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导师介绍:郭景坤
郭景坤无机化学家与材料科学家。1933年11月生,广东新会人。研究员。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早期从事陶瓷与金属封接研究,研究成功适用于多种陶瓷与金属的封接,解决了我国电真空事业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后从事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研究成功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极好的耐热冲击和耐烧蚀性能。他研究陶瓷材料的强化与增韧,以及陶瓷发动机用材料与部件,使我国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进行陶瓷发动机行车试验的国家之一。近年从事复相陶瓷、纳米陶瓷研究、陶瓷材料的晶界应力设计研究、陶瓷的低温烧结和多相材料研究。
60年代郭景坤研究陶瓷与金属封接,在系统地研究了高铝氧瓷金属化工艺的基础上,集中研究了它们的金属化机理,从而提出了Mo-MnO金属化的方法,这一方法同时适合于多种陶瓷上应用。解决了两种大型高铝氧瓷与金属的封接件的工艺,为我国的电真空事业作出了贡献,为此,与两种高铝氧瓷的制备工艺一起,获得国家发明奖和国家新产品二等奖。70年代他研究陶瓷基复合材料。在系统研究了各类纤维与陶瓷在化学上的相容性和物理上的匹配行为的基础上研究成功了一种碳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极为优异的综合性能,很适宜于用作防热材料。这是陶瓷基复合材料首次得到实际应用的范例,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上的空白,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用它作为烧蚀防热材料是我国的独创,开辟了利用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烧蚀材料的新途径。为此,他和他的小组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于1981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之后从事陶瓷的强化与增韧以及陶瓷发动机材料的研究。他主持和组织的陶瓷发动机材料及其另、部件的研究获得很大成功,使我国成为在国际上继美、日、之后无水冷陶瓷发动机行车试验成功的国家之一。为此。于1992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此同时,他提出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原则;又进行了氧化锆相变增韧的研究;提出了陶瓷多相复合的概念和陶瓷材料的多种强化与增韧途径,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于1995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目前他从事纳米陶瓷和陶瓷晶界应力设计研究,人为地造就陶瓷体内的能量吸收机制,以达到对陶瓷材料的强化与增韧的目的,效果很好。在80年代末,他在我国最先主持和开拓纳米陶瓷的研究。用多种方法研制出各种纳米陶瓷粉体,利用纳米粉体的活性,可以在很低温度下烧成。纳米氧化锆陶瓷在它的熔点的一半左右的温度下具有极大的超塑性行为。用纳米陶瓷的工艺等途径可实现陶瓷的低温烧成。最近又提出多相材料的研究。近期研究的碳纳米管补强陶瓷材料有很好的进展。曾获2004年度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
郭景坤曾合著、编和译书籍14种,发表论文360余篇。培养博士生和招收博士后50余名。上海交大、同济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
上海市政协第六、七、八届常委委员;1981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 2021-10-01.........
- 2021-03-01南京财经大学812
- 2020-10-21求国际商务资料
- 2020-07-21美学
- 2022-01-16安师大
- 2020-04-03浙大材料科学基础第1前辈的经验分享十初试复试
- 2020-04-03浙大教育学综合高分学长的经验分享
- 2020-04-03浙大832机械设计基础最新复试初试资料
- 2020-04-03浙大药学基础综合第1学姐的经验分享
- 2020-04-0321浙大法学专业硕士高分学长分享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