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农学院考研专业介绍
2017年北京农学院考研专业介绍
北京农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简介
090102作物遗传育种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北京农学院重点学科。学科现有教授12名,副教授7名。北京市创新人才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2人。近几年,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30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7项,育成品种11个。
本学科有3个研究方向: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作物抗逆育种与品质改良和作物分子遗传与育种。主要从事小麦、玉米、小豆、甘薯、杂粮等作物分子遗传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比较基因组研究、抗逆和品质改良等研究。
针对我国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对优质青贮玉米需求旺盛、专用青贮玉米品种资源缺乏的现状,在国内率先提出了青贮专用玉米的育种目标、制定了青贮玉米的试验技术和品质评价体系,先后审定青贮玉米新品种8个,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针对市民膳食结构的变化和健康理念的提高,为满足首都市民对食用豆类和彩色甘薯的需求,加强了对小豆、大豆和甘薯资源的搜集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小豆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杂志上,率先开展了小豆理化诱变突变体库的构建和筛选工作。
090201果树学
北京农学院果树学科始建于1979年,现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目前共培养研究生250余名。该学科现有教授14人,副教授12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3人,北京市属优秀人才1名,北京市拔尖人才2名,北京市名师2名。近5年来该学科共承担8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叁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2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10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合作出版著作20余部,创经济效益10亿多元。
该学科设有果品优质生态安全生产、果树种质资源利用与创新、果树发育生物学等研究方向,其中“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团队为北京市科技创新学术团队。
090202蔬菜学
蔬菜学科为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已培养研究生80余名。该学科现有教授12名,副教授7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80%,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1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首席专家1人,长城学者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5人。近年来,该学科共承担了32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技术成果有力地推动北京蔬菜产业发展,创经济社会效益20多亿元,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育成蔬菜品种16个,发表论文140篇,出版著作10部。
该学科设有蔬菜生理与优质安全栽培、蔬菜育种与生物技术、设施蔬菜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向,为北京市叶类蔬菜创新团队研发中心和首席专家依托单位,“蔬菜安全生产理论与技术”为北京市科技创新学术创新团队。
090601基础兽医学
该学科为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经多年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中药药理与药物残留、兽医公共卫生、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三个研究方向,2005年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研究生授权点。
本学科是建立在北京市特色专业基础上,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2名,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兽医学(中医药)实验室等3个专业实验室,1个国际培训中心。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共7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1项。总经费达1300余万元,近3年获国家级奖及省部级奖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0多篇。
该学科旨在探索药物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兽药;在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产品开发、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药饲料添加剂研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05年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的项目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抗球虫药研究获农业部二类新兽药证书;畜禽抗应激中兽药的研制开发获得北京市农业推广二等奖,2010年获北京市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系列禽用中兽药产品研发取得了2项新兽药证书。
090603临床兽医学
该学科现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研究生授权点。在中兽医药及动物疾病防控、产科与胚胎工程和宠物临床三个研究方向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本学科与日本麻布大学建立姊妹校关系,2007年起每年选派4名研究生赴日学习宠物临床。
本学科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4名,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兽医学(中医药)实验室等2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中兽医国际培训研究中心。近5年共承担38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获北京市级奖3项,转让成果十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发表论文300多篇。中兽医药与疾病防控方向着重结合近代兽医学理论、实验方法和诊疗手段,揭示中药的效应机理和针灸的作用机制,与此同时,专注于畜禽规模化养殖中疾病诊断和防控系列药物的开发研制;产科与胚胎工程方向侧重于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冷冻保存、胚胎性别鉴定、活体采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3项。宠物临床方向针对都市农业特点,开展伴侣动物疾病的相关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运动机能障碍、心脏病、肿瘤等老年性和疑难性疾病。
