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上海研招网 >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 导师介绍

上海天文台研究生导师介绍

博士生导师

一、天文地球动力学、卫星动力学、天体测量学等研究领域

叶叔华, 女,天文学家, 1927年6月生于广州, 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该台台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上海市科协主席。

50-60年代, 叶主持建立和发展中国综合世界时系统,其精度从1963年起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70-80年代, 从事地球自转研究并推进有关新技术在我国建立,使上海天文台成为亚洲唯一的具有三种新技术设备的国际地面参考坐标基准站,叶开拓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并与美国宇航局以及法、德、俄、日、澳等有关研究机构在多个研究项目合作。90年代,叶倡导并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的专家,共同承担国家攀登项目“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叶为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历时十年,采用新技术取得的数据,得出我国地壳运动第一个定量图象,同时开展了有关的研究,在多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4年,叶发起成立“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APSG)国际合作计划,得到许多国际同行的支持。1995年,APSG计划得到国际大地测量联合会的决议支持,1996年,首届APSG在上海召开,叶当选为该计划主席。

    叶倡导将射电甚长基线(VLBI)技术应用于空间探测。本世纪初,在我国探月工程中VLBI技术列为探月卫星测轨的重要手段,我国VLBI天文测量网作为测控系统的测轨分系统在嫦娥一号测轨中起到关键作用。叶作为“VLBI测轨分系统”的顾问,一直关注分系统工作的开展,并且推动把VLBI技术应用到其他深空探测项目上。

    叶曾获国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市、何粱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等奖项;上海市三八红旗手、首届“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称号。鉴于叶院士在天文领域中杰出的贡献,1997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有关委员会批准,紫金山天文台把该台发现的小行星3241号命名为“叶叔华星”。

E_mail: ysh@shao.ac.cn 

杨福民 (1942- )

 研究员

1968年上海天文台研究生毕业.1993年起至2000年任上海天文台副台长。先后主持研制成功我台第一、二、三代人造卫星激光测距系统,近年来又主持完成白天人卫激光测距系统,1997年通过院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是中国卫星测距网的负责人。获得7项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

其他任职情况:
    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19组组织委员
    上海市天文学会理事长
    西太平洋卫星激光测距网执委
    国际卫星激光测距专业委员会执委。

培养研究生:培养硕士生1人,博士生1人

E_mail: yangfm@shao.ac.cn

廖新浩,男,1961年2月生,籍贯江苏。

1989年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原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力学教研室主任。1995年9月至1996年8月在美国西北大学做访问学者。1996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三年来带领团组成员在地球自转参数变化成因与圈层耦合动力学以及行星液核动力学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圆满完成了“百人计划”目标任务,终期评估为良好。 

    他长期从事天文动力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太阳系小天体运动理论与轨道共振;动力天文的数值方法、行星流体与磁流体动力学以及行星自转动力学等,研究手段主要是理论分析和大规模数值模拟,已发表论文近百篇。

    现任中国科学院天文口“地球自转变化”创新团组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天文台副台长等职。

    E_mail:xhliao@shao.ac.cn 

黄珹 (1945-)

研究员 

研究领域: 1. 相对论天体力学,相对论框架下卫星运动及参考坐标系理论 2. 卫星精密定轨及其在大气、海洋和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获国家和省部级成果奖3项

其它任职情况:
      中国天文学会理事
      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上海天文学会副理事长
      上海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政协常委

培养研究生:已毕业硕士3名,在读博士生5名.

E-mail: hc@center.shao.ac.cn  

朱文耀 (1940- )

 研究员

研究领域为卫星动力学、空间大地测量和地球动力学,近几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GPS技术精密定轨及其在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和气象学上的应用。负责全球卫星测距资料上海天文台分析中心和中国地壳运动GPS测距网的工作。

获国家和省部级成果奖5项

任职情况:
      IUGG 中国IAG国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GPS技术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理事
      中国测绘学会大地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地球物理学会理事

培养研究生:博士生4名,硕士生6名。

E_mail: zhuw@shao.ac.cn

黄乘利 (1968-)

博士、研究员 上

海天文台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曾从事激光测(月)距资料的处理和模型研究。

现在主要开展:弹性地球自转和运动理论的研究(特别是章动理论和模型研究);地球自转变化与重力、潮汐的研究;地磁场变化的研究;和全球尺度的地球内部物理的研究。

E_mail: clhuang@shao.ac.cn  

李金岭 (1964- )

 博士、研究员

曾从事激光测月、卫星激光测距、人卫轨道预报方法、天文地球动力学以及河外射电天球参考架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现主要从事空间测地新技术资料分析与在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具体包括天球参考架的建立与维持、地球自转参数的测定与机理研究、自由地核章动参数测定与地球空间定向模型研究、VLBI资料分析软件编制、模型精化与应用研究和空间测地新技术外部符合检验等。

获院自然科学三等奖1次

任职情况:
      上海天文台学术委员会委员
      上海天文台年刊编委
      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E_mail: jll@shao.ac.cn

吴斌, 1960.1月生.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卫星激光测距技术及应用研究创新团组组长,上海天文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天文地球动力学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或科学院自然科学2、3等奖。

长期从事空间大地测量与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包括人卫激光测距资料分析和地球动力学应用,精密定轨,卫星测高,重力场变化及潮汐,地球自转和参考系等。先后主持多项国家基金等课题。近年来,开展天文学在航天和国防的应用研究,在卫星导航、精密定轨、高精度对地观测等先后承担或完成多项国家研究和工程建设项目。

