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广东研招网 > 华南师范大学 > 考研经验

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2011年考研经验谈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都是考点。即作为社会群体的受众,作为市场的受众,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使用与满足”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理论,需详细记忆其主要观点,早期的主要表现,麦奎尔电视的“使用与满足”类型以及其余40S其他媒介研究相较得出的结论,卡兹对媒介接触过程的概括,使用与满足过程基本模式的含义(即竹内郁郎提出的补充,最好将图一并记忆),评价。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全部是重点。早期20C初-30S末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70S以来的宏观效果论,可信性效果,休眠效果,意见领袖。重点中的重点。

  再是极其重点的几个理论: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我是按以下小标题记忆的,1.提出 (理论渊源+假说的提出)2.基本内容 3.特点 (3个)4.研究(作用机制的明确化+议题不同类型+不同媒体+与受众不同属性关系的研究)5.传播媒介的议程是怎样设置的?(媒介内部信息采集和加工——把关,来自信息源的影响和控制)6.意义 7.不足

  另附议程是如何构建的。以水门事件为例。

  1.突出报道某事件内容,引人注目。

  2.不同类型议题需不同种类不同分类的新闻报道才能吸引人们注意。水门事件是非强制性议题,需广泛报道引起人们注意。

  3.为便于理解,对处于关注焦点的事件加以”构造“或给予一定范围内的意义。水门事件一开始被媒介定义为党派之争。4.媒介的使用语言影响人们对议题重要性感受。水门事件的闯入开始被描述为恶作剧,后改为丑闻,重要性程度因此提高。

  5.媒介把处于关注焦点的事件和政治中易于辨认的次级象征联系起来,帮助人们采取立场。水门事件中,当该事件与诸如”找出事实真相“”对政府的信心“等次级象征联系起来时,媒介报道就可帮助人们采取立场。

  “沉默的螺旋”理论:

  1.提出诺依曼首次提出《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2.具体内容 (分四点)

  3.要点(三个)

  4.特点(分为舆论观和效果观)

  5.意义

  6.批评(分为四点)

  7.互联网时代该理论的局限性

  培养理论:

  1.起源和背景(研究目的+结论)

  2.主要观点(6个)

  3.评价

  在许多与电视媒介相关的传播案例中可用到,如超女。

  再是传播学的几种主要流派也需记忆。

  PS:传播学教程这本书编写的确实是相当不错的,有点集万家之所长的意思,呵呵。在看了其他传播学书后我才觉得这本是最好看最便于理解的。这本书也是众多高校考研的必考书目之一,可见其重要性。所以在记忆时一定要先理解再记忆,这样才能在后面学习时活用观点于事例中。

  推荐大家学习累了的时候如果想放松,不妨上下传媒人论坛等一些与新闻传播相关的论坛学习下,了解社会新闻中反映出的新闻传播理论,了解新闻学专家们的观点看法,考试时候也能借为己用,会有意向不到的效果。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3769852p1 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