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邮电大学 > 考研大纲

2016年北京邮电大学考研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二)

  814中西方哲学史814中西方哲学史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中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及其主要思想。
  二、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为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两个部分
  (一)西方哲学史考试内容
  第一编古代哲学
  第一章早期希腊自然哲学
  第二章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
  第三章晚期希腊哲学
  第二编中古哲学
  第四章教父哲学
  第五章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第三编近代哲学
  第七章经验论和唯理论
  第八章法国启蒙哲学
  第九章德国古典哲学
  第十章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思潮
  (二)中国哲学史考试内容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诸子的由来
  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第六章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第七章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第八章名家
  第九章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第十章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第十一章后期的墨家
  第十二章两汉儒学
  第十三章魏晋谈玄之风
  第十四章南北朝儒释道三教之争
  第十五章隋唐佛教之宗派
  第十六章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
  第十七章宋儒之道学
  第十八章元明诸儒之继起
  第十九章清儒之标榜汉学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2、题目类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3、考试内容比例:西方哲学史约50%中国哲学史约50%。
  815法学综合
  (法理学、知识产权法、行政法、国际商法分值均分)
  法理学
  一、考试目的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法学基本概念与应用原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一编法学导论
  第一章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
  第一节法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法学的历史
  第三节法学与相邻学科
  第四节法学教育
  第二章法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法学方法论
  第二节阶级分析方法
  第三节价值分析方法
  第四节实证研究方法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伟大革命
  第三节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
  第四章法理学概述
  第一节法理学释义
  第二节中国法理学
  第三节学习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编法的本体
  第五章法的概念
  第一节法.c法律的语义分析
  第二节法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法的本质
  第四节法的作用
  第六章法的渊源.形式和效力
  第一节法的渊源
  第二节法的形式
  第三节法的分类
  第四节法的效力
  第七章法的要素
  第一节法的要素释义
  第二节法律概念
  第三节法律规则
  第四节法律原则
  第八章法律体系
  第一节法律体系的释义
  第二节法律部门及其划分标准
  第三节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第九章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历史上的权利观和义务观
  第二节权利和义务概念
  第三节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第四节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第十章法律行为
  第一节法律行为的概念
  第二节法律行为的结构
  第三节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
  第十一章法律关系
  第一节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第三节法律事实
  第十二章法律责任
  第一节法律责任释义
  第二节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
  第三节法律责任的承担
  第十三章法律程序
  第一节法律程序概述
  第二节正当程序
  第三编法的起源和发展
  第十四章法的历史
  第一节法的起源
  第二节法的历史类型
  第十五章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
  第一节法律的演进与发展的历史规律
  第二节法律继承
  第三节法律移植
  第四节法制改革
  第五节当代中国的法律发展
  第四编法的运行
  第十六章法的制定
  第一节立法的概念
  第二节立法体制
  第三节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
  第四节立法的原则
  第十七章法的实施
  第一节守法
  第二节执法
  第三节司法
  第十八章法律职业
  第一节法律职业概述
  第二节法律职业的技能
  第三节法律职业的伦理
  第四节法律职业制度
  第十九章法律方法
  第一节法律方法概说
  第二节法律推理
  第三节法律解释
  第四节法律论证
  第五编法的价值
  第二十章法的价值概述
  第一节法的价值释义
  第二节法的价值体系
  第三节法的价值的冲突与整合
  第二十一章法与秩序
  第一节秩序的释义
  第二节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
  第二十二章法与自由
  第一节自由的释义
  第二节法对自由的确认和保障
  第二十三章法与效率
  第一节效率的释义
  第二节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
  第二十四章法与正义
  第一节正义的释义
  第二节法对正义的实现作用
  第二十五章法与人权
  第一节人权的概念
  第二节中国的社会主义人权纲领与人权事业
  第三节法对人权的保护作用
  第六编法与社会
  第二十六章法与经济
  第一节法与生产方式
  第二节法与市场经济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原则
  第二十七章法与政治
  第一节法与国家
  第二节执政党政策与国家法律
  第二十八章法与文化
  第一节法与文化的一般原理
  第二节法与道德
  第三节法与宗教
  第四节法律文化
  第二十九章法与法治国家
  第一节法治的概念
