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由于偏见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独特的态度,因而也包括态度的三个主要成分即情感、认知、意向。其中造成偏见产生的原因是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社会化、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
  2、偏见产生的后果
  偏见会给社会生活的协调和谐早造成破坏性的后果,而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最引起人们重视的是偏见给受害者带来的心理后果,如自我实现的预言、性别角色和疏离。
  3、消除偏见的途径
  在我们的社会中,偏见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产生着各种各样的消极后果,但是偏见并不是不可消除的。社会心理学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解决措施,如消除刻板印象、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和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四)态度的测评
  1、量表法
  2、问卷法(又称自我报告法)
  3、投射法
  4、行为观察法
  5、生理反应法
  六、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
  1、环境因素的影响
  个体所持有的各种态度都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
  的。因此,个体态度的形成受到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的影响、同伴的影响和团体的影响。
  2、个体的学习
  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而得以实现的,这三
  种形式的学习分别以古典条件作用理论、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模仿与观察学习的社会学习为基础。
  (二)态度改变的理论
  1、学习理论
  2、社会判断理论
  3、认知失调理论
  4、功能理论
  5、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
  (1)服从
  (2)认同
  (3)内化
  (三)态度改变的方法
  1、劝说宣传法
  这是一种借助与语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各种传播媒
  介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是一种极为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方法。它包括传播者的特性、信息的传播、被劝说者因素、情境因素。
  2、角色扮演法
  这种方法是以角色理论为依据的,角色理论的核心原则即个体的行为应与
  所承担的角色相一致,应该符合这一角色身份的要求。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态度的。
  3、群体影响法
  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也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团体的影响来自于团体的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和准则对团体成员具有着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与团体的规范准则的要求,就会受到团体的接受、承认和赞同。正因为如此,通过将他们组织进一定的团体,并指定相应的规范准则来影响和约束他们的一言一行,就能有效地改变他们的态度。
  4、活动参与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
  七、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1、什么是人际关系
  人们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互联系就是人际关系。在所有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关系问题,这也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如何理解人际关系的本质问题。
  2、人际关系的特点
  通过对人际关系本质的分析,不难看出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
  系,比之于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有其自身明显的特点,如个人性、直接性、情感性。
  3、人际关系的类型
  人际关系遍布于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由于人们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和人们交往行为的多样性,使人际关系也呈现出千姿百态。心理学家雷维奇利用"雷维奇人际关系测量游戏"方法,通过一千对夫妇进行研究,把人际关系归纳为八种类型,即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主从-竞争型、主从-合作型、竞争-合作型、主从-合作-竞争型、无规则型。
  (二)人际吸引
  1、能力与喜欢
  一个人的能力大小与使他人喜欢程度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在其
  他条件相当时,一个人越有能力就越受人喜欢,但是,能力与喜欢并不永远成正比。
  2、外貌与喜欢
  外貌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说来,人们更加喜欢那些外
  貌漂亮的人,然而,随着人际交往的不断深入,外貌的作用会不断减弱。
  3、报酬与喜欢
  报酬与喜欢之间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喜欢的相互性。
  4、相似、互补与喜欢
  人们彼此之间的某些相似特征是导致相互喜欢与吸引的重要因素;相似固然
  对人际吸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有时同不相似的人相互作用会得到更多的报偿。