E_mail:bwu@shao.ac.cn

胡小工,1969年生,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博导,中科院天文创新基地“空间飞行器精密定轨及其应用”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
    1991年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1999年在中科院上海天文台获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2年9月美国德州大学空间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从事地球动力学和轨道力学研究。曾参加“973”项目“大陆强震机理和预测”的GPS数据分析;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空间对地观测与应用研究”的主要参加者;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GRACE重力场揭示的我国大陆及近海的质量重新分布”。参与我国探月工程‘嫦娥1号’VLBI测轨系统数据处理。
    主要研究方向:飞行器轨道力学及其在卫星导航、深空探测中的应用。

平劲松,男,1968年12月生,籍贯河北。

1996年在上海天文台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10月至2004年6月在日本多个研究单位工作,参与日本国月球探测计划SELENE,从事探月工程技术和月球科学研究。获2004年中科院第一批“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资格,2004年6月到位工作,2005年通过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评审并获得择优资助。2008年接受“百人计划”终期考核。 “百人计划”的研究内容是类地行星空间环境的探测等。

     他指导研究生解决了建立中国地区电离层绝对TEC模型的关键问题,建立了该地区可靠的电离层绝对TEC模型和数据库,并在某卫星定轨分析中取得满意的效果。开发了卫星VLBI观测方案综合分析系统,成功用于国际联合卫星VLBI观测实验以及用于我国VLBI网对SMART-1观测实验。提出等高仪照相天顶筒概念用于ILOM月面天文望远镜计划,进一步完善月球和行星的卫星激光测高数据分析软件系统用于嫦娥测月观测数据分析。承担了国家某项目中性大气与电离层(GPS/GNSS-MET/TEC)的计算软件研制。积极开展了与日本等国在深空探测及GPS-MET方面的研究合作和互访。

    现任中国科学院天文口“空间测量技术”创新团组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嫦娥探月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成员。

    E_mail:pjs@shao.ac.cn

二、恒星天文、理论天体物理、射电天体物理、星团与星系团等研究领域

蒋栋荣 (1945- )

研究员

先后从事过原子时间频率和红外天文研究,80年代后期转向射电天体物理的研究,重点是活动星系核的VLBI研究。

获省部级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其他学术任职情况
      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欧洲VLBI网program committee 成员

发表论文

承担的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子项目

活动星系核简介

E_mail: djiang@shao.ac.cn  

沈志强,男,1965年3月出生于上海。

1996年在上海天文台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7月至2002年9月在日本两家研究所工作为外国人研究员,后在中国台湾中研院天物所做访问学者。他是中科院2002年度第二批“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者,2003年9月到位工作。在“百人计划”执行期间,发表(含接受)论文36篇并编辑会议文集1本,其中SCI收录20篇(1篇Nature,第一作者),2006年“百人计划”终期考核为优秀,获后续支持 。2006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他的研究课题始终聚焦在天体物理领域中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发展的最前沿方向。申请获得了六项共58次国际大型天文设备的观测时间。着重于对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候选体人马座A*(Sgr A*)的高分辨率毫米波VLBI观测研究等。他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支持“银河系中心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这个观点迄今为止最令人信服的证据,结果于2005年11月3日在Nature上发表并在国内外引起重大反响。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入选2006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荣获中科院研究生院2006年度“优秀教师”称号。

    现任创新研究员、课题组长、VLBI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E_mail:zshen@shao.ac.cn 

景益鹏,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4年1月出生于浙江。1992年获意大利高等研究院博士学位。1993—2000年先后在美国亚里桑纳大学、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德国洪堡基金)、日本东京大学从事天体物理研究工作。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0年回国组建上海天文台德国马普青年伙伴小组;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200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和成就奖、上海市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2004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称号,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第九届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2006年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年当选2004—2006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现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宇宙大尺度结构和星系形成与演化”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宇宙学研究”创新团组首席研究员、上海天文台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天文台星系宇宙学中心首席科学家、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大星系宇宙学联合实验室主任。目前正在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等。

 主要研究方向:从事宇宙暗物质与暗能量的天文观测性质、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星系形成、星系与黑洞的共同演化、宇宙引力透镜等宇宙学基础前沿问题的研究。 

