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 导师介绍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介绍:宋延林


  宋延林研究员
  1989年和1992年于郑州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6年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96-1998年于清华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兼职教授。研究兴趣:主要从事信息功能材料、光子晶体制备与应用;绿色打印印刷材料与技术研究。
  兼职: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
  ◇中国真空学会理事
  ◇中国计算机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
  ◇ScientificReports,《中国印刷》,《中国印刷年鉴》等杂志编委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印刷技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研究体系
  研究基础
  ★超高密度信息存储
  信息时代电子器件的持续微型化要求不断开发具有更高存储密度、更快响应速度的材料和器件。有机材料因其独特的光电特性和结构可控等优点,在超高密度信息存储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从材料的结构功能设计出发,制备了一系列有机功能薄膜作为信息存储介质,实现了自组装有机晶体薄膜上纳米尺度信息点的写入-擦除和再写入,为可擦写的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合成了具有强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的有机分子,并在其规整薄膜上实现1.1nm信息点的写入(Adv.Mater.2003,15,1525-1529);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自组装制备了晶态薄膜,实现平均点径2.2nm的信息点的写入,信息点间距可达1.0nm(Adv.Mater.2004,16,2018-2021);通过对材料结构的设计和改造,在热稳定的新型螺噁嗪薄膜上实现可擦写的多层高密度光学信息存储(Adv.Mater.2005,17,156-160)和基于二噻吩基烯光开关的高信噪比光学信息存储(Chem.Mater.2006,18,235-237);利用刚性结构和强推拉电子基团的分子,实现真空沉积自组装单晶薄膜的制备和超高密度信息存储(Adv.Mater.2005,17,2170-2173)。通过对材料结构与光电性能关系的深入研究,利用同一材料实现了光电双重高密度信息存储(ChemPhysChem2005,6,478-482)。基于三维光子晶体对荧光的增强效应,在光子晶体薄膜上实现了更高信噪比的光学信息存储(Adv.Mater.2010,22,90-94)。
  最近,利用一类包含三聚茚及三苯胺的新型电荷转移分子薄膜作为信息存储介质,实现对信息点显现和隐藏的可逆操纵。(J.Mater.Chem.,2012,22,4299-4305,coverpaper)。进一步利用光电协同作用实现了多位高密度信息存储(J.Am.Chem.Soc.2012,134,20053–20059)。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