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院校资讯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介绍


  机械工程学院原名化工机械系,成立于1978年,是我校最早的系(部)之一;1990年更名为机械工程系;2000年学校机构改革,定名机械工程学院。

  学院现设有化工机械系、机电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环境工程系暨环境工程教学与实验中心、机械基础教研室、工程图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心、海洋工程连接技术研究中心等基层机构;开办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六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并分别入选教育部第V批、第VI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是“机电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回归工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光机电一体化”和“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两个北京市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基地的主要支撑单位。学院坚持精细化教育的理念,严格控制招生规模,目前在校本科生1700多人。学院现具有“机械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资格,以招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并根据行业和企业发展需求招生一定数量的非全日制学生;除此之外,近十多年来还一直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的全过程培养工作,先后培养毕业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化工过程机械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50多人;与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先后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近10人。目前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共计50多人,是学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力量。

  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外部引进与在职培养并重,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逐步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娴熟、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9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9人、高级实验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科技专家2人,获得“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荣誉称号1人,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北京市属高校高层次人才1人、北京市属高校拔尖创新人才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3人,并有多人次获“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高校师德标兵”、“北京市高校优秀辅导员”等称号。20多位教师先后被聘为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重点高校的兼职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

  学院以“适应首都社会经济发展和服务石油石化行业”为目标,注重学科建设和高水平实验室建设。现拥有“光机电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实验室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硬件条件位居国内同类高校前列。科研工作稳步上升、成效显著,近几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和各行业领域的科研课题100多项,科研合同额3000多万元,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发表科技论文近600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00多篇;获得省部级或国家级行业协会科技奖励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30多项。

  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强化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人才培养成绩斐然。学院属于国内高校中率先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教学的单位之一,是AutoCAD、UG NX等设计软件以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见习机械工程师的指定培训认证基地,毕业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整体水平较高;学生多次在北京市高校数学、物理、英语等竞赛中获奖,全部课程实现了多媒体或网络化教学;学生就业率、签约率和考研率一直位居学校前列,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目前经教育部批准,学院在国内首批启动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机械工程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教学与科研并重、产学研协调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绩效改革力度,增强办学活力,加快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和学术创新能力建设步伐,以更好地适应首都社会经济和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学院广大师生员工将继续奋发图强,努力把机械工程学院建设成为位居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教学科研单位。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