  第二节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第三十章法与和谐社会
  第一节和谐与和谐社会
  第二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第三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
  三、试卷结构
  题目类型:概念题,选择题(多项或单项),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816高等代数
  本课程主要考核考生对《高等代数》课程的基本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的掌握情况及熟练程度,检测考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各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概念清楚,对定理理解准确,扎实掌握,还要求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对高等代数的方法能灵活应用。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多项式
  一元多项式,整除的概念,最大公因式,因式分解定理,重因式,多项式函数,复系数与实系数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有理系数多项式;
  第二章:行列式
  排列,级行列式,级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的计算,行列式按一行(列)展开,克拉默法则,行列式的乘法规则;
  第三章:线性方程组
  消元法,维向量空间,线性相关性,矩阵的秩,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二元高次方程组;
  第四章:矩阵
  矩阵的概念,矩阵的运算,矩阵乘积的行列式与秩,矩阵的逆,矩阵的分块,初等矩阵,分块乘法的初等变换及应用,广义逆矩阵;
  第五章:二次型
  二次型的矩阵表示,标准形,惟一性,正定二次型;
  第六章:线性空间
  集合、映射,线性空间的定义与简单性质,维数、基与坐标,基变换与坐标变换,线性子空间,子空间的交与和,子空间的直和,线性空间的同构;
  第七章:线性变换
  线性变换的定义,线性变换的运算,线性变换的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对角矩阵,线性变换的值域与核,不变子空间,若当(Jordan)标准形介绍,最小多项式;
  第八章:矩阵
  矩阵,矩阵在初等变换下的标准形,不变因子,矩阵相似的条件,初等因子,若当(Jordan)标准形的理论推导;
  第九章:欧几里得空间
  定义与基本性质,标准正交基,同构,正交变换,子空间,对称矩阵的标准形。
  三、试题结构
  卷面满分为150分,基本题得分约90左右,中偏难或较难题约占60分。主要是计算和证明题。
  817英语语言学与文学基础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大学本科期间所学的语言学概论和英美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且语言学方向考生能够运用语言学基本规则和理论分析一般的语言现象,文学方向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作家、作品和文学人物进行初步的分析、批判。
  二、考试内容
  语言的概念、特征以及各分支的概念、研究内容;英美文学著名作家、作品、地位、文学人物形象和意义。
  语言学方向:语音学、音位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社会文化语言学、语言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计算机语言学、语言教学和现代语言学发展的概念、研究领域、基本原理和规则、分析方法等。
  文学方向:英美文学简史、英语国家著名作家生平以及文学地位、作品的内容概要以及文学地位、作品人物和意象的分析等。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2、题目类型:填空题、概念题、简答题、综合问答题、分析题。
  818教育技术学综合
  一、考试目的
  要求考生:(1)系统深入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能灵活用之于实践,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熟练掌握C语言和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编程解决问题。
  二、考试内容
  《教育技术学》
  (一)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
  1、教育技术的AECT定义;
  2、教育技术研究对象与范畴;
  3、学与教的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传播理论。
  (二)教学系统设计
  1、教学系统设计的涵义与本质;
  2、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
  3、课程开发及其流程。
  (三)教学媒体开发与运用
  1、教学媒体的分类与特性;
  2、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
  3、网络课程的开发;
  4、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教学应用模式,教育技术标准。
  (四)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概念;
  2、教学评价的类型与技术;
  3、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
  4、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五)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
  1、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与特征;
  2、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作用;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与特征;
  4、信息化教学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设计。
  (六)教育技术发展新动态
  1、近年内出现的应用于教育的主流新技术
  2、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及对未来的影响
  《数据结构》
  (一)数据结构概述
  1、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的基本概念;
  2、算法的定义、基本性质以及算法分析的基本概念
  (二)线性表
  1、线性关系、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包括单链表、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的构造原理;
  3、在以上两种存储结构的基础上对线性表实施的基本操作,包括顺序表的插入与删除、链表的建立、插入与删除、检索等操作对应的算法设计(含递归算法的设计)。
  (三)堆栈与队列
  1、堆栈与队列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
  2、堆栈与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的构造原理;
  3、在不同存储结构的基础上对堆栈与队列实施插入与删除等基本操作;
