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上海研招网 > 上海大学 > 参考书目

上海大学201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参考书目-080200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

  080200 机械工程

  本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下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三个二级学科,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还有工业工程、制造系统工程、环境污染控制及装备、电子生物技术与装备等四个自主增设学科。本学科有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和上海大学“ 211 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点的支撑。
  本学科围绕国家、地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需求,积极探索高技术研究与先进适用技术开发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并举的学科建设方针,研究项目主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863 计划、国防科工委和企业的委托等,年均科研经费约 3000 多万,多项研究项目曾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市级科技进步奖。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有长期的合作关系。
  本学科依托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主要研究基地包括上海市机械自动化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机器人研究所、上海大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大学微机械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中心、上海大学电子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机电工程设计院和各专业研究室等。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

  方明伦 (男),上海大学终身教授。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制造系统自动化和机器人研究及应用开发。现任上海市机械自动化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机器人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 CIMS 中心主任、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机器人学会会长、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机械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教育部第一、二、三届科技委委员,国家“ 863 ”计划第一、二、三届 CIMS 主题中的“质量控制”专题和“先进制造及自动化”专题专家组成员。主持研制“上海二号工业机器人”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研制“上海五号工业机器人”并获上海市科技振兴一等奖;“桑塔纳汽车汽缸盖浇注模” 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以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机械专业” 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荣誉称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高校优秀导师。至目前已培养 20 余名 博士生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五十余名硕士生获得工学硕士学位。目前承担和参与的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种新的制造过程多目标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上海市重点基础攻关项目“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仿生组织制造方法研究”;国家“ 863 ”计划和上海市科委的“服务机器人”和“机器人关键部件”项目;企事业委托项目多项。
  联系方式: ************ ; ************
  通信地址:上海市延长路 149 号上海大学校办( 200072 )

  龚振邦 (男),教授。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精密机械。主要研究领域: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精密工程。现任上海大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微机械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曾是“国际先进机器人计划”( IAPP, International Advanced Robotics Program )合作协调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第四届科技委员会工程技术学部一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和材料学部机械学科第八届评审专家组组长,国家 863 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第二、三、四届专家组专家,国家 863 计划微机电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专家组副组长。现是 IEEE 工业电子系统分会传感器和执行器专委会核心委员,机器人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精密机械工程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机器人专委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微纳技术分会理事等。项目获奖有:“精密伺服传动精度概率统计计算方法”获电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高精度大口径卫星地面站天线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 IV 号机器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钣材零件柔性制造系统”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称号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有突出贡献留学归国人员、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高校优秀导师等。近期负责的研究课题主要有:超小型飞行器系统(上海市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国家 863 计划、国防预研基金资助课题)、立体监测监控系统(上海市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国家 863 计划资助课题)、细小管道检测微机器人(国家 863 计划资助课题)、废墟缝隙搜救机器人系统(国家 863 计划资助课题)、水域水下监测监控系统(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重点课题、上海市反恐办委托课题)、地面移动目标低空动态跟踪(上海市国际合作课题)等。
  联系方式: ************ ( O ); E-mall : zhbgong @ shu.edu.cn

  钱晋武 (男),教授,博士。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技术。主要研究领域:先进机器人技术、智能医疗仪器与计算机辅助外科、智能机械与系统。 1987 年“仿生载重步行机器人”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 年和 1995 年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1996 年获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1999 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工程, 1999 ~ 2000 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进行访问研究。目前负责的课题主要有:“步行训练机器人关键技术”(国家 863 计划课题)、“自治式导管型诊疗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非开挖地下信息管线的三维探测系统关键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视觉动态面形检测和可视化技术(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学术兼职:国际机器理论与机构学会( IFToMM )微机械分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宇航学会机器人分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理事等,美国 ASME 会员、 IEEE 国际会员。
  联系方式:( 021 ) 66136116 ( O ); 56331783 ( L ) ; jwqianc@online.sh.cn

