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目 录 一、 三峡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一览表 . 二、 学 校 概 况 三、 学院简介 001 土木水电学院 002 机械与材料学院 003 电气信息学院 004 经济与管理学 院 005 政法学院 006 医学院 007 理学院 008 文学院
一、 三峡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一览表 .
二、 学 校 概 况
三、 学院简介
001 土木水电学院
002 机械与材料学院
003 电气信息学院
004 经济与管理学 院
005 政法学院
006 医学院
007 理学院
008 文学院
009 外国语学院
010 化生学院
011 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
四、 三峡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五、参考书目
三峡大学 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一览表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 联系方式 | 分管院长 | |
001 土木水电学院 (含 011 地质灾害 防治研究院) | 080104 工程力学 | 丁老师 ************ | 吴助理 办公电话: ************ E-mail : wuhailinwhl@163.com |
081402 结构工程 | |||
081503 水工结构工程 | |||
081504 水利水电工程 | |||
081401 岩土工程 | 曹老师 ************ | 张助理 办公电话: ************ E-mail : dzxk@ctgu.edu.cn | |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
081803 地质工程 | |||
002 机械与材料学院 |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秦老师 ************ | 方院长 办公电话: ************ E-mail : fzf@ctgu.edu.cn |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 |||
003 电气信息学院 |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黄老师 ************ | 董院长 办公电话: ************ E-mail : dqkyb@ctgu.edu.cn |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004 经济与管理学院 | 087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李老师 ************ | 郑院长 办公电话: ************ E-mail : zhengxz@ctgu.edu.cn |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 |||
005 政法学院 | 030204 中共党史 | 张老师 ************ | 田院长 办公电话: ************ E-mail : tqtt1219@sina.com |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 |||
006 医学院 |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任老师 ************ | 盛院长 办公电话: ************ E-mail : shengdeqiao@gmail.com |
100102 免疫学 | |||
100210 外科学 | |||
100211 妇产科学 | |||
100706 药理学 | |||
007 理学院 | 070104 应用数学 | 王老师 ************ | 于院长 办公电话: ************ E-mail : yulin@ctgu.edu.cn |
070205 凝聚态物理 | |||
008 文学院 | 040106 高等教育学 | 杨老师 ************ | 李院长 办公电话: ************ E-mail : lixunhuan1973@sina.com |
050101 文艺学 | |||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 |||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009 外国语学院 |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 陈老师 ************ | 肖院长 办公电话: ************ E-mail : xiaoxi21@sina.com |
010 化生学院 | 070303 有机化学 | 郑老师 ************ | 陈院长 办公电话: ************ E-mail : fangqing1963@hotmail.com |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071012 生态学 | |||
077906 药理学 |
三峡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于 2000 年 6 月 29 日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立的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现有全日制各类在校生 19994 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水电特色鲜明,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和推荐优秀本科毕业 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是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点。
学校地处水电之都宜昌市,校园面积 3787 亩,拥有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各 1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20 个;近 5 年承担国家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1700 余项,累计项目经费达 2 亿多 元。学校充分利用毗邻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清江隔河岩、高坝洲、水布垭等大中型水电站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中国清江水电开发公司、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电力局等一批大中型企业,以及地方高科技园建立有长期密切的协作关系和合作基础,在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中具备很强的实力和竞争力。
学校于 1991 年开始与武汉大学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1996 年正式招生, 2001 年开始独立招收三峡大学硕士研究生。现有水工结构工程等 32 个硕士点,涵盖理、工、医、文、管、法、教七大学科门类。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375 人, 享受国务院 政府特殊津贴、省政府专项津贴和获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湖北省新世纪人才一、二层次人选、湖北名师等 69 人;有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11 个,三峡学者特聘教授 27 人;学校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蒙代尔及 11 位院士在内的 200 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
学校将人才培养质量置于首位。高度重视研究生 教学环节和培养过程,不断修订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各类管理制度及其文件,设立有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鼓励研究生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创新实践性教学,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经常开展科技学术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素质。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连续 4 届毕业生中,就业率达 95% 以上。本科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持续上升。
学校为研究生提供优越的学习、研究、生活条件。建立了研究生 “三助”制度,具有完善的研究生资助体系以及各种研究生奖励制度。研究生寝室面积生均 12 平方米,网络等现代化设施齐备。
为鼓励广大考生报考我校,学校对第一志愿报考我校 且达到国家分数要求的考生,优先录取为计划内公费硕士生。
学 院 简 介 土木水电学院
土木水电学院下设水利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系、工程力学系、图学部 5个系(部)。设有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湖北省首批本科品牌专业、国家教育部首批立项建设的特色专业;拥有水工结构工
程、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工程、工程力学、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地质工程等 7个硕士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 144人,其中专任教师114人,教授17人、副教授3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2人,硕士47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43人。拥有国家级专家3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获中华电力基金奖3人,获霍英东青年教师科研奖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4人,国家电力公司跨世纪学术带头人3人,湖北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人,湖北省跨世纪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人、第二层次3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现有水利工程、土木工程 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在“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工程”等学科设有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拥有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学院科研成果突出。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国家“ 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参与了三峡、水布垭、溪洛渡、向家坝、糯扎渡、锦屏、“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等国内几乎所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咨询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技成果。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
学院依托水电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设有土木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具有 CM认证资质)、建筑工程设计所(设计甲级资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所(设计乙级资质)。
学院对外交流广泛。与日本京都大学、德国柏林应用科技大学、法国克莱蒙大学、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法国杜威矿业学院、荷兰特文特大学、美国孟菲斯大学、美国匹茨堡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加拿大瑞尔森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俄罗斯莫斯科水工研究所等建立了学者互访、互派留学生、科技合作与交流等关系。
学院人才培养成绩斐然。有在校本科生 2600余人,研究生450余人(含工程硕士)。另有成人学历教育、研修班、短训班等各类层次的继续教育。学院围绕厚基础、宽口径、高水平、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毕业生深受社会好评。连续五年学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居学校第一名。
面对土木工程与水利工程建设事业新的机遇与挑战,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创新发展为动力的办学思路,发扬团结协作、锲而不舍的精神,为将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而努力奋斗。
联 系 人:丁老师
联系电话: ************
E-mail :dinghr@ctgu.edu.cn
机械与材料学院
一、学院简介