研究生培养情况:已获博士学位的毕业生7名,正在培养的硕、博士连读生有7名。

2005年以来发表的论文目录(SCI论文)
1. Li, C., G. Kauffmann, T. M. Heckman, S. D. M. White, and Y. P. Jing. 2008. Interactions, star formation and AGN activity.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85, 1915-1922.
2. Li, C., G. Kauffmann, T. M. Heckman, Y. P. Jing, and S. D. M. White. 2008. Interaction-induced star formation in a complete sample of 10**5 nearby star-forming galaxie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85, 1903-1914.
3. Wang, H. Y., H. J. Mo, Y. P. Jing, Y. C. Guo, F. C. van den Bosch, and X. H. Yang. 2008. Reconstructing the cosmic density fiel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dark matter halos. ArXiv e-prints, 803, arXiv:0803.1213.
4. Jiang, C. Y., Y. P. Jing, A. Faltenbacher, W. P. Lin, and C. Li. 2008. A Fitting Formula for the Merger Timescale of Galaxies in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strophysical Journal, 675, 1095-1105.
5. Faltenbacher, A., Y. P. Jing, C. Li, S. Mao, H. J. Mo, A. Pasquali, and F. C. van den Bosch. 2008. Spatial and Kinematic Alignments between Central and Satellite Halos. Astrophysical Journal, 675, 146-155.
6. Zu, Y., Z. Zheng, G. T. Zhu, and Y. P. Jing. 2007.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Real-Space and Redshift-Space Galaxy Clustering. ArXiv e-prints, 712, arXiv:0712.3570.
7. Kang, X., F. C. van den Bosch, X. Yang, S. Mao, H. J. Mo, C. Li, and Y. P. Jing. 2007. The alignment between satellites and central galaxies: theory versus observation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78, 1531-1542.
8. Li, G. L., S. Mao, Y. P. Jing, W. P. Lin, and M. Oguri. 2007. Properties of wide-separation lensed quasars by clusters of galaxies in the 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78, 469-481.
9. Faltenbacher, A., C. Li, S. Mao, F. C. van den Bosch, X. Yang, Y. P. Jing, A. Pasquali, and H. J. Mo. 2007.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Galaxy Alignment within Dark Matter Halos. Astrophysical Journal, 662, L71-L74.
10. Li, C., Y. P. Jing, G. Kauffmann, G. Börner, X. Kang, and L. Wang. 2007. Luminosity dependence of the spatial and velocity distributions of galaxies: semi-analytic models versus the 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76, 984-996.
11. Jing, Y. P., Y. Suto, and H. J. Mo. 2007. The Dependence of Dark Halo Clustering on Formation Epoch and Concentration Parameter. Astrophysical Journal, 657, 664-668.
12. Nishimichi, T., I. Kayo, C. Hikage, K. Yahata, A. Taruya, Y. P. Jing, R. K. Sheth, and Y. Suto. 2007. Bispectrum and Nonlinear Biasing of Galaxies: Perturbation Analysis,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SDSS Galaxy Clustering.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Japan, 59, 93-106.
13. Wang, H. Y., H. J. Mo, and Y. P. Jing. 2007. Environmental dependence of cold dark matter halo formation.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75, 633-639.
14. Yang, X., H. J. Mo, F. C. van den Bosch, Y. P. Jing, S. M. Weinmann, and M. Meneghetti. 2006. Weak lensing by galaxies in groups and clusters - Theoretical expectation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73, 1159-1172.
15. Li, C., G. Kauffmann, L. Wang, S. D. M. White, T. M. Heckman, and Y. P. Jing. 2006. The clustering of narrow-line AGN in the local Universe.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73, 457-468.
16. Li, G.-L., S. Mao, Y. P. Jing, X. Kang, and M. Bartelmann. 2006. Smoothing Algorithms and High-Order Singularities in Gravitational Lensing. Astrophysical Journal, 652, 43-55.
17. Lin, W. P., Y. P. Jing, S. Mao, L. Gao, and I. G. McCarthy. 2006. The Influence of Baryons on the Mass Distribution of Dark Matter Halos. Astrophysical Journal, 651, 636-642.
18. Li, G. L., S. Mao, Y. P. Jing, H. J. Mo, L. Gao, and W. P. Lin. 2006. The giant arc statistics in the three-year 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 cosmological model.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72, L73-L77.
19. Kang, X., Y. P. Jing, and J. Silk. 2006. Massive and Red Objects Predicted by a Semianalytical Model of Galaxy Formation. Astrophysical Journal, 648, 820-825.
20. Yang, X., F. C. van den Bosch, H. J. Mo, S. Mao, X. Kang, S. M. Weinmann, Y. Guo, and Y. P. Jing. 2006. The alignment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satellites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ir central galaxy.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69, 1293-1302.
21. Li, C., Y. P. Jing, G. Kauffmann, G. Börner, S. D. M. White, and F. Z. Cheng. 2006. The dependence of the pairwise velocity dispersion on galaxy propertie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68, 37-47.
22. Li, C., G. Kauffmann, Y. P. Jing, S. D. M. White, G. Börner, and F. Z. Cheng. 2006. The dependence of clustering on galaxy propertie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68, 21-36.
23. Jing, Y. P., P. Zhang, W. P. Lin, L. Gao, and V. Springel. 2006. The Influence of Baryons on the Clustering of Matter and Weak-Lensing Surveys. Astrophysical Journal, 640, L119-L122.
24. Zhu, G., Z. Zheng, W. P. Lin, Y. P. Jing, X. Kang, and L. Gao. 2006. The Dependence of the Occupation of Galaxies on the Halo Formation Time. Astrophysical Journal, 639, L5-L8.
25. Wang, H. Y., Y. P. Jing, S. Mao, and X. Kang. 2005. The phase-space distribution of infalling dark matter subhaloe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64, 424-432.
26. Li, G.-L., S. Mao, Y. P. Jing, M. Bartelmann, X. Kang, and M. Meneghetti. 2005. Is the Number of Giant Arcs in LCDM Consistent with Observations?. Astrophysical Journal, 635, 795-805.
27. Lee, J., Y. P. Jing, and Y. Suto. 2005. An Analytic Model for the Axis Ratio Distribution of Dark Matter Halos from the Primordial Gaussian Density Field. Astrophysical Journal, 632, 706-712.
28. Yang, X., H. J. Mo, F. C. van den Bosch, S. M. Weinmann, C. Li, and Y. P. Jing. 2005. The cross-correlation between galaxies and groups: probing the galaxy distribution in and around dark matter haloe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62, 711-726.
29. Kang, X., Y. P. Jing, H. J. Mo, and G. Börner. 2005. Semianalytical Model of Galaxy Formation with High-Resolution N-Body Simulations. Astrophysical Journal, 631, 21-40.
30. van den Bosch, F. C., S. M. Weinmann, X. Yang, H. J. Mo, C. Li, and Y. P. Jing. 2005. The phase-space parameters of the brightest halo galaxie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61, 1203-1215.
31. Lee, J., X. Kang, and Y. P. Jing. 2005. The Intrinsic Alignment of Dark Halo Substructures. Astrophysical Journal, 629, L5-L8.
32. Kang, X., S. Mao, L. Gao, and Y. P. Jing. 2005. Are great disks defined by satellite galaxies in Milky-Way type halos rare in LCDM?.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437, 383-388.
33. Yang, X., H. J. Mo, Y. P. Jing, and F. C. van den Bosch. 2005. Galaxy occupation statistics of dark matter haloes: observational result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58, 217-232.
34. Yang, X., H. J. Mo, F. C. van den Bosch, and Y. P. Jing. 2005. The two-point correlation of galaxy groups: probing the clustering of dark matter haloe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57, 608-618.
35. Yang, X., H. J. Mo, F. C. van den Bosch, and Y. P. Jing. 2005. A halo-based galaxy group finder: calibration and application to the 2dFGR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56, 1293-1307.
36. Jing, Y. P.. 2005. Correcting for the Alias Effect When Measuring the Power Spectrum Using a Fast Fourier Transform. Astrophysical Journal, 620, 559-563.
37. Hou, Y. H., Y. P. Jing, D. H. Zhao, and G. Börner. 2005. The Nonlinear Evolution of the Bispectrum in Scale-free N-Body Simulations. Astrophysical Journal, 619, 667-677.

