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导师介绍:苏现波
苏现波,河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煤炭学会煤层气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重点学科“矿产普
苏现波,河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煤炭学会煤层气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学术带头人,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近十多年来在煤田地质、煤层气地质学与勘探开发、煤矿瓦斯灾害治理、石油地质等领域均有涉足。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河南省重点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地质调查院项目、宁夏煤炭工业厅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项目、煤炭基金等近10项纵向项目;承担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塔里木石油分公司、平煤集团、义煤集团、宁夏煤业集团等单位的多项横向项目。在煤层气地质学、煤层气开发工艺和煤矿瓦斯灾害预测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在某些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煤层气地质学领域取得了令国内外同行瞩目的成果
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煤中裂隙的分类方案,探讨了各类裂隙的成因,其中关于割理的形成与闭合机理研究取得了原创性进展。在国内外首次系统探讨了煤层气储层异常压力的形成机理,并将研究成果成功运用到煤层气高产富集区的预测。首次发现煤吸附能力的变化与煤化作用跃变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揭示了煤级对吸附能力起控制作用的实质。厘定了煤层气藏的概念,提出了较为全面的煤层气藏的分类方案,首次识别出了6类煤层气藏边界并探讨了各自的封闭机理。在国内首次探讨了煤层气系统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对沁水盆地煤层气系统的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优化出有利于煤层气开发的区块,为沁水盆地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发现了高煤阶煤中存在次生生物成因的煤层气,填补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指出地下水的溶解分馏作用对煤层气的富集具有普遍意义,扩散运移分馏作用对煤层气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借助于常规天然气成藏机理的研究,界定了煤层气成藏机理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通过高、中、低煤阶煤层气藏的对比研究,明确指出低煤阶煤层气藏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是未来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点之一。这些成果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与好评。
(二)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突出煤储层煤层气开发工艺
突出煤储层煤层气的开发一直是煤层气开发的禁区,苏现波教授提出了“虚拟储层”强化法新工艺。根据这类煤层气储层的地质特征和原理与此工艺接近的煤矿瓦斯灾害治理工艺的特点,结合储层数值模拟,对这一新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长达五年的论证,并进行了半工业性试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预计明年初将进行工业性试验。苏现波教授始终坚持走煤层气开发利用与煤矿瓦斯灾害治理相结合的道路,不仅把煤层气作为一种资源获取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减除瓦斯灾害,向采煤要效益。该工艺的大规模推广将显著改善我突出矿井目前的安全生产局面,产生居大经济效益。
(三)新学科的引入拓宽了瓦斯地质学的研究领域
将分形几何学和岩体力学这两门上世纪70年代诞生的新兴学科引入到瓦斯地质学中,丰富了瓦斯地质学的基本理论,显著提高了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的精度。这一方法在宁夏煤业集团乌拦煤矿突出危险性区域和区带预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所预测的突出危险区和危险带均为后来的掘进和回采所证实。在没有采取措施情况下在预测的危险区发生了瓦斯动力现象和突出。这一研究成果已经作为乌兰煤矿开拓延伸设计和瓦斯治理方案选择的依据而被采用。
近些年来获得两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篇省优秀论文一等奖;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篇,EI收录10篇。
(一)获奖情况
1.平顶山八矿、十矿煤层气开发利用与煤矿瓦斯灾害综合治理,获2001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2.宁夏乌兰井田瓦斯地质规律研究,获2001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
(二)论文发表情况
近些年来发表的代表性论文主要有:
1.The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s of cleat in coal from Western North China.Int.J.Coal Geol.Vol.41, p.51-62, (SCI、EI收录),第一作者。
2.The abnormal pressure regime of the Pennsylvanian No.8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in Liulin–Wupu District,Eastern Ordos Basin, China.Int.J.Coal Geol., 2003, Vol.53, p.227-239 (SCI、EI收录).(第一作者)。
3.The classification and model of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Acta Geologica Sinica,2004, Vol.78, p.662-666 (SCI收录).(第一作者)。
4.The Upper Paleozoic Coalbed Methane System in the Qinshui Basin, China.AAPG Bulletin, Vol.89, p.10-20.(SCI收录).(第一作者)。
5.Coalbed methane drainage technology in Henan Province, I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99, Edited by: Heping Xie, Tad S.Golosinski, A.A.Balkema, Rotterdam, 1999.(EI收录).(第一作者)。
6.Coalbed methane development: An effect approach to avoid gas hazard during coal mining,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国际会议论文,化工出版社,2000。P.252-256。(ISTP, EI收录).(第一作者)。
7.煤体脆—韧性变形微观识别标志,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Vol.31, No.6, P.18-21.(EI收录).(第一作者)。
8.煤层气储层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天然气工业,2002,Vol.22, No.4, p.15-18.(EI收录)。(第一作者)。
9.煤层气储层压力预测方法,天然气工业,2004,Vol.24, No.5, p.88-90.(EI收录).(第一作者)。
10.煤中裂隙的分类,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Vol.30, No.4, P.21-24.(EI收录).(第一作者)。
11.煤层割理与煤级的关系,煤煤炭学报,Vol.26, No.4.p.346-349.(EI收录).(第二作者)。
12.煤中裂隙脉的形成机理,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Vol.32, No.3, P.9-11.(EI收录).(第二作者)。
13.河南省下二叠统山西组二_1煤煤层气地质特征,煤田地质与勘探,1999年6期.(EI收录).(第二作者)。
14.济源西部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学特征,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Vol.30, No.1, P.4-7.(EI收录).(第二作者)。
15.《煤层气地质学与勘探开发》,科学出版社,2001,第一著者。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2020-03-012019河理工数据结构941真题回忆版
- 2018-07-2918考研之河南理工大学精华推荐帖汇总【入版必看】
- 2017-10-31关于安全真题答案
- 2017-10-31关于我对考研的一点经验教训总结,写给13年考理工大的孩子们尤其是考安全采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