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创建于 1978年,是一所具有鲜明水电特色、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一体的学院。学院现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和环境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湖北省品牌专业。现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博士点。现有宜昌市工业装备设计制造重点实验室和立项建设湖北省水电机械装备检与测维护重点实验室,设备仪器总值1400多万元,实验室建筑面积15000多平米。近30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立足于水电建设并结合区域经济建设,以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与时俱进,正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一流学院,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院现有教师 103人,其中具有教授和副教授职称40人,具有博士学位26人。其中学校“151”人才工程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15人,1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3人4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获中华电力基金奖。硕士生导师29人,回国访问学者7人。校外聘请兼职教授23人,其中院士2人,外籍教授1人。已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与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
学院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 2200人,在读研究生63人。已为国家输送毕业生5000多人,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好评,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国家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
学院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重视教学质量,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以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特色人才培养为核心,拓宽专业方向,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建立了为国家培养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环境工程三大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近 10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其中输电线路工程专业方向达100%。
学院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实力,近 5年来承担和参加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4项,省(部)、市(厅)级科研项目26项,受企业委托与合作研究项目150余项,总经济效益近千万元。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刊物收录160余篇次,公开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0余部,获得国家专利12项。在金属结构强度与连接工程、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非标施工机械与设备开发与研制、环保设备与技术、新能源技术研究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科研实力。
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法国 VALENCIENNES大学、德国柏林应用科技大学、德国凯泽斯劳藤应用科技大学、荷兰TWENTY大学、日本北九洲国际交流中心、延边大学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 学术队伍简介
硕士点现有教师及科研人员 50人,有硕士生导师29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历26人。
游 敏 博士、教授 博导 研究方向:机械结构强度与连接工程。2003-2008年间在国内外重点刊物上发表论文46 篇,出版专著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46 篇。出版专著(译著等)2 部,其中三大检索收录2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项 1项,承担项目78万元。
赵新泽 博士、教授 博导 研究方向:机械结构强度与连接工程。2003-2008年间发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相关科研论文60余篇,被EI、ISTP收录10余篇次。承担项目 43.8 万元 。
方子帆 博士、教授 硕导 研究方向: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2003-2008年间发表论文 35篇。获得省部级奖项 2 项 ,承担项目 76.1万元。
李力 博士、教授 硕导 研究方向:机械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 2003-2008年间发表论文 26篇。获得省部级奖项出版专著(译著等)1部。承担项目 36万元 。
汤双清 博士、教授 硕导 研究方向:机电系统传动与控制。2003-2008年间发表论文 21 篇,出版专著(译著等)1 部。获得省部级奖项 1项,承担项目48.5 万元 。
吴正佳 教授 硕导 研究方向:企业信息集成和企业管理。2003-2008年间发表论文40余篇,获校科技进步二奖一项,2篇论文获省机械学会二等奖。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12项,在研科研项目经费80余万元。
田启华 教授 硕导 研究方向:机械结构强度与连接工程。2003-2008年间发表论文 30 篇,获得省部级奖项1项,承担项目 14.8万元。
孟遂民 教授 硕导 研究方向:机械结构强度与连接工程。2003-2008年间发表论文 32篇。主持或作为主研人完成科研项目10余项。
三、科研硬软件环境和条件
科研硬件:具有设备齐全的专业实验室 15000平方米,其中宜昌市重点实验室一个,湖北省立项建设重点实验室一个。具有机械设计、制造、检测与维护实验条件;具有材料制备性能检测的实验条件;具有环境监测与污染物处理的实验条件。具有博士教授研究室,具有科研用房4000平方米。
科研软件:具有 9个研究所:表面工程研究所、施工机械研究所、工业工程研究所、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振动工程研究所、环境研究所、输电线路工程研究所、材料工程研究所。两个校级学术团队:机械工程学术团队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团队。
科研环境和条件:与水利电力工程科研与施工单位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与周边企业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以水利电力工程非标机械设备开发与研制能力,构建了新型材料的研究与制备、检测的科研环境和条件。
联系 人: 秦老师、苏老师
联系电话: ************
E-mail : 秦老师 qhl@ctgu.edu.cn 苏老师 qqsu @ ctgu.edu.cn
电气信息学院
一、学院简介
电气信息学院始建于 1978年,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省级品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3个工学硕士授予点,还具有相关学科的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现有两个湖北省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水电站仿真实验室)、一个省级共性中心(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两个宜昌市重点实验室(信息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检测技术与控制实验室)。
近三年学院教师先后在相关领域发表学术论文 500余篇,被SCI、EI、ISTP等著名检索机构收录60余篇,出版教材6部。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纵向科研项目4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1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多项技术开发成果被企事业单位采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院与法国、德国、美国、荷兰、芬兰、加拿大、韩国、印度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邀请了多位外国学者、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互派学生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二、学术队伍
学院现有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 17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90余人,教授16人、副教授5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58人,全国优秀教师1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4人、宜昌市优秀市管专家1 人、楚天学者1 人、三峡学者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1人、三峡大学“151人才工程”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10余人,是一支老中青结合、中青年为主、实力雄厚、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队伍。
三、科研硬软件环境和条件
学院下设电气工程系、计算机系、自动化系、电子工程系、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立项建设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三峡大学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峡大学电气设备检测试验中心(已获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认证)、三峡大学智能视觉与图像信息研究所、仿真与控制研究中心、电力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电子设计与创新实验室等基层教学科研单位。建成了电工电子实验室、电气工程实验室、控制科学与工程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等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实验设备齐全,能承担综合设计型实验的教学任务,着眼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高层次的研究机构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较好的科研及学术交流平台。学院已经形成了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博、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核心,以研究中心为基地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模式。
联 系 人:黄老师、刘老师
联系电话: ************
E-mail : dqkyb@ctgu.edu.cn
经济与管理学院一、学院简介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以“立足地方、服务行业、面向社会、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以创建一流经管学院为目标,积极探索“研究型、创新型”的办学模式,教学与科研并重,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等 40余项,年发表论文300余篇。我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美国、英国、法国、韩国、加拿大、越南等国的高校签订科研合作协议20余项,与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的多所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MBA(工商管理硕士)。
目前学院有教职工 125人,其中教授20多人,硕士生导师34人;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10个,其中在国内率先开设的专业有工程管理、安全工程、移民工程。
在建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
硕士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项目管理(工程硕士)
省部级重点学科及研究中心:湖北省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湖北省特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水库移民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峡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二、科研院所介绍
( 1)安全管理研究所
开展安全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为企事业单位的安全文化建设、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危险源辨识与评价、事故预防与控制等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决策依据与技术支持。
( 2)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所