E_mail:ypjing@shao.ac.cn

陈力 (1962- )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体物理研究室星团组课题组长

学历和工作简历: 1984年7月 南京大学天文系 天体物理专业毕业,理学士
      1984年-1986年 苏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教师
      1986年-1989年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恒星天文专业 理学硕士
      1989年-至今 上海天文台 天体物理研究室,2001年晋升研究员

兼职情况:
      1998年5月起 《上海天文台年刊》编委
      2005年起 《天文学进展》编委
      1998年 上海天文台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
      2000年 上海天文台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5年 上海市天文学会 副理事长
      2006年 中国天文学会理事,天体测量委员会主任

国际学术交流和工作: 近年曾多次赴 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意大利 、加拿大、新西兰、美国、韩国等国家工作和学术交流。 其中:
       1996年8月-1997年7月 德国波恩大学天文研究所(AIUB)访问进修
      2002年10-12月 加拿大多米尼天体物理天文台(DAO) 工作访问
      2003年12月-2004年3月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天文系 工作访问

承担课题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

类别

起止年份

本人任务

高精度天体测量学参数的测定及其动力学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999-2002

负责人

“星系形成和演化”子课题<星系结构与动力学>

科技部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

1999-2005

参加成员

银河系球状星团的动力学演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04-2006

负责人

依巴谷参考系的扩充和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04-2007

参加成员

利用HST观测资料进行球状星团动力学研究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

2005-2006

负责人

LAMOST与银河系结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06-2008

参加成员

宇宙大尺度结构和星系形成与演化

科技部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

2007-2011

参加成员

利用LAMOST的银河系疏散星团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08-2010

负责人

                         

获奖情况:“星团银河系结构和星系化学演化”项目(第2参加者)获得上海市2007年度自然科学二等奖。

培养人才情况
      指导博士生 1 名: 陈 鼎,2004年毕业,留上海天文台工作
      指导硕士生 2 名: 武振宇,2002年毕业(硕博连读),国家天文台工作 高建云:2005年毕业

承担为天文台研究生授课工作:
      《高等天文学》 陈力,侯金良, 56 学时/年 (2002-2006)
      《实测天体物理》 陈力,束成钢 ,56学时 (2002)
为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四年级开设选修课:
      《天文学基础》 陈力,侯金良,36学时(2003,2006)

科普工作情况
      兼任徐汇区青少年科技讲师团成员;
      上海市中小学第二批拓展型课程教材《走进天文》副主编;
      历年来编写和参与编写《宇宙探奇》、《科学原来如此-天文卷》等著作近10万字,为《科学画报》等刊物撰写天文科普文章约15万字;
      开展天文科普宣传,先后为社区和华东理工大学、交大、复旦、上海水产大学、南汇中学、复兴中学等举办天文讲座10余次

