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大学 > 考研经验

2011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经验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必须复习的内容,是对政治学原理知识的必不可少的补充,比如2011年的简答就涉及到了霍布斯利维坦的意义,虽然大家都知道,但没认真复习政治思想史就很难写出高水平的答案。除此之外,答论述题也需要有思想史方面的论据作支撑,而论据的充实与否肯定是阅题的重要标准。我复习的参考书以唐士其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为主,也参看了徐大同和马啸原的书。唐老师的书以思想发展的脉络为线索,娓娓道来,绝对是思想的盛宴,但看起来感觉条理性不是很好,对基础不好的人来说肯定是个考验,徐大同和马啸原的书像纪传体一样以人物为线索一个一个的介绍下来,条理清晰,但缺乏深度和思想的连贯性,这两种书一起看相得益彰,易于理解和记忆。
  
  国际政治学概论的复习要首先弄明白这门学科讲的是什么,包含哪些基本内容。概括的讲,这门课程主要讲的是国际政治行为体及其行为,以及围绕国际政治行为体及其行为形成的相关理论问题。国际政治行为体包括国家|、政府组织、NGO等,国际政治行为包括战争、和平与冲突。每一个要素展开都包含大量的内容,拿国家来说可以延伸出主权、综合国力、国际格局、国家利益、民族和民族主义等,战争与和平则涉及到时代主题、军备及其控制、核时代的战争问题、国家安全、恐怖主义等。

  总之你要对这门学科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把握。复习这门课我看的书:《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著,内容很全,穿插着国际关系理论,举的一些例子也很实用,而且容易看懂;《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著,人大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色彩浓厚,但却非常实用,真题中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际政治的论述,时代论问题都有介绍;阎学通的《国际关系分析》,内容生动有趣,利于扩展知识,书的附录部分关于国际关系理论的知识也非常的有价值;俞正梁的《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21世纪国际关系导论》从安全、经济、社会、认同等方面展开,视角独特,学术性强。我复习时以前两本书为主,后两本有选择的重点看。国际关系理论在考试中不是重点,一般不会出题,2011年出的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其实在国际政治概论复习的过程中也会接触到,所以大家不用在上面花大量时间。但还是要做一些了解的,因为论述题的解答有可能用的到。我看的资料是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和网友整理的一本国际关系论文集(网上应该还能找到),其实这两本只要能看懂,应付考试问题就不大,另外倪世雄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也可以拿来参考下。
  
  专业课二:战后国际关系和新中国外交
  这门专业课与政治学概论相比没有那么复杂,主要就是考史料和热点问题,从近几年的考题看热点问题是重中之重。国关和外交史的内容在名词解释中是重点,简答和论述很少会直接涉及,但这并不说国关和外交史就不重要,因为简答和论述做得好往往建立在对国关和外交史的熟练掌握和认识的基础上的,明白历史会使我们更清醒的认识现实,对一些热点国际事件就能够透过表象认识本质。

  这门专业课我用的参考书有方连庆的《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册,砖头一样的两本书。内容全面,让你详细的了解战后国际关系的重大事件和国际关系发展脉络;颜声义的《当代中国外交》内容写到2009年初,非常实用。重点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分析的很到位,书中的观点对答题非常有帮助,值得认真研读;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主要是介绍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不同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的对中国外交全局的形势判断,以及采取的相应的政策。熟悉这些内容对两门专业课都很有帮助,例如两人对时代主题的看法对认识时代论有很大帮助。

  北大张植荣的《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对新中国边界的划分和边界引发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如东海和南海争端,中印边界问题等热点,这些问题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另外还参考了北大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出的《中国国际战略评论》,王缉思主编,每年出一本,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对其研究领域内的热点问题的评论;牛军主编的《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外交》,对中外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于了解中国与大国的关系,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都非常有帮助,其中由梁云祥老师写的后冷战时代的中日关系几乎囊括了近几年梁老师对中日关系研究的所有成果,而梁老师会经常出来出题;王逸舟主编的中国对外关系转型三十年与牛军的书有相似之处,不过水平远逊于前者,我把它拿来补充一下前者没有涉及的内容。这三本书是评论性的书,网上有很多种,可能有新出了不少,质量高于这三本的有许多,大家可以自己挑选。
  
  参考书介绍完了,我想强调的是参考书毕竟是参考书,只是给你打下一个学习国际关系了基础,根据我两年的考研经验,北大老师的论文和讲义的作用可能要大于参考书,所以大家要想办法多找一些,国关学院网站上可以下一部分,但大部分还要自己去找。论坛、百度文库里的东西很丰富,大家要多花点时间去淘,不要以为浪费时间,其实这是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在自习室里看书还要重要。我在网上不惜重金买了一些我认为重要的讲义,当时很心疼,考完试才发现这些资料真的功不可没。

  我收集的讲义主要是张锡镇、梁云祥、张海滨、潘维、许振洲这些老师的,因为他们会时不时的跳出来出题,当然要对他们讲的内容知根摸底。北大国关的老师每年都要发些论文,这些论文大家要及时到中国知网上去搜,论文反映的是老师关注或是在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经常会反映在题目中。一些期刊和质量比较高的杂志是要经常看的,如《瞭望》、《世界知识》、《环球时报》、《南风窗》等,找出热点问题,看看专家的评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对于热点问题,要利用好网络工具,多方搜集信息,对认为重要的问题,我都进行了专题似的系统整理,专业课论述考了G20,我在考前一周重点的整理了下,算是很幸运了。
  
  复习专业课的时候,笔记是要去记的,记笔记过程中的思考对复习非常有帮助,但记笔记绝不是去抄书。我记笔记的目的是把如此多的参考书按照自己易于理解和记忆的方式理出头绪来,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把厚厚的参考书读薄,方便日后的复习。我把每一门要复习的科目按照自己的把握划分成不同的部分,进行专题复习。

  比如政治学原理,参考书多而杂,我就把它的内容按照政治权力、国家、政治制度、政治团体等内容分成不同的章节,根据自己划分的章节顺序做笔记,按照这些章节的框架去看参考书,参考书为笔记服务,而不是笔记为参考书服务,把不同的书中涉及到各章节的名词解释、要点等综合、归纳出来,形成笔记,我感觉我记笔记的过程就是重新再写一本书的过程,只不过这本书很简要,而且是针对国关的考试而编的。再如专业课二,把国际关系史划分为美苏争霸、美国苏联对外政策的演变、战后欧洲发展及其对外关系、第三世界、战后日本的发展、中东政治等不同的部分进行专题复习,把战后至今涉及到的名解、政策发展脉络、重大事件和会议等进行整理,这样做下来之后,脑中的国际关系史就非常会有条理,你会发现那两本砖头似地国际关系史其实内容并不多。总之笔记是为方便日后再复习而做的,不要整理完了发现连自己都不愿意看,我开始复习时就做过这种低质量的笔记,浪费了不少时间。
  
  此外,专业课的复习中历年真题一定要收集全,这个网上都能找得到。要经常看,真题看得多了,就能发掘出一些国关出题的重点和规律,对复习非常有用。我复习的时候把真题放在手边,看书的时候看一看相关的内容都出过那些题目,思考下自己应该怎样去答,练一下实战能力。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