  5、邻近、熟悉与喜欢
  在空间上的邻近也是导致人们之间相互吸引的重要条件。
  (三)人际关系的测量
  1、人际关系的社会测量法
  社会测量是一种测定个体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喜欢、冷淡或
  反感的数量指标的方法。1934年莫里诺首次使用了这种方法,它包括社会测量标准、社会测量图解。
  2、人际关系的参照测量法
  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发展了莫里诺的社会测量法,提出了参照
  测量法,彼得罗夫斯基认为,被人们所喜欢的人不一定是群体中最能发挥作用和最有威信的人,莫里诺的测量方法难以发现这种最能发挥作用的人,参照测量方法则能解决这个问题。
  (四)人际关系的改善
  1、海德尔的平衡理论
  海德尔的平衡结构理论,即为"P-O-X"模式,在此P代表一个知觉主体,O
  代表另外一个知觉主体,X代表知觉对象。海德尔认为,P、O、X三种成分的相互作用可以组成一个认知场。对于知觉者来说,这个认知场有时是平衡的、稳定的,有时是不平衡的、不稳定的。
  2、纽科姆的沟通活动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纽科姆把海德尔的理论推广到了人际沟通的领域。因此,在纽
  科姆的理论中就更加明确地讨论了人际关系的改善问题,他的理论被称为"A-B-X"模式,A表示知觉主体,B表示另一个主体,X表示与A、B都有关系的客体。
  3、小组训练法
  人际关系的改善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除去以上的一般理论原则之外,还有一些具体的操作技术,T小组训练法就是一种常见的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T小组方法又叫做"敏感性训练"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于1946年创造的,目的是让接受训练者学会怎样有效地交流,细心地倾听,了解自己和别人的感情。
  八、利他行为
  (一)利他行为概述
  1、什么是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从利他行
  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利他行为有如下几个特点: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有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损失。
  2、利他行为研究的内容
  社会心理学对利他行为的研究主要包括不同的利他行为,其中最常见的
  是一般人在看到陌生人遭遇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利他行为、人们对犯罪行为的制止和干预、个人节制自己、偿还行为。
  (二)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1、利他行为的唤起
  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分析,旁观者在决定是否介入某种事件之前必须做出一系列的决定。旁观者必须观察某件事是不是真的发生;判断所发生的事是不是紧急的,或者是不是一种需要帮助的情境;决定承担责任、采取行动;确定哪种形式的行动是可行的和适当的;决定如何完成这一行动。
  2、助人的得与失
  在紧急的情况下非常明显和严峻时,有能力提供帮助时,为什么还有人见死
  不救、漠然视之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旁观者考虑靠自己如果给予帮助可能造成的损失。
  3、求助人的特点
  许多事实和实验研究证明,求助者的性别以及个体与他的交往关系与个体是
  否发生助人行为有关系;外貌有吸引力和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求助者对目前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影响他人是否给予帮助的一个重要因素;旁观者对某人所陷困境的责任也是决定他们是否机遇帮助的原因。
  4、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
  研究表明,影响人们利他行为的个人因素有本人的个性、早期的社会化状况、
  以前利他行为的经验、当时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以及本人的人生哲学或思想意识等。其中较为关键的是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人格因素利他者的性别因素、利他者心境的作用。
  5、影响利他行为的环境和情境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和社会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三)利他行为的理论分析
  1、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达尔文指出,经过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有利他天性的生物可能使得它们
  的物种留存下来;西方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对年有儿童的观察研究也证明了人类天生有利他行为的倾向。
  2、社会文化对利他行为的规范
  所谓社会规范就是行为、态度和信仰的模式。利他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
  中大不相同,在社会责任规范中也显示出不同的文化差异。
  3、利他行为的模仿与学习
  按照传统的学习理论,利他行为是通过强化而建立的。
  4、利他行为的模式
  九、侵犯行为
  (一)侵犯行为的定义和种类
  1、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况
  任何行为都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情境或环境之中,各种不同的环境可以提供
  行为者有关动机和意图的线索。
  2、行为者的社会角色
  教师训斥学生,父母打孩子都是社会所认可的角色行为,不会被认为是有
  意的侵犯,假如颠倒了角色,学生骂老师、孩子打父母就会被认为是有意的侵犯。
  3、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
  某人骑车撞人,无论前者如何为自己辩解,一旦人们知道两人在此之前就关系