致力于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实施、企业电子商务、 ERP等系统软件的开发和技术咨询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区域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和管理理论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 3)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以区域及行业人力资源开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为研究对象、在上述研究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社会各界提供相应服务。
( 4)最优化技术应用研究所
研究最优决策、工业过程控制与优化、最佳配方配比、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物流运作、工程优化设计、施工组织优化技术、水库优化调度、交通规划等问题。
( 5)营销策划研究所
致力于营销策划、营销咨询、诊断、策划和培训,从企业实际出发,以全息营销思维为企业出谋划策。
( 6)旅游研究所
致力于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文化、旅游企业管理等研究方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科研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导向。
( 7)移民研究所
致力于移民工程管理与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在非自愿移民补偿理论研究、非自愿移民经济学学科体系研究、移民政策国际比较研究、工程移民安置规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 8)工程技术经济研究所
致力于工程造价咨询、工程质量 -进度-成本管理、赋值工程量价款的工程形象进度计算机动态模拟、工程造价市场因素分析及其敏感性分析、工程反索赔对策、评标与决标的技术系统、工程效益成本分析及其评价模型、建设工程定额水平等方面的研究。
( 9)公司金融研究所
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投资、融资及股利决策问题及最优方案选择的技术和手段,促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 10)企业管理研究所
以企业战略管理、产业规划、管理培训为主要研究方向和服务领域、强调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服务的研究机构,近年来完成了宜昌市政府有关部门、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计划或委托的纵横向项目 30余项。
联 系 人:李老师、汪老师
联系电话: ************,6394124(侯老师)专业咨询电话:***********(郑院长)
E-mail :zhengxz@ctgu.edu.cn
政 法 学 院
一、学院简介
三峡大学政法学院主要涉及法学、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法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五大一级学科,目前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共党史 4个硕士点和法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同时还承担着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社会科学类部分选修课的教学任务。目前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省级重点学科1个,正在立项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宪法与行政法学、行政管理硕士点。
二、学术队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 84人,教授9人,副教授37人,硕士生导师34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和学位的占90%,其中博士学位17人,在读博士12人,博士后3人,有学校“151”人才队伍学科带头人2人,学术骨干6人。目前在校本科生839人,硕士研究生80人。
三、科研硬软件环境和条件
学院为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分专业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原理方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中共党史方向、法学方向和公共管理方向共6个研讨室,和一个应急管理研究所。学院的研究生电子阅览室,面积91平方米,共有58台电脑。学院图书资料室藏书近4万册,拥有各种期刊杂志120余种。
联 系 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 ************
E-mail : zhangwei@ctgu.edu.cn
医 学 院
三峡大学医学院的前身是 1949年成立的湖北公医专科学校,经历了武昌医学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北三峡学院医学院、三峡大学医学院几个发展阶段。五十多年来,特别是三峡大学合并组建以来,医学教育得 到了 快速 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具有良好敬业精神的教师队伍。现有高级职称311人,硕士生导师79人,留学回国人员23人,其中24人具有博士学位。2001年开始招收免疫学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招收药理学和妇产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及印度、尼泊尔留学生,2007年开始招收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8年开始招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1766人,研究生109人,留学生391人。
三峡大学医学教育现由四个教学单位组成: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仁和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葛洲坝中心人民医院)。设有临床医学、医 学影像学、中医学、护理学四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 31个省(市)招生,具有免疫学、药理学、妇产科学、外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五个硕士点,拥有药理学和免疫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肿瘤研究所、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学二级实验室、宜昌市基础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研究院所和科研平台。
近三年来 ,承担国家自然基金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厅局级科研项目77项,科研经费256余万元;获湖北省重大科研成果3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8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45部。与国外学术交流频繁,先后有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免疫学家Charles Fathman、法国图卢兹大学、美国伊诺斯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Baylor医学院、美国范登堡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稳步提升。
联 系 人:任老师、黄老师
联系电话: ************
E-mail : yxykyk@ctgu.edu.cn
理 学 院
三峡大学理学院下设数学系、物理系、物理实验示范中心(省级)。现有应用数学、凝聚态物理、 3S(RS、GIS、GPS)技术与软件工程、非线性复杂系统、光电技术和基础数学6个院级研究所以及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共五个本科专业。具有"应用数学"省级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校级重点学科各1个, 拥有"应用数学"、"凝聚态物理"两个硕士点。当前在读本科生、研究生达1400余人。学院拥有一流的实验设施和实验环境,学生实验室总面积达96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127万元。
学院拥有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理学院现有教职工 139人,专任教师121人。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7余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7人,博士21人,硕士58人,另外在读博士10 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 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人, 湖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校级学科带头人4人,学术骨干6人。
理学院教师近三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 4项、省部级项目2项、厅局级项目11项。其中获得校级及以上奖励的教研科研成果达30余项,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5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出版专著6部,主编参编教材10部。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1项,获得校级及以上教研科研成果将30余项。
理学院十分注重对外学术交流,除了鼓励并支持本院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外,近几年来,还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美国Oregon 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等国内外著名高校聘请兼职教授30余人,经常邀请这些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我院讲学。近年来,学院还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联 系 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 ************
E-mail : wangchaowen@ctgu.edu.cn
文 学 院
一、学院简介
三峡大学文学院、田家炳教育学院 发端于 1946年湖北省立宜都师范学校国文组,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学院现有1个省级品牌专业——汉语言文学、1个省级重点学科——文艺学和1个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文艺学;下设4个硕士学位点,分别是: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和高等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被学校确定为立项建设的博士点学科。
近五年来,我院科研成果丰硕。累计已出版学术专著 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40余项,教研项目30余项,其中有11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人文社科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
二、学术队伍及人员构成
学院现有教职工 83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 34人;其中有博士学历者28人;现有硕士生导师29人,三峡大学“151人才工程”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9人;是由一批拥有一定实力的中青年专家和较高学历的教职人员组成的年龄结构合理、教研能力突出的综合性学术队伍。
三、科研环境和培养条件
学院拥有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三峡文化与经济建设研究中心,两个校级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所和巴楚文化研究所。有藏书量丰富的专业资料室一个,以及专门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工作室和学术活动室,这一切为研究生的培养及教育提供了较好的硬件环境。
随着学校和学院学科水平的提升,我院在研究生教育及管理方面也开展了积极的探索。首先,在条件保障方面,学院尽可能为研究生提供最好的学习、研究和生活环境。确保以第一志愿报考我院专业并过线的考生享受公费研究生教育,还提供适当份额的公费指标用于调剂,以减轻多数学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经济压力。对于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学院还专门设置了硕士学位论文培优基金项目,促进在读研究生在科研方面更快更好的出成果。其次,在研究生培养特色方面,我院突出强调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本地区的经济文化特色,积极组织我院研究生参与当地的文化实践活动,以增强研究生的社会阅历和实践能力。学院还通过举办“茶庵读书会”和系列学术讲座的形式增强研究生的学术意识,扩展学术视野。
