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介绍
国际交流学院是上海大学负责中外文化交流和招收与培养外国留学生的一个专门学院。它承担外国留学生的招生、管理、生活服务和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同时负责上海大学与海外高校共建的孔子学院事务协调和国际校际学生
学校概况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直接领导的一所上海市属重点大学,也是国家在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100所高等院校之一。上海大学初建于1922年10月。目前上海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理、工、文、史、法、美、商、经济和管理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全校有23个学院、1个校管系,共有68个本科专业,14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59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上海大学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500余人。上海大学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2003年10月,学校通过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现有普通高校学生4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8000余人,研究生近8000人,高职生近7000人。另外,还有成人教育学生10000余人。
学院职能
国际交流学院是上海大学进行对外合作与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负责全校外国留学生的招生、管理与生活服务等工作并承担海外孔子学院事务协调、国际校际学生交流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工作等多项职能,既具有一般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功能,又兼具机关部门的部分管理职能。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常务理事与副秘书长单位和上海市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单位。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58人,另有校聘、院聘和临时工51人。
学院沿革
国际交流学院的前身是留学生办公室与留学生工作处。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开始建立学院模式。1994年5月,原来几所学校(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原上海大学)的留学生管理部门及国际交流学院合并组建成上海大学留学生工作处与国际交流学院,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文学院、美术学院和国际商学院设对外文化交流部、国际交流学院分院或外事办公室,由上海大学留学生工作处、国际交流学院及所在学院双重领导。1999年9月起撤消上海大学留学生工作处,保留国际交流学院一块牌子,一直延续至今。
目前学院机构
目前学院设有院行政办公室、留学生招生办公室、留学生综合事务办公室、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中心、国际校际学生交流与孔子学院事务协调办公室、中外合作办学管理与新生源开发办公室、财务办公室和基建项目办公室等机构。
使命和愿景
学院在教育部制订的“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努力发展我校留学生教育事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办好海外孔子学院,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为世界各国培养优秀人才,为我国的大外交战略服务,培养知华友华人士,发展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合作和交流,为增强学校的国际化氛围、实施学校国际化战略、推进“211工程”全面建设和建设一流的国际知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作贡献。
按照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年来校留学生总人数达到4,500人,其中学历生达到1,000人,与海外知名大学合作创办的孔子学院增加到5所。到2020年,全年来校留学生总人数达到6,000人,其中学历生占在校学历生总数的10%以上,与海外知名大学合作创办的孔子学院增加到6所。
办学特色
学院充分利用上海大学所有专业的教育资源优势,采取进入专业院系学习、进入语言班上课和单独上课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留学生接受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长期与短期汉语培训等学习要求。学院还开设太极拳、中国书法等选修课,让留学生了解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院还与闸北区大宁街道、宋园茶艺馆、大宁国际小学、宝山区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和长宁区人事处与党委组织部等单位签约共建了一批有特色的留学生语言实习基地,学生不仅能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又能得到用汉语进行交流的机会,提高语言水平。
师资队伍
学院有一支经验丰富、热心服务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干部队伍,现有干部26人,其中教授2人,副研究员2人,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13人。学院所属的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中心有一支职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6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有15人。
人才培养
学院自196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至今已有来自120多个国家的20,000多名留学生先后在本校学习。1988年起学院开始招收直接用英语授课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普通进修生和高级进修生。从2003年起,学院经批准可以单独招收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生,该专业目前设汉语言文化和经贸汉语两个方向,自2007年至2010年已有33位留学生毕业。2010年来校学习留学生总人数为2860名,其中各类学历生507名,其余为汉语言生、进修生、国际校际交流生和各种学习项目生。
科研成果
2009-2010年间,学院完成市教委课题2个,申请到国家社会基金项目、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专项基金项目、上海市语委课题和校重点课程建设各一项,均有了零的突破。如倪兰博士申请的课题《上海手语方向性动词与现代汉语位移动词的比较研究》批准列为上海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专项基金项目,经费2万元。她主持的课题《中国手语动词调查及手语动词分类研究》批准列为国家社会基金项目(青年项目),经费8万元。毛忠明教授主持的《语言文字水平测试研究 – 以汉语口语水平测试为目标的汉语言本科专业普通话课程建设》被列为上海市语委课题,经费6万元。常峻副教授主持的《中国民俗》列为上海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黄友博士主持的《转述话语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列为上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创新项目。2009-2010年共计公开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教材、专著和译著8部,获专利2项,组织各类学术讲座10余次,还成功举办“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推广”为主题的 学术节,交流论文37篇,并出版了论文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学院还获全国留学生管理工作研究论文一等奖并在上海市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研究会年度论文评选中获多项奖励。
国际交流
学院为我校已与海外大学合作建立的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普吉孔子学院和爱尔兰科克大学孔子学院、土耳其海峡大学孔子学院和美国肯塔基大学孔子学院作好有关事务协调工作,包括接待合作方代表团、筹备各项活动及选派中方院长、专职汉语教师和志愿者教师等。学院与日本、韩国、英国、美国、芬兰、瑞典、爱尔兰、奥地利、土耳其、西班牙、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的27所高校签订了校际学生交流协议,自2005年起至2010年,共计选派我校交流生276人,接受国外高校派来的交流生171人。此外,学院每年接待相当数量的国外来访代表团或友好人士,如2009年全年共54批,229人,2010年全年共89批,407人。
文化活动
学院于2007年创办的上海大学国际文化风情展于2008年评为校园文化建设品牌项目,2010年获上海教育系统校园文化建设优秀项目提名奖。上海大学国际文化风情展每年举办一次,每次都有30多个展台,300多位留学生参展,观众达2000多人。学院与校工会共建“教工之家”活动室,开展的教工乒乓球健身活动于2007年评为上海市教委系统群众健身活动品牌项目。国际交流学院与留学生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的留学生志愿者活动曾先后评为校“精神文明建设好项目”,闸北区“精神文明十佳好事”,闸北区和上海团市委“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上海市“志愿者活动先进集体”,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营造国际化氛围做出了贡献。2009-2010年学院共计组织留学生志愿者参加98次校外各种活动,总计1194人次。学院还每年组织各种形式的外国留学生教学成果汇报活动,如汉语朗诵比赛,唱中国歌曲比赛,书法作品展览等,增添了校园的国际化氛围。学院经常组织留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文化交流与文艺演出活动,如中外师生迎新年联欢晚会,校菊文化节留学生专场文艺演出,市高校留学生龙舟比赛,大宁社区楼组文化节和暑期中外学生文化交流活动,江宁社区国际文化节等。2010年12月又成立了上海大学外国留学生联合会并开展了慰问宝山区阳光职业康复基地、大宁社区阳光之家及闸北区启慧学校残障学员等活动。
- 2022-06-0119考研中国古代文学真题(绝对一样的记忆版)+攒人品
- 2021-11-21电影学学长分享二战上岸经验
- 2021-09-22上海大学古代文学史 02-12年真题整理汇总 以飨学弟学妹
- 2021-06-20上大新闻传播考研经验分享
- 2021-04-192020上海大学895现代经济学经验贴
- 2021-04-072020上大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贴
- 2020-09-21上海大学电影学心得+完整真题
- 2020-08-14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20-07-2819上大英美文学拟录取初复试经验贴
- 2020-05-2819上大生物学真题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