1203农林经济管理
该学科是北京农学院传统优势学科,现已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目前共有导师34名,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17名,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1人,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7人。近三年主持省部级课题累计6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4项,国家社科基金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农业部软科学课题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6项,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4项;科研成果采用40多项,经费达到2500多万元;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多项;出版专著60多部,主编教材4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共800多篇。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学科已经搭建起了完善的软硬件人才培养平台,并已形成五个稳定的研究方向:都市型现代农业方向、农村社会发展方向、农产品市场与贸易方向、涉农企业管理方向和农林业技术经济方向。
都市型现代农业方向:主要侧重于都市型现代农业理论体系、运行机制与模式、政策与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有较强的影响力。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近三年科研经费达8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含教材)20多部,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
农村社会发展方向:主要研究全国及北京市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保障等。近三年科研经费达300多万元,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先后主持了县、乡、村新农村规划和山区“百千万”工程规划、农村科普基地规划、农业科技园区规划40多个,出版专著和教材15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
农产品市场与贸易方向:主要研究大都市农产品高端市场的组织、功能与农产品贸易创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近三年科研经费400多万元,出版学术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
涉农企业管理方向:主要研究涉农企业管理的理论、模式与运行机制。本方向将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涉农企业的实际紧密结合,深入研究涉农企业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重点研究涉农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政策等问题。近三年科研经费达到200多万元,在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50篇,出版学术专著20多部,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
农林业技术经济方向:主要侧重农林业技术经济评价,研究内容有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农林业技术经济及管理、农业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估与管理等,突出涉农项目可行性分析、风险论证及投资规划与资源利用管理等研究特色。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中国软科学项目1项,近三年科研经费达到500多万元,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多部,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始终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优化导师队伍结构,努力培养具有学农、爱农和献身“三农”情怀,能够扎根基层,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农林经济管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人才。
083400风景园林学
北京农学院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经过园林专科、园林本科的发展,到2011年获批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硕士点,历经了近30年发展历史。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1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9人。学科多年来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在城乡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科研基础。近3年来承担国家级、市级纵向课题以及横向工程设计项目约56项,项目总经费约1450万元。主编或副主编教材或著作38部,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82余篇。
该学科已形成了4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借鉴中国传统风景园林造景理论,进行城市风景园林造景理论、方法的创新,创造出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城市园林景观;汲取世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念,进行分析、整合、再创新,应用于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提升我国城市风景园林景观品位。②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向,以保护和发掘传统乡村风俗风貌为前提,尊重乡村水系、地貌、乡土植物的特色,进行乡村景观保护性规划设计、沟域经济规划、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提高乡村地区的景观品质和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③景观生态工程方向,针对城乡生态与景观发展需求,应用景观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开展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固体废弃物的安全利用技术以及城乡园林绿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④园林植物方向:注重园林植物新优品种引进、栽培繁育、生态适应性以及造景应用等方面研究。
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2013年新获批“北京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科研平台一个。工程中心将顺应国家和北京市发展战略的需要,响应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将为北京乡村景观生态规划建设提供理论、方法、技术与实践示范。
