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国政法大学 > 考研经验

2014年司考+法大考研经验


  司考我是有报班的。但在7月份上课以前基本上也是自己安排复习。我没有看三大本,甚至看过的厚厚的书也不多。X法XX讲专题讲座或者X法攻略等书,我只看了刑法、民法、行政法、民诉。后来觉得时间不够就直接看讲义听音频做笔记了。我个人认为那些厚厚的书对于前期复习是肯定有帮助的,尤其是一些理解性的科目,看书会让你理解得更加透彻。但时间紧的话我感觉就不用抱着书硬啃,从暑假开始似乎就不够时间让我们抱着书一本本地看过去了。一个个人的教训是,当时看书时一些重要的笔记最好另外记好,到了暑假系统强化和冲刺阶段再翻厚书真的太麻烦了。
  在暑假上课前,我接触过的科目有民法、刑法、行政法、民诉、刑诉、商经、三国。民法刑法在看完三国后又各重新看了一遍。真题也只做了这两门的。过程中每一部门法看书的速度要把握好个度,不要为了拼速度而囫囵吞枣,也不要太慢,因为太慢的话你看完这一门你会发现上一门很多知识又记不清了。当然第一轮记不清是正常的事,哪怕到考试前一天也还有很多知识点没记清楚的。到现在已经接近暑假,相信很多人比我当时的进度要快,那就继续抓紧时间重复记忆学习,如果进度稍慢的,个人建议在暑假前起码把三大法理解好,这样才不至于在暑假到冲刺阶段还在为民刑发愁,那时候应该更加总是诉讼和卷一了。
  暑假开始基本上就是按照辅导班的进度安排,一般都是2-3天就过一门部门法,大体一轮基础,一轮强化,一轮冲刺。另外我从7月份上旬开始早读,读卷一的内容(建议读背卷一前还是过一遍讲义音频比较好,我当时没有,直接就是开始早读,我想打过底的话效果应该更好)。
  真题的话出了民刑,基本上我是从暑假才开始一本本地做的(在各科教材讲义每个知识点后附录的真题不算)。分科的民刑做了三遍,其他做了两遍,最后分年的用来掐时间做的当作模拟,做了近三年的。
  在这里说一下我选的老师和资料。
  民法:段波-民刑先修班,钟秀勇-三校名师讲义(用这两位老师的打下了基础),辅导班的老师是张翔和周珺,都不错。(但建议后期只背1~2位老师的讲义足矣,下同);
  刑法:柏浪涛-刑法攻略
  行政法:徐金桂-三校名师讲义,辅导班老师是黄文涛,后期只用后者讲义;
  商经:张海峡-讲义音频(基本上一直用这个了,但其实觉得这不大适合我,因为我后来做真题真的没思路,但也没找到好老师了,辅导班的一般)
  民诉:郭翔-讲义音频(一直用这个,辅导班的也没上)
  刑诉:陈少文-讲义音频(同上)
  三国:杨帆-讲义音频(同上)
  理论法(法理、宪法、法制史):杜洪波(直接辅导班的老师,讲义写得不错,容易记忆,上了杜老师的课之后直接抛弃了那本卷一突破100分,一直背讲义)
  卷四:杜洪波
  真题:分科的用了指南针出的和三校出的。真题习惯买两个版本以上的,反正真题都是一遍遍地做,题目都一样,这本解析不对可以参考另外一本,总的来说不会有冲突。两种我更推荐后者,三校的是编写讲义的对应的老师出的(但据说今年很多老师转去了厚大?今年没了解了,反正挑好的);分年的就用了法律出版社出的那三本装。
  对于司考的备考,我认为前期和后期要适时转变心态。前期的备考以400+为目标,理解掌握好知识点,打好基础;暑假后期尤其是冲刺阶段以360+为目标,后期时间紧,更应侧重于背诵的科目,不要再揪着民刑不放。这时候尽量把握住能够短期记忆的,不求面面俱到,这样还有助于使心态放平不至于太紧张。赞同许多人的经验说最后十几二十天丢民刑丢一科,这两科有些知识点要是学了近半年都搞不懂最后就放弃吧,也不指望在最后几天能有新的领悟。民刑哪怕放下了十几天,基础在不会忘光的。
  三、分论——考研篇
  从上面时间安排上来看,除了暑假到司考结束前这段期间,我的考研复习和司考没有完全断裂开。从大三上开始看的民刑两门的指定教材,到去年4月司考复习开始前过了一遍真题和标注,这段期间效率真的很低。下面主要还是从司考结束后说起。
  政治:政治我是从十月份开始复习的,所有的基础仅仅在于高中时我是文科生。但是,复习之初我对这门科目还挺抗拒的,当然后来始终还是接受。10月份国庆假期期间,我拿了启航的暑期班的视频,跟着老师大致地了解了考研政治要考的内容,只求有个大致的框架。国庆后觉得启航那本教材不适合我,看得不舒服,就换了肖秀荣出的教材,每看完一章就做相应的1000题的内容,我主要做选择题。
