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上海研招网 > 上海大学 > 专业目录

2014年上海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085204材料工程
  本专业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是上海大学首个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第一类特色学科,获教育部211工程、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教育高地"等建设项目资助,拥有国内一流的金属材料测试与分析研究装备。
  本专业目前承担着国家863、973和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多项,以及四十多项横向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汽车用材料、工模具材料、高性能钢铁材料、非晶及纳米材料、新型铸造合金等材料,以材料的微结构分析、强韧化处理技术、凝固技术、塑性成型技术、铸造技术、材料表面改性及合金化等为主要研究方向。
  本专业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上汽、一汽、宝钢、鞍钢、攀钢等大型企业有着广泛的产学研合作,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场所。本学科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等单位联合成立了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上海汽车总公司及其所属的公司联合成立了汽车金属材料研究工程中心、汽车用钢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与宝山钢铁股份公司确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本专业课题研究与上海市的支柱产业密切联系,也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就业面,主要就业于汽车、钢铁、机电、家电、贸易等行业,为上海乃至全国培养材料工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研究方向:
  01.工模具材料及其表面技术、汽车用金属材料(钢板、铝合金、结构钢)、合金设计与相图计算、高性能金属材料、金属热加工及其数值模拟。
  02.薄膜电子材料、信息功能复合材料、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智能材料与系统、纳米材料与器件、先进陶瓷材料。
  03.金属材料的精炼、熔体处理和分析、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加工过程中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电磁场在材料加工制备过程中应用。
  04.高性能先进工程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以聚合物分子设计与合成、高性能高分子工程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光、电、磁、催化、仿生等特性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
  05.核反应堆结构材料、碳/碳复合材料以及特种纤维材料、远离平衡态材料、新型特殊钢及高温合金、材料制备新工艺以及材料在信息、能源、结构、腐蚀与防护等领域中的应用。
  指导教师:
  周邦新院士、孙晋良院士、丁伟中、鲁雄刚、任忠鸣、翟启杰、张捷宇、李麟、邵光杰、吴晓春、韦习成、张恒华、朱丽慧、杨弋涛、史文、陈业新、董远达、李爱军、李谋成、李瑛、刘文庆、吕战鹏、沈嘉年、王刚、王均安、肖学山、徐晖、赵世金、罗宏杰、高彦峰、卞建江、陈益钢、程晋荣、施鹰、王林军、夏义本、杨秋红、朱玉斌、操光辉、邓康、洪新、李重河、汪学广、尤静林、钟云波、高玉来、李喜、张阿方、刘引烽、尹静波、郭强、刘丽等正副教授112名。
  招生人数:108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01方向:919材料科学基础(二)(专)
  02方向:920物理化学(二)(专)或921普通物理(二)(专)
  03方向:919材料科学基础(专)或920物理化学(二)(专)或921普通物理(二)(专)
  04方向:920物理化学(二)(专)
  05方向:919材料科学基础(专)或920物理化学(二)(专)
  5.01方向:金属材料学
  02方向:固体物理或量子力学或无机化学
  03方向:材料科学基础或物理化学或金属材料学
  04方向:高分子综合知识
  05方向:固体物理或材料科学基础或物理化学
  备注:
  联系人:
  01方向:闵永安56334194mya@staff.shu.edu.cn
  02方向:张文竹66132031wzzhang@shu.edu.cn
  03方向:钟云波56336048yunboz@staff.shu.edu.cn
  04方向:孙莺69982824polymer@oa.shu.edu.cn
  05方向:李谋成56334167mouchengli@shu.edu.cn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
  本专业是国家第一批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招生和培养专业,主要研究领域有:数字通信与接入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与传输技术、光纤通信、宽带无线通信、多媒体通信及终端技术、光纤器件、光纤传感网络、微带天线、微波毫米波电路与微波输能、嵌入式与片上系统(SOC)、医学电子学与信息系统等。
  本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研究生层次专业,是上海市教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已与中国电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努力。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拥有开展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所需的成套精密实验仪器设备。
  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以及反映本领域行业特点的企业课程。本专业培养目标是使研究生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依托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具有产品研发能力和解决生产一线科技问题能力的电子通信行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研究方向:
  01.宽带接入网
  02.特种光纤及光通信和传感技术应用
  03.通信信号处理与传输
  04.视音频技术与安全保障
  05.有线与无线接入技术的融合
  06.微带天线理论与应用
  07.微波介质测量
  08.微波毫米波电路与微波输能
  09.微波遥感
  10.嵌入式与片上系统(SOC)
  11.数字媒体系统
  12.医学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招生人数:71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12模拟电子技术(专)
  5.通信原理(专)(复试科目)
  085209集成电路工程