四、研究生教育所取得的进展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我院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研究生科研成果正日渐丰富,且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承认。已毕业的 04、05级研究生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达 50余篇,其中6篇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我院毕业的研究生中,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理想的就业岗位。他们广泛分布于高校、电视台、报社、国有大中型企业等单位。事实证明,我院研究生在校攻读期间,无论科研能力还是社会实践水平都得到了极好的锻炼和提高。今后学院将继续秉持“博闻广艺、厚德笃行”的精神,坚持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并重的原则,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联 系 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 0717—6395328
E-mail : yqyang2007@yahoo.com.cn
外国语学院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组建于 2002年,由前身为三峡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和外语系,从建院开始,我院就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开始招生,今年第一届研究生已经全部顺利完成毕业答辩,走上了工作。经过5年的建设和发展外国语学院现已拥有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和英语语言文学、商贸英语、英语翻译、法语四个本科专业,具有相关专业同等学习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职工 125人,其中专职教师111人,教授5人、副教授24人,硕士生导师14人,70%的教师具有国际教育背景,学院还常年聘请外籍教师9人,北大、清华等校兼职教授20余人,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较为合理、专兼结合、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学院建有我国一流的语言教学中心,各类外语图书十余万册。学院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校生的外语通级率、参加全国和省英语竞赛获奖率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几年高于全国同类院校的平均水平。
从我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招生以来,学院就大力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近四年来,研究生指导教师共发表论文 78篇(其中核心期刊17篇),出版专著5部,参编教材4部,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共计30项(纵项和横项),科研经费近70万元。与此同时,研究生发表论文共73篇(其中国外期刊5篇),参与导师科研项目10余项,开展研究生学术沙龙20场。目前,学院已制定出未来10年事业发展规划,全体师生员工正满怀信心,为实现学院“多语种、多层次、国际化,综合实力较强”的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与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及涉外工作、且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第二外语应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及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研究工作。现在三个研究方向:
1、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 本研究方向注重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以 20世纪英美文学为主攻方向,批判地运用西方现当代文论,把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结合起来,开阔教学与研究的视野;积极研究和介绍对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具有借鉴作用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重视西方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研究,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学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2、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主要研究英语语言学与英语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通过 探究国内外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了解英语语言学发展规律与外语(英语)教学的特殊规律,研究外语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原则和方法。结合中国外语教育的实际,研究外语学习理论、外语学习心理、外语语言知识教学和外语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管理外语课堂教学等问题。
3、翻译理论与实践: 主要研究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通过研究 翻译理论与技巧、翻译的基本规律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以及汉英两种语言文化对比,探究汉英互译的有效途径。
联 系 人:陈老师、伍老师
联系电话: ************
E-mail :wgykyb@ctgu.edu.cn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于 2001年7月组建,是一所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年轻学院。在校本科生1236人,硕士研究生66人。
教职工108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实验技术人员12人。教师中教授8人,副教授1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1.7%;博士(含在读)22人,硕士20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
教师中有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省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9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0人。
教学单位:化学系、生物工程系、生物科学系、实验中心。
本科专业:化学、生物工程、生物科学、化学生物学。
省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学》。
校级优质课程:《微生物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无机化学及实验》、《动物生物学》。
硕士点:生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有机化学、药理学(理学)。
省级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校级重点学科:生物工程。
校级研究中心: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学术团队:三峡区域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三峡区域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功能材料开发研究与应用。
实验室总建筑面积10488平方米,实验设备设施共 2100多台件,总资产1126万元,其中大型精密仪器30多台套,800元以上设备1200多台件。
校外实习基地:14个。
教学研究:承担省教育厅和学校教研、教改项目24项,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 项,学校教研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
科学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973”、“863”计划项目各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厅局级科技项目28项,总经费260多万元;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40余篇,核心期刊120余篇。
三峡大学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经湖北省科技厅和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于 2005年7月立项建设。
实验室以三峡区域特别是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物种资源为基础,依托三峡大学多学科技术和人才的优势,以天然产物的合理开发利用为研究核心,着重探讨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调控、获取、检测与利用等。下设 生物技术与工程、天然产物化学、天然产物活性评价与利用三个功能实验室。 已形成天然产物先导化合物研究、植物生物反应器及天然产物的高效表达、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与结构改造、生物物质活性评价与利用、天然产物催化与转化等稳定的研究方向。
实验室依托药理学、有机化学、免疫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硕士点和药理学、免疫学及生态学等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 24人,其中博士18人,硕士4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8人,在校研究生48人。
实验室总投资 1200万元,面积1000 m2。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元素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分析系统、红外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杂交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50多台件,总价值近1000多万元。
近三年来,共获得科研经费 400多万元,完成各类科研课题50余项。发表论文180多篇,其中20多篇被SCI收录。出版专著5部。获省、市级奖励11项。申报专利24项,鉴定成果9项,转让科技成果8项。
三峡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情况简介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已成为全球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现代生物技术已经正从实验室走出来,形成一支独立的产业力量,它将对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生物经济正在成为网络经济之后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成为 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体。
三峡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是在省、市、学校等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由海外杰出人才戴建武博士领衔,凝聚国内外优秀科研和管理人才组成团队,于 2004年4月23日挂牌正式成立。“中心”以开展植物基因工程、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研究与利用为主导,突出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技术研究与开发,以提高三峡大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地位,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并逐步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内先进水平的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和技术开发基地。
中心成立以来,坚持 "科研、开发与人才培养"并重的方针,注重生物技术及其产品产业化;注重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生物技术相结合;注重跟踪世界相关生物技术的最新成果。形成了自身研究特色。并具有了一支素质较好,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开发能力的科技队伍。中心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0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2人,管理人员1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1人。
近三年来,中心共承担国家、省部、厅局等各类科研项目 19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完成世界领先水平科研成果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中心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在读硕士研究生6名,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
三峡大学 Alan G. MacDiarmid再生能源研究所
