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安徽研招网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考研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过来人经验谈


  下面我说说科大的工科吧
  在科大校名的全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有科学和技术两个词。我们不必去费心查这两个词的含义,在科大,科学的意思就是“pure academic”,指纯粹的学术,上面说的水在溶液界面存在的姿势就是纯科学,还有理论物理,还有大部分的无机化学,纯科学不能 马上用于工业,只能作为知识储备,当这种知识储备达到一定的量,就会量变引起质变,即把科学转化为技术,为人类所利用,造福于人类。这个量变的过程是很漫长的,相对于我们的生命长度而言。当然也有很多科学是来自于已经被应用的技术,如果人们想量化这些技术。科大是不看重技术的,科大很看重科学,所以工科在科大只具有很低的地位,科大现任校长是理科出身,在他的任职期间,工科没有进步反而下降了,如6系(电子信息)。而且科大的工科在全国高校排名很靠后,所以我想科大校名大概可以改下,叫中国科学大学”。
  
  6系大概差不多是科大最好的工科了,不过听说不如东南大学和电子科大的这个专业(在科大网站上没有找到教师资料,要不然给大家介绍这个系的老师)。每年来科大招聘的单位中,除了几家美国大公司不要求专业外,其他的都是冲着这个系还有计算机系,当然科大计算机系也不咋地。总体上说,6系就像上面说的20系一样,中间年轻的老师出现了断层,只有几个快退休的老老师在撑着这整个局面,当然了,6系比20系要强的多。对于工科的6系,同样是无奈的,身在合肥这个经济落后的城市,想跟企业合作都困难,这年头,谁不想去北京上海大城市,所以在引进老师上很困难,而且自己的优秀老师还跳槽(这种现象是用于其他系,也适用于工大),所以如果你进6系,会发现自己的导师可能没有项目,郁闷的你只有出去实习,如果导师不让你走,那就更加郁闷了,的确有这种老师了,上面说了,那些个导师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去多想你的利益。
  
   在6系,到现在还有研二的学生没有找到兼职的。如果你足够优秀,过来可以有一些不错的导师让你选择,如朱近康,他有公司,你从研二就可以做项目,一个月几千块,着实让我们理科男羡慕!如果考的不太好,只有祈祷能找个开明的导师放你实习了。
  23系,工大学电子的可以考6系,也可以考23系,这个系不及6系,具体怎么不及,哪个老师有项目,哪个老师没有我就不清楚了。
  
  5系力学系,有同学想知道这个系怎么样,我不太了解,只知道来科大的招聘单位,要力学的不多,而且力学有很多分支,你可能会比较幸运碰到好的分支,毕业后可以找到好去处,也可能没有找到好的分支,而被迫无奈的读博,到时候就知道什么是,读博是出于无奈了。每年都有不少考化学或者其他专业的被调剂到力学系,我不明白,学化学的懂力学吗?虽说可以再学,但我想被调剂无非说明那个力学方向太滥,没人愿意报考。现在你又可以发现那些个教授有多自私,为了找人给他干活,生硬地把毫不相关的专业调来,让被调剂的人成为牺牲品,我就认识这样的同学,郁闷地很啊,不过那些同学当初被调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前途会怎么样,想能进去就不错了,实际呢?

  化学口有工科方向的老师,如20系的施文芳,张志成(快退休),19系的徐铜文和有机合成的一些老师,数学系也有偏应用的方向,力学系也有如空气动力学。
  
   写到这里,我想差不多知道的都写上了,我不想说科大的坏话,因为科大不容易,从皇城根下被流放到安徽,科大人奋发图强,团结进取才有科大的今天,每走一步都比北大和清华艰辛,去年国家给清华北大每校拨款130亿,而科大的只有30亿,除了中科院,没有人宠爱科大。外界甚至都不知道科大在北京还是合肥,还有人说科大直接说成,合肥科技大学,这是科大的悲哀啊,性格决定命运,大概正是因为科大的性格注定了科大有英雄主义的悲剧色彩。
  我只是想提醒下学弟学妹们,科大或许并不适合你们,要仔细看看自己脚下的路,以免后悔。

