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上海研招网 > 上海财经大学 > 考研经验

2014上财产业经济学—工作八年三跨考生的考研经验

  05年北京某C9的化学专业毕业,13年终于下定决心辞职,踏上早就已经犹豫了很多年的考研之路,希望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从我个人的情况以及复试的小伙伴们的情况来看,3跨的不在少数,所以,立志3跨的孩子们完全不需要担心3跨本身的问题。至于有些小伙伴们担心的出身问题,从复试的情况来看,还是很公正的。所以,如果你已经立志要考研,无论目标是上财,还是其他的985,211,或者是C9的高校,都应该专注于考试本身,而不是出身,压分这些所谓的不公正。无论这些所谓的不公正是否存在,都不是你自己能掌控的,初试前你能掌控的只有你自己的学习时间以及抛开杂念的心态。

  先说初试
  政治
  
书,我用的小草的3件套,肖秀荣的8套卷,4套卷以及形势与政策。小草的书的优点在于把知识点用红色或者蓝色标注了,所以重点比较明晰,便于背诵。缺点也很明显,第一次看会觉得一本书花花绿绿的;其次,由于小草的书是所谓“精炼”的,知识点被切割,所以,考试的时候如果遇到没有准备过的论述大题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8套卷我只做了选择题,论述题没看过。背诵的大题,我只背了4套卷的20题,命中两题,我觉得还算物有所值。
  至于时间的安排,我本人是从9月初开始准备政治,毕竟年纪大了,搞突击抱佛脚什么的,不适合老年人,每天的时间在1小时15分钟左右,先看小草的知识点,然后做配套的习题8页,差不多1个月过完一遍。4套卷到手后,因为背诵大题比较花时间,最后10来天,平均每天花6小时的时间背诵。成绩79,有点惊喜。

  英语
  3月开始先背的单词,用的新东方的乱序版,这个是个人喜好了。我用的“17天搞定GRE单词”的方法背诵,具体方法大家可以google。这个的优点在于可以短时间把单词全部背完,不给自己偷懒拖沓的理由。而且对于已经长久没看英语的人来说也能快速的建立起信心,毕竟当你阅读从看不懂很多单词到背完之后,仅有少量单词不认识,这种成就感还是很激励的。缺点也很明显,中间几天由于背诵的工作量很大,可能一整天10个小时的时间全都在背单词,但是只要熬过中间几天,背单词这个工程就基本结束了。单词背完第一遍差不多需要19天时间,这个是我自己划分每天背诵量的结果。
  然后就是先做张剑黄皮书年代最久远的那几年真题,一个是检验单词的背诵效果,一个是熟悉下考试时阅读量和题型。剩下的真题,我是拿来做模拟题用的,所以,10月以后才开始做。中间准备的过程,阅读的练习用的张剑的黄皮阅读150篇,提高篇和基础篇。我一般是卡表做,开始的时候时间给得宽松点,25分钟,做了60+阅读后,时间要卡在18分钟内。做完,先对下答案,解释不看,然后自己全文翻译,对照后面的翻译来检查自己的不足,翻译完再去看题目,思考自己为什么做错,最后才看题目的解释。基本上阅读按这个流程做完提高篇或者是基础篇,阅读已经能有不少提高,翻译也等于得到了训练,所以,翻译题型不用再特意花时间去准备。
  新题型部分,还是用的张剑的书(我怎么觉得自己有点像个书托,伤不起),有个新题型50篇,难度适中,而且给了一些答新题型的技巧和方法,这本书做完,新题型基本无忧。
  作文部分,大家还是早点准备比较好,我自己比较坑,12月才开始写大作文的模板,何凯文的高分作文,书中给了大作文开头部分的万能写法,这个必须点个赞。小作文,嗯,考试前一个晚上才准备的,忐忑的心情就不用赘述了。最后考试,大作文我明显写跑了题....还好客观部分和翻译给力,勉强70分。