世界未来面临的最大危机是能源危机,最大的灾难是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解决能源危机的重点是大力开发如水电、生物能源、农业能源、燃料电池等新型能源,并用这些新能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减少生态及环境危害除了可持续开发与利用资源外,重点是研究其生态环境响应和影响机制,并开发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新技术和新方法。三峡区域作为世界水电能源中心,不仅再生能源的开发研究具有应用价值,而且建立更加合理的水电能源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体系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后续重点研究内容。
三峡大学Alan G. MacDiarmid再生能源研究所是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Alan G. MacDiarmid倡导下成立的。MacDiarmid教授于2006年6月对三峡大学进行了为期4天的学术访问,对宜昌水电的发展及三峡大学在学科建设中对能源与生态环境的重视感兴趣,进而倡导成立了三峡大学Alan G. MacDiarmid 再生能源研究所,同时提议郭生练副省长为执行委员会主任。研究所研究方向的凝练原则是以研究再生能源和水利水电工程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核心,以三峡区域资源和经济发展为依托进行科学理论及技术开发研究。目前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水电能源可持续利用中的关键理论和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水库富营养化及水华成因机制、三峡库区水华藻类物质的消减技术、水库消落带治理、边坡绿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水库生物浮岛循环农业、数据模型及 3S技术在生态水工学中的应用、有毒有机物迁移机理及控制技术等。(2)三峡区域生物质能开发与利用。重点研究纤维素酒精的核心技术开发,生物柴油的工艺开发,淀粉质酒精的产业化开发以及高效生物沼气开发。
近5年来,研究所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子课题2项、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和湖北省团队等32项纵向及20多项横项项目的研究;发表研究论文120多篇,其中SCI和EI研究论文4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1项;研究成果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发明奖二等奖、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及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各1项;研究所与美国Rutgers大学、美国Map. Tech.,Ferrum College、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三峡总公司科技环保部、同济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化学所等有项目研究上的合作。
目前研究队伍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人,在研博士生4人,硕士研究生22人。中心执行委员会为:名誉主席:郭生练副省长,主席:刘德富教授;副主席:Alan G. MacDiarmid教授,成员:冯达旋(德州大学Dallas分校)、李建林、邹坤、黄应平、付有彤(美国Map, Technol Co)、张程宁及Da suan Chen。
三峡大学艾伦再生能源研究所的成立不仅使三峡大学加强与世界各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而且有助于推进学校水电与能源、生态与环境等重点学科建设,为三峡大学的学科发展走出一条新路,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努力(Action)和赋予实际(Work)将会使中心得到跨越式的发展。通过五年重点建设,使其成为三峡区域再生能源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基地,生物能源与生态环境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吸引、稳定、凝聚人才的重要依托,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基地,展示三峡大学生命科学和水电能源学科特色的重要窗口。通过与政府、企业、国际等合作,使之成为生物能源核心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实验研究中心,为三峡库区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生物质利用技术研究和新型反应器设备的开发提供实验平台与技术支持。经过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通过生物炼制技术的开发,使再生能源研究所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生物能源和和生态环境研究开发重要基地。
联 系 人:郑老师
联系电话: ************
E-mail : zjy@ctgu.edu.cn
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
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是三峡大学在整合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质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等学科领域优势力量的基础上,于 2005年12月组建成立的。历史可追溯到1970年10月成立的湖北省西陵峡岩崩调查工作处(湖北省岩崩滑坡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湖北省及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且实力较强的科研机构之一。现有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质工程3个硕士点学位授予权。拥有土木工程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其中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二级学科获2004年度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称号,2008年度湖北省优势学科。
研究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 5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1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8人,留学归国人员9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3人,三峡学者3人,湖北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员4人。
研究院拥有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国电公司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
研究院拥有土木水电工程质量检测计量认证资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勘察、测绘等 3个乙级资质;拥有大型人工降雨滑坡试验平台、非饱和土三轴仪(英国),地质雷达(意大利),压力板仪(英国)、智能岩石三轴仪、岩石三轴蠕变仪、非饱和土流变仪、动态GPS、高精度全站仪、T3经纬仪、N3水准仪、钻孔测斜仪、浅层地震仪、桩基检测动测仪、大型绘图仪及FLAC、ADINA、 MARC、ANSYA 、FEPG和GIS软件等国内外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勘查、变形监测、预报分析的科研仪器设备和软件。形成了以刘德富、李建林、郑宏、卢应发、罗先启、王尚庆、陆付民等为带头人的学术团队,其中以李建林和郑宏为带头人的科研团队获湖北省创新团队资助,目前实验室培养研究生近100名,其中博士研究生近20名。
研究院充分发挥地处三峡的区位优势,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土资源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中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中心、湖北省水文地质大队等进行广泛的合作,依托三峡库区和清江流域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进行合作研究,特别是在岩土力学基本理论、数值计算与运用、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滑坡监测与预报、高陡边坡稳定与加固、边坡防护与生态恢复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主要成果已广泛应用于长江三峡、清江流域水利开发,以及白鹤滩、溪洛渡、锦屏等大型水电站建设中。 1985年曾在国内首次成功预报新滩滑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著名的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监测任务,受到国家科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的表彰。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防科工委、国土资源部、国家电力公司及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及各种省(部)级基金项目等纵向项目60余项,以及横向项目数百项。“岩体开挖力学效应及锚固工程质量检测新技术”和“复杂岩体多场广义耦合理论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获得国家专利13项;出版专著6部;在省部级及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150余篇;科研经费年均1000余万元。研究院专家、教授积极参加三峡库区减灾防灾工作的指导与实践,广泛参与了三峡库区第一、二、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被国土资源部授予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单位。现已成为国际滑坡协会(ICL)会员单位。
研究院十分重视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目前与香港大学、法国路桥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德国柏林应用科技大学、法国克莱蒙大学、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法国杜威矿业学院等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包括联合科研、互派访问学者及进修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等。众多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慕名到我院讲学、考察和进行各种层次的学术交流,美国工程院院士 R. E. Goodman教授、香港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士李焯芬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Fredlund教授、美籍华人石根华教授、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主席钱七虎院士、孙均院士、陈祖煜院士、郑颖人院士等专家学者对实验室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给予指导。我院还积极主办、承办或协办了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使研究院在国际国内享有一定的声誉。
联 系 人:曹老师
联系电话: 0717-6392137
E-mail : dzxk@ctgu.edu.cn
三峡大学 2009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单位代码 : 11934
地 址: 湖北省宜昌市大学路 8 号
邮政编码: 443002
联系部门: 研究生招生就业办公室 ( J1521 )
联系电话: ************
传 真: ************
E-mail : yzb@ctgu.edu.cn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 注 |
001土木水电学院(含011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 | 84 | ||
080104工程力学 _ 01岩土工程力学及应用 _ 02爆炸力学及工程应用 _ 03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及应用 _ 04多孔介质力学理论及应用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301数学一 ④ 811材料力学(一)或814结构力学或815理论力学(一)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复试考试科目:弹性力学 |
081402结构工程 _ 01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与应用 _ 02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_ 03结构抗震及振动控制 _ 04混凝土材料及特性研究 _ 05基础工程理论与应用 _ 06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301数学一 ④ 811材料力学(一)或814结构力学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复试考试科目(选考一门):①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②土木工程施工③钢结构 |
