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上海研招网 > 上海大学 > 参考书目

上海大学201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参考书目-081402 结构工程

  081402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着重研究土木工程中具有共性的结构造型、力学分析、设计理论和建造技术与管理。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的结构工程学科是我校重点建设学科,紧密结合上海市的长远规划,在民用及工业建筑、轨道交通及地下结构、旧城区改造、灾害预测防治、港口工程及近代历史优秀建筑保护等工程领域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科现有教授 10 人,副教授 11 人,其中博士 24 人。叶志明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年青化、研究力量强的学术团队,其中,若干教授在相关领域享有很高学术声誉。学科拥有集教学与科研一体的实验室和若干结构分析软件,其中部分实验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结构精细计算及优化理论与工程应用、城市重大工程抗风抗震与振动控制、新型加筋土理论及工程应用、饱和 / 非饱和土力学与工程应用、新型复杂水工结构力学特性、岩土边坡稳定性理论及图像和数值分析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同行认可的成就。近五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横向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等 60 余项,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4 项,出版专著和教材 10 余部,申请国家专利 10 余项以及其它知识产权授权 3 项,发表的学术论文 350 余篇,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被 SCI 、 EI 、 ISTP 三大检索机构收录。本学科积极展开国际合作研究,与美国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英国 Aston University 、 University of Exeter 、加拿大 University of Manitoba 、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澳大利亚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等大学和研究机构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多项合作研究项目。
  在教学方面,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构建研究型教学和学习的环境,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近年来曾多次获国家级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其中,《土木工程概论》于 2005 年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土木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教学团队” 2008 年获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

  叶志明 (男)教授、博士。专业:结构工程。现任上海大学党委常委、上海大学副校长,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结构精细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主要包含:不同模量材料弹塑性与有限元、薄壁结构计算理论与应用、结构抗震与城市生命线工程、大型汽轮发电机和水利工程中的力学问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际计算力学协会会员、《机械强度》和《力学与实践》编委,《 Applied Mathematics & Mechanics 》常务编委、教育部高教社土建类教材编委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非力学专业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结构计算理论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上海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 Structures 》、《 Journal of Sound & Vibration 》、《 Communications in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等国际学术杂志论文评审人。 1992 ~ 1995 获“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奖学金,在 University of Manitoba 做博士后研究。并以访问教授身份在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的大学作访问研究与学术交流。先后在江苏大学、上海铁道大学、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等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教务处长、研究生部主任、副校长等职。
  先后承担国家级、教育部、上海市等科学研究项目,在《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 Structures 》、《 Computer Methods of Applied Mechanics & Engineering 》、《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 Computer & Structures 》、《 Thin-Walled Structures 》、《 Journal of Sound & Vibrations 》、《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 Communications in Mechanics Research 》、《力学学报》、《计算力学学报》、《工程力学》、《应用数学和力学》等国内外重要杂志发表学术研究论文 100 余篇、在各类国际等学术会议发表会议论文 30 余篇; 出版学术论著、译著与教材 13 部;获国家设计与实用新型专利 9 项。
  曾获甘肃省授予的“有突出贡献博士获得者荣誉称号” (1991) 、“上海市科技攻关先进工作者” (1992) 、“上海市科技振兴三等奖” (1992) 、“上海市育才奖” (1997) 、“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1999)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 、“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2001) 、“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1)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2) 、“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2002) 、“ 2002 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2003 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奖”、“上海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2004 年 ) 、“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 等。
  联系方式: ************(O) , E-email : zmye@staff.shu.edu.cn

  周文波 (男),博士,教授级高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专业:固体力学。主要研究领域:地下工程中力学问题的研究,隧道施工工艺、工法,隧道工程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国际隧道协会( ITA )会员、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副会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长期致力于隧道施工领域的技术研究和科技创新工作,尤其在隧道工程施工智能化管理、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前瞻性研究、国产盾构(国家 863 项目)的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曾先后赴日本、新加坡、瑞士、德国和荷兰等国家进行技术交流。曾获全国劳模、上海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企业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先后参加延安东路南线隧道工程、上海市地铁二号线区间隧道工程等数十项重大工程建设,负责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有数十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双圆盾构隧道工程综合技术研究”、“盾构隧道施工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等取得国家级奖项;“地铁土压平衡盾构的研制与应用”、“盾构地层适应性设计理论、方法和模拟试验平台”、“浅覆土双圆隧道施工的环境保护新技术”等获得省部级奖项,在国内外重要杂志和各类国际等学术会议共计发表论文近 70 篇, 3 篇被美国 EI 数据库收录,“ STEC 盾构法隧道远程信息智能管理软件”等三项技术取得国家专利,出版专著《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及应用》。目前正负责“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及复合型盾构的研制与应用”(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泥水平衡盾构关键技术与样机研制”(国家 863 计划项目)等项目的研制。
  联系电话: ************-5088 ************ ( fax ) E-mail : bobchow@stec.net