  俞涛 (男),博士,研究员。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领域:机电一体化集成技术和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CIMS) 平台技术。获奖: SBW-CE 项目组 2001 年获得国家 863 计划 CIMS 主题“先进集体”称号, SDAAC — CIMS 项目获 2001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1 年获国家 863 计划 CIMS 主题“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4 年“基于 PC 平台的 AR 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 年 6 月,提出“制造网格” (MG: Manufacturing Grid) 的概念、定义、系统架构,并进行了初步应用示范,主持完成的上海市重点攻关项目“ 基于 SMVPN 的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系统建立及其在快速制造中的应用”是上海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 年 8 月,在多年前混合磨料水射流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基础之上,提出一种新的磨料射流类型——磨料浆体射流——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拥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开发成功数控切割机床、油嘴油泵内孔表面加工专用设备等多种应用装备。目前承担的项目:面向钢铁、汽车行业的高档数控磨床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半导体光敏器件工艺装备技术,制造网格应用及其相关中间件等。目前担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机械自动化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市制造业信息化科技示范工程专家组副组长, IFIP/ TC5 (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第五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高校网格技术 e 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成员,上海电气机床集团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
  联系方式: ************ ; Email: yutao@shu.edu.cn

  屠大维 (男),博士,教授。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领域:光电检测及图像处理、机器视觉及基于视觉的伺服控制、光机电一体化智能机械及系统。
  拟招收具有较好机、电、光、计算机综合能力的博士研究生,着重围绕“智能机器人视觉传感集成体系”、“光流光照行为模型及自适应前照系统应用初探”、“生产自动化系统视觉设别及伺服控制关键技术”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项目开展博士论文研究工作。
  联系方式: ************ ; Email: tdwshu@staff.shu.edu.cn

  林财兴 (男),教授。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制造系统自动化、多媒体展示系统。曾主持完成国家 863 项目《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CIMS 工程》等项目, 2003 年《制造业信息化中的协同与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 CIMS 应用》,《机床模块化设计》获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 30 余篇,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 4 项,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一次。主持完成《 SABS-CIMS 》、《上海解放纪念馆大型多媒体展示系统》、《上海科技馆量子论剧场光、机、电集成展项》等项目 30 余项。目前在研课题有:大型光、机、电集成多媒体展示系统。
  联系方式: ************ ; Email: cxlin@staff.shu.edu.cn

  程维明 (男),教授,博士。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光学工程。主要研究领域:精密检测;计算机辅助测量;精密机械设计;光学工程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等。已发表论文 60 余篇。获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4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 )。荣誉称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1995 )。目前承担的课题:精密移动平台及其标定技术(国家 863 计划项目)、高速高精度大行程定位工作台关键技术(教育部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
  联系方式: ************ ( O ); E-mall : wmcheng@staff.shu.edu.cn

  谈士力 (男),教授、博士。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主要研究领域:特种机器人技术、机器人应用工程、先进制造装备。完成 2 项国家 863 计划项目、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市教委曙光计划项目 1 项、市科委启明星及启明星跟踪项目各 1 项、 2 项市经委高新技术攻关项目等,发表科研论文 26 篇,获专利 12 项。曾获上海市教委优秀党员、曙光学者、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 2001 、 2002 连续两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3 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获上海市优秀产学研二等奖 2 次、上海市优秀新产品奖二等奖 1 次。目前承担的课题:烟包机器人自动开箱生产线(企业合作项目)、微小型壁虎仿生机器人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市科委启明星跟踪项目)、壁面清洗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市教委曙光计划)、轿车座椅滑道模块化柔性装配线关键技术研制(市汽车工业基金项目)、企业委托硬盘磁环高速图像检验线等。
  联系方式: ************ ( O ); E-mail : tanshili@shu.edu.cn
  通信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 99 号上海大学 138 信箱( 200444 )

  陈晓阳 (男),研究员、博士。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主要研究领域:摩擦学、机械设计、微型机电系统和滚动轴承性能分析。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委员及该分会润滑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获奖:上海市优秀产学研工程项目叁等奖 (1997 年 ) 。荣誉称号: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1995 年 ) 。目前承担的课题:陀螺转子轴承失效机理和寿命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 国家“十五”重点研究项目子课题 ) ;微型灵敏轴承摩擦力矩特性研究 ( 国家“十一五”重点研究项目子课题 ) ;十字万向节滚针轴承寿命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 ( 上海市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 ) 。
  联系方式: ************(0) ; ************ ( fax ) , E-mail: xychen@mail.shu.edu.cn
  通信地址:上海市延长路 149 号 224 信箱, 200072