081503水工结构工程 _ 01高坝设计理论与方法 _ 02复杂坝基水岩耦合机理研究 _ 03水工结构病险机理及加固改造 _ 04高陡边坡稳定性及控制研究 _ 05水工结构安全监测理论与方法 _ 06高坝抗震 _ 07水工建筑材料 _ 08生态水工学 _ 09高坝枢纽施工与组织管理 _ 10生态防护工程技术研究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301数学一 ④ 811材料力学(一)或813水力学或814结构力学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复试考试科目(选考一门):①水工建筑物②水利工程施工③水电站建筑物 |
081504水利水电工程 _ 01施工组织与系统仿真 _ 02大体积砼温控防裂技术研究 _ 03工程爆破 _ 04水工水力学 _ 05施工水力学与导截流工程 _ 06水电工程造价管理 _ 07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_ 08生态水利学 _ 09水电站结构 _ 10水利工程生态防护技术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301数学一 ④ 811材料力学(一)或813水力学或814结构力学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复试考试科目(选考一门):①水工建筑物②水利工程施工③水电站建筑物 |
081401岩土工程 _ 01卸荷岩体力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_ 02斜坡失稳机理模型试验研究 _ 03岩土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 _ 04岩土工程中的光纤传感监测理论与技术研究 _ 05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_ 06边坡稳定分析及加固研究 _ 07地下洞室稳定分析及加固研究 _ 08边坡防护及生态恢复 _ 09环境岩土工程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301数学一 ④ 811材料力学(一)或812弹性力学或815理论力学(一)或817岩土力学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复试考试科目(选考一门):①工程地质②岩土力学 |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_ 01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方法 _ 02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研究 _ 03水灾害防治研究 _ 04土木工程减振抗震技术研究 _ 05城市灾害研究及防治 _ 06结构健康诊断与加固研究 _ 07生态防护工程技术研究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301数学一 ④ 811材料力学(一)或812弹性力学或815理论力学(一)或817岩土力学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复试考试科目(选考一门):①工程地质②岩土力学 |
081803地质工程 _ 01水电枢纽高边坡及坝基稳定与加固 _ 02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理论与方法 _ 03工程地质及工程环境 _ 04工程岩土体稳定性 _ 05地质工程数值模拟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301数学一④811材料力学(一)或815理论力学(一)或817岩土力学或818工程地质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复试考试科目(选考一门):①工程地质②岩土力学 |
002机械与材料学院 | 24 | ||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_ 01先进成形制造技术 _ 02先进加工制造工艺与装备 _ 03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一体化 _ 04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 _ 05新型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301数学一 ④ 821材料力学(二)或822机械原理或823机械设计或824理论力学(二)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复试考试科目在④类课程中另考一门 |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_ 01机械结构强度分析与失效 _ 02先进传动与摩擦学理论及应用 _ 03机械振动与控制 _ 04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 _ 05特种装备与结构设计技术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301数学一 ④ 821材料力学(二)或822机械原理或823机械设计或824理论力学(二)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复试考试科目在④类课程中另考一门 |
003电气信息学院 | 36 | ||
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_ 01水电站仿真与控制 _ 02电力系统网络化分析计算与控制 _ 03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_ 04配电系统自动化 _ 05电力市场 _ 06电网广域量测及广域控制 _ 07应用电力电子及新能源发电技术 _ 08电能质量检测与谐波治理 _ 09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_ 10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301数学一 ④ 831电路或832电子技术基础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笔试科目(选考一门):①电力系统分析②电力电子技术;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①计算机控制② C语言程序设计 |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_ 01复杂混合系统分析与控制 _ 02工业过程计算机控制技术 _ 03智能运动控制与机器人 _ 04现代检测与控制技术 _ 05系统分析与决策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301数学一 ④ 831电路或832电子技术基础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笔试科目(选考一门):①自动控制理论②微型计算机技术;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②计算机控制 |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_ 01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_ 02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_ 03智能信息处理 _ 04嵌入式系统 _ 05管理信息系统 _ 06计算机仿真技术 _ 07程序设计方法学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301数学一 ④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笔试科目(选考一门):①数据库原理与应用②微型计算机技术;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① C语言程序设计②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 |
004经济与管理学院 | 24 | ||
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_ 01工程管理 _ 02移民工程管理与区域开发 _ 03安全技术及管理 _ 04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 _ 05信息技术与物流管理 _ 06金融工程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301数学一 ④ 841数据库或842技术经济学或843系统工程或844施工组织学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笔试科目:管理学;同等学力报考人员复试时须提交一定数量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 |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 _ 01技术创新与项目管理 _ 02投资决策和项目论证 _ 03企业战略管理 _ 04建设项目技术经济分析 _ 05旅游开发与规划 _ 06绩效管理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303数学三 ④ 842技术经济学或843系统工程或845微观经济学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笔试科目:管理学;同等学力报考人员复试时须提交一定数量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 |
005政法学院 | 48 | ||
030204中共党史 _ 01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与实践 _ 02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现代化 _ 03中国共产党思想史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752中共党史 ④ 853毛思邓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1、复试科目:政治学原理2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近现代史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_ 0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 _ 0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_ 03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研究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75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④ 851政治学(法治方向考852法理学) | 1、复试科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近现代史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_ 01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思想研究 _ 02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_ 0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区域和谐社会的构建 _ 04当代中国政府治理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75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④ 853毛思邓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1、复试科目:中共党史 2、同等学力加试:①政治学原理②中国近现代史 |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_ 0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_ 02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_ 0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75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④ 854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1、复试科目:教育学 2、同等学力加试:①伦理学②心理学 |
006医学院 | 56 | ||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_ 01肿瘤分子生物学 _ 02基因表达与调控 _ 03分子病毒学 _ 04分子流行病学 | 8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760生物化学 ④ 860细胞生物学 | 1、复试笔试科目:分子生物学 2、同等学力加试:①医学微生物②医学免疫学 |
100102免疫学 _ 01感染与免疫 _ 02中医药免疫 _ 03临床免疫 _ 04肿瘤免疫 _ 05分子免疫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306西医综合 ④ --无 | 1、复试笔试科目:免疫学 |
100210外科学 _ 01普通外科学 _ 02神经外科学 _ 03泌尿外科 _ 04头颈外科 _ 05骨外科 _ 06胸外科 _ 07颌面外科 _ 08麻醉科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306西医综合 ④ --无 | 1、复试笔试科目:外科学 |
100211妇产科学 _ 01生殖内分泌 _ 02围产医学 _ 03妇科肿瘤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306西医综合 ④ --无 | 1、复试笔试科目:妇产科学 2、同等学力加试:①病理生理学②组织胚胎学 |
100706药理学 _ 01基础药理学 _ 02分子药理学 _ 03中药药理 _ 04免疫药理学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306西医综合 ④ --无 | 1、复试笔试科目:药理学 |
007理学院 | 24 | ||