  4.堆栈和队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
  (四)树与二叉树
  1、树与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名词术语;
  2、完全二叉树与满二叉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基本性质;
  3、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与二叉链表存储结构的构造原理;
  4、二叉树的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与按层次遍历,以及在二叉链表基础上各种遍历算法(重点为非递归算法)的设计与应用;
  5、二叉排序树的基本概念、建立(插入)、查找与平均查找长度;
  6、哈夫曼树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五)图
  1、图的基本概念、名词术语;
  2、邻接矩阵存储方法和邻接表存储方法的基本构造原理与特点;
  3、图的深度优先搜索与广度优先搜索的过程;
  4、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和拓扑排序的基本概念与求解过程。
  (六)文件及查找
  1、顺序查找法,折半查找法以及查找过程对应的“判定树”的构造;
  2、B-树的基本概念,B-树的插入与查找;
  3、散列(Hash)文件的构造、散列函数的构造,散列冲突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散列冲突的基本方法。
  (七)内排序
  插入排序法(含折半插入排序法)、选择排序法、泡排序法、快速排序法、堆积排序法(大顶堆积)和二路归并排序法的排序原理、规律与特点。
  《C语言程序设计》
  (一)C语言基本知识
  1、C语言的特点以及C语言程序的组成;
  2、数据类型,包括整型、实型、字符型等常量与变量和变量的赋值;用typedef定义类型;
  3、各种类型数据之间的混合运算;
  4、各类运算符(包括自增、自减运算符)的运算规则与优先级,条件运算符;
  5.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表达式sizeof的含义。
  (二)语句
  1、赋值语句(含条件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含if、if-else、switch)、循环语句(含while、do-while、for语句,包括循环嵌套和break语句与continue语句);
  2、输入/输出语句,包括整型、实型、字符型(含字符串)等类型数据的格式输入函数scanf和格式输出函数printf。
  (三)数组
  1、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引用与初始化;
  2、字符数组的定义、引用与初始化,字符数组的输入与输出,字符串和字符串处理函数。
  (四)函数
  1、函数的定义,函数参数(形参和实参)与函数的返回值;
  2、函数的调用,包括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函数的调用;
  3、命令行参数的基本概念,带参数的主函数的概念和应用。
  (五)宏定义
  1、带参数的宏定义;
  2、包含文件的处理。
  (六)指针
  1、指针的基本概念,变量的指针与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包括定义、引用以及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参数;
  2、数组与指针,包括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的定义与赋值、通过指针引用数组元素、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
  3、字符串与指针,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七)结构体
  1、结构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与引用;
  2、结构体数组。
  (八)文件
  1、C文件的基本概念,文本文件的类型指针FILE与文本文件的使用方式;
  2、文本文件的打开(fopen函数)与关闭(fclose函数);
  3、文本文件的状态,包括feof函数和ferror函数;
  4、文本文件的读写,包括fputc函数和fgetc函数、fgets函数与fputs函数等;
  5、文本文件的输入函数fscanf和输出函数fprintf。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2、题目类型: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编程题
  3、考试内容比例:教育技术占50%,C语言和数据结构占50%
  819公共管理专业综合
  一、考查目标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资源,广泛运用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管理过程。公共管理学是研究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与学派,旨在帮助公共管理者获取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政策。本科目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当前实际的公共管理问题。本科目既考核学生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部门管理的具体实践和改革发展趋势的熟悉情况,也考察学生对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学发展的最新理论、方法与最新实践成果的了解和跟踪情况,最终考核学生公共管理的理论素养和从事实际公共管理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行政管理学
  第1章导论
  第2章行政环境
  第3章行政职能
  第4章行政组织
  第5章行政领导
  第6章人事行政
  第7章公共预算
  第8章行政信息
  第9章政策过程与政策分析方法
  第10章政府公共关系与行政沟通、行政协调
  第11章行政伦理
  第12章行政法治
  第13章行政监督
  第14章公共危机管理
  第15章办公室管理与后勤管理
  第16章政府绩效管理
  第17章行政改革与发展
  第二部分:社会学
  第1章什么是社会学
  第2章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3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4章社会的构成
  第5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第6章人的社会化
  第7章社会互动
  第8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第9章社会组织
  第10章社会制度
  第11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12章社区
  第13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第14章越轨与社会控制
  第15章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
  第16章社会建设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2、题目类型:概念题(30分)、简答题(50分)、案例(材料)分析题(30分)、论述题(40分)
  3、考试内容比例:行政管理学约60%,社会学约40%。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