  汪希平 (男),研究员、博士。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主要研究领域:磁悬浮理论及电磁轴承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及其控制技术、轴承转子动力学理论与应用技术、摩擦学原理及其应用基础等。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气体润滑与磁悬浮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转子动力学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目前承担的课题:磁轴承智能化的机理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和多项委托技术开发课题。
  联系方式: ************(O);56331386 ( O ) ;56331937 ( FAX ) ;5665 8393(H), E-mail: xpwang@mail.shu.edu.cn
  通信地址:上海市延长路 149 号上海大学 224 信箱, 200072

  阚树林 (男),教授。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主要研究领域:机械系统可靠性、工业工程理论及应用。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学会理事、上海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上海现代设计法研究会理事、上海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专家。项目获奖有:“宝钢备件的合理储备与可靠性管理”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连续铸钢设备的现代设计理论及应用的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钢结构高强度螺栓的可靠性分析”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人机工程及 PTS 应用系统开发”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基础工业工程”获 2007 年度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三等奖 。近期负责的研究课题主要有:“混合磁路发电机及电动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项目);“大型复杂系统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管理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 国家技术创新项目 ) ;“基于定单生产的多品种混合装配流水线设计方法”;“汽车制造生产线平衡设计与物流系统优化”;“核电站电加热器加速寿命试验方法与可靠性分析”;企事业委托其他科研项目多项。
  联系方式: ************(O) ; E-mall : slkan @ mail.shu.edu.cn

  张建华 (女),博士,教授。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主要研究领域:半导体工艺与装备、 TFT OLED 新型显示集成制造技术、先进封装与可靠性、仿生摩擦与生态润滑。现任新型显示技术与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执行副主任,机电学院润滑研究室主任。2001 - 2002 年在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进行访问研究, 2002 - 2003 年在英国 Herriot-Watt 大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获奖:上海市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奖(优秀博士论文, 2003 年度)。荣誉称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科技启明星等。目前主持承担的项目:平板显示产学研基地建设及新型显示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上海市教委高水平特色项目)、高亮度 / 大功率半导体照明器件( LED )的热超声倒装微制造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功率型 LED 封装散热关键技术研究及其热学测试系统开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于 NCF 的超薄液晶显示器( LCD )玻璃履晶( COG )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纳米压印提升 LED 出光效率(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重点项目)、低温及高温多晶硅有源矩阵 OLED 的研究(上海市经委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计划)、生物质润滑剂及全水基加工液(企事业委托项目)等多项。学术兼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青年理事,润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微纳学会高级会员、 IEEE 国际会员。
  联系方式: ************ ( Fax ); Email: jhzhang@staff.shu.edu.cn

  李明 (男),研究员。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领域:数字化制造系统和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现任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特种加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奖:“计算机辅助零件精密测量与生产过程精度控制”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精度汇流环”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近期主要完成与承担的研究项目有:上海市重大攻关项目“临港新城 LED 光电照明应用技术及示范”、上海市重大项关项目“汽车电机可重组装配生产线关键工位改造”、上海市重大项关项目“非圆磨削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应用”、上海市政重点项目“卢浦大桥景观与养护照明配电工程”、上海市教委项目“大批量生产方式零件质量生产过程控制”等
  联系方式: 021 – 56334248 ( O ) ;E-mall : robotlib@staff.shu.edu.cn

  于瀛洁 (女),博士,研究员。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主要研究领域:工程检测中的光学方法。现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精密机械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 《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编委等。获奖:“非接触式表面形貌检测装置研制”获航天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激光高精度平面度测量装置” 获航天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近期完成与承担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件光学三维形貌测量技术基础研究”、上海市科技启明星项目“波长移相拼接干涉测量技术研究”、上海市科委光科技专项“先进制造中的光学三维传感与重建系统研制”、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系列口径平面度干涉仪研制”、上海市科委攻关项目“全息立体成像技术及空间显示装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实现网络传输的数字全息技术研究”和“基于光学和数字技术复杂物体远程变形测量技术研究”及企业委托项目等。
  联系方式: ************ ( O ); Email: yingjieyu@staff.shu.edu.cn