风景园林一级学科设有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园林制图实验室、景观模型实验室、陶艺及丝网印刷实验室、园林景观虚拟实验室、园林植物生态实验室、园林植物栽培生理实验室等研究室及本科教学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达到4000㎡,仪器设备值合计3150万元。同时,建有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多处,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支撑。
090706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是北京市级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共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后)学位14人。该学科近三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项目、北京市科委项目、北京市农委项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项目及其它横向项目等共52项,总经费1460多万元。近三年出版著作、主编或副主编全国统编教材等合计46部,发表学术论文201篇。
该学科现已形成“园林植物资源与育种”、“园林植物生理与生态”、“园林植物应用”三个明确的研究方向。其中,园林植物资源与育种研究方向已开展了百合、丁香、花楸、海棠、胡枝子、宿根花卉、芳香植物等种质资源收集与分析研究、常规育种、基因克隆与分子育种研究。园林植物栽培生理与生态方向,生理方面注重开花生理、抗逆生理研究;生态方面注重生态修复、城乡绿地景观空间演化、城乡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生态再利用、花香成分检测及花香释放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栽培繁育方面注重花期控制技术,种苗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组培快繁及脱毒种苗生产技术,新优宿根花卉引种、繁殖及景观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该学科现有园林植物栽培生理实验室、园林植物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园林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园林植物分子生物实验室、园林植物生态实验室等科学研究实验室;同时还有植物学实验室、林学实验室、树木花卉实验室、组织培养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达到2400㎡,仪器设备值合计2680万元。校内建有现代设施花卉实践基地20亩,其中含温室6000㎡;校内还具有园林苗圃实践基地20亩,林业苗圃基地20亩,校外有万亩实习林场。这些为研究生实践技能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090702森林培育(城市林业)
北京农学院林学一级学科于2010年获批,森林培育(城市林业方向)为北京农学院林学一级学科下新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具有教授4人,副教授12人。森林培育(城市林业)已初步形成三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其中“城市林业种苗产业化”方向,注重林木新优品种引种,注重林木种苗繁育新技术(例如组培快繁育苗、容器育苗、嫁接育苗等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以满足城市造林对种苗产业化的需求。注重基于生理与形态等综合指标的林木种苗评价体系的研发。注重种苗繁育及种苗品质形成的机理研究。“城市造林与生态”方向,适应北京城市造林与提升生态环境品质的需要,注重3S技术在城市造林规划与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研究,注重困难立地条件和生态脆弱地的造林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注重混交林互作机理及混交造林技术研究,注重林木花卉挥发性物质释放规律与森林健康经营的研究。“经济林与林下经济”方向,注重林下经济作物新品种引进及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083201食品科学
“食品科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立的二级学科之一,下设食品营养与生物技术、农产品安全检测与控制等2个方向。目前,该学科有教授(研究员)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9人,其中有14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6名教师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
该学科依托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微生态制剂关键技术开发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共建)、北京市食品安全免疫快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等科研平台,设有功能乳制品实验室、食品毒理学评价室、食品理化检测与营养分析实验室、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实验室、食品生物技术实验室、益生菌实验室、真菌实验室等,拥有制备液相色谱、中高压层析色谱、高效逆流色谱、液质联用、气质联用、超声波提取浓缩器、低压层析系统、高压细胞破碎仪等大型分离分析仪器,具备了培养食品科学学科研究生的良好实验条件。近五年该学科科研经费达1000万元,获科研成果奖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发表学术论文近400余篇。
该学科以现代食品科学技术为基础,应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食品生物技术,研究食品中的功能性因子;研究以拮抗菌为基础的食品防腐保鲜机理与应用;研究果品蔬菜、谷物、豆类、畜产品的营养、功能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对其进行功能性评价并开发相关功能性食品;研究农产品安全控制理论,研究和开发农产品中致病微生物、过敏原、抗生素和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和相关产品等。
08320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立的二级学科之一,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目前,该学科有教授(研究员)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9人,具有博士学位获得者11人,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者9人。该学科现有农产品加工工艺实验室、农产品贮藏与保鲜实验室、农产品品质分析实验室、食品工程实验室、食品加工过程控制实验室等,仪器设备总值近2000万元,还有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蛋品安全生产与加工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北京北农葡萄酒工程技术中心等硬件条件的支持,共计仪器设备总值约3000万元。近五年该学科科研经费达1000万元,获科研成果奖8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
该学科研究农产品产后衰老理论、品质劣变机理以及相关处理技术与综合保鲜措施等;研究农产品、动植物资源的加工理论、加工工艺及配套设备、工程技术等;研究食品新包装材料与包装技术控制、包装材料的安全控制、食品贮藏与保鲜技术及物流等。
- 2021-10-01.........
- 2021-03-01南京财经大学812
- 2020-10-21求国际商务资料
- 2020-07-21美学
- 2022-01-16安师大
- 2020-04-03浙大材料科学基础第1前辈的经验分享十初试复试
- 2020-04-03浙大教育学综合高分学长的经验分享
- 2020-04-03浙大832机械设计基础最新复试初试资料
- 2020-04-03浙大药学基础综合第1学姐的经验分享
- 2020-04-0321浙大法学专业硕士高分学长分享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