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湖北研招网 > 武汉大学 > 专业介绍

武汉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理论基础与系统专业知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2.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宣传、管理工作等领域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成为从事科研、教学和实际工作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3.掌握一门外语,能运用该门外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材料,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及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及其应用与创新;把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方法和创新等。

  2.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进行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规律、特点、方法的比较研究;重点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3.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主要研究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特点和规律;重点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特点和规律以及其趋势。

  4.心理健康教育
  主要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基本规律和方法,把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的特点及教育规律、原则与方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现实应用等问题。

  5.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主要研究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特点、规律和方法等,重点把握企业文化及思想政治工作的运用与创新。

  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研究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规律、特点、方法等,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申请提前毕业者在校最低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包括公共必修课5学分,学科通开课8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须补修本方案指定的本科生必修课至少2门并取得合格以上成绩,该成绩不计入学分。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学科发展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需要,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与应用价值,并经导师审核同意。

  2.开题报告:选题后,学生应拟定撰写计划,然后在指导小组内进行开题报,开题报告安排在第四学期,参加论文开题报告的老师应不少于3名(包括导师)。经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正式进行搜集资料、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

  3.论文撰写: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后,导师应不定期检查论文进展情况。学位论文完成并经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在论文答辩前一个月提交给2位论文评阅人评阅。评阅人须是具备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意见在合格以上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环节。

  4.答辩资格: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完成课程的学习并修满学分;完成实习实践环节并参与至少一项课题研究;参加8次以上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听取学术报告等)并填写《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

  在本专业具有正式刊号的公开出版的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所有必修环节,成绩优秀,创新能力强,在本专业具有正式刊号的公开出版的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2篇。

  5.论文答辩:在每年5月底或ll月底前完成。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论文方为通过。

  六、其他必修环节
  1.实践环节:在第四学期进行。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挂职锻炼、教学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总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

  参加实习实践的情况需详细填写在《武汉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考核表》上,并提交实习实践总结报告。经学院审核合格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备案后,方可进入答辩环节并计2学分。

  2.中期考核:第三学期进行,实行淘汰制,根据研究生学习及科研情况,结合专业成绩,确认其具体流向,包括硕博连读、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以及退学等。

  七、培养方式
  1.以导师指导和课程组集体指导为主,完善以科学研究与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

  2.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严格考核等多种具体途径和方式,提高硕士生的培养质量。

  导师应全面关心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学习和身心健康,努力拓展培养方式努力把学生培养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人才和实践创新性人才。

  3.积极搭建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合作平台,努力推动联合培养、课程互认、海外实习等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进程。

  4.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学术报告等学术训练环节,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5.加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与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培养阅读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学科前沿著作、主要专业学术期刊等能力,将文献阅读纳入考试范围或通过读书报告、开题报告等形式进行检查。

  6.导师(或研究生指导小组)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研究生入学后1个月内制订出合理的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等做出具体安排。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