  何永义 (男),研究员,博士。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领域:机器人控制及应用工程、数控技术、嵌入式控制( ARM 、 DSP 、 MCU 应用开发)。 2005 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近期主要完成与承担的研究项目有:“机器人码垛系统”、“汽车坐椅马达性能测试装置”、上海市政重点项目“电火花线切割智能数控系统”、上海市重大攻关项目“非圆磨削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应用”、“线束机嵌入控制系统开发”、“基于 USB 的 YD-200D 圆度测量系统”、“剑杆织机嵌入式系统研究开发”、“点火线圈耐久性试验台” 、“磨料浆体射流数控切割机床”等。
  联系方式: 021 – 56338924 ( O ) ;E-mall : heyongyi@mail.shu.edu.cn

  胡庆夕 (男),博士,研究员。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领域:快速制造技术、仿生制造技术、虚拟制造技术、现代集成制造技术等。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全国高校机械自动化学会会员,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仿真机分会理事,上海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等。现任上海大学快速制造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 ,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副主任,比利时 Materialise 公司 Center of Excellence 主任。主持或参加国家 863/CIMS 高技术攻关项目 2 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3 项,上海市重点项目 3 项,以及国家 CIMS 重点应用工程项目 2 项等。已出版著作 1 部,在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 70 多篇,其中被 EI 收录 12 篇。主要完成的项目:上海市基础重点攻关项目: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仿生组织制造方法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基于粉末烧结成型技术的骨组织工程可降解支架,上海市科委专利二次开发项目:基于 CT 图像的仿生支架生成系统,浙江省制造业信息化重大项目:基于支持智能化缝纫机创新的开发平台,上海市科委发展基金项目:面向并行工程的虚拟产品开发方法的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面向骨组织工程的可降解支架结构研究,企事业委托项目 100 多项。
  联系方式: ************ ( O ); E-mail : huqingxi@mail.shu.edu.cn

  蒋 蓁 (男),研究员。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主要研究领域: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工程、微机电系统及应用、公共安全系统等。先后负责或参加了十多个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包括:“十五” 863 预启动项目“微型飞行器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微小型飞行机器人”;上海市高等学校科技基金项目“微型旋翼飞行器电子变距系统研究”;“十五”“ 863 ”计划项目“民用飞行机器人系统研究”;上海市科技攻关重大专项“超小型无人飞行器实用系统开发”,国防预研――航天支撑技术基金“碟型飞行器研究”;“ 863 ”计划项目“基于探测机器人的立体监测监控系统研究”等。目前在研的项目主要有: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变姿飞行机器人关键技术及控制研究;企业委托项目若干等。发表论文 20 余篇,出版专著 3 本,已被受理或授权发明专利 4 项,实用新型专利 2 项。
  联系方式: ************ ( O ) ;zhjiang@shu.edu.cn

  李朝东 (男),教授、博士。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主要研究领域:压电与弹性波理论及应用、直线微电机和超声波电机技术、昆虫机器人与仿人机器人手指驱动技术、结构振动与优化设计、非线性动力学、虚拟现实中触觉显示终端设计与应用等。项目获奖有:“超声电机的研究”获 2003 年度国家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新型超声电机技术”获 2004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近期负责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细直径肌腱式直线微电机关键技术(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 -863 计划)、触觉再现技术中高触感表现力振动激发方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精子泳动机制及其在微机电系统驱动中的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委托技术开发课题。发表的十多篇论文已被 Ei 检索。已获授权发明专利 4 项。学术兼职: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振动测试与诊断》编委,《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特约审稿专家。
  联系方式: ************ ( O ) ;E-mail : cdli@staff.shu.edu.cn

  罗均 (男)博士,研究员。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主要研究领域:小型无人飞行器飞控与导航、多自主机器人协调控制理论与方法、机器人抗干扰稳定控制技术、仿生眼球运动控制技术。学术兼职:《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编委、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委会委员。荣誉称号:上海市曙光学者( 2007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 2003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 2007 )、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 2004 )。近期主要完成与承担的研究项目有:微型旋翼飞行器中的新型非对称变距机理定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 MEMS 技术的微小型机器人系统及其示范应用-超小型飞行器”(国家 863 计划课题)、用于小型无人旋翼机的非对称变距定量规律实验研究(上海市曙光项目)、用于小型旋翼飞行器的自主增稳控制系统的研制(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基于 MDO 的超小型飞行机器人系统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超小型无人飞行器超视距避障控制系统的开发(上海市启明星计划项目)、基于双飞行机器人技术的航天返回舱新型搜寻方法与实验研究(上海市启明星跟踪计划项目)等十余,除此之外,还在从事由国家 863 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仿生眼球运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联系方式: ************ ( O ); Email: luojun@shu.edu.cn