主要研究领域:星团与银河系结构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 银河系疏散星团与球状星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
    疏散星团是一种具有共同起源的恒星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疏散星团在银河系(特别是银盘)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疏散星团成员星是研究盘族恒星系统结构和演化的良好样本;疏散星团的宽年龄谱和质量谱又对恒星系统动力学研究极为有利;研究疏散星团在银河系内的分布又能提供银盘整体的结构和演化、银盘的加热机制以及银河系是否曾经经历过一个恒星剧烈形成期等的信息。
    在银盘金属度的空间梯度和时间演化研究中,疏散星团金属度样本具有可观测距离远、年龄跨度大、测定较可靠的特点。我们收集整理出迄今数量最多的均匀疏散星团丰度样本。研究得出结论:银盘的[Fe/H]梯度随着时间演化,(连续地)由较陡而变得较为平坦,平均为-0.099±0.008 dex kpc-1.并与银盘化学演化的模型计算作了比较和讨论。
    球状星团是由大量恒星组成的球状致密恒星系统,它们的动力学演化是有关球状星团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般认为球状星团形成于星系形成的早期或星系并合的时期,伴随着激烈的物理过程。因此球状星团的形成与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研究星系形成演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近5年主要工作进展:
      1. 利用星团(结合天体测量和天体物理数据)研究银河系结构, 得出银盘金属丰度梯度及其随时间演化的规律,并证实了我们化学演化模型的预言。 论文03年底发表至今独立引用(SCI)达60篇,并有单篇引用达20余次。
      2. 利用国外的底片扫描仪对近100张星团的珍贵历史底片进行测量.已得到6个球状星团和5个疏散星团的高精度绝对自行、成员判定与运动学性质。
      3. 在国内首次成功地利用利用空间望远镜(HST)天体测量资料研究球状星团内部动力学, 使我们在HST的天体测量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为利用HST的资料进行银河系星团和伴星系动力学研究打下基础。
      4. 配合LAMOST银河系观测计划的迫切要求,完整制定利用LAMOST进行银河系疏散星团巡天的观测计划 (LOCS)。– 预计将获得世界上最完备的疏散星团光谱样本,为银盘结构和演化模型提供观测约束。
      5. 在IAU Symposium No.248 (15-19 Oct.2007, Shanghai)上作特邀报告,总结介绍近年来银河系疏散星团领域的工作成果以及未来工作重点方向。
      6. 利用第一手观测资料,研究极年轻疏散星团内部质量分层效应,为星团形成过程中的质量分层理论模型提供有力证据。

发表论文目录:
       (1). 用场星作彗星底片定标的一种方法 《科学通报》, Vol.30, No.5
      (2). PDS在照相天体测量中的应用技术 《上海天文台年刊》, No.11, p.67 (1990)
      (3). 疏散星团NGC2286的照相测光与赫罗图研究 《天体物理学报》, Vol.11, p.336
      (4). 移动星团视差和毕星团距离的测定 《天文学进展》, Vol.9, p.221 (1991)
      (5). 上海天文台1.56米望远镜若干性能的观测测试 《上海台年刊》, No.12, p.31 (1991)
      (6). PDS在照相天体测量中的应用技术 II. 《上海台年刊》, No.13, p.62 (1992)
      (7).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of the mean parallax and the kinematic parameters of moving clusters 《A&A》, Vol.287, p.68 (1994)
      (8). DA型与非DA型白矮星的目视表面亮度与半径的关系 《上海天文台年刊》, No.16, p.143 (1995)
      (9). High-precision study of proper Motions and membership of 924 Star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Praesepe 《A&AS》, Vol.113, p.419 (1995)
     (10). 昴星团天体测量标准区441颗星的高精度位置与自行研究 《天文学报》, Vol.37, p.68 (1996)
     (11). 昴星团平均视差和运动学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 《天文学报》 , Vol.38, No.2, p.113 (1997)
     (12). Detecting Substructure in Stellar Clusters 《ASP Conference Series》, Vol. 138, p.289 (1998)
     (13).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of the mean parallax and the kinematic parameters of the Pleiades 《ASP Conference Series》, Vol. 167, p.259 (1999)
     (14). 银河系中球状星团次系的结构和银河系的早期演化 《天文学进展》, Vol. 18, No. 1, p.75,(2000)
     (15). Kinemtics and CMD of the globular cluster NGC4147 《A&AS》, Vol. 142, p.373-387 (2000)
     (16). A Proper Motion Study of the globular cluster M10 《A&AS》, Vol. 145, p.223 (2000)
     (17). 移动星团视差研究方法的改进 《天文学进展》,vol.19, No.4, p492 (2001)
     (18).A Space Motion Study of Globular Cluster M13, IAU Symposium Series, Vol.207 (2001)
     (19). Determination of the Proper Motions and Membership of the Globular Cluster M3 and of Its Orbit in the Galaxy 《CJAA》, vol.2, No.3, p.216 (2002)
     (20). Abundance gradient from open cluster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Galactic disk evolution 《CJAA》, vol.2, No.1, p.17 (2002)
     (21). An orbital motion study of globular cluster NGC6205 《Science in China》, vol.45, No.1, p.129 (2002)
     (22). 球状星团M3天区534颗恒星对绝对自行测定 《上海天文台年刊》, No.23, 61 (2002)
     (23). The Galactic Orbit of the Globular Cluster M3 《ASP Conference Series》, Vol. 296, p.155 (2003)
     (24). On Galacticmetallicity distribution from open clusters AJ, 125, 1397 (2003)
     (25). 疏散星团运动学资料汇集与若干统计分析 《上海天文台年刊》, 24,60 (2003)
     (26). 疏散星团金属丰度样本和银盘技术丰度梯度 《上海天文台年刊》,25,74 (2004)
     (27). 近10年我国天体测量的发展 《天文学进展》,22,115 (2004)
     (28). 2MASS的科学意义和成果概览 《天文学进展》,22,1,275 (2004)
     (29). HST WFPC2天体测量和测光方法最新进展 《天文学进展》,22,3,209 (2004)
     (30). 银盘恒星运动学和化学丰度与银河系结构 《天文技术与研究》, 1,16 (2004)
     (31). M31的观测和研究进展 《天文学进展》,22,2,163 (2004)
     (32). Dynamics of the Globular Cluster NGC 6656 with WFPC2 《Chin. Phys. Lett》, 21,8,1673 (2004)
     (33). On the Galactic metallicity distribution from open clusters IAU Symp217,2004,194 (2004)
     (34). 球状星团M79的自行测定和轨道运动 《天文学报》,46,2, 207 (2005)
     (35). Open clusters and Galactic metallicity distribution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The 3-D Universe with GAIA", ESA SP-5,76, p.159 (2005)
     (36). The proper motion and orbital motion of the Galactic Globular cluster M79 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9, p.386 (2005)
     (37). Star Formation and Chemical Evolution of M31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The 3-D Universe with GAIA", ESA SP-5,76, p.687 (2005)
     (38). Hipparcos后的昴星团距离 天文学进展,23,4,p.293(2005)
     (39). 关于LAMOST天体测量标准天区选择的建议 天文学进展, 23,2,p.190 (2005)
     (40). Kinematics of the Open Cluster System in the Milky Way Galaxy ChJAA, 6,287 (2006)
     (41). 年轻疏散星团NGC2244的成员概率与空间运动 上海天文台年刊 No.27, p.54, (2006)
     (42). 按运动学方法确定疏散星团M11的距离 上海天文台年刊 No.27, p.47, (2006)
     (43). 疏散星团NGC6530的成员研究和空间运动 天文学报 Vol.47, No.1, p.9, (2006)
     (44). Membership and Segregation Effects in the Young Open Cluster NGC 6530 ChJAA,6,435 (2006)
     (45). 第二代天体测量卫星及后依巴谷地面天体测量的进展 天文学进展,Vol.24, No.2, p.100, (2006)
     (46). Velocity Distance of the Open Cluster M11 ChJAA,7,572 (2007)
     (47). MASS SEGREGATION IN VERY YOUNG OPEN CLUSTERS: A CASE STUDY OF NGC 2244 AND NGC 6530 AJ, 134,1368 (2007)
     (48). 天文底片保存和我国天文底片数字化的建议 天文学进展,vol.25, No.1, p.1, (2007)
     (49). Mass segregation effects in very young open clusters Poster, IAU Symposium No.248, (2007),(in press)
     (50). Open clusters: their kinematics and metellicities Invited talk, IAU Symposium No.248, (2007),(in press)