  杨 骁 (男)教授,博士。专业:结构工程。主要研究领域:结构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饱和多孔介质理论、土-桩-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等。 1988 年 6 月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并留校任教。 1995 年 2 月在兰州大学获力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9 年 9 月至 2000 年 10 月在香港理工大学大学土木结构工程系合作研究, 2000 年 11 月至 2001 年 1 月在德国 Essen 大学土力学研究所合作研究。第六、七届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在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 80 余篇。与他人合作,先后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94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9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3 )等, 2006 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饱和多孔介质中粘性、热、流体的耦合理论”和“饱和土多尺度动本构模型及其应用”,承担“桩基的静动力学行为的非线性分析”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科研基金,主持若干教学研究项目。
  联系方式: ************ (O), *********** , xyang@shu.edu.cn

  张孟喜 (男)教授、博士。专业:结构工程。主要研究领域:新型加筋土结构理论及其应用、地下结构、路基工程及支挡结构。英国 Exeter 大学 Visiting Professor ,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 (IGS) 中国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分会理事、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9 年 7 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 2000~2001 年赴英国 University of Bradford 做博士后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基金项目、国际合作课题及与重大技术开发等科研项目 20 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 项。先后在“ Geotextile and Geomembranes ”、“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 “中国科学”、“土木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性刊物、国际会议及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约 85 篇 ( 其中被 SCI 、 EI 、 ISTP 三大检索收录 35 篇 / 次 ) ,出版专著、教材 4 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7 项,授权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2 项。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 项,教委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 1 项; 2000 年获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称号, 2008 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所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张石磊获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 IGS 优秀学生奖( 2008 年 6 月)。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闵兴、张石磊的学位论文分别于 2006 年、 2008 年被评为上海市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上海市市级精品课程《土力学》 (2007 年 ) 课程负责人。作为组委会成员及分会场主席组织参加了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eotechnical Aspects of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in Soft Ground, GeoShangh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6, The 4th Asian Symposium on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eotechnical Safety and Risk 等国际会议。
  联系方式: ************(O)    E-mail : mxzhang@shu.edu.cn

  孙德安 (男)教授、博士。专业:结构工程。主要研究领域:非饱和土力学,岩土材料的基本力学特性,岩土材料的本构模型及其在边界值问题中的应用。 1986 年 7 月获河海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 并留河海大学土力学教研室任教。 1989 年 10 月因获日本政府奖学金资助,去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土力学研究室留学 ,1994 年 3 月获该校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在名古屋工业大学从事岩土工程研究和教学工作至 2005 年初。任文部教官助手,讲师,研究员。 2005 年 2-12 月受澳大利亚研究基金会( ARC )资助在 Newcastle 大学从事非饱和土力学研究工作 。 2005 年底到上海大学任现职。在日本工作期间,负责 1 项和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多项日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以非饱和土力学方面的内容为主,已在国际杂志(均为 SCI 源刊)发表论文近 40 篇,并在著名国际出版社 (Taylor & Francis) 与博士论文的指导教授松冈元 (Hajime Matsuoka) 合作于 2006 年 3 月出版了专著一本。回国后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教育部回国人员基金各 1 项。现兼任国际学术杂志《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 SCI 源刊)编委和多种国际学术杂志审稿人。
  联系方式: ************(O) , ***********   E-mail : sundean06@163.com