  吕丽军 (男),教授。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主要研究领域:真空紫外、软 X 射线光学及仪器技术。“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室加速器光束线实验站”项目获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6~1997 负责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光学技术、相关光束线的研制工作; 2004~2006 参与上海同步光源光束线工程建设。 1991~1993 年被意大利同步辐射中心 Elettra 聘为 XUV 光学组的技术顾问; 1997~1998 被日本同步辐射研究所 SPring-8 聘为研究协力员; 2001~2003 被加拿大光源 CLS 聘为访问科学家。在短波段光学理论及仪器设计方面取得了多项国际上领先的创造性成果。近期完成与承担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研基金 2 项“建立真空紫外软 X 射线多元件光学系统的研究平台”和“ XUV 光学系统的波像差理论及高分辨成像研究”、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 XUV 光学系统的像差衍射理论及显微成像的研究”、上海光源合作项目“ XUV 单色仪设计”等。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 SCI 和 EI 收录的论文几十篇。
  联系方式: ************ ( O ); Email: lulijun@shu.edu.cn

  刘树林 (男),教授,博士。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主要研究领域:机电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振动利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负责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及市级项目 10 余项,负责完成企业合作研究项目 20 余项,参加国家 863 项目 3 项、火炬计划项目 1 项;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二等奖 2 项,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获国家 CAI 优秀软件一等奖 1 项;发表研究论文 60 余篇,获专利 2 项;出版著作及教材 5 部。现任全国振动学会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理事。目前正在承担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等 5 项课题。
  联系方式: ************ ; E-mail: lsl346@shu.edu.cn ; lsl346@126.com
  通信地址:上海市延长路 149 号 108 信箱, 200072

  谢少荣 (女)博士,研究员。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主要研究领域:仿生眼球运动控制技术、基于探测机器人的立体机动图像监测监控系统研究、小型无人飞行器飞控与导航。荣誉称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 2007 ),上海大学十佳杰出青年( 2007 )、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2006 )。近期主要完成与承担的研究项目有:飞行机器人新型仿生双眼异向运动控制机理与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仿生眼研究及其在颠簸环境中的适应性验证(国家 863 计划课题)、面向超小型无人旋翼机野外定点自主着陆的仿生双眼视觉系统研究(上海市启明星计划项目)、基于仿生眼球运动的地面移动目标低空实时跟踪关键技术(上海市国际合作项目)、浦江水域水下监测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上海世博科技专项)等十余,获授权发明专利 5 项、实用新型专利 3 项。
  联系方式: ************ ( O ); Email: srxie@shu.edu.cn

  冯之浚 (男),教授,上海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领域:“软科学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研究”和“循环经济”。多年来主持多项国家软科学课题,著有《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循环经济导论》、《论循环经济》、《战略研究与中国发展》、《领导科学基础》、《现代化与中国》、《知识经济与中国的发展》、《论西部大开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软科学论》、《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等 50 余部专著,发表《现代科学技术与高等教育改革》、《论决策科学化》、《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文化的社会功能》等论文百余篇。合作出版的《迎接新的技术革命》(上下册)在 "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 评奖活动中获荣誉奖,《关于宝钢工程调整的综合论证》获上海市 1987 年科技进步一等奖。曾到美国、德国、墨西哥、前苏联讲学,进行学术交流。
  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全国人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副主任,国家软科学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上海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十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民盟第五、六、七、八、九届中央副主席。
  联系方式: 56331893, Email: kyc@mail.shu.edu.cn

  王克胜 (男),博士,挪威科学技术大学 (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教授,挪威工程院 (Norwegian Academy of Technology Science) 院士 , 上海大学自强特聘教授。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领域:制造系统建模和优化,制造系统理论,数据挖掘,计算智能,知识发现与管理。他在挪威科学技术大学建立了“知识发现实验室” (Knowledge Discovery Laboratory) 。他和他的研究小组已经在开发智能制造系统方面有很深的理论造诣和实际经验,还在制造工程领域做了许多关于智能技术集成的研究工作。至目前已培养近 10 名博士生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他已经在国际上出版了 13 本专著,发表了 140 余篇文章。
王克胜 教授招收自费赴挪威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 .
  联系方式: 0047-73-597119 。 Email: kesheng.wang@ntnu.no

