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黑龙江研招网 > 黑龙江大学 > 考研大纲

2015年黑龙江大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古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考试科目代码:[842]

  一、考试要求
  1.古代汉语是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该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即通过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以及有重点地阅读古代文献的实践,学生要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以便借助于工具书能够直接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2.语言学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关于人类语言的本质、结构、发展、分类以及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提高语言理论水平和语言分析能力,为今后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
  1.文言文的閲讀能力:
  將通過對文言文的標點、翻譯來考察,其難度不會超過教材中的先秦歷史散文與諸子散文或者《史記》列傳的難度。文中教材(包括文選與常用詞)出現過的詞語將不會註釋。
  2.有關知識:
  通論: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与释义方式
  1.具体方式类型
  2.直音、反切、直训、譬况
  (二)常用工具书简介
  1.《说文解字》
  2.《康熙字典》
  3.《经籍纂诂》
  4.《辞源》
  5.《辞海》
  6.《经传释词》
  7.《词诠》
  8.《诗词曲语辞汇释》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情况
  (二)词义变化的类型
  1.词义的扩大
  2.词义的缩小
  3.词义的转移
  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一)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
  (二)古汉语复音词的构成情况
  1.联绵词
  2.叠音词
  3.偏义复词
  (三)古汉语同义词的辨析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1.定义
  2.词的本义的探求方法
  (二)词的引申义
  1.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方式
  A、相似类比B、相关借代C、相因推导
  2.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的定义
  3.词义引申的脉络
  A、连锁式B、辐射式
  五、汉字的构造
  (一)汉字的构造与"六书"理论
  1."六书"的名称
  2.四体二用
  3.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4.汉字结构辨析
  5.形声字的结构分析
  A、常规结构B、位置反常C、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
  (二)汉字结构与本义的探求
  1.文字的本义
  2.文字本义的探求方法
  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一)古今字
  1.定义
  2.形体
  3.成因
  4.辨识
  (二)异体字
  1.定义
  2.类别
  3.辨识
  (三)繁简字
  1.定义
  2.类别
  3.转换
  七、判断句,也字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四)语气词"也"的特点
  八、叙述句,矣字,焉字
  (一)古汉语的双宾语句
  (二)古汉语的宾语前置句
  1.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
  2.代词"是"作宾语前置
  (三)动量成分的位置
  1.数词直接作状语
  2.数词作谓语
  (四)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被动句式
  1.介词"于(於、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2.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3.助动词"见"表示被动
  4."为……所……"式
  5."被"字式
  (五)语气词"矣"的用法
  (六)语气词"焉"的用法
  九、否定句,否定词
  (一)否定句代词做宾语前置
  (二)"不""弗"的用法
  (三)"毋""勿"的用法
  (四)"未"的用法
  (五)"否"的用法
  (六)"非"的用法
  (七)"无"的用法
  (八)"莫"的用法
  十、疑问句,疑问词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二)疑问代词"谁""孰""何"的用法
  (三)疑问代词"安""恶""焉""胡""奚""曷"的用法
  (四)疑问语气词"乎""诸"的用法
  (五)疑问语气词"与"(欤)"邪"(耶)的用法
  (六)语气词"哉"的用法
  (七)几种表示反问的说法
  十一、词类活用
  (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定义
  (二)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类型
  1.使动用法
  2.意动用法
  3.名词活用做动词
  4.名词作状语
  (三)活用与兼类的区别
  (四)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一)人称代词"尔""汝""若""而""乃""其""之"的用法
  (二)指示代词"是""兹""尔""若""然""焉""诸""或"的用法
  (三)"者"的用法
  (四)"所"的用法
  (五)"者"和"所"的区别
  十三、连词,介词
  (一)介词"于"(於)"以""为""与"的用法
  (二)连词"与""而""以""则""且"的用法
  (三)"然而""然则""虽然"的用法
  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一)语气词"夫""其""唯"的用法
  (二)词头"有""其""言""于""薄"的用法
  (三)词尾"然""乎""焉""如""尔"的用法
  十五、《诗经》的用韵母
  (一)《诗经》的韵例
  (二)《诗经》的韵部
  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一)什么是双声
  (二)什么是叠韵
  (三)三十六字母
  (四)什么是古音通假
  (五)假借字的两种情况
  (六)常用假借字的辨析
  十七、古书的注解(上)
  (一)古注的意义和历史