  数学三:
  书,大家都懂的,李永乐全书,660,历年真题解析,李永乐和王世安一起编的6+2模拟。课本,同济的高数和线代,以及浙大的数理统计。高数和线代课本只是用来查公式和概念的,书没怎么看,例题习题也没做过。浙大的数理统计,快速的看了一遍,对概念有个大概的映像,公式什么的,完全一带而过,没有细究。
  准备数学的时间从4月开始,每天早上8点到11点半,除了最后背肖秀荣4套卷大题的那几天。全书,我的安排是做一章高数,接着一章线代,再一章数理统计,然后高数这样循环。这样的好处是不会出现复习完线代把高数忘了,复习完数理统计,线代又什么都不记得的情况。当然这个不绝对,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好。全书第一次做,可能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不过第2次之后就比较快了,不做每章结尾的习题,大概40天,把习题也做完大概45天到50天之间,我最后全书做了4遍,章节后的配套题只做了2次。全书复习完两遍做一次660就行,我只做了两次。
  真题,我用来当成模拟题,毕竟这个最具有参考性。只做08年以后的真题就行,08年以前的题型,题目数量以及考试要求和现在都有较大不同,价值不大。最近年份3年的真题放在最后12月再做,用来查缺补漏。模拟题和真题11月底开始做就行,3天做一份就行,保持一个做题的速度。大题的书写要用考试的要求,就是步骤要罗列清晰得到结果,而不是自己觉得会做了就行,否则,可能考试的时候出现时间不够以及很低级的计算错误。数三最后考了142,中规中矩。

  经济学801:
  微观,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钟根元 《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宏观,曼昆《宏观经济学》和巴罗的《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胡永刚 《西方经济学学习精要与习题集》,金圣才的曼昆《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个人觉得有上面几本书足够准备考试了,大价钱的买真题或者是内部资料什么的,也许心理上的安慰更多一些,而且真题的风格每年都会有变化。13年真题宏观大题考了2道有关巴罗的(复试的小伙伴提供的信息),今年大题完全没巴罗的事情,只有选择有2-3题相关的,还很简单。把课本的知识点自己读透才是关键,毕竟题目也要你自己知识掌握好了才能解答。
  复习从4月开始,每天下午1点到5点半,9月开始复习政治后,时间减少1小时。第一遍复习,微观和宏观各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我是看一章书做一章的配套习题,微观复习完了再复习宏观。复习两遍后,第3遍开始速度就比较快了,微观大概17天就能复习完,宏观时间略多一些23天的样子。第3遍和第4遍可以先做题再看课本,这样能更好的回忆知识点,也能发现自己欠缺的东西。钟根元和胡永刚习题做好,判断和选择部分拿下55分毫无压力。
  考试时,大题部分,时间要把握好,每道题最多20分钟,不会的还是先跳过,不要期望顺序答完。考试的时候,我就是过于执着于微观第3题的画图和宏观第一题的房产税,最后宏观后面的两题都没时间思考,只能草草书写,最后专业课考得稀烂116....

  再说复试
  成绩出来后,会有排名和百分比以及当年的实考人数,算下自己的排名,只要进入1:1.3的人数内,而且单科没有不过线危险的就应该把复试准备起来,避免复试准备时间不够。产经的复试两本书,产业经济学教程(第3版)和产业组织经济学(第5版)。需要背记的东西很多,重点放在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和布局上,其他章节时间可以少花一些。对于产业组织经济学(第5版)中的案例分析好好看看观点的陈述,对于复试阶段笔试的案例分析题有帮助。面试的时候,每个人大概20分钟,主要环节还是盒子抽题,每人一题,我抽到的是“价格卡特尔”。面试的过程还是比较轻松的,面试的老师都很和蔼,放松心态展现自己就好了。

  今年的笔试试题给个简要的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一点指引:
  单选8题
  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游乐场两部收费制,间接规制,产业经济学结构学派的代表,掠夺性定价,劣质产品驱逐优质产品,霍夫曼比例,纵向合并
  简答3题
  1.产业结构的发展和规律
  2.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特点
  3.市场集中度,以及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决定因素
  论述2题
  1.分析苹果公司的案例
  2.外资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影响
  写在最后:
  身为三十而立的大叔,我尚且能够排除干扰追寻自己的梦想,85后立志上财的孩子们更不应该被年龄,辞职之类的事情所羁绊。考研是个战胜自己的犹豫,怯懦和懒惰的过程,未来的岁月你会很怀念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一年,辛苦而又充实,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前进,而不是晚上坐在电脑前什么都很无聊的感觉。将来面对你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你可以给他/她说你奋斗的历程,而不至于被儿子/女儿说“爸爸,你当年也没好好学习”。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5211491p1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来源:考研论坛bbs.kaoyan.com

【推荐阅读】
一个三跨考生三战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的考研经验
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硕初复试考研经验分享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