070104应用数学 _ 01代数学 _ 02序结构理论 _ 03鞅论与随机分析 _ 04最优化理论及应用 _ 05图论 _ 06稳定性理论与非线性控制 _ 07人工智能 _ 08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 _ 09系统分析与控制 _ 10小波分析及其应用 _ 11遥感信息处理 _ 12凸几何分析 _ 13复杂网络协调控制 _ 14数学物理与孤子理论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771数学分析 ④ 871高等代数 | 1、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复试笔试科目(任选考一门):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②常微分方程③最优化方法④数字图像处理 2、同等学力报考人员加试科目:①实变函数②近世代数 |
070205凝聚态物理 _ 01计算物理 _ 02致密物质 _ 03非线性物理及复杂系统的研究 _ 04低维凝聚态物理 _ 05功能纳米材料 _ 06新型光电子器件与功能材料 _ 07凝聚态物理中的声学问题研究 _ 08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及动力学研究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772数学物理方法 ④ 872量子力学或873统计物理 | 1、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笔试科目:固体物理 2、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①高等数学②普通物理(只含力学和电磁学两部分) |
008文学院 | 48 | ||
040106高等教育学 _ 01高等教育管理 _ 02高校德育与大学生心理发展 _ 03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 _ 04文化传承与高等教育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或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 --无 | 1、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复试科目: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或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任选一门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教育概论②普通心理学 |
050101文艺学 _ 01中国古代文论 _ 02文学理论基础 _ 03中西比较诗学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781文艺理论 ④ 881中外文学 | 1、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笔试科目:中外文学理论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批评理论与写作②语言学概论 |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_ 01汉字学 _ 02现代汉语与语文教育 _ 03古典文献及语言研究 _ 04现代汉语语法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782理论语言学 ④ 882古代汉语 | 1、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笔试科目:现代汉语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语言学概论②中国语言学史 |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_ 01中国现当代文学影响比较研究 _ 02中国现当代戏剧、影视文学研究 _ 03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 _ 04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781文艺理论 ④ 88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 1、复试分面试和笔试两部分,笔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 |
009外国语学院 | 12 | ||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_ 01英美文学及比较文学 _ 02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_ 03翻译理论及实践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11法语或212德语或213俄语或214日语 ③ 791综合英语(1) ④ 891综合英语(2) | 1、复试分笔试和综合情况面试两部分,笔试复试科目:①英汉互译②听力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基础英语②报考专业方向课任选一门 |
010化生学院 | 48 | ||
070303有机化学 _ 01有机合成 _ 02天然药物化学 _ 03化学生物学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762化学综合 ④ 861有机化学(报考有机化学考生) | 1、复试笔试科目:仪器分析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无机化学②分析化学 |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_ 01微生物生物技术 _ 02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_ 03生物及化学催化与转化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763生物综合 ④ 864生物化学 | 1、复试笔试科目:生物技术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分子生物学②基因工程 |
071012生态学 _ 01恢复生态学与生态工程 _ 02河流生态学与水污染控制 _ 03生物多样性保育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762化学综合或763生物综合 ④ 863普通生态学或865分析化学 | 1、复试笔试科目:植物生物学或仪器分析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无机化学②生物化学 |
077906药理学 _ 01天然产物活性先导化合物研究 _ 02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与生物转化 _ 03天然产物活性评价 | 12 | ①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③ 762化学综合或763生物综合或764药学综合 ④ 862有机化学(报考药理学考生) | 1、复试笔试科目:分析化学或药理学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天然药物化学②药物化学 |
参 考 书 目
考试科目 | 考 试 范 围 |
211法语 | 《法语》 马晓宏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12德语 | 《大学德语》 张书良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13俄语 | 《简明俄语基础教程》 张宝铃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14日语 | 《新编日语》 1-3册 周平、陈小芬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75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逄锦聚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
752中共党史 | 《中国共产党历史》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 或其以后任何版本 |
760生物化学 | 《生物化学》 赵宝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762化学综合 | 《有机化学》曾昭琼编 高教出版社(第三版);《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合编 高教出版社(第三版);《分析化学》华中师大、陕西师大、东北师大合编 高教出版社(第三版) |
763生物综合 | 《普通生物学》 陈阅增主编(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
764药学综合 | 《天然药物化学》 姚新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第四版);《药理学》 向继洲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2年(第一版) |
771数学分析 | 《数学分析》(第三版) 华东师范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772数学物理方法 | 《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版) 刘连寿、王正清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781文艺理论 |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第一版;《文学批评导引》王先霈、胡亚敏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第一版 |
782理论语言学 |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语言学概论》邢福义、吴振国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
791综合英语(1) | 《现代大学英语》杨立民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高级英语》张汉熙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811材料力学(一) | 《材料力学》上下 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版 |
812弹性力学 |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 徐芝伦 高等教育出版社 |
813水力学 | 《水力学》吴持恭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814结构力学 | 《结构力学》龙驭球、包世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
815理论力学(一) | 《理论力学》ⅠⅡ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六版 |
817岩土力学 | 《岩土力学》 张振营 水利电力出版社 |
818工程地质 | 《工程地质》 天津大学 水利电力出版社 |
821材料力学(二) | 《材料力学》 刘鸿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 |
822机械原理 | 《机械原理》 孙恒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七版) |
823机械设计 | 《机械设计》 濮良贵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七版) |
824理论力学(二) | 《理论力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六版) |
831电路 | 《电路》邱关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
832电子技术基础 | 《电子技术基础》(含模拟、数字) 康华光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
841数据库 | 《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 高等教育出版社 |
842技术经济学 | 《技术经济学》傅家骥 清华大学出版社 |
843系统工程 | 《管理系统工程》李宝山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844施工组织学 | 《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林知炎 曹吉鸣 同济大学出版社 |
845微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梁小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851政治学(法治方向考852法理学) | 《政治学基础》 王浦劬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或其他版本) |
852法理学 | 《法理学》任何版本均可 |
853毛思邓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及以后任何版本均可) |
854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
860细胞生物学 | 《医学细胞生物学》 宋今丹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 3版 |
861有机化学(报考有机化学考生) | 《有机化学》 曾昭琼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
862有机化学(报考药理学考生) | 《有机化学》 汪小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第四版) |
863生态学 | 《普通生态学》 孙儒泳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864生物化学 | 《生物化学》 王镜岩主编(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
865分析化学 | 《分析化学》 华中师大、陕西师大、东北师大合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