  马文丽 ( 女 ) ,教授,博士。专业: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电子生物学。 1993 年协和医科大学博士, 1994 年在中山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4 - 1998 年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博士后访问学者。 1998 年回国至今,一直开展基因芯片设计、实验室制备、检测以及优化等相关研究工作,并于国内首次制备出临床应用型基因芯片,为基因芯片在癌症、病毒感染、衰老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军队重大科研基金 1 项,以及市级重大科研基金 2 项,并参加国家“九五”重大课题和“九七三”课题协作等重要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获得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2 项。现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广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联系方式: ************ , wenli@fimmu.com

  郑文岭 (男),教授。专业: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电子生物学。 1988 - 1991 年北京医科大学博士生, 1991 - 1993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博士后客座访问学者, 1994 - 1998 年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博士后访问学者。 1998 年回国至今,一直从事医学分子学和系统生物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从事基因检测、基因组结构和功能分析,结合分子生物学与微电子学原理,提出细胞模型新假说,开展细胞记忆、分化、转化、消化道基因治疗、中药现代化、知识的人工输入等课题研究,并在医疗仪器自动化、小型化和家用化、基因组数据分析等领域开展探索性工作。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部属重大科研基金 1 项,以及市级重大科研基金 1 项,并参加国家及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100 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市级科技成果奖一项。任职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理事,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理事、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华南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联系方式: ************ , wenling@fimmu.com

  张琳娜 (女),教授。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主要研究领域:现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体系( GPS )及其应用技术研究、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制造过程质量的预测与控制技术、基于 GPS 的产品几何精度的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计量技术、 CAD/CAE/CAT 集成技术等。现任全国高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240 )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等学术任职。围绕主导研究方向,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八五”、“十五”重大科技攻关子项、河南省重大攻关和重大基金等项目 10 余项,并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直接参与了我国 GPS 标准体系的建立及 GB/Z 20308-2006 GPS 总体规划、 GB/T18779.2-2004 GPS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指南等多项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已主编出版著作及工具书 3 部,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 EI/ISTP 收录十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 5 项。近期完成与承担的主要项目有:国家“十五”子项“ GPS 标准体系的理论基础研究及有关标准制定”、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CAD/CAM 集成环境下计算机辅助精度设计与控制”和“基于 GPS 不确定度理论及数字化计量认证技术研究”等。
  联系方式: ************* ( O ), zlnem@163.com ; zhanglinna@zzu.edu.cn


