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师范大学 > 考研经验

献给考教育学的学弟学妹——北师大教育学



  5、怎样看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具体怎么复习看得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世界上没有哪种学习方法是最最好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OK的!
  总得来讲,我采用的是理科生式的狂翻书本的方法,先熟悉框架,再熟悉每个框架下的具体内容!我是暑假七八月份把基本教材熟悉了一下,八月底九月初正是投入全面复习。我是个彻底的懒人,从小到大都没有做过像样的笔记,只是在教科书上圈圈画画。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不认真,相比于记背诵,我更加看重知识的理解。全面复习的后期也是一些记背和语言组织的工作。
  总结看书,还是一句话,根据自己的情况!

  6、考纲、真题、教科书的重要性和时间分配?
  考纲(涵盖了全部的考点)
  311的考纲涵括了考点的95%以上,换句话说,真题上的每个题目基本都可以再考纲上找到,完全没有理由担心考纲不全面,如果你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考纲背得滚瓜烂熟,那么专业课肯定没什么问题了。我当时把考纲翻了前前后后有20-30遍的样子。比如,第一遍,熟悉了框架;第二遍,再熟悉一遍框架;第三遍,仔细看每个知识点;第四遍,再再看每个细节;第五遍,框架和内容结合起来看一遍;第六遍,考纲上标注历年真题的考点;第七遍,就看历年真题出过得论述题的知识点……总之,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做到点面结合,详略得当。
  真题(以真题为导向)
  虽然每年的题目不一样,但是教育学的出题范式、问问题的格局每年都差不多,我们看真题,有几个目的:第一,熟悉题型,比分,掌握做题的策略;第二,熟悉答题思路,比如论述题会给你材料,那么你就要把这段材料的话引用上去,做简单分析;第三,从真题中发现命题的重点,一般来讲,教育学专业课重点年年都会考,并且出现在考题的各大题型当中,非重点、次重点、热点问题也会出现。
  真题复习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一定要看真题主观题的答案,要会模仿标准答案的语言和措辞,让阅卷老师看到你的试卷时,感觉你的语言非常通畅,非常标准化,语言简洁,有逻辑,且答中要点。
  教科书(复习始终不脱离教科书)
  熟悉教科书帮助我们建立整体知识架构并且对整个学科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建议大家在复习的初期一定要熟悉教材,并且根据个人的时间来决定看的遍数,不管你时间有多忙,几本书完整地看完一遍是必须的,之后可以根据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安排翻阅教科书的时间,与考纲结合进行知识点的复习。

  7、简述一下专业课几门课的特点?
  关于这个问题,这里推荐厦大版的考纲,在每科目前面都有对该门科目的介绍和书本的分析、归纳,很详细,逻辑性强,可以一看。
  因为我们是参加应试,所以复习每门课的方法还是要以历年真题为依据。比如你观察历年30分的论述题,每年一道教原、一道中外史、一道选做题。以中外史为例,考察的手法就有考察相同时期,中外教育思想、教育家、教育实践的对比,这就启发我们复习教育史两门的时候,可以罗列时间表,并且有意识地对中外教育进行对比。
  再来说一下教育心理学,笔者的复习主要是以教育心理学流派及代表性的实验展开的,给你一个桑代克,你很快就联想到他是哪派的,他证明自己的实验是什么,他用的是小猫还是小老鼠(虽然笔者不喜欢用动物做实验),等等。这样一来,任它出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你都不怕。
  教育研究方法其实就是教我们一些做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学习完这本教材,你应该至少能够再理论上知道该怎么完成一个教育学的科研:理论假设、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数据搜集、撰写论文等等。如果你能了解这个过程,而且对实验设计的一些细节又很重视,那么关于这本书的题目不会难倒你的!

  教育学原理讲的是教育学这门学科最基本的概念,框架。是相对其他几门中比较理论的一本书。学习这本书,你不仅要识记简单的概念,更要能够联系当前教育热点和教育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会使你的复习更加充满乐趣。可以选择阅读像《教育研究》杂质上的一些文章,或者浏览门户网站的教育类的网页,以及阅读国家出台的教育政策、教育法规、教育中长期规划等等。

  最后,祝愿大家能够坚持自己心中简单纯粹的梦想,不要太在乎外在的声音,不要受诱惑的驱使,做自己内心的主人!时时刻刻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让自己活得有意义,让世界因为你更加地美好!为了梦想,我们可以坚持很久!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4549197p1 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