  本工程领域培养专业依托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仅十余年来获得了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投资及"211工程"建设资助,设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等硕士点,材料学博士点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微电子器件及相关材料制造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本学科研究领域涉及微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新型显示技术与应用集成等多个方向,是一个集集成电路、器件物理、微电子材料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该工程领域目前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市部委级课题,并注重与企业的广泛联系,已与Intel、中芯国际、宏力、华虹NEC、美国应用材料、上广电等多家国际知名集成电路相关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建有Intel-上海大学集成电路封装失效分析联合实验室,并受中芯国际等企业委托开展微电子相关领域的成人教育和人员培训工作。本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开展能进一步满足上述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在职人员在职进修的迫切需要。
  研究方向:
  01.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封装技术
  02.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
  03.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测试与失效分析
  04.光电子材料及器件集成化
  05.微、纳电子材料及器件集成化
  06.信息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
  指导教师:
  王林军、陈益钢、沈悦、李冬梅、闵嘉华、朱文清、赵岳、徐闰、曹萌、张继军、黄健、杨伟光等正副教授15余名。
  招生人数:12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21普通物理(二)(专)
  5.量子力学或固体物理(复试科目)
  备注:
  联系人:张文竹************wzzhang@shu.edu.cn
  085210控制工程
  本领域针对电气、仪表、冶金、能源等行业的自动化测控问题,研究方向覆盖了控制、检测、优化、建模、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到高技术发展的不同层次,既有学科前沿又有应用热点。本学科点已建成上海市重点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的上海数字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英科学桥能源与自动化联合实验室,以及上海大学-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大学-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隶属宝钢集团)等上海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实验设备和仪器先进,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本学科是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单位等,全国嵌入式仪表及系统技术分会、全国生命系统建模仿真专委会等国家二级学会的挂靠单位,近年来成功组织了AsiaSim2012&ICSC2012、LSMS&ICSEE2010、ICIC2008、LSMS2007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具有良好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平台。
  本学科所设课程反映当今国际上自动化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最新发展水平和趋势,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控制、检测、优化、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和系统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并具有在学科相关领域内进行研究开发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
  本学科师资队伍雄厚、学科梯队完整,长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和教委的基础研究、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其他横向协作项目等几十项。
  研究方向:
  01.控制工程技术及应用
  02.电站与电网监控优化技术
  03.图像及语音处理技术及应用
  04.先进检测与自动化装置
  05.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
  06.仪器仪表测控系统
  07.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08.嵌入式智能系统
  09.无损检测与故障诊断
  10.新能源并网技术
  11.汽车电子
  12.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指导教师:
  费敏锐教授、李斌教授、朱晓锦教授、马世伟教授、秦霆镐教授、付敬奇教授、刘廷章教授、张少华教授、王冰教授、邹斌教授、贾立教授、彭晨教授和20余名副教授及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
  招生人数:37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17自动控制理论(含经典和现代)(专)或918模拟与数字电路(专)
  5.微机硬件及软件(8086和C语言)(复试科目)
  085212软件工程
  上海大学软件工程领域硕士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办[2002]25号文件批准的国内首批软件工程硕士点之一。本专业领域研究方向紧密联系计算机发展的最新热点以及上海市计算机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从事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与应用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
  计算机学院是在钱伟长校长亲切关怀下成立的上海市高校中第一个计算机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88年的上海工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和上海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联合而成立。学院院长由著名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三立教授担任。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含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结构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授予点。1990年以来,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连续四次被上海市列为重点学科进行建设,计算机学科被学校列为"211工程"重点发展学科。本专业紧密联系计算机发展的最新热点以及上海市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方向,开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科学及应用技术研究。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网格计算、高性能计算与并行处理、软件工程、软件方法学、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多媒体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智能信息处理、信息安全等。