  研究方向:01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CIMS)
       02 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数控技术装备
       03 特种机器人技术和警用装备
       04 智能机器人与柔性自动化技术
       05 数字医疗技术与装备
       06 微机械与精密工程
       07 制造系统与制造装备计算机控制技术
       08 现代设计制造和企业信息化技术
       09 产品网络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10 CAD/CAPP/CAM/CAQ/PDMM
       11 机电与流体控制技术
       12 光电检测与传感技术
       13 工程检测中的光学方法
       14 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
       15 工程摩擦学与现代机械设计理论
       16 仿生摩擦、生态润滑及摩擦化学
       17 半导体机电装备与工艺
       18 微电子 / 光电封装集成技术
       19 微型机电系统 (MEMS) 的分析设计技术
       20 机电一体化系统及其控制技术
       21 工业工程理论及其应用
       22 磁悬浮理论及其支承技术
       23 环保型与生物体内润滑技术
       24 快速制造与生物制造技术及其装备
       25 先进驱动器与直线电机技术
  指导教师:方明伦教授、龚振邦教授、钱晋武教授、俞涛研究员、屠大维教授、林财兴教授、程维明教授、谈士力教授、陈晓阳研究员、汪希平研究员、刘树林教授、谢少荣研究员、冯之浚教授、王克胜教授、阚树林教授、马文丽教授、郑文岭教授、胡庆夕研究员、何永义研究员、李明研究员、于瀛洁研究员、张建华研究员,张琳娜教授、李朝东教授、蒋蓁研究员 罗均研究员 吕丽军 教授
  招生人数:28
  考试科目:1 .英语
       2 .数值分析 或 现代控制理论 或 控制工程基础 或 机械振动基础 或 机械设计 或 系统可靠性 或 摩擦学原理 或 管理工程 或 半导体制造基础 或 运筹学 或 生物化学 或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根据报考导师要求任选一门)
       3 .现代制造技术 或 机器人技术 或 CAD / CAM 或 计算机控制原理及应用 或 工程光学 或 有限元方法 或 流体动力控制 或 滚动轴承分析 或 微型机电系统 或 磁悬浮理论基础 或 工业工程基础 或 快速成形与快速制模技术 或 微系统封装基础 或 摩擦化学 或 分子生物学 或 产业政策 或 传感检测技术(根据报考导师要求任选一门)
  参考书目:《 C 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
       《工程光学》郁道银、谈恒英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年
       《摩擦学原理》(第二版)温涛铸 黄平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2 年
       《滑动轴承的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张直明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 年
       《滚动轴承的分析方法》万长森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7 年
       《球轴承的设计计算》冈本纯三著、黄志强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年
       《 MEMS 和微系统——设计与制造》徐泰然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年
       《主动磁轴承基础、性能及应用》 G 施韦策等编著 虞烈等译
       《工业工程基础》阚树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基础工业工程 (IE) 》范中志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年
       《工业工程概论》王恩亮,工业工程概论,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罗国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系统质量可靠性工程》,吕顺祥,解放军出版社, 1994.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梁乃刚,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快速成型与模具技术》孙超等译,科学出版社 2002 年
       《计算机控制系统——理论、技术与应用》 杨树兴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6
       《计算机控制系统》王锦标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4
       《计算机控制系统基础》 陈炳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2001
       《计算机控制系统 -- 原理与设计》 ( 第三版 ) J. Astrom Bjorn Wittenmark 著 . 周兆英等译 .. 2001
       《计算机控制原理与技术》刘明俊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1999
       《基因 VIII 》(中文版), Benjamin Lewin ,科学出版社
       《现代分子生物学》( 2002 年第二版), 朱玉贤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上、下册 王镜岩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2 年第三版)
       《运筹学教程》,胡运权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运筹学(修订版)》,钱颂迪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
       《机器人学导论》(英文版,第 3 版),(美)克拉格,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机器人学导论 - 分析系统及应用》,(美)尼库( Niku, S. B. )著,孙富春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机器人技术基础》,熊友伦,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机器人机械设计》,龚振邦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5
       《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王春行 机械工业版
       《现代控制工程》 Ogata 电子工业版, 2000
       《自动控制原理》(第 3 版)胡寿松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0 年 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朱骥北 机械工业版, 2000
       《先进制造技术》张根宝 重庆大学出版社
       《并行工程原理与应用》胡庆夕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快速成形与快速制模技术》 胡庆夕 上海大学(自编) 2006 年
       《快速成形技术》(第二版) 王运赣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半导体制造技术》, [ 美 ]Michael Quirk, Julian Serda 著。韩郑生等译,海潮和等审校。
       《 Foundmentals of Microsystems Packaging 》 , Rao R. Tummala,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1
       《摩擦化学》王汝霖 中国石化出版社
       《润滑化学讲义》陶德华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合成润滑材料》颜志光著 中国石化出版社
       《机械设计(第七版)》,高教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濮良贵、纪名刚主编
       《机械设计学习指南(第四版)》,高教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濮良贵、纪名刚主编
       《数值分析原理》封建湖 等,科学出版社, 2004 年
       《数值分析》杨风翔 等,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 年
       《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与数值方法》王勖成 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振动理论及应用》,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方同等 1998
       《机械振动与冲击》,航空工业出版社,胡海岩主,编 2002 年修订版
       《机械振动》,机械工业出版社,郑兆昌主编。 1986 年
       《微观经济学》汤石章,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宏观经济学》吕荣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管理学》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管理学》 1998.8 斯蒂芬 .P. 罗宾斯著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4
       《当代管理学》加雷斯·琼斯,珍妮弗·乔治,查尔斯·希尔著 .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1
       《计算机图形和 CAD 设计方法学》,李莉敏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
       《 CAD/CAM 技术》(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葛友华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费业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张琳娜主编,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6
       《传感检测技术及应用》 . 张琳娜,刘武发编著 . 北京 : 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0 年。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陈杰,黄鸿编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