   鉴于有同学想过来做科研或者出国,我明天再说科研和出国的机遇与挑战,每天写这么些,不够大家怎么看的,不好意思啊。我现在很理性,没有抱怨谁,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前进,只是希望后来人理性点看问题而已。

  读无机的同志,建议你向俞书宏校友学习,看看人家在Adv. Funct. Mater(德国杂志,影响因子很高)Chem. Mater(美国化学会杂志)Angew. Chem. Int. Ed.(德国杂志,国际顶尖)Adv. Mater.(德国杂志,国际顶尖),J. Phys. Chem. B. (美国化学会杂志)上面发论文犹如家常便饭,这样他在科大就非常受重视,高档次的论文就可以换来很多的米。所以你不必担心,无机的发文章速度比有机的快的多。如果你真的不愿意读,请当机立断,5年很长,3年也不短!

  我给你讲个我邻居的故事 ,我邻居-一个年轻小伙子。本科读的是烧陶瓷,很用功,然后保硕士也是烧陶瓷,他在硕士期间自学物理化学,硕士毕业后考到中科院,因为他没想一辈子烧陶瓷,所以他在中科院读博期间非常地用功,3年内发表10几篇论文,其中有一篇Angew. Chem. Int. Ed.还有一篇较高档次的,其余的档次也不低。他家里很困难,所以在博士期间他非常用功的做试验,写论文非常玩命,最后有个不错的结果,去年到欧洲做博后了。
  
  他为什么要读博?因为他没办法,不得不读,烧陶瓷是找不到什么工作的,而且他家庭也没有背景,所以不得已而为之,他之所以读博时做的那么好,是因为他不这样做就没有出路!人都有惰性,如果不是被逼上绝路,谁会玩命?送一句话给考研不如意被调剂的同志:你不玩命,命就会玩你!当然,如果你的专业还能够找到工作,你也大可不必像我邻居那样苦苦挣扎。如果你考无机,找老师就可以参考俞书宏校友,相信自己行就可以了。

  补充一下昨天说的,我对力学系了解不是很多,我认识一个人在力学读博,好像方向是爆炸力学,博士毕业后好像没找到工作,在科大继续做博后,你要是说他因为留恋科大才没有走出去,那不对,原因就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继续在这里折腾。

  考有机的请看
  王官武教授在兰州大学读的博士和硕士,然后到日本做博后,有的人做博后是想在身上镀层金,以便回来后更好的混日子,科大有不少这样的老师。但这个老师不像是这类人,看看他的履历吧:
  1999年度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计划("百人计划")入选者
  200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骨干成员
  2004年入选国家七部委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2005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6年获第七届安徽省青年科技奖
  百人计划是国家三年给200万支助,如果做的好,继续支助。你看看他发表的论文,还有Nature,所以考有机的同学,强烈向你推荐这位老师,推荐指数5级。可以把他作为标尺,来看其他老师,相信你知道谁强谁弱了吧?

  我把在国内读的硕博,然后出国做博后,因为这期间做的好再被作为,人才引进的称为“二手海龟”,像科大本科出去,然后学成归国的称为“一手海龟”。你看科大引进的人才基本上都是“二手海龟”。
  
  想过来做学问的同学将来或许有可能成为“二手海龟”。百人计划,引进可以说相当不错的了,但有个前提,据我了解,这些人在作博士和博后期间非常的玩命,你得有玩命的勇气,要不,博士毕业后是没有机会出去做博后的。如果没有机会做博后,就只能进高校(如果做的方向实在不能找工作)或者研究所(估计不好进)。这样的结果是比较一般的,如果你进了高校就会按照一个规定好的步骤过下半辈子,即:讲师-副教授-教授,副教授工资3000-4000/yue的样子,教授5000/yue,没有项目基金,就会比较穷。要知道,你如果不努力,不知道何时才能评为教授呢. 这样是远远不及那些“二手海龟”的了。“二手海龟”一般在35岁上下,被引进后,国家又给钱又给房,根据10%-20%的劳务费提层和岗位工资,年收入有20万吧?我想我毕业后到了35岁,年薪至少是可以达到这个数字的,他们的工作实在是太消耗脑细胞了,所以呢,有其他出路,“二手海龟”不再考虑。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