E_mail: chenli@shao.ac.cn    

沈有根 (1946- )

 研究员

从事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方面的研究,尤其在黑洞物理、爱因斯坦场方程精确解、量子宇宙学和虫洞理论方面等有较深入的研究,1976,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奖1项。

任职情况:
     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理事
      <<中国物理快报>>第五届编委会成员

培养研究生: 协助指导硕士生1名,博士生2名。

E_mail: ygshen@shao.ac.cn

束成钢,男,1966年9月生

博士、研究员

从事天体物理研究,特别是在疏散星团方面有独到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次

其它任职情况: 中国天文学会理事

培养研究生:协助培养研究生1名

E_mail: cgshu@shao.ac.cn

曹新伍, 男,1967年4月出生,籍贯浙江。

1994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他先后在德国马普天体物理所、英国牛津大学天体物理系等单位进行访问研究。2003年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执行期2004.1-2007.12),2004年9月经中科院“百人计划”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入选“百人计划”。 

他主要从事活动星系核结构与演化、黑洞吸积喷流等天体物理前沿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在理论上,黑洞吸积盘-喷流是天体物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他与合作者解决了吸积盘磁场加速喷流模型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给出了吸积盘磁场强度、位型及吸积物质的温度与喷流质量损失率、喷流的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及吸积盘的稳定性问题;发现FRI和FRII星系之间不是简单的演化关系,指向效应对于FR星系是非常重要的;对X射线背景辐射研究发现活动星系核的吸积率存在一迅速下降的过程,表明活动星系核晚期中央巨型黑洞生长极为缓慢。这些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天体物理学术刊物上。 

    2001年,他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活动星系核射电喷流研究”, 第二完成人)。 

    现任中国科学院天文口“活动星系核结构与演化”创新团组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E_mail:cxw@shao.ac.cn

洪晓瑜 (1961- )

博士、研究员

上海天文台台长

行政工作:
主持上海天文台的行政工作,主管财务、科研、外事。

科研工作:
从事射电天文研究,主要利用VLBI技术研究活动星系和的致密结构。通过多波段VLBI观测,研究活动喷流星系核喷流结构和偏振的变化,进而研究喷流的自行、活动星系核爆发和磁场变化的联系、以及其辐射特性等。结合其他射电综合孔径(如VLA和MEILIN)的观测研究,从形态上研究活动星系和在不同长度上的喷流结构,探讨活动星系核的射电喷流准直性。目前特别关注具有高能r-ray辐射的活动星系核的射电辐射特性,在厘米波段(1.6、5、15GHz等)和毫米波(43和86GHz)进行高分辨率的VLBI观测,研究其致密结构及其变化特性。