  学院研究力量强,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在计算机系统集成、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信息处理、高性能计算和容错计算以及网络与多媒体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卓著。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技术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及上海市重大科技项目等,多次获得部、市科技进步奖,经费充裕。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14人,包括教授19名(其中博导11名),副教授30名。目前每年招收本科生270多名、硕士研究生140多名、博士研究生10多名,在有关研究方向上联合培养了一批外国留学生,还与国内外多所大学签有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每年有十多名在读研究生被推荐出国攻读学位。
  本专业领域学生所设课程反映计算机学科的各个领域的当前国内外先进水平,旨在使学生具有扎实和宽广的软件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独立进行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就业形势良好,就业范围广阔,能适应计算机软件开发、系统维护和项目管理等与计算机相关的各种工作。在高新企业、外资企业和软件公司,以及各大、中、小企业的IT部门,银行、金融行业的数据中心,政府部门、机关和学校的信息中心都可以找到适合的工作。
  研究方向:
  01.软件架构与设计
  02.软件评测与过程控制
  03.计算机辅助设计
  04.电子商务
  05.系统集成和项目管理
  06.信息系统管理与技术支持
  07.数据库
  招生人数:19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5.C++程序设计(复试科目)
  备注:
  联系人:计丽莉电话:************传真:************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网址:Http://www.cs.shu.edu.cn
  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拥有"结构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系在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结构抗震减震及控制、工程结构抗风、饱和/非饱和土的基本特性及理论模型、岩土结构变形机理及加固技术、港口工程与水工结构研究、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地下结构和土木工程材料等领域有着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拥有多名高声誉专家、学者,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如美国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加拿大UniversityofManitoba、英国AstonUniversity、UniversityofExeter、澳大利亚UniversityofNewcastle和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等)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多项合作研究项目。挂靠土木工程学科的上海大学-上海城建(集团)公司建筑产业化研究中心牵头成立了"上海建筑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加强建筑信息化和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应用。本领域教师已承担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众多社会科技服务项目,获得过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大量的科研论文,并有相当数量的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机构收录,拥有发明、实用和软件著作权专利多项,这些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建筑与土木工程相关行业的实际工程,获得较高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为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投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着重研究解决建筑、桥梁、道路、隧道、地下及水工等结构的基础理论、计算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紧密结合上海市的长远规划,在民用及工业建筑、轨道交通、灾害预测防治、结构修复与加固、港口工程、再生建筑材料及近代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等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了丰富科研成果。
  在教育教学方面,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构建基于项目的研究型教学和学习的环境,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近年来曾多次获国家级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教学团队"2008年获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土木工程概论》于2005年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并有若干门上海市精品课程。
  依托上海城建集团、上海建工集团、上海上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土建甲级)等实践基地,上海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专业职业为导向,注重掌握扎实专业理论知识,重视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尤其是高层建筑结构和深基坑设计与施工等方面受到高水平训练,使研究生充分适应行业或职业实践工作的需要,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01.结构计算模拟分析与应用
  02.结构抗震与减震及其设计研究
  03.结构优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可视化研究与应用
  04.结构振动控制及应用
  05.钢结构分析及设计
  06.结构风工程分析及应用
  07.港口工程与水工结构研究及应用
  08.城市防灾减灾及施工技术研究
  09.桥梁、隧道的性能分析及其设计、施工
  10.土工合成材料及加筋土结构应用
  11.地基处理技术
  12.建筑物及地下结构的加固理论与设计
  13.桩-土及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研究及应用
  14.城市道路与轻轨交通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技术
  15.土木工程材料断裂损伤、裂缝控制及其应用
  16.新型生态型道路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17.再生混凝土集料稳定碎石研究及应用
  18.工程结构抗风
  19.BIM与建筑信息技术
  指导教师:
  叶志明教授、周文波教授、徐旭教授、杨骁教授、张孟喜教授、朱杰江教授、李春祥教授、孙德安教授、姚文娟教授、刘文光教授、徐金明教授、彭妙娟教授、孙家瑛教授及13名副教授及相关企(事)业校外导师等。
  招生人数:33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33结构力学(专)
  5.专业英语,混凝土和土力学(复试科目)
  6.材料力学,工程结构抗震(同等学力考生和跨专业考生加试科目)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