  复习的教材其实大同小异,看得舒服就行。身边同学有人啃红宝书,有人用启航教材,有人用任汝芬的序列,有人用文都蒋中庭,最后用各个教材的人都有考高分的。总之自己觉得哪个适合就用哪个。
  我看书的顺序习惯是: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与一般教材编写的顺序不同。主要是觉得史纲和毛中特内容有重复的,先看史纲理清时间发展脉络,再看毛中特会更容易理解其“论”的部分。
  教材我大致看了两遍,10月和11月,一个月一轮。这时候的题目训练主要是肖秀荣的1000题。第一遍看书,然后做题,做错的题目就把相关内容在教材上重点标注,这样第二轮看书就比较清晰了。政治真题的话,其价值不如英语重要,有些时效性的题目也已经失效,我主要是做了仍然有价值的真题和参考总结了下真题大题的答题思路。进入12月份主要是用启航的冲刺讲义,一遍遍重复看辅导班总结的重要知识点,还有就是时政小册子。这个月要开始背大题题目了,冲刺背诵主要用到的是启航20天20题,肖4,另外蒋4也有翻了翻。记得考政治的前一个晚上,有点烦躁看不下书,我就刷了下蒋中庭的微博,看到他最后押题的提示,然后背完那些就睡觉了。第二天考试背到的内容基本上也有押中的,就算不是完全重合大致上自己也有话可说。一位师姐分享说,政治这些文科性题目,尽量还是多写,写满它,总得让老师有给你分的理由吧。另外有经验介绍说,冲刺阶段最好结合几个老师的押题,重点看看重合部分。
  政治的选择题很重要,是前期的复习重点。然而到了12月中下旬,我做模拟题还是会有21、24等让人心塞的分数出现(选择题满分50)。但还是坚持下去吧,不断重复抗遗忘,最后结果不会太烂。而大题主要是冲刺阶段的背诵了,这时候保持信息的畅通,和研友互相交流下背诵的资料吧。
  英语:
  我从大三上学期开始,就已经有了解英语考研的相关信息。但开始基本上都很懒,只是背单词和分析下长难句,没有做任何题目,包括真题和模拟。现在想想觉得英语还是应该保持下阅读的感觉,就算不做题,时间充裕的时候看看文章也好。
  这时候用的单词书是刘一男的词汇书。主要是用词根词缀来记忆单词,我用着觉得还行。现在对于英语单词的记忆方法各派好像有很大争议,其实我个人感觉是无论用什么记忆方法,能帮你记住就好。但实际上那时候只是背单词而不读文章,我感觉自己记单词的效果不是很好。我试过网上流传的那种34天重复记忆20个list的重复记忆方法来记单词,效果不错。司考结束后,单词基本上也丢下了两个月,也试过这样背单词。但对我来说,其实这样抱着单词书来背单词的效果比不上利用阅读来记忆单词来得好。后来我做真题,都会把不熟悉、不认识、有多种意思的单词记下来,然后重复看那些,这样对我来说更好。当然,也有人喜欢一次过狂背单词刷词汇量,也就是一个星期或者更长一段时间都在背单词。方法各有不同,适合自己就行。
  我暑假前就有做一些真题阅读,做了大概近3、4年的吧。但是那是做的不是非常仔细。司考结束后,觉得对于英语阅读还是常常把握不好,就决心仔细分析精读每一篇文章。
  方法是参考网上的一些经验帖的。具体是:对于每一篇阅读的文章,我先做一遍,不看解释对一遍答案,看看自己做对的做错的,再回原文中划出标注答案所在的地方,看看自己能否找到以及能否看懂。当然,有些做错的可能分析不出来。接着,就是翻译全文,一字一句地翻译,一来可以检查自己是否真的读通文章,另外还可以练习自己的翻译水平。经过翻译,很容易发现自己到底是哪些地方读不懂、理解有误的。翻译过后就对答案给出的翻译,一字字地对,对比自己的以便更加透彻理解文章。这样过后,基本上都能读懂文章了,这时再重新做题,看看能否做对并且对答案解释检查自己的思路是否有误。
  这样做题翻译来练习阅读真的很慢,我一个下午只能完成两篇。用了1个多月来做了10年阅读真题。这是我第一遍做的英语真题,不包括完型、翻译、新题型那些。
  11月份,记得是考研报名那天,晚上回来我开始做第二遍的阅读真题,用了一本新书。这次做的不仅仅包括阅读,还做了其他题型的。一天做一年的真题,第二天对答案,掐时间来做。这虽然是第二次做阅读,但仍有些地方会不懂的、做错的,很正常。但经过第一遍的训练,思路已经有了。但是无论做多少遍,都不要死记答案,用思路来分析文章。这一轮完成已经到了12月。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