负责工程项目:
1、绕月探测工程VLBI测轨工作,任VLBI测轨分系统的总指挥;
2、中俄合作火星探测萤火1号VLBI测轨工作,任VLBI测轨分系统总指挥。
3、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VLBI数字基带转换器(DBBC)》
4、中国VLBI网,任VLBI协调组组长,负责VLBI网的发展和运行。
5、兼佘山VLBI观测基地首席科学家。

E_mail: xhong@shao.ac.cn

侯金良 (1965.1 - )

博士、研究员。

科学院天文口创新团组《星团和银河系结构》首席研究员。

上海天文台天体物理研究室主任,台长助理。

主要研究领域:

      星团和银河系结构,元素丰度和星系化学演化,高红移类星体吸收线系统的化学演化。

其它任职情况:

      《天文学进展》主编

      国际天文联合会(IAU)会员

 E_mail: houjl@shao.ac.cn 

袁峰,男,1970年1月生,籍贯山东。

1997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10月至2005年7月分别在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以及普渡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获2005年度第二批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资格,2005年8月到位工作,2006年通过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评审并获得择优资助。2009年接受“百人计划”终期考核。 他是2008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他的研究领域为高能天体物理理论,包括黑洞吸积盘理论、活动星系核(特别是银河系中心)、以及黑洞X射线双星。主要工作为:提出了银河系中心黑洞吸积的辐射低效吸积模型(RIAF),该模型被写入黑洞吸积理论方面的教科书。发现了一个新的黑洞吸积盘解,是目前几个主要的吸积盘解之一;对于低光度活动星系核,提出了耦合的喷流—径移主导吸积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解释了观测到的黑洞系统的射电—X辐射相关性,并预言这一相关将在光度变低时变陡,指出极低光度黑洞系统的X射线辐射应当来源于喷流而不是吸积盘。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他引400余次,其中第一作者论文他引300余次。参与的“黑洞吸积与喷流的动力学研究”项目获200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现任创新研究员、课题组长、星系宇宙学研究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E_mail:fyuan@shao.ac.cn

杨小虎,男,1974年5月生,籍贯江苏。

2002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7月至2002年6月在德国做访问学者,2003年9月至2005年8月为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博士后。获2005年度第二批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资格。2005年9月到位工作,2007年通过“百人计划”择优支持评审,2010年接受终期考核。 

    他在宇宙大尺度结构和星系的形成和演化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在国际学术界有较高影响的研究工作。建立了条件光度函数模型,给出了星系形成理论的有力限制。基于条件光度函数模型,构造了理想的红移巡天样本,这种方法被全盘采用来构造DEEP2的模拟巡天样本。建立了基于暗晕的找团方法,构造了2dFGRS和SDSS星系团样本;第一次从观测上直接测量了条件光度函数以及星系在暗晕中分布的多种特性;这些结果已被国际天文学者用于建立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模型。5年内发表SCI论文21篇,论文被独立引用388次。并应邀担任国际天文学杂志ApJ(美国)和MNRAS(英国)的审稿人。2006年8月任我台中科院—马普伙伴小组组长。获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荣誉。 

    现任创新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

    E_mail:xhyang@shao.ac.cn

张鹏杰,男,1975年2月生,籍贯山东。

2003年多伦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3年2月至2005年9月在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做博士后。获2005年度第二批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资格。2005年9月到位工作,2007年通过“百人计划”择优支持评审,2010年    至2007年已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5篇,他引200余次。其中第一作者16篇,包括两篇PRL。 接受终期考核。 

     研究重点:宇宙大尺度结构及其在基础物理中的应用。研究对象包括the Sunyaev Zel’dovich(SZ)效应、弱引力透镜、广义相对论的宇宙学检验、宇宙x射线、伽玛射线和中微子背景等等。

    主要学术成就包括:
    (1)在热SZ和动力学SZ效应的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和观测分析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工作
    (2)在弱引力透镜的理论、精确测量方法、数值模拟和观测分析等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工作,包括首次提出从21厘米发射线星系的宇宙放大效应可以精确测量弱引力透镜。
    (3)在广义相对论的宇宙学检验方面完成了一系列理论和数据分析方法等工作。
    (4)在宇宙X射线、伽玛射线、中微子背景等领域有一系列工作。

    现任创新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

    E_mail:pjzhang@shao.ac.cn

余文飞,男,1967年10月出生,籍贯湖北。

1998年获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7月至1998年1月以联合培养博士生身份访问美国宇航局马歇尔太空中心空间实验室。2001年5月至2006年10月分别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天文所和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物理系和理论天体物理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入选2007年度“引进国外杰出人才”,2006年11月底到位工作。于2008年申请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 