  李春祥 (C. Li) ,男, 1964 年 12 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 : 结构工程。主要研究领域: (1) 超高层钢结构分析与设计理论; (2) 土木工程抗震抗风与振动控制; (3) 计算流体动力学 (CFD) ; (4) 海洋结构振动与控制; (5) 地铁振动与控制。
  1988 年 7 月,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学士学位; 1993 年 3 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获硕士学位; 1999 年 1 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获博士学位; 1999 年 3 月至 2000 年 12 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力学流动站,博士后; 2000 年 12 月至 2004 年 12 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和土木工程系任教、副教授; 2004 年 12 月至现在,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
  安徽省水利水电建筑安装总公司;南京栖霞建设集团公司;上海恒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上海金外滩集团公司;上海建通工程建设咨询监理公司研究所等工作、任职过七年。 2002 年至 2004 年连续 3 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期间荣获上海市人事局教师考评优秀奖。
  至今,已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 210 篇 (EI 、 SCI 收录 151 篇 ), 其中第一作者和 ( 或 ) 通讯作者国际杂志 SCI 收录论文 31 篇 , 第一作者 EI 收录论文 120 篇 ; 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 70 余篇 ( 被他人 SCI 论文引用 ) 。目前申请、合作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2 项。负责、主要参加南京兴隆大厦等多高层和上海恒隆广场等超高层建筑开发项目 5 项 ; 安徽省金寨县青山水电站建设 ( 含隧道工程 ) 项目 1 项 ; 作为负责人、负责人之一、主要参加者已完成国家级纵向项目和横向工程项目 21 项 ; 参加完成企业合作开发研究项目 3 项;当前与企业合作重大工程项目 1 项 ( 重大超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 ) 。
  主讲课程 : 本科生《工程结构抗震》;硕士生《结构动力学》;博士生《高等结构动力学》。
  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预应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预应力结构分会理事; NCM2009: 5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INC, IMS and IDC 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副主编;《自然灾害学报》副主编;《世界地震工程》副主任委员;《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编委;《振动与冲击》 (EI 核心期刊 ) 编委。《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ontent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JDCTA) 》 Editor ;《 The Open 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 Journal 》 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 ;《 The Open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 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 ;《 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CIT) 》 Associate Editor 。我国《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编制组成员。
  联系方式: Tel: 135-1212-9922 , 159-2175-2099 ; Email : li-chunxiang@vip.sina.com , li-chunxiang@263.net 。

  姚文娟 (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结构工程。主要研究领域:工程结构的力学特性及其应用;重大水利水运工程的新型结构及疑难问题研究;生物力学;新型材料的力学理论及数值方法。先后主持二项国家大型重点工程项目,三项省部级大型重点工程项目。并承担一项国际合作课题、一项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项目、二项上海市攻关科研项目。近年来主持国家(军队)重大攻关科研(保密课题)的子课题一项;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课题一项; 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的子课题一项并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上海市航运攻关课题二项;主持上海市教委课题及横向应用课题 10 余项。获上海大学教学名师奖。土木工程学科国际顶级杂志 ASCE ,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 ASCE ,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的专家库评审人。先后在 ASC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等国际重要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70 余篇,被 SCI 、 EI 收录 30 余篇。发明专利一项及出版专著二部。
  联系方式: ************(O) ; *********** ; E-mail : wenjuan@mail.shu.edu.cn

  朱杰江 (男)教授、博士、博士后。专业:结构工程。主要研究领域: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和结构优化研究,主要包含:高层混凝土结构推覆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空间钢筋混凝土框架多级优化、基于连续化模型的高层建筑结构抗侧刚度的优化、紧扣规范沉降计算要求的桩土-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及优化。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土建工程改造优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会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会员,《结构工程师》编委。 1983 ~ 1999 一直在设计单位从事结构设计和结构优化研究工作,先后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在 1996 年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任职资格考试中名列全国第一,并取得了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任职资格。主持负责了大型工业厂房和 41 层上海峻岭广场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1999 年至今,主要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主持了上海市高等学校青年科学基金 1 项、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 1 项、中日合作研究项目“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结构弹塑性耐震性能及制震装置作用的研究”、上海市教委教育发展基金 1 项、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课题《上海崇明生态人居建设关键技术与示范》的子课题研究-生态建筑结构优化研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参与了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1 项。负责主持了大型横向科研项目《结构优化研究》 6 项、桩、土、基础共同作用研究项目 1 项。
  目前作为项目组的学术骨干成员,正在参加 973 计划《城市工程的地震破坏与控制》课题的研究。
  在《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自然灾害学报》、《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onlinear Mechanics 》等重要杂志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研究论文 28 余篇;编制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优化程序、复杂体形高层结构三维推覆分析程序、高层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群桩沉降计算程序、空间钢筋混凝土框架实用优化分析程序。这些计算程序已经通过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
  曾获江苏省常州市建委授予的 " 常州市建委系统新长征突击手 "(1991) 、 " 上海市育才奖 "(2007) 、 "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 ,参与 ) 、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 ,参与 ) 。
  联系方式: ************(O) , E-email : zhujjt@shu.edu.cn