  (二)常见的体例
  本文、毛传、郑笺、孔疏、陆释文
  (三)古注的内容
  (四)古注的术语
  曰、为、谓之;谓;犹;貌;之言、之为言;读如、读若;读曰、读为
  十八、古书的注解(下)
  如字;变读;衍文;脱文
  第二部分语言学理论
  导言
  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第二节语言的思维功能
  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2.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
  3.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语言与符号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2.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和联系
  1.语音学和音系学的区别与联系
  2.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
  3.国际音标
  第二节从声学看语音
  1.语音四要素
  2.音质的声学分析
  第三节从发音生理看语音
  1.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
  2.元音
  3.辅音
  第四节音位和音系
  1.对立和互补
  2.音位和音位变体
  3.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第五节音位的聚合
  1.区别特征
  2.音位聚合群
  第六节语音单位的组合
  1.音节
  2.语流音变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
  1.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2.语法单位
  第二节组合规则
  1.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
  2.词组成词组合句子的规则
  3.组合的层次性及层次分析
  第三节聚合规则
  1.词类
  2.形态
  3.语法范畴
  第四节变换
  1.变换和句法同义
  2.变换和句法多义
  第五节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
  第五章词义和语用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
  1.词和词汇
  2.词的词汇意义
  3.词义的概括性
  第二节词义的各种关系
  1.一词多义
  2.同义关系
  3.反义关系
  4.词义的上下位关系
  第三节句义
  1.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
  2.句子的语义结构和人类经验的映像
  3.句法语义范畴和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映像
  4.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含、预设关系
  第四节语用
  1.语境与语境义
  2.话题和说明
  3.焦点和预设
  4.言语行为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第一节文字和语言
  1.文字及其作用
  2.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3.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第三节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和分类
  1.从文字的次小单位看文字的共性和分类
  2.从文字的最小单位看文字的不同类型
  第四节文字的发展与传播
  1.早期自源文字:不完善的意音文字
  2.文字适应语言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
  3.汉字和汉语拼音
  第五节书面语
  1.口语和书面语
  2.书面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改革
  3.书面语的规范
  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第一节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
  1.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2.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演变
  3.语言演变的特点
  第二节语言的分化
  1.语言随着社会分化而分化
  2.社会方言
  3.地域方言
  4.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第二节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
  1.借词
  2.借词与社会
  第三节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
  1.语言联盟
  2.系统感染
  第四节语言的替换和底层
  1.语言替换
  2.语言替换的社会原因
  3.语言替换的过程
  4.语言换用与底层遗留
  第五节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
  1.文白异读与汉语方言中的通用语层次
  2.外族书面语的层次
  3.共同语
  第六节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混合语
  1.洋泾浜
  2.混合语
  3.世界语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
  第一节语音的演变
  1.何以指导语音的演变
  2.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和演变机制
  3.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
  第二节语法的演变
  1.组合规则的演变
  2.聚合类的演变
  3.类推
  4.结构的重新分析
  5.语法化
  第三节词汇和词义的演变
  1.词汇演变与语言系统
  2.词义的演变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试卷分值:150分
  3.题型结构:
  古代汉语部分
  (1)文言文翻譯(25分)
  (2)阅读分析题(25)
  (3)论述题(25分)
  语言学理论部分:
  (1)解释术语25分
  (2)简述20分
  (3)论述30分
  四、参考书目
  1.《古代漢語》(一、二册),王力主編,中華書局校訂重排本。
  2.《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北京大学出版社。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