    其研究方向是致密天体的高能天文观测和相对论天体物理,是天体物理研究的前沿。近十年来在黑洞和中子星X射线双星的空间观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特色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国际前沿性创新成果,得到国际同行广泛关注。主要研究工作有:通过观测数据分析发现了黑洞和中子星双星低高态间能谱跃迁是同一起源的观测证据(获美国天文学会高能天体物理分会新闻发布);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发现黑洞和中子星软X射线暂现源低高态间能谱跃迁发生的光度和暴发的最高光度相关;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发现黑洞双星GX 339-4每次暴发的硬X射线峰值流量和暴发的等待时间的线性关系(2007年5月美国天文学会高能天体物理分会简讯RXTE卫星的科学亮点内容之一);根据数据分析提出了软X射线暂现源每次暴发时的吸积盘质量决定了低高态能谱跃迁的光度;根据数据分析提出了吸积盘外盘对黑洞和中子星双星中的硬X射线能谱成份有重要贡献;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了小质量X射线双星中的毫赫兹准周期振荡和“正常”分支准周期振荡产生于中子星表面附近的观测证据,并提出中子星的辐射力降低其周围吸积盘内轨道运动频率的一系列观测证据;提出利用中子星小质量X射线双星中的千赫兹准周期振荡现象和其它光变成份的相关性确定光变成份的起源等。已在APJ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十多篇论文,其中在ApJ L上有7篇第一作者论文。曾多次担任美国宇航局RXTE卫星观测提案的评审,并多次在美国天文学会及其高能天体物理分会上做口头报告。博士论文获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其科研论文曾获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首届“晨光杯”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 

    现任创新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

    E_mail:wenfei@shao.ac.cn

邵正义,男,1968年3月生

博士、研究员

上海天文台1.56米观测基地主任

从事天体物理研究,在星系团和疏散星团及银河系结构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同时还在早期宇宙与粒子物理方面进行Q-star和孤子星等课题的探讨。

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其它任职情况: 上海市天文学会理事

E_mail: zyshao@shao.ac.cn  

林伟鹏 1969年生

个人简历:
      1988-1992 北京大学,理学学士
      1992-1993 北京大学,助教
      1993-1995 北京大学,理学硕士
      1995-1998 北京天文台,博士研究生
      1998-2000 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0 北京天文台,理学博士
      2001-2002 上海天文台马普伙伴小组,博士后
      2002-2004 上海天文台,副研究员
      2005-至今 上海天文台,研究员

任职情况:
      上海天文学会,中国天文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包括脉冲星辐射机制,星系的多色测光与光谱观测,类星体吸收线系统的半解析模型,数值模拟,暗物质晕的形成、结构和演化,星系形成的理论模型。其它感兴趣的领域包括:早期宇宙学,微波背景辐射,暗能量与暗物质,角动量问题,引力透镜,伽玛暴,超新星物理。
    目前在研项目包括:阻尼赖曼吸收线系统的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加),用半解析模型研究类星体吸收线系统(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结合数值模拟与半解析方法研究星系形成(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21世纪天体物理重大问题-星系形成和演化》子课题:宇宙大尺度结构与星系形成的理论和样本研究(国家973项目,参加),宇宙大尺度的形成和演化(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参加)。

主要研究成果:
    包括射电脉冲星的逆康普顿散射模型,强磁场下的逆康普顿散射截面计算,侧向星系的面源测光研究,旋涡星系M81的电离氢区的观测研究,与星系晕密切相关的类星体吸收线的半解析模型研究,旋涡星系中性氢盘模型,暗晕的形成时间研究,星系团暗晕的流体/多体数值模拟。

 近年发表文章:
    SCI文章:
      Formation time-distribution of dark matter haloes: theories versus N-body simulations,W.P. Lin, Y.P. Jing, Lihwai Lin, 2003, MNRAS, 344, 1327
      H-alpha +[NII] observations of the HII regions in M81,Weipeng Lin, et al. 2003, AJ, 126, 1286
      Modeling neutral hydrogen disks of spiral galaxies,LIN Wei-Peng and HONG Bi-Hai, Chin. Phys. Lett., 2002, Vol 19, No 10, 1565
      Intermediate-band Surface Photometry of the Edge-on Galaxy: NGC 4565,Hong Wu, et al., 2002, AJ, 123, 1364
      The origin and properties of strong MgII quasar absorption systems,Wei-Peng Lin, Zhen-Long Zou, 2001,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Vol.1, No. 1, L21-L28
      Low-redshift quasar Lyman alpha absorption-line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galaxies,W.P. Lin, G. Boerner, H.J. Mo, 2000, MNRAS, 319, 517. Spatially resolved
      Spectro-photometry of M81: Age, Metallicity and Extinction Maps,Xu Kong, et al, 2000, AJ, 119, 2745
      Calibration of the BATC Survey: Methogology and Accuracy,Haojing Yan, et al. 2000, PASP, 112, 691
      Deep Intermediate-Band Surface Photometry of NGC 5907,Zhongyuan Zheng, et al. 1999, AJ, 117, 2757
      Ring structure and warp of NGC 5907: Interaction with dwarf galaxies,Zhaohui Shang, et al. 1998, ApJ, 504, L23-L26    
      An inverse Compton scattering model of radio pulsar emission: I. Core and conal emission beams,Qiao, G.J., Lin, W.P., 1998, A&A, 333, 172
      Three modes of pulsar inner gap,Zhang, B., Qiao, G.J., Lin, W.P., Han, J.L., 1997, ApJ, 478, 313
其它文章:
      高速云研究进展,王向华、林伟鹏,《天文学进展》,2004,印刷中
      Formation Time of Dark Matter Haloes ,W.P.Lin, Y.P.Jing, Lihwai Lin, Progress in Astronomy, 2003, September, Vol.21 supp., p.33
      Population Synthesis for the Nuclear and Bright HII regions within M81 (in Chinese) ,KONG, X., LIN, W. P., et al., 1999, Progress in Nature Science, 9, 1083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