  刘文光 (男)教授、博士。专业:结构工程。主要研究领域:工程结构减震控制,包括高层减震结构的计算分析理论、精密仪器设备的振动控制、新型耗能材料的研发。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日本建筑学会会员,《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等 4 种期刊编委。 1997-1998 , 2001-2002 年两次赴日本 FUJITA 技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省部级项目 5 项、国际合作项目 6 项及开发等科研项目近 20 项,参加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项目 1 项,主持及参加完成的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3 项。主持并参加了我国多系列橡胶隔震支座产品的研发和力学性能研究工作,促使我国的橡胶支座减震产品通过了日本建设省的质量认证,并得以在国内外 100 余项工程中应用。荣获 2004 年度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近年来参加编写国家标准 1 部,行业标准 1 部,出版学术译著 1 部,发表学术论文 80 余篇,三大检索论文 20 余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 2 项,获实用新型专利 4 项。指导和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 4 人,硕士研究生 21 人。
  联系方式: ************(O) E-mail : liuweng8@yahoo.com.cn,liuweng8@mail.shu.edu.cn

  徐金明 (男)教授、博士。专业:结构工程。主要研究领域: (1) 岩土边坡稳定性评价 ; (2) 岩土材料图像分析与应用 ; (3) 岩土工程数值计算,主要包含:岩石破坏机理分析、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其可视化实现、不同尺度岩土材料图像数字特征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岩土工程问题的数值模拟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Imaging and Vision 》、《岩土力学》等学术杂志论文评审人。
  1983 年 7 月在吉林大学(长春地质学院)获工程地质专业学士学位 ; 1988 年 4 月在同济大学获工程地质专业硕士学位 ; 2003 年 11 月在同济大学获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 。 1983 年 8 月至 1985 年 8 月在安徽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工作 ; 1988 年 4 月至 1998 年 12 月在同济大学(上海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作,任助教、讲师 (1990 年 6 月 ) 和副教授 (1998 年 6 月 ); 1999 年 12 月起在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作,任副教授和教授 (2008 年 3 月 )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 1 项、上海市教委科技创新项目 1 项、上海市教委教育发展基金 1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1 项,负责或参与工程勘察、原位测试、纠偏处理等横向科研项目近 100 项。目前,作为课题负责,正进行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利用图像数字特征预测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同时,作为项目组骨干成员,目前正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条带式带齿加筋砂性土作用机理的细观模拟与试验研究》和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土力学》课题的研究。
  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土木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石学报》、《岩土力学》等国内外重要杂志和各类学术会议发表学术研究论文 30 余篇;出版学术论著与教材 3 部。
曾获 " 全国地质科普先进工作者 "(1989 年 ) 、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 年 ) 等。
  联系方式: ************(O) , E-email : xjming@shu.edu.cn, xjming@163.com


  研究方向:01 结构精细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
       02 新型加筋土结构理论及其应用
       03 结构抗风、抗震与振动控制
       04 饱和 / 非饱和土力学及其应用
       05 新型复杂水工结构的力学特性研究
       06 岩土边坡稳定性理论及图像和数值分析
  指导教师:叶志明教授、周文波教授、杨骁教授、张孟喜教授、李春祥教授、孙德安教授、姚文娟教授、朱杰江教授、刘文光教授、徐金明教授等
  招生人数:10
  考试科目:1. 英语
       2. 弹性力学 或 数值分析(含有限元、边界元基础) (根据报考导师任选一门)
       3. 结构力学(含结构动力学) 或 高等土力学 或 高等混凝土结构 (根据报考导师任选一门)
  参考书目:弹性力学:
       《弹性力学》(第三版)徐芝纶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 Theory of Elasticity 》( Third edition ) Timoshenko SP, Goodier JN. McGraw-Hill Book Co. 1970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教程》(第二版) 龙驭球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高等动力学》(第二版) 费学博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3
       高等土力学:
       《土工原理与计算》(第二版) 钱家欢,殷宗泽。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高等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R. 帕克、T. 波利著 , 秦文钺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1986 年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江见鲸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年
       数值分析:
       《数值分析》 李庆杨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04
       《工程力学中的近似解方法》, Arthur PB 等著,叶志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