  紧张,被撞者曾伤害过撞人者,而后者又多次扬言要报复时,人们就倾向于推断这是一次有意的攻击他人的行为。
  4、行为者的身份特征
  经济地位、性别、种族背景、教育程度以及职业地位等等也可以、提供判定行为者动机的线索。
  (二)对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
  1、弗洛依德的本能论
  弗洛依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
  弗洛依德称之为"力比多";二是死的本能,弗洛依德称之为"达那多斯",他认为侵犯是人的本能所致。
  2、洛伦兹的本能论
  著名的动物行为学家洛伦兹把人的侵犯行为与动物的侵犯行为相比较人动物的侵犯行为有两种:一是掠食行为,二是争斗行为。
  3、侵犯的生物学因素
  雄性荷尔蒙的作用;
  遗传基因的作用。
  (三)挫折--侵犯理论
  1、挫折--侵犯理论及其实验研究
  所谓挫折是指一个人在为达到某种目标进行努力时遭受到干扰或破坏,致
  使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多拉德提出认得侵犯行为乃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这就是所谓的挫折--侵犯理论
  2、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社会心理学家贝克威兹认真考察了几个并不完全支持挫折--侵犯理论的研究后,对多拉德提出的挫折--侵犯理论提出了修正的观点,他认为个体在遭受到挫折之后将做出什么反应,表现怎样的行为,是由环境内在的线索或者说环境提供的刺激来引导的。
  (四)社会学习理论
  1、模仿学习
  认为个体受到挫折之后的反应决定于过去的学习经历或可以经由学习历程而改变之。
  2、侵犯与大众传播
  (五)侵犯行为的转移与消除
  1、渲泄
  弗洛伊德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是人与生俱来的驱动力;洛沦兹的观点是,
  侵犯是人的本能,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
  2、习得的抑制
  所谓习得的抑制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学到的对侵犯行为的控制,主要有以
  下几点:社会规范的抑制、痛苦线索的抑制、对报复的畏惧。
  3、置换
  对与他遭受挫折者相似的人表现的侵犯行为。
  4、寻找替罪羊
  用置换对象来表现自己的侵犯行为一般发生在挫折的来源很明确的情况下,但如果不明挫折来源,就会倾向于寻找替罪羊,从而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与他人。"替罪羊"的特性:软弱性和特异性。
  十、社会影响
  (一)他人在场
  1、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促使他的活动的完成。这种作用被社会心理学家称为社会促进;他人在场既能产生促进作用,又能产生抑制作用。
  2、关于他人在场的理论解释
  查荣克的"优势反映强化说"认为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动机水
  平将会提高,因此他的优势反应能够轻易表现出来,而较弱的反应会受到抑制。所谓优势反应,是指那时写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动作。
  (二)相符与服从
  1、相符现象
  相符现象也称遵从或从众,是指通过向社会压力让步以使自己的认知以及行为符合群体的、社会的标准和规范。
  2、影响相符的因素
  影响相符的因素可以从个体的特点、群体的特点和刺激物的特点等方面
  说明,如个体的特点(获得正确信息的愿望、不愿意被他人视为越轨者、性别差异);群体的特点(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规模、群体成员的身、群体接纳个体的程度);刺激物的性质。
  3、服从权威的实验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
  4、关于服从实验的讨论
  权威认为与服从权威有关的因素:命令者的权威性、被试的道德水平、诱骗入门的策略、权威的靠近程度、受害者的靠近程度。
  (三)依从
  依从行为的原因;依从诱导策略。
  十一、群体心理
  (一)群体心理概述
  1、群体的含义
  群体是指那些成员相互依赖、彼此存在互动的集合体。
  2、群体的分类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3、群体的功能
  群体的功能可以分为对个人的功能和对组织的功能。
  4、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可以分为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一般的社会规范和反社会的规范。
  (二)群体凝聚力
  1、群体结构
  群体内部成员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些群体结构因素,群体结构是指
  群体界限、群体规模、群体内的沟通网络。
  2、群体凝聚力的维持
  成员在群体内的互动方式也是影响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竞争与合作是群体内两种主要的互动方式。
  (三)群体压力与效力
  1、群体压力
  群体规范形成以后,群体成员会自动地、不加思索地与群体行为保持一直,所谓自动和不假思索实际上是群体规范内化的结果,群体借助规范的力量形成了一种对成员的心理上的强迫力量,一达到对其行为的约束作用,这种力量就是群体压力。
  2、群体效力
  任何一个群体若能同时完成执行任务与满足个人需要两种目标,该群体就是高效力的群体,所以群体的有效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衡量,一是群体任务的完成情况,二是群体能使其成员欲望满足的多寡程度。
  (四)群体领导与决策
  1、群体领导
  领导的本质在于一个人(领导者)与群体的人际关系,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而且包括人与工作、人与群体目标之间的关系。领导的产生有品质论和时势论两种说法,对于领导的方式,则可以划分为专制、自由放任的领导方式;注重任务的领导方式和注重关系的领导方式
  2、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是群体成员的主张和意志对群体行为的作用过程。
  三、主要参考书
  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第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