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介绍
历史沿革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2年5月,是在原历史系、旅游系的基础上扩建而成。2007年
历史沿革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2年5月,是在原历史系、旅游系的基础上扩建而成。2007年6月又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原中文系)合并,组成新的人文学院。学院现设5个系,即中国语言文学系、新闻传媒系、历史学系、民族学系与社会学系,5个系下面又分设文学教研室、语言教研室、对外汉语教研室、广播电视教研室、广告学教研室、历史学教研室、民族学教研室、社会学教研室等8个教研室。学院还设有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教育中心。目前是全校学科专业门类较为齐全,规模最大的学院,现任院长为陈斌教授、博士。
学科专业
学院已形成“本科-硕士-联招博士”较为完整的专业培养体系,并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和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现有社会学、社会工作、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历史学、民族学等8个本科专业,和社会学、民俗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等1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社会工作硕士(MSW)、汉语国际教育((MTCSOL)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并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培养社会学博士研究生。学科专业具有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性办学特点,其中本科教学是学院的办学主体,研究生教育是重点。学院主要承担院内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工作,共开设相关课程近150门,同时承担全校部分公共课、通识课、选修课的教学工作。
目前,中国语言文学已被学校确定为博士授权建设支撑学科,社会学被确定为博士授权建设学科。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民族学、社会学),省级特色专业1个(历史学),省级重点学科1个(社会学),省校省院合作重点建设学科1个(社会学),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汉言文学专业),省级重点专业2个(社会学、民族学),校级重点专业2个(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另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省级重点课程2门(云南民族史、民族学概论),校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共6门。
办学条件
学院教学条件优越,有供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语音室。有广播电视摄录编实验室、摄影摄像实验室、广告动画视频实验室等3个实验室,结合新校区建设,正拟建社会工作实验室、社会工作案例室。学院设有2个图书资料室,藏有丰富的图书报刊资料,可供师生教学、科研使用。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科研实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84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为教授23人,副教授27人,合计50人,占62.5%;学历结构为博士26人(不含在读博士13人),硕士40人,合计66人,占82.5%;4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占75%。另有校级学科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10人。师资队伍呈现出职称高、学历学位高、年轻化三大特点,是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综合素质较高且发展潜力巨大的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截至2010年10月,学院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70人、硕士生400余人,联招博士生6人。在本科生中,有不少为少数民族,分属彝、白、傣、壮、哈尼、回、藏、傈僳、纳西、苗、瑶、布朗、佤、基诺、景颇、拉祜、普米等20多个民族,生源主要来自省内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部分来自四川、湖南、陕西、河南、贵州和广西等其他省区;硕士生则广泛来自北京、上海、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江西、四川、江苏、新疆及本省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
科研学术
学院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成果丰硕。教师多有论著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在学术界影响较广,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国家民委等省部级项目多项,科研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奖励,一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在省内居于领先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历年来院内师生员工共独撰、合著、主编、参编出版学术著作共200余部,发表论文1500多篇,教师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等各级各类社科基金研究课题50多项,目前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为全校拥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多的学院,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获奖10余项。在学院学术发展积淀上,汪宁生、王宏道、张尚谦、朱桂昌、戴静华、谢本书等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先后在本院执教,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仅汪宁生教授和谢本书教授,就出版专著6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此外,著名阿拉伯文学翻译家、《一千零一夜》译者纳训教授,全国著名民族文学专家、《阿诗玛》主要整理者杨知勇教授,全国知名修辞学家、原西南修辞学会会长程家枢教授,全国知名美学专家金丹元教授,现代文学专家张直心教授等优秀学者均曾执教于本院。
对外交流
学院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挪威、日本、泰国等10多个国家的多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与韩国大真大学、泰国东方大学等国外高校互相承认学分、互相承认学历证书。2006年9月,经国家汉办批准,云南民族大学与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签订合同,共同在斯里兰卡首都建立孔子学院,学院承担了孔子学院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语言文化推广任务,并以此推进两国间经济、教育、艺术和文化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学院许多专家学者及教师曾先后出国访问、讲学、研究、交流。同时,学院还非常注重与国内著名大学、科研院所加强学术联系,曾多次聘请国内知名学者来院讲学或担任兼职。此外,学院还是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在云南省指定承办国际汉语教师职业能力证书考试的唯一考点。学院在对外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进行民族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发展规划
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当前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学校发展定位和要求,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基本建设规划、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博士学科授权点建设规划、博士授权支撑学科建设规划等各项建设目标,并认真组织实施,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目前,学院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各项规划正得到逐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