871高等代数 | 《高等代数》(第三版) 北京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872量子力学 | 《量子力学》(第二版) 汪德新编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873统计物理 | 《热力学 统计物理》(第二版) 汪志诚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881中外文学 |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修订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简编》朱维之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882古代汉语 | 《古代汉语》郭锡良等编 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文字学概要》裘锡圭 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 |
88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修订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
891综合英语(2) | 《语言学教程》胡壮麟等北京大学出版社;《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吴伟仁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吴伟仁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编大学英汉翻译教程》华先发、邵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陈宏薇、李亚丹,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复试参考书目
学院 | 复试科目名称 | 参考书目 |
土木水电学院 | 弹性力学 |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徐芝纶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3版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沈蒲生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 |
钢结构 | 《钢结构》陈绍蕃、顾强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 |
土木工程施工 | 《土木工程施工》 毛鹤琴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
水工建筑物 | 《水工建筑物》祁庆和 水利电力出版社 | |
水利工程施工 | 《水利工程施工》袁光裕 水利电力出版社(三版) | |
水电站建筑物 | 《水电站建筑物马善定 水利电力出版社 | |
机械与材料学院 | 材料力学(二) | 《材料力学》 刘鸿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 |
机械原理 | 《机械原理》 孙恒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七版) | |
机械设计 | 《机械设计》 濮良贵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七版) | |
理论力学(二) | 《理论力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六版) | |
电气信息学院 | 电力系统分析 | 《电力系统分析》 夏道止 中国电力出版社 |
电力电子技术 | 《电力电子技术》 王兆安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 |
自动控制理论 | 《自动控制理论》 邹伯敏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 |
微型计算机技术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姚燕南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数据库系统教程》 施伯乐、丁宝堂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 |
微型计算机技术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姚燕南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计算机控制 | 《计算机控制技术》 施保华 华工出版社 | |
C语言程序设计 | 《 C语言程序设计》 谭浩强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 梁森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电子技术基础(数电部分) |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华光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管理学 | 《管理学》 周三多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
政法学院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年任何版本均可) |
教育学 | 《教育学基础》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 |
伦理学 | 《伦理学引论》 章海山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及以后任何版本均可) | |
心理学 | 《现代心理学》 张春兴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政治学原理 | 《政治学基础》 王浦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中共党史 | 《中国共产党历史》 中共党史出版社 |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谈方主编 人民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靳德行主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出版 | |
医学院 | 分子生物学 | 《医学分子生物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 |
医学微生物学 | 《医学微生物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版 | |
免疫学 | 《医学免疫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四版。 | |
病理生理学 | 《病理生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组织胚胎学 | 《组织学与胚胎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外科学 | 《外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人体解剖学 | 《系统人体解剖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病理学 | 《病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妇产科学 | 《妇产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药理学 | 《药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理学院 | 固体物理 | 《固体物理》(上册)方俊鑫、陆栋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高等数学 | 《高等数学》(第五版) 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普通物理 | 普通物理《力学》(第二版) 漆安慎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新概念物理——电磁学》(第二版) 赵凯华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 魏宗舒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常微分方程 | 《常微分方程》(第二版) 王高雄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最优化方法 | 《最优化方法及其应用》 郭科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数字图像处理 | 《数字图像处理》 贾永红 武汉大学出版社 | |
实变函数 |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 (上册) 薛昌兴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近世代数 | 《近世代数基础》 刘绍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文学院 | 现代汉语 |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现代汉语》邢福义、汪国胜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儒敏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中外文学理论 | 《中国古代文论》李建中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二版; 《西方文论》张玉能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朱立元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 |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要点解释》郭文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 |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要点解释》周宗奎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 |
教育概论 |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 |
普通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 |
语言学概论 | 《语言学概论》邢福义、吴振国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 |
中国语言学史 | 《中国语言学史》濮之珍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版 |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批评理论与写作 | 《文学批评导引》王先霈、胡亚敏主编 高等出版社 2005年第一版 | |
外国语学院 | 英汉互译 | 《新编大学英汉翻译教程》 华先发、邵毅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陈宏薇 李亚丹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化生学院 | 生物技术 | 《现代生物技术》 瞿礼嘉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
分子生物学 | 《现代分子生物学》 朱玉贤 李毅 /编著(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概论》 贺淹才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 | |
分析化学 | 《分析化学》 华中师大、陕西师大、东北师大合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 |
药理学 | 《药理学》 向继洲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2年(第一版) | |
天然药物化学 | 《天然药物化学》姚新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第四版) | |
药物化学 | 《药物化学》 郭宗儒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二版) | |
植物生物学 | 《植物生物学》周云龙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仪器分析 | 《仪器分析》 赵藻藩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 |
无机化学(生态学) | 《无机化学》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合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 | |
生物化学(生态学) | 《生物化学》王镜岩主编(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 |
仪器分析(有机化学) | 《仪器分析》 赵藻藩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 |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 《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合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 | |
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 华中师大、陕西师大、东北师大合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 |
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 | 岩土力学 | 《岩土力学》 张振营 水利电力出版社 |
工程地质 | 《工程地质》 天津大学 水利电力出版社 |
- 2021-10-01.........
- 2021-03-01南京财经大学812
- 2020-10-21求国际商务资料
- 2020-07-21美学
- 2022-01-16安师大
- 2020-04-03浙大材料科学基础第1前辈的经验分享十初试复试
- 2020-04-03浙大教育学综合高分学长的经验分享
- 2020-04-03浙大832机械设计基础最新复试初试资料
- 2020-04-03浙大药学基础综合第1学姐的经验分享
- 2020-04-0321浙大法学专业硕士高分学长分享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